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放输出10v电源最小多少,运放的饱和输出电压由什么决定
来源:整理 编辑:亚灵电子网 2023-05-13 23:59:38
1,运放的饱和输出电压由什么决定
运放的饱和输出电压由输入与输出匝数比决定:1∶1时输入电压等于输出电压;2∶1时输入电压是输出电压二倍;1∶2时输出电压是输入电压二倍。饱和输出电压是指晶体管电路,当基极的电流足够大的时候,晶体管就饱和导通了,集电极与发射极之间的电压接近于零,把此电压输出出去。最大输出值跟电源VCC有关,供电范围越大,输出范围越大。饱和输出电压跟晶体管的饱和压降、负载大小、温度、VCC有关。运放手册都有详细的说明
2,运放供电电源如果降低为10V
看使用的运放,Uo跟VCC关系而定:Uo<10,输出应该不变;Uo>10,输出饱和。

3,放大器420ma输出20ma对应满量程800kg10bit的分辨率8位的
以下是关于热电阻的放大器说明,看看是否对你有帮组奇数型号用于三线制连接(如RTM71),偶数型号用于两线制或四线制连接(如RTM70)。 3.可设置类型:-P表示Pt-100,-R1表示电阻可达到1.27K欧姆,-R2表示电阻可达到12.7K欧姆。精准度等级选项:A、C或D(除特殊说明外,本表的数值为23°C时的最高数值) 常用参数 A C D 单位 转换误差(线性度)1 0.01 0.02 0.04 % 标定误差(工厂标定,仅固定量程) 0.03 0.05 0.1 % 3dB频带宽度3 5 5 5 Hz 接线阻值的影响(Pt-100),四线制 0.002 0.004 0.001 %/欧姆 电源电压影响1 0.005 0.01 0.02 %/V 线性误差Pt-1002 A C D 单位 测量范围< 300° (可设: 200°) 0.02 0.03 0.05 % 测量范围< 600° (可设: 400°) 0.05 0.07 0.1 % 输出 A C D 单位 输出阻抗,电压3 50 50 50 欧姆 输出电流(电压输出),最大 5 5 5 mA 负载,电流输出,最小3 400 400 400 欧姆 偏移稳定性参数 A C D 单位 温度1 1 5 15 μV/K 老化,1年1 5 10 μV 老化,10年1 20 40 μV 增益稳定性参数 A C D 单位 温度1 30 70 150 ppm/K 老化,1年1 400 800 ppm 老化,10年1 1200 2500 ppm 说明:1.正常的误差低于本表中的最大误差的2-4倍。2.这些数据仅在零点大于-80°C时有效,误差的准确数值取决于测量范围。3.小范围的截止频率更低。根据要求,可提供不同的频率。 温度范围:推荐0/60 °C,可用范围-20/90 °C。备注上述误差仅限量程范围的下限(零点或迁移)不大于量程上限的50%(如:20-100欧姆)。如果零点迁移明显(如:量程范围400-500欧姆),则上述的误差所使用的范围要从零点开始计算(如:0-500欧姆)。传感器电流:Pt-100通常为0.5-1mA (D级精度: 2mA);电阻根据型号通常为10μA-2mA。根据要求,特殊情况下的低电流型产品,如液态氦气,也可供货。 输入 Pt-100:2、3或4线制接线。A和C精度等级的传感器电流为0.5-1mA,D级精度的传感器电流最大为2mA。所有的量程范围均可实现,还适用于Pt-500/1000、镍、铜等电阻传感器和电位器,最大阻值为100K欧姆。对于低温传感器的微弱电流,可提供特制的变送器。最大30VDC过压保护,最大3kV浪涌保护。 输入范围 (可调型) 测量范围(量程):使用每步10°或10欧姆(最大640°/1260欧姆)来设置。R2型:以每步100欧姆(最大12.7K欧姆)来设置。量程范围必须在-100/540°C=0/1300欧姆之间(R2为13K欧姆)。中间数值使用电位器来调节。 零点迁移: 使用每步10°或20欧姆,在-100至150°C(Pt-100)之间来设置,相当于使用每步20欧姆,在0-300欧姆 (R1型)之间来设置,以每步200欧姆,在0-3000欧姆之间(R2型)之间来设置。适用于其他传感器型号(如:Pt-1000)变送器也可使用。 其他设置 (可调型) 输入:2、3或4线制传感器接线。 输出: 在-5至10V (如:0-10V)之间或0到20mA(如:4-20mA)之间进行选择。负值输出电压不需要负极电源(内置DC-DC转换器,非隔离)。ISOR90变送器不能进行负值电压输出。 输出电压输出: 输出阻抗通常为50欧姆,最大5mA输出电流。标准输出范围是0-10V。根据要求可为负电压输出(最低–10V,对于固定型变送器,需要使用负极电源或可选的DC-DC转换器)。输出短路保护和过压保护(最高30VDC)。技术参数表中的参数适用于电流输出;电压输出通常更为精准和稳定(无电压-电流转换)。单极电源最低输出电压(固定量程型):约10mV。使用可选的DC-DC转换器(不带电隔离),可精确的达到0mV。 电流输出:负载为0-430欧姆。标准为0-20mA或4-20mA,短路保护,过压保护。其他输出范围可根据要求提供。可选项:频率输出(最大20KHz),更多信息,请参考“模拟量-频率转换器”。可调型变送器电压输出:+10V至–5V,根据要求,也可为–10V。 电源所有变送器均适用于不规则电源和工业噪声电源,标准电源为24VDC (最低19V,最高32V)。其他电源根据要求可供(如:15V)。无负载时的电流损耗为3-15mA. 交流电源根据要求可供。对于可调型变送器,负值输出(最低–10V)不需要负极电源(内置DC-DC转换器)。 精准度 (可调型) 本变送器使用以下设置: 0-200°C/欧姆,四线制,0-10V输出,0.1%标定误差。当转换到其他量程范围时,标定误差约为0.1%(量程和零点迁移最大为0.3% )。当使用某个量程范围时,ISOR型变送器的误差可能会更大些。 可选项 DC-DC转换器(集成在DIN导轨安装型变送器内):用于电源隔离,1kV测试电压(根据要求,可供3kV测试电压产品)。可调型限位开关(集成在DIN导轨安装型变送器内):侧面 2.8mm平板接头(用于内置继电器)用于检测和控制。频率输出(最大20 kHz):电隔离,更多信息,请参考“模拟量-频率转换器”。其他:量程、输入、输出、响应时间、滤波、噪声及其他特殊要
4,运放的输出电压范围是多少
一般运放的输出电压范围几伏到十几伏或更高,一般低于电源2-3伏.可以输出毫伏级别的信号,因电路设计和增益而定.
5,运放有哪些重要的参数指标
【运放的主要参数】集成运放的参数较多,其中主要参数分为直流指标和交流指标。1、直流指标又分为:(1)输入失调电压VIO:输入失调电压定义为集成运放输出端电压为零时,两个 输入端之间所加的补偿电压。输入失调电压实际上反映了运放内部的电路对称性,对称性越好,输入失调电压越小。输入失调电压是运放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指标,特别是精密运放或是用于直流放大时。输入失调电压与制造工艺有一定关系,其中双极型工艺(即上述的标准硅工艺)的输入失调电压在±1~10mV之间;采用场效应管做输入级的,输入失调电压会更大一些。对于精密运放,输入失调电压一般在 1mV以下。输入失调电压越小,直流放大时中间零点偏移越小,越容易处理。所以对于精密运放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指标。(2)输入失调电压的温度漂移(简称输入失调电压温漂)αVIO:输入失调电压的温度漂移定义为在给定的温度范围内, 输入失调电压的变化与温度变化的比值。这个参数实际是输入失调电压的补充,便于计算在给定的工作范围内,放大电路由于温度变化造成的漂移大小。一般运放的输入失调电压温漂在±10~20μV/℃之间,精密运放的输入失调电压温漂小于±1μV/℃。(3)输入偏置电流IIB:输入偏置电流定义为当运放的输出直流电压为零时,其 两输入端的偏置电流平均值。输入偏置电流对进行高阻信号放大、积分电路等对输入阻抗有要求的地方有较大的影响。输入偏置电流与制造工艺有一定关系,其中双极型工艺(即上述的标准硅工艺)的输入偏置电流在±10nA~1μA之间;采用场效应管做输入级的,输入偏置电流一般低于1nA。(4)输入失调电流IIO:输入失调电流定义为当运放的输出直流电压为零时,其 两输入端偏置电流的差值。输入失调电流同样反映了运放内部的电路对称性,对称性越好,输入失调电流越小。输入失调电流是运放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指标,特别是精密运放或是用于直流放大时。输入失调电流大约是输入偏置电流的百分之一到十分之一。输入失调电流对于小信号精密放大或是直流放大有重要影响,特别是运放 外部采用较大的电阻(例如10k?或更大时),输入失调电流对精度的影响可能超过输入失调电压对精度的影响。输入失调电流越小,直流放大时中间零点偏移越 小,越容易处理。所以对于精密运放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指标。(5)输入失调电流的温度漂移(简称输入失调电流温漂):输入偏置电流的温度漂移定义为在给定的温度范围内, 输入失调电流的变化与温度变化的比值。这个参数实际是输入失调电流的补充,便于计算在给定的工作范围内,放大电路由于温度变化造成的漂移大小。输入失调电流温漂一般只是在精密运放参数中给出,而且是在用以直流信号处理或是小信号处理时才需要关注。(6)差模开环直流电压增益:差模开环直流电压增益定义为当运放工作于线性区时, 运放输出电压与差模电压输入电压的比值。由于差模开环直流电压增益很大,大多数运放的差模开环直流电压增益一般在数万倍或更多,用数值直接表示不方便比较,所以一般采用分贝方式记录和比较。一般运放的差模开环直流电压增益在 80~120dB之间。实际运放的差模开环电压增益是频率的函数,为了便于比较,一般采用差模开环直流电压增益。(7)共模抑制比:共模抑制比定义为当运放工作于线性区时,运放差模增益与共模增益的比值。共模抑制比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指标,它能够抑制差模输入==模干扰信 号。由于共模抑制比很大,大多数运放的共模抑制比一般在数万倍或更多,用数值直接表示不方便比较,所以一般采用分贝方式记录和比较。一般运放的共模抑制比在80~120dB之间。(8)电源电压抑制比:电源电压抑制比定义为当运放工作于线性区时,运放输 入失调电压随电源电压的变化比值。电源电压抑制比反映了电源变化对运放输出的影响。目前电源电压抑制比只能做到80dB左右。所以用作直流信号处理或是小 信号处理模拟放大时,运放的电源需要作认真细致的处理。当然,共模抑制比高的运放,能够补偿一部分电源电压抑制比,另外在使用双电源供电时,正负电源的电源电压抑制比可能不相同。(9)输出峰-峰值电压:输出峰-峰值电压定义为,当运放工作于线性区时,在指定的负载下,运放在当前大电源电压供电时,运放能够输出的最大电压幅度。除低压运放外,一般运放的输出输出峰-峰值电压大于±10V。一般运放的输出峰 -峰值电压不能达到电源电压,这是由于输出级设计造成的,现代部分低压运放的输出级做了特殊处理,使得在10k?负载时,输出峰-峰值电压接近到电源电压 的50mV以内,所以称为满幅输出运放,又称为轨到轨(raid-to-raid)运放。需要注意的是,运放的输出峰-峰值电压与负载有关,负载不同,输 出峰-峰值电压也不同;运放的正负输出电压摆幅不一定相同。对于实际应用,输出峰- 峰值电压越接近电源电压越好,这样可以简化电源设计。但是现在的满幅输出运放只能工作在低压,而且成本较高。(10)最大共模输入电压:最大共模输入电压定义为,当运放工作于线性区时,在 运放的共模抑制比特性显著变坏时的共模输入电压。一般定义为当共模抑制比下降6dB 是所对应的共模输入电压作为最大共模输入电压。最大共模输入电压限制了输入信号中的最大共模输入电压范围,在有干扰的情况下,需要在电路设计中注意这个问题。(11)最大差模输入电压:最大差模输入电压定义为,运放两输入端允许加的最大输入电压差。当运放两输入端允许加的输入电压差超过最大差模输入电压时,可能造成运放输入级损坏。2、主要交流指标包括:(1)开环带宽:开环带宽定义为,将一个恒幅正弦小信号输入到运放的输入端,从运放的输出端测得开环电压增益从运放的直流增益下降3db(或是相当于运放的直流增益的0.707)所对应的信号频率。这用于很小信号处理。(2)单位增益带宽GB:单位增益带宽定义为,运放的闭环增益为1倍条件下, 将一个恒幅正弦小信号输入到运放的输入端,从运放的输出端测得闭环电压增益下降3db(或是相当于运放输入信号的0.707)所对应的信号频率。单位增益带宽是一个很重要的指标,对于正弦小信号放大时,单位增益带宽等于输入信号频率与该频率下的最大增益的乘积,换句话说,就是当知道要处理的信号频率和信号需要的增以后,可以计算出单位增益带宽,用以选择合适的运放。这用于小信号处理 中运放选型。(3)转换速率(也称为压摆率)SR:运放转换速率定义为,运放接成闭环条件下,将一个大 信号(含阶跃信号)输入到运放的输入端,从运放的输出端测得运放的输出上升速率。由于在转换期间,运放的输入级处于开关状态,所以运放的反馈回路不起作用,也就是转换速率与闭环增益无关。转换速率对于大信号处理是一个很重要的指标,对于一般运放转换速率SR<=10V/μs,高速运放的转换速率 SR>10V/μs。目前的高速运放最高转换速率SR达到 6000V/μs。这用于大信号处理中运放选型。(4)全功率带宽BW:全功率带宽定义为,在额定的负载时,运放的闭环增益 为1倍条件下,将一个恒幅正弦大信号输入到运放的输入端,使运放输出幅度达到最大(允许一定失真)的信号频率。这个频率受到运放转换速率的限制。近似地,全功率带宽=转换速率/2πVop(Vop是运放的峰值输出幅度)。全功率带宽是一个很重要的指标,用于大信号处理中运放选型。(5)建立时间:建立时间定义为,在额定的负载时,运放的闭环增益为 1倍条件下,将一个阶跃大信号输入到运放的输入端,使运放输出由0增加到某一给定值的所需要的时间。由于是阶跃大信号输入,输出信号达到给定值后会出现一定抖动,这个抖动时间称为稳定时间。稳定时间+上升时间=建立时间。对于不同的输出精度,稳定时间有较大差别,精度越高,稳定时间越长。建立时间是一个很重要的指标,用于大信号处理中运放选型。(6)等效输入噪声电压:等效输入噪声电压定义为,屏蔽良好、无信号输入的的运放,在其输出端产生的任何交流无规则的干扰电压。这个噪声电压折算到运放输入端时,就称为运放输入噪声电压(有时也用噪声电流表示)。对于宽带噪声,普通运放的输入噪声电压有效值约10~20μV。(7)差模输入阻抗(也称为输入阻抗):差模输入阻抗定义为,运放工作在线性区时,两输入端 的电压变化量与对应的输入端电流变化量的比值。差模输入阻抗包括输入电阻和输入电容,在低频时仅指输入电阻。一般产品也仅仅给出输入电阻。采用双极型晶体管做输入级的运放的输入电阻不大于10兆欧;场效应管做输入级的运放的输入电阻一般大于109欧。(8)共模输入阻抗:共模输入阻抗定义为,运放工作在输入信号时(即运放两输入端输入同一个信号),共模输入电压的变化量与对应的输入电流变化量之比。在低频情况下,它表现为共模电阻。通常,运放的共模输入阻抗比差模输入阻抗高很多,典型值在108欧以上。(9)输出阻抗:输出阻抗定义为,运放工作在线性区时,在运放的输出端加信号电压,这个电压变化量与对应的电流变化量的比值。在低频时仅指运放的输出电阻。这个参数在开环测试。【选择运放主要看的参数】设计者必须综合考虑设计目标的信号电平,闭环增益,要求精度,所需带宽,电路阻抗,环境条件及其他因素,并把设计要求的性能转换成运放的参数,建立各个参数的取值以及它们随温度、时间、电流电压等变化的范围。
6,运放输出06V时为什么输出了10V电压
你说的是输入0.6V吧,根据运放"虚0,虚地"原理,运放的"-"端应该也是0.6V,再看后面的电阻分压,1K为0.6V,6K应该为3.6V,就是说输出是3.6V,就这样简单,你说的10V应该有什么问题。
文章TAG:
运放输出10v电源最小多少运放 输出 电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