本文目录一览

1,泄漏电流多少毫安人体会有麻的感觉

交流最小感知电流约为0.5mA,直流最小感知电流约为2mA。
任务占坑

泄漏电流多少毫安人体会有麻的感觉

2,人体安全电流多少毫安

人体安全电流为10毫安。通过人体的最低安全电流。电击对人体的危害程度,主要取决于通过人体电流的大小和通电时间长短,安全电流为10毫安。当人体电阻一定时,人体接触的电压越高,通过人体的电流就越大,对人体的损害也就越严重。安全电流又称安全流量或允许持续电流,人体安全电流即通过人体电流的最低值。1mA的电流通过时即有感觉,25mA以上人体就很难摆脱。50mA即有生命危险。电流通过人体所产生的生理效应和影响程度,是由通过人体的电流(I)与电流流经人体的持续时间f(t)所决定的。

人体安全电流多少毫安

3,从绝缘工具流过的泄漏电流

如果操作者站在地上,手持绝缘工具接触高压线路,而工具又没有接地,那么泄漏电流只能流经人体进入大地。
绝缘工具的绝缘电阻比人体的绝缘电阻的多(不到10000欧姆)所以,在间接作业中,从绝缘工具流过的泄漏电流全部通过人体入地。

从绝缘工具流过的泄漏电流

4,泄漏电流标准是多少

法律分析:国家为了规范漏电保护器的正确使用,相继颁布了《漏电保护器安全监察规定》和《漏电保护器安装与运行等一系列标准和规定。一般环境选择动作电流不超过30mA,动作时间不超过0.1s.,这两个参数保证了人体如果触电时,不会使触电者产生病理性生理危险效应。太阳能控制器上的安全漏电流20mA的漏电流符合标准。法律依据:《漏电保护器安全监察规定》第四条 漏电保护器的设计、制造必须符合相应的国家标准。凡执行企业标准或行业标准的,均不得低于国家标准。第五条 生产企业需具有保证产品质量的技术文件、工艺、设备、生产环境条件、质量检验手段、管理制度及售后服务措施。第六条 生产企业经所在地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记注册后,应履行产品认证手续,并应具有国家有关部门授权的检验机构所出具的产品型式试验报告。

5,泄漏电流14mA会致人死亡嘛

不会致死。行业规定 安全电压为36V,安全电流为10mA,原因如下: 电击对人体的危害程度,主要取决于通过人体电流的大小和通电时间长短。电流强度越大,致命危险越大;持续时间越长,死亡的可能性越大。能引起人感觉到的最小电流值称为感知电流,交流为1mA,直流为5mA;人触电后能自己摆脱的最大电流称为摆脱电流,交流为10mA,直流为50mA;在较短的时间内危及生命的电流称为致命电流,如100mA的电流通过人体1s,可足以使人致命,因此致命电流为50mA。在有防止触电保护装置的情况下,人体允许通过的电流一般可按30mA考虑。 人体对电流的反映: 8~10mA 手摆脱电极已感到困难,有剧痛感(手指关节). 20~25mA 手迅速麻痹,不能自动摆脱电极,呼吸困难. 50~80mA 呼吸困难,心房开始震颤. 90~100mA 呼吸麻痹,三秒钟后心脏开始麻痹,停止跳动. 根据欧姆定律(I=U/R)可以得知流经人体电流的大小与外加电压和人体电阻有关。人体电阻除人的自身电阻外,还应附加上人体以外的衣服、鞋、裤等电阻,虽然人体电阻一般可达5000Ω,但是,影响人体电阻的因素很多,如皮肤潮湿出汗、带有导电性粉尘、加大与带电体的接触面积和压力以及衣服、鞋、袜的潮湿油污等情况,均能使人体电阻降低,所以通常流经人体电流的大小是无法事先计算出来的。因此,为确定安全条件,往往不采用安全电流,而是采用安全电压来进行估算:一般情况下,也就是干燥而触电危险性较大的环境下,安全电压规定为36V,对于潮湿而触电危险性较大的环境(如金属容器、管道内施焊检修),安全电压规定为12V,这样,触电时通过人体的电流,可被限制在较小范围内,可在一定的程度上保障人身安全。
我是来看评论的

6,通过人体的安全电流是多少

通过人身的安全交流电流是10mA。当工频频率为50Hz时,流过人体的电流不超过10mA,因此,规定10mA为安全电流。如果通过人体的交流电流超过20mA或直流电流超过80mA,就会使人感觉麻痛或剧痛,呼吸困难, 自己不能摆脱电源,会有生命危险。一般情况下,人体能够承受的安全电压为30伏,安全电流为10毫安。当人体电阻一定时,人体接触的电压越高,通过人体的电流就越大,对人体的损害也就越严重。安全电流又称安全流量或允许持续电流,人体安全电流即通过人体电流的最低值。除直流电流外,还有交流电流(AC)。交流电流是指以周期方式改变其极性(方向)和电流值(强度)的电流。该定义也适用于交流电压。交流电流的特点是其 电流方向呈周期性变化。电流变化频率(通常也称为电源频率)表示每秒钟内电流朝相同方向流动的次数。

7,常闭开关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常开常闭 常开常闭 【 读音 】 chang kai chang bi 【释义】形容:在电路中,用来控制电路的常态导通和常态关闭(时间概念)。 【出处】电工学 工业自动化。 【示例】电气电路中的继电器(多路开关)一般设置有多个常开点和多个常闭点,用来控制用电设备的自动运行和停止。 自动化机械设备常用的双制式开关器件。在电路未接通时,有的开关点处于导通状态,而另外的开关点则处于关闭状态。当电路接通时,原处于导通状态的开关则转变为关闭状态,处于关闭状态的开关则转变为导通状态。这就是我们在电工原理中所说的常开常闭器件的工作原理。
你说的是触摸延时开关的工作原理吗?如下~! 工作原理 触摸式延时开关电路虚线右面是普通照明线路,左部是电子开关部分。vd1~vd4、vs组成开关的主回路,ic组成开关控制回路。平时,vs处于关断状态,灯不亮。vd1~vd4输出220v脉动直流电经r5限流,vd5稳压,c2滤波输出约12v左右的直流电供ic使用。此时led发光,指示开关位置,便于夜间寻找开关。 ic为双d触发器,只用其中一个d触发器将其接成单稳态电路,稳态时1脚输出低电平,vs关断。当人手触摸一下电极m时,人体泄漏电流经r1、r2分压,其正半周使单稳态电路翻转,1脚输出高电平,经r4加到vs的门极,使vs开通,电灯点亮。这时1脚输出高电平经r3向电容c1充电,使4脚电平逐渐升高直至暂态结束,电路翻回稳态,1脚突变为低电平,vs失去触发电压,交流电过零时即关断,电灯熄灭。 元器件选择 ic应采用cmos数字集成电路cd4013,它为双d触发器,本电路里只使用它的一半,另一个d触发器悬空。vs用2n6565、mcr100-8等小型塑封单向晶闸管,可控制100w以下任何照明电路。vd1~vd4为1n4004~1n4007型整流二极管。led可用普通红色发光二极管,电阻均为rtx型1/8w碳膜电阻器。c1、c2用cd11-16v型电解电容器,c3为瓷片电容器。 更详细的请参阅以下参考资料。

8,触摸延时开关

触摸延时开关 使用时,只要用手指摸一下触摸电极,灯就点亮,延时1分钟左右后会自动熄灭。可以直接取代普通开关,不必改室内布线。 工作原理 触摸式延时开关电路虚线右面是普通照明线路,左部是电子开关部分。VD1~VD4、VS组成开关的主回路,IC组成开关控制回路。平时,VS处于关断状态,灯不亮。VD1~VD4输出220V脉动直流电经R5限流,VD5稳压,C2滤波输出约12V左右的直流电供IC使用。此时LED发光,指示开关位置,便于夜间寻找开关。 IC为双D触发器,只用其中一个D触发器将其接成单稳态电路,稳态时1脚输出低电平,VS关断。当人手触摸一下电极M时,人体泄漏电流经R1、R2分压,其正半周使单稳态电路翻转,1脚输出高电平,经R4加到VS的门极,使VS开通,电灯点亮。这时1脚输出高电平经R3向电容C1充电,使4脚电平逐渐升高直至暂态结束,电路翻回稳态,1脚突变为低电平,VS失去触发电压,交流电过零时即关断,电灯熄灭。 元器件选择 IC应采用CMOS数字集成电路CD4013,它为双D触发器,本电路里只使用它的一半,另一个D触发器悬空。VS用2N6565、MCR100-8等小型塑封单向晶闸管,可控制100W以下任何照明电路。VD1~VD4为1N4004~1N4007型整流二极管。LED可用普通红色发光二极管,电阻均为RTX型1/8W碳膜电阻器。C1、C2用CD11-16V型电解电容器,C3为瓷片电容器。 制作与使用 印刷电路参考图,触摸片采用马口铁制作,并焊接一只2MΩ1/8W电阻,再引线到电路。开关的延时时间主要由R3、C1数值决定,图示数据约1分钟左右。若增大或缩短延时时间,可以增大或减小R3及C1数值。 (附图,请网友们不要随便更换) --------------- 适用范围:本产品适用于走廊、楼道、地下室、车库等场所的自动照明,安全、节能、方便。功能特点:1、使用时只需触摸开关的金属片即导通工作,延长一段时间后开关自动关闭。2、应用控制,开关自动检测对地绝缘电阻,控制更可靠无误动作。3、无触点电子开关,延长负载使用寿命。4、触摸金属片地极零线电压小于36V的人体安全电压,使用对人体无害。 5、独特的两制设计,直接代替开关使用,可带动各类负载(日光灯、节能灯、白炽灯、风扇等) 延时开关需要的电流很微弱在这时鞋是导体就如电笔使用时也是穿着鞋的
触摸延时开关作用是将触摸片的电容高电位变为低电平,你这样做就是将它一直变为低电位(人体触摸它就是触摸片通过人体接地放电,所以有些劣的触摸延开摸上去有点麻人感觉)

9,泄漏电流是什么意思

绝缘体是不导电的,但实际上几乎没有什么一种绝缘材料是绝对不导电的。任何一种绝缘材料,在其两端施加电压,总会有一定电流通过,这种电流的有功分量叫做泄漏电流,而这种现象也叫做绝缘体的泄漏。对于电器的测试,泄漏电流是指在没有故障施加电压的情况下,电气中带相互绝缘的金属零件之间,或带电零件与接地零件之间,通过其周围介质或绝缘表面所形成的电流称为泄漏电流。按照美国UL标准,泄漏电流是包括电容耦合电流在内的,能从家用电器可触及部分传导的电流。泄漏电流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通过绝缘电阻的传导电流I1;另一部分是通过分布电容的位移电流I2,后者容抗为XC=1/2pfc与电源频率成反比,分布电容电流随频率升高而增加,所以泄漏电流随电源频率升高而增加。例如:用可控硅供电,其谐波分量使泄漏电流增大。  若考核的是一个电路或一个系统的绝缘性能,则这个电流除了包括所有通过绝缘物质而流入大地(或电路外可导电部分)的电流外,还应包括通过电路或系统中的电容性器件(分布电容可视为电容性器件)而流入大地的电流。较长布线会形成较大的分布容量,增大泄漏电流,这一点在不接地的系统中应特别引起注意。  测量泄漏电流的原理测量与绝缘电阻基本相同,测量绝缘电阻实际上也是一种泄漏电流,只不过是以电阻形式表示出来的。不过正规测量泄漏电流施加的是交流电压,因而,在泄漏电流的成分中包含了容性分量的电流。在进行耐压测试时,为了保护试验设备和按规定的技术指标测试,也需要确定一个在不破坏被测设备(绝缘材料)的最高电场强度下允许流经被测设备(绝缘材料)最大电流值,这个电流通常也称为泄漏电流,但这个要领只是在上述特定场合下使用。请注意区别。  泄漏电流实际上就是电气线路或设备在没有故障和施加电压的作用下,流经绝缘部分的电流。因此,它是衡量电器绝缘性好坏的重要标志之一,敢是产品安全性能的主要指标。  将泄漏电流限制在一个很小值,这对提高产品安全性能具有重要作用。  泄漏电流测试仪用于测量电器的工作电源(或其他电源)通过绝缘或分布参数阻抗产生的与工作无关的泄漏电流,其输入阻抗模拟人体的阻抗。  泄漏电流测试仪主要由阻抗变换、量程转换、交直流变换、放大、指示装置等组成。有的还具有过流保护、声光报警电路和试验电压调节装置,其指示装置分模拟式和数字式两种来自http://www.3017.cn/technology/technology_display.asp?technology_id=29&ta=1&tb=1参考文献:http://www.3017.cn/technology/technology_display.asp?technol
泄漏电流是指电器在正常工作时,其火线与零线之间产生的极为微小的电流,相当于一般电器的静电一样,测试时用泄漏电流测试仪,主要测试其L极与N极污秽绝缘子表面的泄漏电流是指运行电压下受污表面受潮后流过绝缘子表面的电流。它是电压、气候(大气压力、温度、湿度等)、污秽三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是动态参数。
污秽绝缘子表面的泄漏电流是指运行电压下受污表面受潮后流过绝缘子表面的电流。它是电压、气候(大气压力、温度、湿度等)、污秽三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是动态参数。

10,漏电作动电流

通俗的讲,就是当人误触到电的时候,就会有电流通过身体,当电流超过30毫安(30mA)时就会危及生命!漏电保护器能在通过人体电流小于10毫安(10mA) 的时候,在0.1秒(0.1S)的时间内断开电源!
为了防止人身间接触电以及配电线路由于各种原因而遭损坏,引起火灾等事故,保证设备和线路的热稳定性,我国现行的电气设计、施工等有关规范都提出了在低压配电线路中需设置接地故障保护。在国家标准GB50054-95《低压配电设计规范》第4.4.10条明确指出了采用接地故障保护的两种方法,零序电流保护与剩余电流保护(亦称漏电电流保护)。这两种电流保护的基本工作原理相同,但使用范围、安装等要求却有所不同)。 零序电流保护具体应用可在三相线路上各装一个电流互感器(C.T),或让三相导线一起穿过一零序C.T,也可在中性线N上安装一个零序C.T,利用这些C.T来检测三相的电流矢量和,即零序电流Io,IA+IB+IC=IO,当线路上所接的三相负荷完全平衡时(无接地故障,且不考虑线路、电器设备的泄漏电流),IO=0;当线路上所接的三相负荷不平衡,则IO=IN,此时的零序电流为不平衡电流IN;当某一相发生接地故障时,必然产生一个单相接地故障电流Id,此时检测到的零序电流IO=IN+Id,是三相不平衡电流与单相接地电流的矢量和。 剩余电流保护的具体做法是在被测的三相导线路上与中性N上各装一个C.T,或让三相导线与N线一起穿过一个零序C.T,得到三相导线与中性线N的电流矢量和IA+IB+IC+IN,当设有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无论三相负荷平衡与否,则此矢量和为零(严格讲为线路与设备的正常泄漏电流);当发生某一相接地故障时,故障电流中会通过保护线PE及与地相关连的金属构件,即IA+IB+IC+IN≠0,此时数值为接地故障电流Id加正常泄漏电流。 从以上分析可看出,零序电流保护和剩余电流保护两者的基本原理都是基于基尔霍夫电流定律:流入电路中任一节点的复电流的代数和等于零,即ΣI=0,并且都用零序C.T作为取样元件。在线路与电器设备正常情况下,各相电流的矢量和等于零(对零序电流保护假定不考虑不平衡电流),因此,零序C.T的二次侧绕组无信号输出(零序电流保护时躲过不平衡电流),执行元件不动作。当发生接地故障是地,各相电流的矢量和不为零,故障电流的零序C.T的环形铁芯中产生磁通,零序C.T的二次侧感应电压使执行元件动作,带动脱扣装置,切换供电网络,达到接地故障保护的目的。 零序电流保护一般适合使用于TN接地系统。因为当发生一相接地时,对TN-S系统Id回路阻抗包括相线阻抗Z1,PE线阻抗ZPE和接触阻抗Zf,即Zs=Z1+ZPE+Zf;对于TN-C系统,Id回路阻抗包括相线阻抗Z1,PEN线阻抗ZPEN和接触电阻Zf,即ZS=Z1+ZPEN+Zf;对于TN-C-S系统,Id回路阻抗包括相线阻抗Z1,PEN线阻抗ZPEN,PE线阻抗ZPE和接触电阻Zf,即ZS=Z1+ZPEN+ZPE+Zf,产生的单相接地故障电流Id=220/ZS,明显大于无故障时的三相不平衡电流,只要整定合适,就可检测出发生接地故障时的零序电流,以切断故障回路。而对IT系统,一般均是使用对供电可靠性要求较高、对单相接地不必要立即切断供电回路、但需发出绝缘破坏监察信号、以维持继续供电一段时间的工矿企业内的不配出中性线的三相三线配电线路。当单相接地时,该故障线路上流过的零序电流是全系统非故障系统电容电流之和,因而容易检测出接地故障电流,故可用零序电流保护装置来监察相对地第一次接地故障。TT接地系统常应用于工农业、民用建筑的照明、动力混合供电的三相四线配电系统中,常发现三相不平衡电流较大,当发生一相接地时,Id回路阻抗包括相线阻抗Z1,PE线阻抗ZPE,负载侧接地电阻RA和电源侧接地电阻RB,接触阻抗Zf,即ZS=Z1+ZPE+RA+RB+Zf,接地故障电流Id=220/ZS,由于RA+RB>>Z1+ZPE+Zf,且RA+RB数值一般均较大,很明显TT系统的故障环路阻抗大,产生的单接故障电流Id,远远小于不平衡电流,很难检测出故障电流,故不适用于TT接地系统。 由剩余电流保护工作原理分析可知,它的保护动作整定电流可以从mA级到A级,有相当高的动作灵敏性,因此剩余电流保护装置对于TN、TT、IT接地系统均可适用。但剩余电流保护适用于TN接地系统中的TN﹣S系统,不能用于TN﹣C接地系统的馈电主干线保护。因为TN﹣C接地系统中保护线PE和中性线N合用一根线PEN、PEN在正常工作时流过三相不平衡电流,当单相接地时产生的接地故障电流Id也从PEN线上流过,剩余电流保护装置根本无法检测出是不平衡电流还是接地故障电流,也就是说,已丧失单相接地故障的检测功能。当用于分干线及末端线中时,如果是TN-C接地系统,则应按TN-C-S或局部TT接地处理,剩余电流保护的动作电流整定值(IΔn)一定要躲开正常漏电电流,才可避免误动作。我们在选用时,对于IΔn数值可根据JGJ/T16-92《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第14.3.11条进行选择,以适合各种场合和使用要求。 按《低压配电设计规范》要求,对于相线对地标称电压为220V的TN系统三相四线制配电线路接地故障保护,当用过电流保护不能满足人身遭受电击所允许的最大切断故障时间时,宜采用零序电流保护,但保护整定值不应小于该供电线路中最大不平衡电流,当用过电流保护与零序电流保护均不能满足上述要求时,应采用剩余电流保护。 对于TT系统的低压配电线路接地故障保护,当用过电流保护电器不能满足动作特性ZSIA≤50V时,应采用剩余电流保护。 对于IT系统的低压配电线路接地故障保护,当外露可导电部分单独接地时,发生第二次异相接地故障时,故障回路的切断应符合TT系统接地故障保护的要求,当外露可导电部分为共同接地,则发生第二次异相接地故障时,故障回路的切断应符合TN系统接地故障保护的要求。 对于零序电流保护的零序C.T安装,一定要符合有关工艺标准。对于IT接地系统,由于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接地电流不仅可能沿着发生故障电缆的导体表面流回,而且也可能沿着非故障电缆的导体表面流回,故安装时必须将电缆头经零序C.T接地,这样才能保证故障相和非故障相的电容电流通过接地点,即能防止区外故障时保护装置误动作,又能保证故障时装置可靠动作。对于IT接地系统,一般采用在中性线N上安装零序C.T,对在低压侧母排的零序C.T必须安装于中性线N与工作接地点(或重复接地)之间的母排上。如零序C.T安装于配电屏的N线母排上,由于配电屏金属外壳一般直接与接地极相联,当母线发生接地短路时,产生的故障电流Id将沿着配电屏金属外壳→接地线→变压器中性点流动,而不经过零序C.T,达不到所要求实现的保护功能,这一点在现场施工时很容易蔬忽。 从保护的动作灵敏性与使用安全性来说,剩余电流保护高于零序电流保护,并且零序电流保护不能像剩余电流保护应用在单相配电线路上,因此对于三相供配电系统如果零序电流保护灵敏度足够,并且也适合选用该保护装置的场合,为节约资金,可采用零序保护。对于TN?C系统,单相接地故障一般是在PEN上安装零序电流保护装置。由于保护电流整定应躲过PEN上的最大不平衡电流,即在单相接地故障电流小于该整定电流时,零序电流保护装置拒动,有可能引起人身电击和火灾,从这一点上考虑,实际上有关低压配电线路接地保护在IEC标准中已取消了零序电流保护,而我国现行规范还是引入了此保护。不管是零序电流保护,还是剩余电流保护,都是接地保护的措施之一,还必须与等电位联结结合使用,才能起到完善的防电击作用。

文章TAG:人体的泄漏电流是多少人体  泄漏  泄漏电流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