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米松果首款澎湃s1处理器怎么样

骁龙450(14nm)和麒麟655(16nm)的水平,松果(28nm);虽然说对标骁龙625,实际的综合性能还是有一定差距的。

小米松果首款澎湃s1处理器怎么样

2,小米松果处理器性能怎么样

知乎上面的一个回答,感觉很具体。松果第一代处理器是4*2.2g a53+4*1.4g a53,GPU是maliT860mp4。安兔兔跑分6w3左右。geekbench4单核750 多核3100(注:gb4跑分时爆料人未开性能模式,而安兔兔跑分有性能模式和非性能模式两个得分,非性能模式45000,性能模式63000)。制程未知。而疑似小米5c的该机是type c接口,后摄像头12mp(现在主流12mp的CMOS基本没有差的,猜测是IMX386),所以不会是1000以下的机子,定位应该在1k5左右。小米把自主cpu没有下放到千元机,应该足见他们对此的重视,当初k3v2烂成狗华为也照样把它放旗舰上,小米大概想走华为的老路,自主处理器即使再烂也不能让它沦为联发科那样的千元机专用。松果一代的性能估计是很难和s625 p20这样的对手抗衡的(当然,gpu性能估计能秒它们……),甚至可能不如海思k650。但是起步就能达到市面中端这个水准,总体还是出人意料的。更新——有朋友怀疑这颗U是P15(其实就是P10超下频),我可以明确否认这一点。我和爆料人在帖里有很多交流,在最初看到cpu z信息时,我们也一致怀疑这颗U是6755超频版,但随后多项信息否认了这一点。1.CPU Z无法检测到任何该CPU制造商信息,如果是联发科p10的超频版p15,肯定能看到具体型号的(6755t)。2.无法进入MTK工程模式。(这点非常重要,所有MTK机子都能进入)3.gb4信息表明这颗U步进是r0p4,而p10的步进是r0p2。(p15只是p10小超频,所以这方面应该不会有改变)4.GPU是t860mp4,安兔兔3d跑分20000,而p10(p15)的gpu是t860mp2,安兔兔3d跑分不足10000。5.安兔兔信息里绝大部分传感器信息都写的pinecone(松果),而如果你用MTK的手机,你会发现安兔兔信息里的大部分传感器信息都是MTK 开头的。6.基带版本与MTK的soc不符,MTK的soc基带版本全都是以MOLY开头。所以真的不要拿p15最高主频是2.2g就不经脑子说这颗cpu是p15。照这些人的逻辑是不是所有2g八核都是625,所有1.8g八核都是6755m,所有2.2g四核都是820?20170221更新本来之前微博各kol预测应该在去年底发布的,结果拖了差不多三个月。性能也正如我前面所言,根据最新gb分数来看,没有什么改变。工艺极大可能是中芯国际的28nm hkmg,由于中芯去年2月这一工艺才流片,所以实际表现如何不得而知。不过我猜应该不会与台积电28nm hpm/hpc+ 有太大差距,否则松果不可能把大核超到2.2g。所以我前面猜测的只要不翻车,性能在p10和625/p20之间是完全没问题的。主要问题在于基带,听说最高只能支持到cat4。外挂高通基带是个非常增加成本的行为,小米应该不会干。所以具体怎么样要看大唐(联芯)的造化了。我作为一个勉强算是米粉的手机爱好者,还是提醒一下大家千万不要有太多期待。不要像k3v2和lg的nuclun一代那样严重翻车已经算成功了。在我看来,松果对于在提升小米企业形象方面的作用可能比丰富产品线,逐步摆脱高通的制约方面的作用更大。警惕那些疯狂吹捧松果的,还有YY松果第一代就能干翻625 650,然后什么第二代v970直接艹翻835的,我怀疑是有预谋的捧杀,没错我说的就是微博不少听风就是雨的自媒体和评论里挂着新国货头像的某君。(松果似乎确实有造10nm四a73+四a53的soc的计划,不过这不但要看松果自身能力,还要看台积电/三星的10nm生产线的空闲程度。)

小米松果处理器性能怎么样

3,小米松果澎湃S1怎么样

小米松果澎湃S1综合来看,其性能基本与高通骁龙625属于同一水平,略微强于华为麒麟655,弱弱于联发科P20,定位中端主流。制程工艺就规格来看,松果澎湃S1和联发科Helio P10(MT6755)最为接近,它们都采用了相对过时的28nm HPC+制程工艺。那么,为啥澎湃S1不能选择更先进的16nm或14nm工艺?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松果澎湃S1的立项时间较早,还没“来得及”使用新工艺。而更重要的因素,则是16nm和14nm工艺的资源都把控在台积电和三星手中,而这些工艺的产能也基本已被苹果、高通、联发科、三星和海思等芯片厂商“瓜分殆尽”,供应链十分紧张。如果松果也想用上这种先进工艺,实际产能能否满足小米5C的供货需求是个未知数。因此,松果只能退而求其次,选择目前国产半导体厂商最为成熟的生产方案:28nm,无论从成本、产能还是良品率上都能满足澎湃S1在小米5C上的使用需求。作为松果处理器的处女秀,稳妥才是第一要素。核心架构受制于28nm工艺,以及松果对澎湃S1自身的中低端定位,这颗处理器最终还是选择了比较常规的主打能耗比的 Cortex-A53架构,并采用了big.LITTLE大小核设计,由四个高主频的Cortex-A53核心+四个低主频的Cortex-A53核心构成。在澎湃S1的竞争对手中,联发科Helio P10/P20和高通骁龙625都采用了八核同频的Cortex-A53架构设计,从这个角度来看澎湃S1其实和麒麟655是最为接近的。好消息是,松果给澎湃S1设定了最高2.2GHz的主频,而这个频率也应该算是28nm工艺所能“镇压”的极限了。相对高的主频,让我们对澎湃S1的性能有了期待,但同时也会产生其是否存在过热降频的顾虑。集成GPU除了高通有自己的GPU技术,其他芯片厂商的处理器只能在ARM和Imagination之间签署授权协议,即要么集成ARM Mail系列GPU,要么换成Imagination PowerVR家族GPU。而松果的选择是ARM,具体型号则是ARM Mali-T800系列中的“次旗舰”----Mail-T860。对Mail-T860我们应该并不陌生,联发科在2016年主打的Helio P10就集成了此颗GPU,只是联发科为了权衡功耗和发热,给Helio P10搭配的是双核心的Mail-T860,即Mail-T860MP2。而松果则为澎湃S1准备了四核心的Mail-T860,即Mail-T860MP4。至于为何没能搭配ARM Mali-T800的旗舰Mail-T880?和2.2GHz主频一样,四个计算核心的Mail-T860MP4也是28nm工艺所能承受的极限,强上Mail-T880必将面临过热降频的风险。好消息是,四核心的Mail-T860MP4并不比双核心Mail-T880MP2差,用(核心)数量换质量(性能),这就是澎湃S1选取GPU时的态度。其他规格差距作为一款SoC,澎湃S1除了CPU和GPU外,还集成了内存/存储控制器、通信基带、ISP图像处理器和DSP数字信号处理器等众多模块(芯片)。这些SoC“打包赠送”的模块对性能的影响虽然远不如CPU和GPU那么直观,但依旧会在体验上有所表现。松果澎湃S1在这些非核心模块的搭配上可谓喜忧参半。喜的是,澎湃S1虽然定位中低端,但内存控制器却支持双通道LPDDR3,在它的竞争对手中唯有联发科最新的Helio P20系列规格在其之上,哪怕是骁龙625仍然停留在单通道的LPDDR3时代。此外,作为松果处理器的首秀,澎湃S1该有的功能也一个没落下:集成两个14位双核 ISP处理器,给未来搭配双摄像头奠定了基础;独立的DSP可支持包括高清语言(VoLTE)和双麦克风降噪,增强各种通话语音功能;支持小米澎湃快充技术,最高可达9V/2A(18W)的快充功率。忧的是,澎湃S1集成的基带芯片规格非常一般,仅支持5模LTE Cat.4,不支持“全网通”、不支持双载波聚合、不支持MIMO,下行速度最高也仅有150Mbps。作为对比,其他处理器的捆绑基带都达到了7模LTE Cat.6甚至Cat.7(支持4G+,下行速度最高可达300Mbps)。从小米5C官网的参数来看,澎湃S1所支持的网络制式为GSM/TD SCDMA/TDD LTE,翻译过来也就是仅支持移动4G,兼容联通2G。

小米松果澎湃S1怎么样


文章TAG:松果处理器是多少纳米松果  处理  处理器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