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手机辐射大概在多少

够把你辐射死的了。。
手机对人体的辐射是以SAR值的大小来判定,GSM是以突发脉冲的方式发送,平均功率是0.1-0.25W;CDMA是以连续脉冲的方式发送,平均功率是0.2-1.0W;他们都符合国际标准,对人体构不成危害.

手机辐射大概在多少

2,手机辐射有多大

很大1!!
手机辐射不怎么大 只要不要天天对着手机很进 这样就危害大了
移动电话吸收辐射率SAR(SpecificAbsorptionRate):SAR代表生物体(包括人体)每单位公斤容许吸收的辐射量,这个SAR值代表辐射对人体的影响,是最直接的测试值,SAR有针对全身的、局部的、四肢的数据。 SAR值越低,辐射被吸收的量越少。其中针对脑部部位的SAR标准值必须低于1.67瓦特,才算安全。但是,这并不表示SAR等级与手机用户的健康直接有关。 待机状态影响不大 打电话或者充电时 辐射大点 但都在相关标准中 不会对人体产生影响 所以不用担心 呵呵...
辐射等于把脑子煮熟了” 英国学者曾经做过一个试验,把手机放到线虫的抚育箱里,手机发出的电磁辐射作用一段时间后他们发现,线虫就像用水煮过一样。李教授说:“尽管颅骨可以屏蔽一部分微波,但电磁辐射的穿透力很强,微波穿透颅骨后作用于脑子,等于把脑子煮熟了。” 有关研究证实,使用手机时,会有40%至60%的辐射量直接渗透到脑部一寸到一寸半的深度,而且手机辐射会不停地在脑子里累积~!

手机辐射有多大

3,普通手机的辐射值是多少

楼主您好! 有关资料显示,目前在市场上使用的cdm a手机最高的sar值有一款是1.55w/kg,而gsm手机最高sar值的一款是1.49w/kg,最低sar值的一款cdm a手机是1.07w/kg,而最低一款gsm手机是0.22w/kg。这一资料与泰尔实验室实际检测的结果在总体上是相符的,即:cdm a手机与gsm手机在辐射量值上处于同一水平,并不存在cd-m a手机辐射低于gsm手机的情况。   在没有最新的试验结果出来前,应该说我们现在使用的手机都是安全的,大家在选择的时候还是要拿手机的质量、款式和运营商提供的服务作为衡量的标准为好
(转自百度)电子微波辐射可促使细胞染色体发生突变,使有丝分裂发生异常,于是正常细胞变成癌细胞,导致癌症的发生。经常使用的手机发出的高频电磁辐射,它的频率在400~1000兆赫之间,所发出的电磁辐射强度每平方米可在1800~2000微瓦。使用手机发话时,此时手机的发射天线附近会产生较为强烈的高频电磁辐射。手机使用时离头部较近,使人的头部受到电磁辐射。人体若长期遭受高强度电磁波辐射的影响,会导致头昏、失眠、乏力、烦躁和记忆力减退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还会引起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产生心动过缓、心动过速、血压波动等心血管系统症状。 目前市场上的手机产品的辐射值大部份都不达标,特别是杂牌机、山塞机。希望对你有帮助

普通手机的辐射值是多少

4,手机对人体的辐射有多大

美国东部时间2月18日(北京时间2月18日)消息,近日,芬兰一研究机构对世界品牌手机的调查研究显示,手机辐射有限,和手机制造商发布的数据大致吻合。芬兰辐射和核安全组织(STUK)对世界上著名手机制造商,诸如芬兰的诺基亚、美国的摩托罗拉和韩国的三星等公司生产的16款手机进行研究调查后,发表了上述报告。早在2003年,该组织就首次发布了手机研究报告。实际上,手机只有很小的辐射,手机收发信号是通过无线广播进行传播。 测试手机的特定吸收率(SAR)显示,手机用户头部热量低于每千克2瓦特,符合欧洲制定的标准。STUK称,在这一标准线,人体头部组织不会产生太多的热量,也不会产生其它的危害。该组织称,接受测试的28款手机的SAR标准为每千克0.45-1.12瓦特。健康组织担心,手机使用会引起头痛甚至脑癌等疾病,而针对手机应用对人体危害的各种研究表明,手机并非是引起这些疾病的决定性因素。 今年1月,英国的国家辐射保护组织称,尽管没有充分的证据显示手机对人体的危害,但手机用户,特别是儿童用户应谨慎小心。STUK组织的研究员卡里-朱可拉(Kari Jokela)称,“当前的手机辐射对人体健康的科学研究结果,对我们未来制定手机和基站的限制标准具有重要的意义。” STUK在声明中称,有研究称手机的微波辐射可能引起细胞活动细微变化,但现在的研究还不足以证明这种辐射究竟会对人体产生何种影响。 STUK将在2005年期间对第三代UMTS标准的手机进行测试,重点关注市场上流行的手机款式。现在,在测试中抽取的手机还有索爱和西门子。
手机辐射也就是电磁辐射,它属于微波的中波频段。但由于手机使用频繁且就在耳边,如此近的距离躲也躲不开,电磁辐射无疑会作用于人脑。据悉,手机比一般电话辐射场要强大十几倍,如果长期使用会直接影响交感神经、迷走神经功能活动,会出现头昏,乏力,脸色发暗,皮肤干燥等现象。 在中国环境卫生监测所做的对使用手机和不使用手机的人群调查发现,常打手机的人比不打手机的人更容易神经衰弱、头疼、失眠、睡眠多梦。 专家提醒 我国泰尔实验室的研究表明:当手机工作时,耳机处的电磁辐射量比天线处的辐射量要低得多,而且由于耳机拉大了人脑和天线的距离,应该能减少辐射。 手机响起的瞬间电磁波最强,最好先把手机拿到离身体较远的距离接通,然后再放到耳边通话。 手机电磁辐射对人体影响的关键因素是使用次数、时间长短和使用年限,而与手机的型号、品牌及天线是否内置并无多大关系。 手机的最大优点在于“可移动”,当你不“移动”时,请尽量使用一般电话。

5,一般的手机辐射有多大

电磁辐射影响人体量越大危害越大. 据友谊医院神经内科专家伍文清指出,手机在使用的过程中会产生电磁辐射是可以确认的,人们在使用电脑时如果手机来电,电脑屏幕就会闪烁,这就是电磁辐射对机器产生的影响。电磁辐射对人的身体确实有害。例如癌症病人大剂量、长时间地进行放射治疗,对大脑、小脑、脊椎等部位都会有影响。 有关建议 1.尽量少用手机,非用不可的话不要长时间通话,或者尽可能用固定电话来代替,减少电磁辐射。 2.手机信号刚接通时处于最大功率,所以在信号接通的瞬间最好把手机放在离头部远一点的地方。 3.手机不用时尽量关闭,手机只要接通电源,就会发出电磁辐射,只是在通信的时候发出的辐射量要大于待机时的辐射量,处于待机状态时尽量放在离身体远一点的地方。 4.注意使用防辐射配件。 辐射值大于1.3SAR就会破坏人体DNA 在手机辐射峰值规定上,欧洲为2.0SAR,美国为1.6SAR,而中国一直没有定论,此前中国卫生部和国家环保总局已经提出1.0SAR为我国手机的标准,但是一直没有成为强制标准。据资料显示,卫生部曾表示只有手机辐射值低于1.0SAR才能保证对人体没有危害。在2005年9月份,来自欧盟7个国家的12个研究小组发布了历时3年才完成的“电磁场对人类细胞的影响”调查,这个研究机构是目前全球最大的手机辐射调查研究机构。据研究发现,如果手机对每公斤人体组织的辐射值大于1.3SAR,就会破坏人体DNA。
260
灰常大
只要四台手机对在一起,中间放上玉米,只要拨打其中任何一台手机,那么玉米会在瞬间变成爆米花。近日网上流传着几段手机爆米花视频,让不少手机用户担心:难道手机辐射能爆出玉米花? 6月22日,记者在一家门户网站首先找到“手机爆玉米花”的视频,视频显示,几个朋友在桌子旁边,将几颗玉米粒放在四部手机围成的圈中央。接着手机铃声开始响起,过了片刻,玉米粒开始膨胀,在桌子上蹦来蹦去,这一幕令旁观者欢呼雀跃。网友小雨告诉记者,很多同学看完这段视频都担心手机辐射给身体带来伤害。而一些网友则对视频的真实性表示怀疑。 记者看到有很多网友围绕这段视频展开讨论,一位网友关于“热量肯定来自于桌子下面的什么装置”的推测,得到不少网友的支持和认同。 随后,记者找来四台功能完好的手机,对在一起,中间放上几个爆米花专用的玉米做实验。首先,记者拨通其中一台手机,桌上的玉米没有任何改变。随后,记者与同事同时拨通四台手机,手机铃声不断响起,大约持续2分钟,手机中间的玉米还是没有变化。 最后,记者又加入一台手机,五台手机也没看到视频中出现的玉米膨胀在桌子上蹦来蹦去的场景。记者拿起手机中间的玉米,外表没有变化也没有热感。经过5分钟的实验,记者得出这样的结论,手机辐射能爆出玉米花是不现实的。就此事,记者与中国科技大学物理学博士薛向辉取得了联系,他对记者的实验过程及结果表示肯定。 薛博士告诉记者,手机无论如何都不能产生将玉米爆成玉米花的足够热量。玉米粒需要加热至450华氏度(约合232摄氏度)左右,里面的湿气才会蒸发,致使它们爆裂,发出“砰砰”的响声。“如果手机能释放那么多的微波能量,那么我们在使用手机时,接触手机的手指内水分每次都会被加热,同时我们的耳朵也会被灼伤。因此,这段视频应该是恶作剧”。 据《华商晨报》

6,手机辐射有多大

手机辐射大小,主要取决于其天线、外观设计等因素。在实际使用中,手机辐射的大小还和手机与基站之间的距离、使用者周围的地理环境、基站的设置情况等因素有关。一般来讲,手机离基站越近,辐射就会越小,反之就越大。同时也要清楚,正规厂家生产的,质量较好的手机,它的辐射量相对就小些。扩展资料:手机辐射的危害:1.影响深度睡眠,易造成过度疲劳。由瑞典卡罗琳斯卡研究所和乌普萨拉大学以及美国密歇根州的韦恩州立大学联合开展的一项研究发现,在入睡前使用手机的人,进入深度睡眠所花的时间要比一般人长,深度睡眠持续的时间也较短,从而影响了人体夜间的自我恢复功能。负责该研究的本格特·亚内兹教授认为,辐射可能会激活大脑的压力机制,“让人的警觉性和注意力提高,从而降低了睡意”。2.可降低免疫力。为了研究手机辐射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有医学研究人员将听筒置于孕鼠耳部,完全模拟人的通话状态进行实验。32只体重均衡的孕鼠随机分为四组,一组不接受手机电磁辐射(对照组),另三组分别接受低、中、高强度手机辐射(实验组),实验组孕鼠自受孕日起。每日接受辐射3次,连续辐射21天,待孕鼠正常分娩后,测量孕鼠及24h内新生鼠外周血中免疫球蛋白的含量,得出的结论是:手机电磁辐射确实会损伤孕鼠及新生鼠的淋巴细胞,引起免疫球蛋白含量降低,致使免疫功能下降,且与辐射时间呈相关性。参考资料:人民网-手机辐射到底有多大?睡觉时手机离开多远才安全
机通过电磁波进行信息传递,这些电波就被称为手机辐射。手机辐射靠SAR值来衡量。手机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是客观存在的严重社会问题,它不会因为手机产业的刻意隐瞒与回避就可以消失。潜在危险手机是现代人们生活和工作中常用的一种新型通讯工具。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手机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其普及程度也越来越广泛。然而,手机在为人们通讯带来快捷和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麻烦,尤其是给人们的健康带来了一些影响。目前世界各国的科学家和研究人员都在积极探索手机对人类健康所产生的危害,并正在采取相应措施,消除这种影响。 手机在使用的过程中会产生电磁辐射,这种电磁辐射是以光速传播的,又可以通过传输通道间的交互作用形成污染,干扰人类的正常活动。因而,世界各国对日益严重的手机电磁污染格外重视,纷纷制定相关法规治理手机电磁辐射环境。   尽管学术界对手机电磁生物效应的某些机理尚有争议,但不可否认其在一定条件下会对人体产生危害。瑞典的一家科研机构对一万多个使用手机的瑞典人作了一项调查。结果表明,使用手机越频繁的人,其身体不舒服的感觉越明显。科技工作者已研究证明:人体持续受一定强度的电磁辐射会产生致热效应和非致热效应,可能会引起皮肤发热、眼球白内障、睾丸退化、身体疲倦、头痛、免疫功能下降等症状。
铃声响起、电话拨出 这两个时刻辐射最大这次手机辐射检测,我们选取了目前市面上比较流行的两款手机做实验。每种情况都做了3次实验,取其中的最大值,测试结果 详见下表—— 第一款:瞬时最大值 (单位:V/m)* 裸机通话状态 呼出 呼入 通话中5.33 9.16 1-4* 使用蓝牙耳机 呼出 呼入 通话中2.68 1.27 0.2x-0.3x* 使用有线耳机 呼出 呼入 通话中1.41 1.48 Low* 收发短信 发出短信 收到短信2.99 2.90* 手机上网 GPRS上网 下载过程中8.16 2.x-6.x* 待机 Low第二款:瞬时最大值 (单位:V/m)* 呼出 10.09呼入 11.39通话中 1-4* 发出短信 3.5收到短信 3.34* 待机 Low辐射强度低于12伏/米属于安全范围手机辐射频率一般在30-3000MHz之间,根据国家标准(GB8702-88)《电磁辐射防护规定》,对于公众“在一天24小时内,环境电磁辐射场的场量参数在任意连续6分钟内的平均值应小于12伏/米”。杭州市环境监测中心站辐射室副主任刘岳洲解释说,如果24小时内,在电场强度超过12伏/米的环境下连续待6分钟以上,就属于“超标”了。家庭中使用很普遍的微波炉,辐射量就比较大。在实验现场,我们对一台功率为700瓦的微波炉进行了测试。当它以“高火”状态工作时,距离微波炉10厘米左右的区间,瞬时辐射最大值达到了18.57伏/米。距离1米左右,辐射值则在1-2伏/米之间波动。使用手机避免长时间通话、上网其实在日常生活,环境中都存在一定量的电磁辐射,比如大街上的射频综场强大约在0.5-1.0伏/米左右,市民家里现在都在使用的无线路由器,发射的信号电场强度在1-2伏/米左右。人对于辐射都有一定的耐受性,肌体对微量的辐射损伤也有自我修复能力,通常情况下,正常使用无线设备并不会造成危害。手机的电磁辐射对人体健康有没有影响呢?常见的手机工作在800兆赫(MHz)到1800兆赫(MHz)的频率范围。该频段属于射频(RF)的微波段。如同微波炉一样,手机的电磁场可对周围的介质,包括人体肌肉组织产生热效应。显然,长时间在手机的辐射下,并不是什么好事情。比如很多男性喜欢把手机放在贴身的裤袋里,比起女性把手机放在随身的包包里,接受的辐射量肯定要大一些。不久前,国内也有专家进行过这类测试,测试结果显示,手机辐射与距离有关系。如果将手机拿远,辐射就会下降;如果将手机紧贴着耳朵,听久了会感到耳朵发烫。在我们这次的实验中,使用耳机将手机远离身体后,辐射量确实是明显下降。(注:蓝牙和有线耳机测试,是将探头置于耳机边上,手机距离探头约1米左右。测试仪测试区间为0.1MHz-3000MHz,若辐射值小于0.3伏/米,测试仪显示为“Low” 。)从实验结果来看, 当你接到来电,也就是铃声响起的那一瞬间,辐射量达到最大值,而不是“按下接听键”的那刻。在通话过程中,辐射量维持在一个稳定的状态。而收发短信、上网时产生的辐射量,一点都不比打电话的时候少,有时甚至更强。减少辐射小贴士控制手机辐射最有效的手段是控制使用时间和距离,监测站专家提出几条建议:1、尽可能不要把手机放在贴身裤袋、衣袋里2、收发短信时,尽可能远离头部,并离开身体一些距离3、用手机上网,尽量少下载软件或图片等数据量较大的文件,并远离头部4、每天电话较多的,尽量使用有线耳机5、打电话尽量使用固定电话
GSM最大辐射功率为2W,不过那是1/8时隙的值,一秒内最大平均功率为0.25W

7,手机辐射多大

机辐射尤其对人体含水多的组织大脑和眼睛损害的程度严重,全身组织大脑和眼睛的含水量最高的达到了75%。另外,手机辐射频率在890900MHz,辐射能比较大。会对脑细胞产生高频震荡,轻则影响细胞的...
手机辐射与老年痴呆   长期以来,不少人认为手机辐射对人体有害,甚至可能导致脑瘤。美国研究人员发现,手机辐射可能成为战胜阿尔茨海默氏症(老年痴呆症)的重要武器。阿尔茨海默氏症患者大脑中存在一种贝塔淀粉状蛋白,这种蛋白质是导致患者认知能力衰退、逐渐痴呆的原因。南佛罗里达大学研究人员对96只实验鼠进行电磁波影响研究。经数月“手机辐射疗法”后,患有阿尔茨海默氏症的实验鼠大脑中的贝塔淀粉状蛋白逐渐消失,认知能力有所提高;健康实验鼠的认知水平则未受影响。   对研究结果最为惊讶的莫过于研究人员自己。他们进行这一实验的初衷是希望证实“手机产生的电磁辐射将对患有阿尔茨海默氏症的老鼠有害”,没想到得到了相反结果。   这一研究结果发表在最新一期美国《阿尔茨海默氏症期刊》。 潜在危险   手机是现代人们生活和工作中常用的一种新型通讯工具。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手机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其普及程度也越来越广泛。然而,手机在为人们通讯带来快捷和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麻烦,尤其是给人们的健康带来了一些影响。目前世界各国的科学家和研究人员都在积极探索手机对人类健康所产生的危害,并正在采取相应措施,消除这种影响。 形成污染   众所周知,手机在使用的过程中会产生电磁辐射,这种电磁辐射是以光速传播的,又可以通过传输通道间的交互作用形成污染,干扰人类的正常活动。因而,世界各国对日益严重的手机电磁污染格外重视,纷纷制定相关法规治理手机电磁辐射环境。   尽管学术界对手机电磁生物效应的某些机理尚有争议,但不可否认其在一定条件下会对人体产生危害。瑞典的一家科研机构对一万多个使用手机的瑞典人作了一项调查。结果表明,使用手机越频繁的人,其身体不舒服的感觉越明显。科技工作者已研究证明:人体持续受一定强度的电磁辐射会产生致热效应和非致热效应,可能会引起皮肤发热、眼球白内障、睾丸退化、身体疲倦、头痛、免疫功能下降等症状。 手机微波易入人脑   瑞典隆德大学的研究人员最近还发现,手机发出的微波有可能为毒素进入人脑打开方便之门。隆德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是在对老鼠进行试验后得出这一结论的。他们把接受试验的老鼠置于一个相当于手机发出的微波量的环境中生活了一段时间,结果发现,老鼠血液中的蛋白质可以突破鼠脑中防护层进入鼠脑。白蛋白是血液中的一个正常组成部分,但对大脑却有害。   隆德大学附属医学神经外科专家说,我们在鼠脑中发现了极微量的白蛋白,目前还不清楚,这将对鼠脑造成什么样的伤害,但其他的试验已经显示,即使向鼠脑注射非常少量的白蛋白,鼠脑细胞也能受到伤害,如果白蛋白的数量达到一定程度后脑神经细胞将被杀死,其后果是可能引发自体免疫性疾病,还可能引发早老性痴呆和帕金森氏病等病症。   隆德大学的研究人员认为,手机的微波是否对人脑也造成这样的后果,目前还不得而知,但人脑对血液中有害成分的防护功能与鼠脑是一样的,而且既然白蛋白能突破防护层而进入大脑,那么比白蛋白更小或同样大小的分子也可能进入大脑。 英国科学家也弃用手机   国际医疗界对移动电话危害健康的副作用早已有所怀疑,最近牛津大学对此又提供了新的论证。该大学著名物理学家科林不久前指出,经他们广泛调查实验取证,发现移动电话确实对人类健康有潜在危险。因为它会危害人脑的认知能力、记忆力与注意力,驾驶汽车时使用影响更大。科林是英国无线电保护委员会的辐射顾问,已接受政府委托负责监督全国移动电话的使用安全标准。   科研人员在英国皇家医院也进行了移动电话志愿者实验。他们头部被连接一发射器,然后在一小时内,一半人接受915兆赫移动电话发出的微波,一半人不接受。紧接着接受有关心理检测,以判断大脑受影响情况。结果表明,没有接受微波辐射的一组人记忆力、注意力都优于或同于以前,而接受的一组人则普遍不如以前。   科学家指出,移动电话发出的低强度辐射影响大脑或神经细胞中传送信息的化学物质,由于这些物质带有电荷,因此射线会影响它们的功能。《星期日泰晤士报》报道,已有大量英国一流科学家开始少用或不用移动电话。 多用手机容易衰老   英国科学家还警告说:多用手机容易使人衰老,就好像常吸烟的人衰老的快一样。据最新发布的研究结果显示,手机的低度辐射会加速细胞的活动。而医学界相信肿瘤、心脏病及老人痴呆症是由辐射引起的。   据英国生物科学院一项研究显示,当细胞受到影响,生物的防御系统就会启动,产生蛋白质“黏附”在细胞上,用以保护和修补细胞。而对于用量大的手机使用者来说,过多的蛋白质反而会“黏结”细胞,阻碍自然的修补程序。   领导这项研究的波梅拉博士表示:“细胞会慢慢地不能如常运作,新陈代谢作用变得呆滞。”他说:“如果细胞修补活动过剧,就会出现过早衰老的现象。”波梅拉表示,他们曾利用昆虫进行相关实验,发现昆虫寿命缩短,并相信这种现象也会在人体发生。不过他们还需要进行更大型的研究去确定人体的反应。 “微波老鼠”丧失记忆   另外据英国一项人体测试结果显示,手机发出的电磁波有可能伤害肝脏和肾脏。手机长期挂在腰部且免持听筒接听更是危险。同时,电磁波在腰间持续的接收和发射,牛尔官网 http://www.niuerlaoshi.com/会影响肾脏和女性的卵巢,慢性肾衰的机率会增加。此外,男性应避免把大哥大放在前裤袋内,因为离睾丸和输精管太近。   美国华盛顿大学专门研究手提电话的专家曾用老鼠做实验,将100只老鼠放进一个盛满水的大水桶中,水中则放置一个救生浮台,然后训练这些老鼠爬上救生浮台。   为了让爬浮台的知识留在老鼠的长期记忆中,他重复训练这批老鼠六次。这位专家把其中50只老鼠暴露于与手提电话类似的微波辐射中,结果发现另外50只不曾暴露在微波辐射中的老鼠,仍能驾轻就熟地由水中爬上浮台;但受微波影响的老鼠,则差不多全部丧失记忆,不知如何爬上浮台。 患脑癌机会增加   过去的实验曾认为,使用手提电话会令人丧失短期记忆,忘记一些刚做过或看过的事,但这次实验却显示手提电话对长期记忆,亦有显著影响。对老鼠的实验研究显示,手提电话发出的微波辐射除可能影响使用者的短期记忆外,也可能祸及长期记忆,把早已贮藏在脑中的记忆除掉。   美国一名科学家指出,美国26家移动电话公司拨款两亿美元,资助一项手机对健康影响的研究,结果发现手机使用者患脑癌致死的机会较高,不过移动电话公司得悉结果后,却企图掩盖事实,也没有采取适当措施保护消费者。   英国《每日快报》透露,华盛顿的卡洛博士花了六年时间,研究使用手机对健康构成的影响,结果发现手机使用者死于脑癌的机会较高,患脑外肿瘤的机会更增加两倍。 手机插腰易生畸胎   此外,科学家最近发现手机所释放的轻微辐射,足以令发育中的鸡胚胎畸形。这项发现令人担心与鸡胚胎有相似之处的人类胚胎,亦可能会受到影响。   研究人员呼吁孕妇,在没有正式结论前,她们应避免使用手机为妙。目前大多数研究都集中在手机对人类脑细胞的影响,但由于很多人都喜欢将手机插在腰间,因此科学家担心由手机所释放的辐射,会对人体内脏或胚胎儿造成影响。   美国科学家利托韦斯说:“我们发现,如果孕育中的小鸡不停地受到手机辐射的影响,而出现畸形鸡只的情况,比没有受干扰的鸡只胎儿,多出一倍。” 染上病毒毁电话资料   不仅如此,手机与电话一样也会感染上电脑“病毒”。最近移动电话生产商发出警告,手机也随时有被“病毒”侵害而宣布“死亡”的可能。   虽然对病毒是否会对移动通信系统造成侵害还不得而知,但对手机的侵害已得到证实。目前病毒流行的地区是北美洲。   专家介绍说,手机许多功能的实现,要依赖于机器中的微型计算机系统。既然是计算机,就必然有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从这一点来说,受到计算机病毒侵害也就不足为怪了。中“毒”的电话机功能会被完全破坏,甚至无法修补。   目前手机病毒发作的特征是:手机突然响铃,屏幕显示是“Unavailable”,这时一定不要接听,而且应当立即将手机关掉。如果用户接听了“有毒”的电话,病毒就会将手机的资料清洗,令手机无法使用,严重的甚至会将电话卡破坏。手机病毒可能会随时发作,目前掌握的资料还不能预报病毒发作的准确日期。 各国研制防范措施   到目前为止,有关手机对人类健康影响的大小问题,在科学界和学术界依然争论不休;但经过科学实验表明,可以肯定的是:长期使用手机的人的健康会因为手机的电磁辐射而受到危害,其程度虽然有所不同,但是也不容忽视。   因此,日本、以色列等国的科研机构都在积极探索降低手机辐射的新举措,以色列的科技人员前不久研制出了能够在一些重要公共场所禁止使用手机的新装置,以避免在医院、飞机等场所,由于手机的使用而造成公共危害。   日本科学家也利用海洋中贝类的壳体经过加工,研制出了能够涂抹在手机外罩上的涂层,以减少或降低手机的电磁辐射。一些国家的管理部门还成立了专门机构研究手机对人类健康影响程度,以便采取相应措施。相信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一定会找到既安全又方便的降低手机电磁辐射的新方法和新技术,从而使手机能够更好地为现代人类的生活和通讯服务。
很大
磁波频率段。 50Hz~5KHz:输电线、变电站、电磁炉、吹风机、电脑、电视机、洗衣机、电热毯、空调、台灯; 5KHz~500MHz:调频广播、调幅广播、无线电、电视信号、对讲机; 500MHz~50GHz:手机、雷达、微波炉、GPS、卫星通信; 50GHz~2.4PHz:太阳光、灯光、红外线、烤箱热管、炼钢电炉; 2.4PHz以上:远紫外线、X射线、核辐射。 (Hz就是“赫兹”,频率的单位,表示电磁波在一秒中内振动的次数。1KHz=1000Hz,MHz=1000KHz,1GHz=1000MHZ=1000Hz,1THz=1000GHz=1000Hz,1PHz=1000GHz=1000Hz,1EHz=1000PHz=1000Hz。)

文章TAG:手机手机  发出  辐射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