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ma合为多少01a要过程,某段导体中电流为100mA 则10s内通过其横截面积的电荷量为多少
来源:整理 编辑:亚灵电子网 2023-03-03 21:12:24
1,某段导体中电流为100mA 则10s内通过其横截面积的电荷量为多少
100mA=0.1A,
Q=It
=0.1×10
=1库伦 
2,一盏电灯中流过的电流是100mA合多少A5min通过它的电量是多少
①100mA=0.1A②Q=It=0.1*5*60=30库仑
3,电的安数100m安等于多少安

4,1Ah等于多少KW
1mA=0.001AAH与KW不能换算,但是AH可以与KWH换算。A(安培):电流强度单位,安培是电流的国际单位,简称为安,符号为A,定义为:在真空中相距为1米的两根无限长平行直导线,通以相等的恒定电流,当每米导线上所受作用力为2×10^(-7)N时,各导线上的电流为1安培。1安培=1000毫安(mA);1毫安=1000微安(μA)AH(安时):是规范用语,广泛应用在电源领域。如充电电池,上边标有“2300毫安时”等各种型号的数值,是电池的容量表示,是电池性能的重要指标。即放电电流(安培A)与放电时间(小时H)的乘积.
5,电流强的是100mA每分钟通过该电阻的电量是 C此时电阻两端电压
电流强度是每秒钟通过导体某一横截面的电荷量,所以电流I=100mA=0.1A,即每秒钟通过导体某一横截面的电荷量为0.1C,所以每分钟通过该电阻的电量为6C,电压为5V时,根据R=U/I,所以电阻为50Ω,电压为0V时,电流为0A,因为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没电压,所以不能形成电流,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只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有关,与电压和电流无关,所以电阻仍为50Ω在同一电路中,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这就是欧姆定律。基本公式是i=u:r 电阻等于电压与电流的比值,是由欧姆定律i=u/r推导式r=u/i。不能说导体的电阻与其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通过其的电流成反比,因为导体的电阻是它本身的一种性质,取决于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材料和温度,即使它两端没有电压,没有电流通过,它的阻值也是一个定值,永远不变。
6,电源输入DC 5V 500mA 是什么意思
表示这个器件需要5v 电压和500mA工作电流。DC代表直流电源(电流大小和方向都不变);5V代表额定电压(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压);500mA代表额定电流(用电器正常工作下的电流)。充电器上标的电压,就是输出标准电压,任何情况下只能输出5v电压,是固定值不会改变。扩展资料:电压可分为高电压,低电压和安全电压。高低压的区别是:以电气设备的对地的电压值为依据的。对地电压高于或等于1000伏的为高压。对地电压小于1000伏的为低压。其中安全电压指人体较长时间接触而不致发生触电危险的电压。 按照国家标准《GB3805-83》安全电压规定了为防止触电事故而采用的,由特定电源供电的的电压系列。我国对工频安全电压规定了以下五个等级,即42V,36V,24V,12V以及6V。电源输入DC5v 500mA,表示这个器件需要5v 电压和500mA工作电流,但器件有可能在某工作段内用小於500mA的电流。以均恒500mA计算,每小时耗功率 5x0.5=2.5wh瓦时,1000wh=1度电,所以1小时用2.5/1000=约千分之三度电。是这样子的。 充电器上标的电压,就是输出标准电压,任何情况下只能输出5v电压,是固定值不会改变。500ma是电流大小,是指这个充电器所能输出最大负载电流为500ma 并不是固定的数值。 假如你用这个充电器,接一个led灯,可能只输出 20ma 假如接一个鼠标,只输出100ma 但是,最大的电流不允许超过500ma 否则充电器撑不住,会烧充电器(不会烧设备) 这个输出电流大小完全取决于设备(就是你的mp3) 你的mp3一般只有200-300ma的功率电流,所以,不会使用全部功率给它充电的。 因为mp3内部有充电电路,而不是把5v电压直接接电池的。 充电器不光有5v 500ma 还有5v 1a 5v 2a的规格。 接到5v 2a的充电器上也能充你的mp3而且保证充不坏,而且充电时间还是3小时。 因为它并没有使用全部的2a功率。 input 是输入端 输入音频信号的意思再举个简单的例子。 一个很粗的自来水管, 它的流量参数每分钟能流出多少水,是指最大值。 这个粗水管接个水龙头一样可以让它慢慢流水。可大可小。而不是每次都最大值喷涌。最大功率值。这个数值对于家电来说可以忽略不计。1度电=1000W/小时, 你这个才 2.5WDC代表直流电源(电流大小和方向都不变)5V代表额定电压(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压)500mA代表额定电流(用电器正常工作下的电流)500mA=0.5AP=UI=5V*0.5A=2.5W=0.0025kWW=Pt=0.0025KW*1h=0.0025kW*h
7,物理单位换算 过程啊
密度单位是质量单位和体积单位的组合。 1、质量的单位:吨(t)、千克(kg)、 克(g)。 关系:相邻的单位间,前一个是后一个的1000倍。 1kg=1000g, 反过来,1g=(1/1000)kg=0.001kg。 2、体积的单位:米3(m3),分米3(dm3)、厘米3(cm3)。 关系:相邻的单位间,前一个是后一个的1000倍。 1升(l)=1分米3 1毫升(ml)=1厘米3 1升=1000毫升。 1m=100cm,两边同时立方,(1m)立方=(100cm)立方, 得 1m3=1000000cm3。反过来,1cm3=(1/1000000)m3=0.000001m3 3、密度的单位:千克/米3(kg/m3)、 克/厘米3(g/cm3)。 关系:1g/cm3=1000kg/m3 推导:1g/cm3=0.001kg/0.000001m3=1000kg/m3 所以 1g/cm3=1000kg/m3。1升就是1L,就是1dm3,即1立方分米;而1立方分米等于0.001立方米,用科学记数法,就写成:2.5×10-3m3例如:因为1mm=10负三次方,所以3.5乘10的负2次方mm=3.5×10的负五次方m1um=10的负六次方,所以0.503um=5.03×10的负七次方m1dm=0.1m,所以530dm=53m1nm=10负九次dao方,所以 3.5×10负二次方nm=3.5×10的负十一次方m1cm=10mm 1mm=10的3次方um.所以4.3×10负四次方cm=4.3um5.6×10三次方mm=5.6m=5.6×10的9次方nm1m=10的六次方um,所以0.0045um=4.5×10的9次方m=4.5×10的8次方dm4500cm=45m=4.5×10七次方um扩展资料:任何非零数的0次方都等于1。原因如下通常代表3次方5的3次方是125,即5×5×5=1255的2次方是25,即5×5=255的1次方是5,即5×1=5由此可见,n≧0时,将5的(n+1)次方变为5的n次方需除以一个5,所以可定义5的0次方为:5 ÷ 5 = 1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次方去百度文库,查看完整内容>内容来自用户:zhangmhsunjy物理单位换算速度v米/秒m/s v=s/t密度p千克/米3 kg/m3 p=m/v1m=10dm(分米)=100cm(厘米)=10^3mm(毫米)=10^6μm(微米)=10^9nm(纳米)1m=100cm;1m2=10^4cm2;1m3=10^6cm31m3=10^3dm3(升L)=10^6cm3(毫升mL)=10^9mm3;1m/s =3.6km/h1.0×10^3 kg/m3 =1g/cm31标准大气压=760mmHg(毫米水银柱)=1.01*10^5Pa(帕)电流:1A= 1000mA = 1000000uA电压:1V= 0.001kV电流:1A= 1000mA = 1000000uA电压:1V= 0.001kV功率P瓦特(瓦)w P=W/t电流I安培(安)A I=U/R电压U伏特(伏)V U=IR电阻R欧姆(欧)R=U/I电功W焦耳(焦)J W=UIt电功率P瓦特(瓦)w P=W/t=UI速度v米/秒m/s v=s/t密度p千克/米3 kg/m3 p=m/v1m=10dm(分米)=100cm(厘米)=10^3mm(毫米)=10^6μm(微米)=10^9nm(纳米)1m=100cm;1m2=10^4cm2;1m3=10^6cm31m3=10^3dm3(升L)=10^6cm3(毫升mL)=10^9mm3;1m/s =3.6km/h1.0×10^3 kg/m3 =1g/cm31标准大气压=760mmHg(毫米水银柱)=1.01*10^5Pa(帕)1度(电)=1kW?h(千瓦时)=3.6*10^6J(焦)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米=100厘米1厘米=10毫米面积单位换算:1平方千米(平方公里)=100公顷=4平方市里.=0.386平方海里1公亩=100平方米=0.15市亩1公顷=10000平方米=100公亩=15市亩1平方千米=100公顷1公顷=10000平方米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质量(重量)单位换算:一千克(公斤)=2市斤=2.205英磅1市1升就是1L,就是1dm3,即1立方分米;而1立方分米等于0.001立方米,用科学记数法,就写成:2.5×10-3m31mm= 0.1cm=0.01dm=0.001m用科学计数法表示就是1mm=10^-3m所以带入上面的式子就应该是12.5mm= 12.5x10^-3m=1.25x10^-2m一样可以推算出km,nm和cm之间的关系。一般物理书里有互相间的关系科学计数法应该是小学3年级的考点了= =
文章TAG:
100ma合为多少01a要过程多少 过程 导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