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问个毫无水平的问题110592MHz等于多少微秒

11.0592MHz =11.0592*10^6Hz =1/(11.0592*10^6) 秒 =0.0904*10^(-6)秒 =0.0904微秒

问个毫无水平的问题110592MHz等于多少微秒

2,为什么单片机晶振实际是110592MHz而不是12MHz

因为11.0592MHz能够准确地划分成时钟频率,与UART(通用异步接收器/发送器)量常见的波特率相关。特别是较高的波特率(19600,19200),不管多么古怪的值,这些晶振都是准确,常被使用的。用11.0592晶振的原因是51单片机的定时器导致的,用51单片机的定时器做波特率发生器时,如果用11.0592Mhz的晶振,根据公式算下来需要定时器设置的值都是整数;如果用12Mhz晶振,则波特率都是有偏差的。比如9600,用定时器取0XFD,实际波特率10000,一般波特率偏差在4%左右都是可以的,所以也还能用STC90C516晶振12M波特率9600,倍数时误差率6.99%,不倍数时误差率8.51%,数据肯定会出错。这也就是串口通信时大家喜欢用11.0592MHz晶振的原因,在波特率倍速时,最高可达到57600,误差率0.00%。用12MHz,最高也就4800,而且有0.16%误差率,但在允许范围,所以没多大影响。扩展资料:单片机晶振的选择:晶振好比单片机的心脏,晶振选择太高不太合适,具体晶振上限是多少,恐怕测不出来,只能按照单片机的要求,一般STC系列单片机上限是35M或40M,stc单凭上写的有,如STC11F16XE 35I-LQFP44G其中35I就是晶振最高35M的工业级芯片。如果用于串口通信,建议选用11.0592M的或22.184M,选择晶振最主要还是参照说明书。

为什么单片机晶振实际是110592MHz而不是12MHz

3,一赫兹等于多少秒

1Hz = 1s,即在单位时间内完成振动的次数,单位为赫兹(1赫兹=1次/秒)。频率的单位是赫兹,简称赫,以符号Hz表示。赫兹(H·Hertz)是德国著名的物理学家,1887年,是他通过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后人为了纪念他,把“赫兹”定为频率的单位。常用的频率单位还有千赫兹(kHz)、兆赫兹(MHz)、吉赫兹(GHz)等。在载带信息的电信号中,有时会包含多种频率成分;将所有这些成分在频率轴上的位置标示出来,并表示出每种成分在功率或电压上的大小,这就是信号的“频谱”。它所占据的频率范围就叫做信号的频带范围。例如,在电话通信中,话音信号的频率范围是300~3400赫兹;在调频(FM)广播中,声音的频率范围是40赫兹~15千赫兹,电视广播信号的频率范围是0~4.2兆赫兹等。扩展资料频率,声波的频率是指波列中质点在单位时间内振动的次数。以赫兹(Hz)为单位测量,描述每秒周期数。例如,1000 Hz 波形每秒有 1000 个周期。频率越高,音乐音调越高。相位,表示周期中的波形位置,以度为单位测量,共 360o。零度为起点,随后 90o 为高压点,180o 为中间点,270o 为低压点,360o 为终点。相位也可以弧度为单位。弧度是角的国际单位,符号为rad。由于两条射线从圆心向圆周射出,形成一个夹角和夹角正对的一段弧。当这段弧长正好等于圆的半径时,两条射线的夹角的弧度被定义为1rad。当半径一定时,圆心角正比于弧长。于是,可以用弧长与半径的比值表示角度。而弧长与半径的国际单位都是m,在计算二者之比时要约掉,因此弧度制实质上就是用实数表示角度的单位制,单位rad纯粹是为了表述方便人为给出的。因此,在实际求解中符号rad一般直接省略。波长,表示具有相同相位度的两个点之间的距离,也是波在一个时间周期内传播的距离。以英寸或厘米等长度单位测量。波长随频率的增加而减少。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声波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赫兹

一赫兹等于多少秒


文章TAG:110592mhz是多少秒多少  毫无  水平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