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电感电压是什么

电感电压就是电感两端的电压,相关的计算公式是U=L*di/dt。其中,L是电感量,di/dt代表电流对时间的导数,可以理解为电流变化的快慢。自感电压要看线圈两端电压变化的快慢程度,电压大小以及磁通量的变化,而次级线圈的互感电压取决与初级线圈的电压,电流和磁通量。电感器的重要特性1、若电流是常数,则电感器两端的电压是零,所以对直流而言,电感器是短路的。2、电感器的一个重要特性是阻止流经它的电流的变化。流经电感器的电流是不能突变的。3、理想电感器也不消耗能量,而实际电感器由导电材料制造,而这些材料总会有一些电阻的,它与电感相串联,所以实际电感器既是一个储能元件又是一个耗能原件,但电阻值很小,在大多数情况下可忽略不计。

电感电压是什么

2,电压互感器开口三角两端电压是多少

电压100V。1、正常运行时,pt开口三角电压为02、对中性点直接接地就是俗称的大电流接地系统,由于二次每相电压都为100V,当单相接地(比如A相)时,开口电压相当于BC两相电压矢量和,由于两相夹120°,且二次都为100V,故矢量和100V。3、对小电流接地系统,二次每相相电压为100/3,当单相接地时,比如A相接地,非故障相电压升高为原来1.732倍,即B相电压Ub实际上是原先的Uba,Uc电压实际为原来的Uca,两电压Uba、Uca变为(100/3)*1.732,而两者夹角60°,所以合成电压(100/3)*1.732*1.732=100V。开口三角形是指中性点不接地系统中电压互感器三相的三个二次绕组的接法,三相二次绕组按三角形接线连接,但最后有一点不连上。就是对电压互感器三相的三个二次绕组“a-x”、“b-x”、“c-x”,开口三角就是“a-x”的x与“b-x”的b相连,“b-x”中的x与“c-x”的c相连,从“a-x”的a与“c-x”x引出电压;这个没有完全闭合的三角形就是开口三角形,从这开口三角形引出的电压Ua-x,就是开口三角电压。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开口三角电压

电压互感器开口三角两端电压是多少

3,电感的电压是怎么计算的

电感两端的电压的相关计算公式:U=L*di/dt。L是电感量,di/dt代表电流对时间的导数,可以理解为电流变化的快慢。自感电压要看线圈两端电压变化的快慢程度,电压大小以及磁通量的变化,而次级线圈的互感电压取决与初级线圈的电压,电流和磁通量。扩展资料:电感是闭合回路的一种属性,是一个物理量。当线圈通过电流后,在线圈中形成磁场感应,感应磁场又会产生感应电流来抵制通过线圈中的电流。这种电流与线圈的相互作用关系称为电的感抗,也就是电感,单位是“亨利(H)”,以美国科学家约瑟夫·亨利命名。它是描述由于线圈电流变化,在本线圈中或在另一线圈中引起感应电动势效应的电路参数。电感是自感和互感的总称。提供电感的器件称为电感器。自感一个通有电流为I的线圈(或回路),其各匝交链的磁通量的总和称作该线圈的磁链ψ。如果各线匝交链的磁通量都是Φ,线圈的匝数为N,则线圈的磁链ψ=NΦ。线圈电流I随时间变化时,磁链Ψ也随时间变化。根据电磁感应定律,在线圈中将感生自感电动势EL,其值为定义线圈的自感L为自感电动势eL和电流的时间导数dI/dt的比值并冠以负号,即以上二式中,ψ和eL的正方向,以及ψ和I的正方向都符合右手螺旋规则。已知电感L,就可以由dI/dt计算自感电动势。此外,自感还可定义如下线性磁媒质下四种自感计算公式从工程观点看,除铁磁材料以外的媒质可认为是线性磁媒质,它们的磁导率近似等于真空磁导率μ0。置于这种媒质中的线圈的自感,只和线圈及其线匝导体的形状、尺寸有关,和电流的量值无关。四种几何形状简单的线圈或回路的自感L的计算公式如下:(1)长螺线管的自感(忽略端部效应和线匝径向尺寸)式中l为螺线管的长度;S为螺线管的截面积;N为总匝数。(2)无磁芯环形密绕线圈的自感(环的截面为正方形,环的平均半径为R)式中b为正方形截面的边长;N为总匝数。若R?b,则近似有L≈μ0Nb/2πR,形式上与长螺线管自感计算式相同。(3)同轴电缆的自感(忽略端部效应)式中R1、R2分别为同轴电缆内外导体的半径;l为电缆长度;Li和Lo分别称为同轴电缆的内自感和外自>感,其中内自感Li的值仅与电缆内导体的长度有关,而与其半径无关。(4)二线传输线的自感(忽略端部效应)式中R为两导线的半径;l为传输线长度;D为两导线轴线间距离。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电感

电感的电压是怎么计算的


文章TAG:电感电感两边电压是多少  电感电压是什么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