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空穴和电子迁移率为什么不同

电子的迁移率大。同样的条件下,电子的迁移率接近是空穴迁移率的3倍
果断测霍尔,可以得到霍尔系数,正值表示p型,负值表示n型,还可以得到载流子浓度和迁移率,多划算啊,一个实验,三个数据

空穴和电子迁移率为什么不同

2,电子跃迁率大于空穴迁移率的原理是什么

所为空穴 其实就是电子移动留下的“空位”,当某个电子移动留下“空位”以后,又有别的电子来填补这个“空位”从而留下新的“空位”看起来好像是“空位”在移动, 空穴的概念就是这麽来的所以空穴的移动 是不同的电子移动的结果如果把 移动的电子比作 直达终点的列车,空穴移动就好比 在中途每站都要 靠停的 列车这就是差距。。。。
任务占坑

电子跃迁率大于空穴迁移率的原理是什么

3,什么是空穴率和孔隙率差别在哪谢谢

不知道空穴率孔隙率和空隙率倒是见过:孔隙率是材料中孔隙体积占总体积的比例。(材料中固体体积占总体积的比例,称为密实度)。材料的密实度+孔隙率=1。 材料的孔隙率的大小直接反映了材料的致密程度。 空隙率是指散粒材料在某堆积体积中,颗粒之间的空隙体积占总体积的比例。 空隙率的大小反映了散粒材料的颗粒互相填充的致密程度。在混凝土中,空隙率可作控制砂石级配及计算混凝土砂率的依据。

什么是空穴率和孔隙率差别在哪谢谢

4,灯带颜色变少什么原因

因为灯带都是串联后并联,所以是这段灯的另一色有个别管子开路,所以不亮了
,网上买那种品牌的灯具好,led发光机原理,pn结的端电压构成一定势垒,当加正向灯的品牌有多少种,灯光槽装什么颜色的灯偏置电压时势垒下降,p区和n区的多数载流子向对方扩散。由于电子迁移率比空穴迁移率大得多,所以会出现大量电子向p区扩散,构成对现在客厅卧室一般要用多少瓦的灯啊,现在流行什么灯p区少数载流子的注入。这些电子与价带上的空穴客厅灯带选择,客厅灯带颜色复合,复合时得到的能量以光能的形怎么样可以买好灯,怎么样选择客厅吸顶灯的尺寸?式释放出去。这就是pn结发光的原理。水晶家居怎么样,水晶吸顶灯那个品牌好

5,半导体器件课后作业的两道题那位专家能解答一下貌似给出的选项

两题都是围绕 爱因斯坦方程 D/u = KT/q 展开的D 载流子(电子或空穴)扩散系数,u 载流子迁移率 KT/q除T温度外其他为常数。常温下(20摄氏度293k) KT/q=0.026ev 这个要记住,常用第一题 0.026*1500=39,常温下为39400k下用比例计算最方便,应为扩散系数与温度正比,X/39=400/293,X=53这个53是精确值,题目的52是常温按照300k来计算的,你可以自己试试看哦第二题一个道理,先计算常温时的迁移率,39/X=0.026(又用到了,只要记住,非常方便),X=1500这回迁移率和温度反比,我们用300k来计算,1500/Y=400/300 ,Y=1125通过这两个题我想你一定就掌握爱因斯坦方程的运用了吧~~
你好!解:1) B 2) B 用爱因斯坦关系式,一分钟就搞定!如果对你有帮助,望采纳。

6,介绍一下PTC

PTC热敏电阻:   热敏电阻的一种,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其电阻值随着PTC热敏电阻本体温度的升高呈现出阶跃性的增加, 温度越高,电阻值越大。   设计原理:   热敏电阻是开发早、种类多、发展较成熟的敏感元器件.热敏电阻由半导体陶瓷材料组成,利用的原理是温度引起电阻变化.若电子和空穴的浓度分别为n、p,迁移率分别为μn、μp,则半导体的电导为:   σ=q(nμn+pμp)   因为n、p、μn、μp都是依赖温度T的函数,所以电导是温度的函数,因此可由测量电导而推算出温度的高低,并能做出电阻-温度特性曲线.这就是半导体热敏电阻的工作原理.   热敏电阻包括正温度系数(PTC)和负温度系数(NTC)热敏电阻,以及临界温度热敏电阻(CTR).   不同反应的PTC热敏电阻还可以串联在一起,实行不同点的温度保护,这样可以使得在如:电子、电器等零件在不同温度阶段起到最经济最优良的保护。   热敏电阻的主要特点是:   ①灵敏度较高,其电阻温度系数要比金属大10~100倍以上,能检测出10-6℃的温度变化;②工作温度范围宽,常温器件适用于- 55℃~315℃,高温器件适用温度高于315℃(目前最高可达到2000℃),低温器件适用于-273℃~55℃;③体积小,能够测量其他温度计无法测量的空隙、腔体及生物体内血管的温度;④使用方便,电阻值可在0.1~100kΩ间任意选择;⑤易加工成复杂的形状,可大批量生产;⑥稳定性好、过载能力强.   应用范围:   医疗、科研、工业电机马达、航天航空、等电子电气温度控制相关的领域

7,热敏电阻特性测量及应用

更详细的在<a href=" http://baike.baidu.com/view/284445.htm" target="_blank"> http://baike.baidu.com/view/284445.htm 热敏电阻是开发早、种类多、发展较成熟的敏感元器件.热敏电阻由半导体陶瓷材料组成,利用的原理是温度引起电阻变化.若电子和空穴的浓度分别为n、p,迁移率分别为μn、μp,则半导体的电导为: σ=q(nμn+pμp) 因为n、p、μn、μp都是依赖温度t的函数,所以电导是温度的函数,因此可由测量电导而推算出温度的高低,并能做出电阻-温度特性曲线.这就是半导体热敏电阻的工作原理. 热敏电阻包括正温度系数(ptc)和负温度系数(ntc)热敏电阻,以及临界温度热敏电阻(ctr).它们的电阻-温度特性如图1所示.热敏电阻的主要特点是:①灵敏度较高,其电阻温度系数要比金属大10~100倍以上,能检测出10-6℃的温度变化;②工作温度范围宽,常温器件适用于-55℃~315℃,高温器件适用温度高于315℃(目前最高可达到2000℃),低温器件适用于-273℃~55℃;③体积小,能够测量其他温度计无法测量的空隙、腔体及生物体内血管的温度;④使用方便,电阻值可在0.1~100kω间任意选择;⑤易加工成复杂的形状,可大批量生产;⑥稳定性好、过载能力强. 由于半导体热敏电阻有独特的性能,所以在应用方面,它不仅可以作为测量元件(如测量温度、流量、液位等),还可以作为控制元件(如热敏开关、限流器)和电路补偿元件.热敏电阻广泛用于家用电器、电力工业、通讯、军事科学、宇航等各个领域,发展前景极其广阔. 一、ptc热敏电阻 ptc(positive temperature coeff1cient)是指在某一温度下电阻急剧增加、具有正温度系数的热敏电阻现象或材料,可专门用作恒定温度传感器.该材料是以batio3或srtio3或pbtio3为主要成分的烧结体,其中掺入微量的nb、ta、bi、sb、y、la等氧化物进行原子价控制而使之半导化,常将这种半导体化的batio3等材料简称为半导(体)瓷;同时还添加增大其正电阻温度系数的mn、fe、cu、cr的氧化物和起其他作用的添加物,采用一般陶瓷工艺成形、高温烧结而使钛酸铂等及其固溶体半导化,从而得到正特性的热敏电阻材料.其温度系数及居里点温度随组分及烧结条件(尤其是冷却温度)不同而变化. 钛酸钡晶体属于钙钛矿型结构,是一种铁电材料,纯钛酸钡是一种绝缘材料.在钛酸钡材料中加入微量稀土元素,进行适当热处理后,在居里温度附近,电阻率陡增几个数量级,产生ptc效应,此效应与batio3晶体的铁电性及其在居里温度附近材料的相变有关.钛酸钡半导瓷是一种多晶材料,晶粒之间存在着晶粒间界面.该半导瓷当达到某一特定温度或电压,晶体粒界就发生变化,从而电阻急剧变化. 钛酸钡半导瓷的ptc效应起因于粒界(晶粒间界).对于导电电子来说,晶粒间界面相当于一个势垒.当温度低时,由于钛酸钡内电场的作用,导致电子极容易越过势垒,则电阻值较小.当温度升高到居里点温度(即临界温度)附近时,内电场受到破坏,它不能帮助导电电子越过势垒.这相当于势垒升高,电阻值突然增大,产生ptc效应.钛酸钡半导瓷的ptc效应的物理模型有海望表面势垒模型、丹尼尔斯等人的钡缺位模型和叠加势垒模型,它们分别从不同方面对ptc效应作出了合理解释. 实验表明,在工作温度范围内,ptc热敏电阻的电阻-温度特性可近似用实验公式表示: rt=rt0expbp(t-t0) 式中rt、rt0表示温度为t、t0时电阻值,bp为该种材料的材料常数. ptc效应起源于陶瓷的粒界和粒界间析出相的性质,并随杂质种类、浓度、烧结条件等而产生显著变化.最近,进入实用化的热敏电阻中有利用硅片的硅温度敏感元件,这是体型且精度高的ptc热敏电阻,由n型硅构成,因其中的杂质产生的电子散射随温度上升而增加,从而电阻增加. ptc热敏电阻于1950年出现,随后1954年出现了以钛酸钡为主要材料的ptc热敏电阻.ptc热敏电阻在工业上可用作温度的测量与控制,也用于汽车某部位的温度检测与调节,还大量用于民用设备,如控制瞬间开水器的水温、空调器与冷库的温度,利用本身加热作气体分析和风速机等方面.下面简介一例对加热器、马达、变压器、大功率晶体管等电器的加热和过热保护方面的应用。 ptc热敏电阻除用作加热元件外,同时还能起到“开关”的作用,兼有敏感元件、加热器和开关三种功能,称之为“热敏开关”,如图2和3所示.电流通过元件后引起温度升高,即发热体的温度上升,当超过居里点温度后,电阻增加,从而限制电流增加,于是电流的下降导致元件温度降低,电阻值的减小又使电路电流增加,元件温度升高,周而复始,因此具有使温度保持在特定范围的功能,又起到开关作用.利用这种阻温特性做成加热源,作为加热元件应用的有暖风器、电烙铁、烘衣柜、空调等,还可对电器起到过热保护作用.
热敏电阻的特性是随温度的上升,阻值下降。国家标准中规定:以25度下的阻值作为零功率标称阻值。也就是我们所说的5K、10K、50K、100K的热敏电阻,都是特指25度下的阻值。材料常数(我们所说的B值)公式为:B=(T1*T2)/(T2-T1)*Ln(RT1/RT2)一般热敏电阻的材料常数,采用25/50和25/85度来表示,其他特殊规格可以自定,不过都可以按照以上公式进行运算。要计算材料常数,需要T1和T2两个温度点,另外,还要在此两个温度点下对应的阻值。通过控制T1和T2温度精度,和阻值测试的精度来达到比较准确的材料常数。一般温度控制在+/-0.05度,阻值显示最好采用4位半的测试仪表。另外,说明一点,热敏电阻的使用温度最高是350度,再高的话,不稳定和不可靠。以上不知道能否帮到您?

文章TAG:空穴迁移率空穴迁移率是多少  空穴和电子迁移率为什么不同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