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STM32管脚复用开漏输出和复用推挽输出有什么区别啊

推挽输出:高低电平都可以输出,既可以向负载灌电流又可以从负载吸收电流,带载能力强 开漏输出:平时输出地电平,加上拉电阻可以输出高电平,上拉电阻决定功耗和速度,可以方便实现线与。

STM32管脚复用开漏输出和复用推挽输出有什么区别啊

2,单片机P1口逻辑结构上拉电阻大概是多少

p1口是不用上拉电阻的,只有p0口要用,因为他是开漏机构,上拉电阻要10k吧 祝你好运!

单片机P1口逻辑结构上拉电阻大概是多少

3,开漏输出 我原理图加了上拉电阻为什么51单片机给高的时候输出低

如果你在P0口接了npn三极管,那么高电平会被三极管的be结拑位到0.7v左右,当然是低电平了
这个图还要怎么解释?不就是一个串口通信(232的),外加用p0口控制八个led灯吗,哦,还有单片机的最小系统。

开漏输出 我原理图加了上拉电阻为什么51单片机给高的时候输出低

4,单片机中的上拉电阻一般取多大

51单片机i/o口都是开漏输出,p1~p4都内置弱上拉电阻,(为了输出1时能拉高输出电平),p0口没内置上拉,但用作普通i/o口时必须外接弱上拉电阻,单片机键盘都不一定要用上拉电阻,因为加的话性能也稳定不了多少,加的话就加4.7k/5.1k/10k吧,不能太小,防止灌电流过大。注:按键的程序上一般会有10ms左右的消抖。

5,单片机P1口逻辑结构上拉电阻大概是多少

p1口是不用上拉电阻的,只有p0口要用,因为他是开漏机构,上拉电阻要10k吧 祝你好运!
at89s51单片机p1口的输出电流通常为10-20ma,上拉电阻可增强输出电流。
上拉电阻一般为10K,小的也可以比如5.6K,大点也行比如100K!

6,请教单片机引脚开漏输出高电平时拉电流完全由上拉电阻提供吗

假设是5V的8051系列单片机,5V供电:1、此时的拉电流是否已不受参数“单片机引脚输出最大拉电流”的限制?答:不受拉电流限制,受灌电流限制,上电输出高电平(弱上拉)的时候也单片机也受20mA的灌电流限制(整片不大于70mA),必须加限流电阻保证IO口安全,假定上拉电源至5V,至少要250欧姆的限流电阻,极限值已经到达5V/250R=20mA,一般使用470欧姆算是比较小的了。2、此时计算上拉电阻的阻值,是否只需考虑被驱动器件能承受的最大灌电流?答:不是,被驱动的器件极少有撑不过20mA的,就算是发光二极管20mA都顶得住,要考虑的是单片机管脚是不是能承受住,单片机毕竟是数字电路,一般驱动个LED或者二极管就不错了,稍微功率大些就要上驱动电路了。备注:为此我搭建了一个最简单的驱动电路,见图片,就加一个PNP低频小功率三极管就行,轻松达到输出100mA,再大些的就要上大功率三极管或者可控硅。

7,霍尔开关44E是一个开漏输出需要接上拉电阻才能有效正常输出而

你说的44e是不是A44E(或者叫3144E)。 他说的输出高电平 最高能达到24V(注意字眼“最高”),这取决于你上拉电阻接的另一端是多少V。而不是说接多少V的VCC他都能输出24V。 所谓的开漏输出,就是说它要输出0的时候是吧内部的那个晶体管导通,此时out引脚电压几乎等于GND电压; 而当它要输出高的时候就把那个晶体管截止,此时out引脚和GND引脚几乎没有电气连接(不考虑晶体管漏电流的情况),但此时out引脚就等于悬空了也没有其他电源供给怎样才有电呢,所以需要上拉电阻把这点电压上拉,然后上拉到多少就随你定了。 补充:可以不用324直接把 霍尔的输出上拉5V后接单片机, 这里的324做电压比较器只是为了去除干扰和提高单片机的输入阻抗而已。如果只是实验,不用也行。

8,stm32设置为了开漏输出并且接了上拉电阻为什么不能输出低电平

RCC->APB2ENR |=(1<<3);GPIOB->CRH |=(5<<(4*4));GPIOB->CRH |=(5<<(4*6));GPIOB->CRH |=(5<<(4*7));GPIOB->ODR &=~(1<<12);GPIOB->ODR &=~(1<<14);GPIOB->ODR &=~(1<<15);stm32f1035V通过10K电阻上拉。 PB15 始终是高电平 PB12 PB14 可以切换 求大神指点。。。我是用固件库搞不定,才用寄存器的,PB15始终高电平5V。我的 也是 PB15 始终是高电平
开漏输出(OD)以及集电极开路输出(OC)门,必须提供上拉电阻解释:1、如果存在上拉电阻,MOS截止,输出被上拉到高电平,MOS导通,输出被拉低到低电平2、如果没有

9,PIC PORTA 上拉电阻

除PORT 、LAT 和TRIS寄存器用于数据控制外,某些端口引脚也可被单独地配置为数字输出或漏极开路输出。这是由与每个端口相关的漏极开路控制寄存器ODCx 控制的,将其中的任何位置 1 即可将相应的引脚配置为漏极开路输出。 这种漏极开路特性允许通过使用外部上拉电阻,在所需的任意仅用作数字功能的引脚上产生高于VDD(如5V)的输出电平。允许的最大开漏电压与最大VIH规范相同。某些I/O 引脚可能具有内部模拟功能,器件的引脚图中并不会显示这些功能。 这些引脚必须被看作模拟引脚。表10-2例出了所有可用的引脚及其功能。
输入的时候,最好是加。如果没有加的话,看具体哪款芯片,芯片是否有内部上拉,如果有内部上拉并且已经设置打开,一般是100K左右的上拉电阻。如果没有的话,是高阻抗,大概几兆欧姆以上。外加上拉,一般是10K 的电阻。
除PORT 、LAT 和TRIS寄存器用于数据控制外,某些端口引脚也可被单独地配置为数字输出或漏极开路输出。这是由与每个端口相关的漏极开路控制寄存器ODCx 控制的,将其中的任何位置 1 即可将相应的引脚配置为漏极开路输出。 这种漏极开路特性允许通过使用外部上拉电阻,在所需的任意仅用作数字功能的引脚上产生高于VDD(如5V)的输出电平。允许的最大开漏电压与最大VIH规范相同

10,pcf8563 使用时死机 需要重启 怎么处理

PCF8563 有 16 个8位寄存器:一个可自动增量的地址寄存器,一个内置 32.768KHz的振荡器(带有一个内部集成的电容)一个分频器(用于给实时时钟RTC 提供源时钟)一个可编程时钟输出,一个定时器,一个报警器,一个掉电检测器和一个 400KHz I2C总线接口。
一、概述 pcf8563是philips公司设计生产的经典工业级实时时钟芯片(rtc),i2c总线接口,具有功耗低、精度高等特点,广泛应用于电表、水表、气表、电话等产品。本文将介绍如何调整pcf8563时钟精度的方法。 二、电路原理 三、相关说明 如图1所示,r3、r4为i2c总线上拉电阻,若总线速度高于100khz,电阻阻值要更小。由于pcf8563的中断输出及时钟输出均为开漏输出,所以要外接上拉电阻(如图1的r1、r2),若不使用这两个信号,对应的上拉电阻可以不用。 对于pcf8563芯片,需外接时钟晶振32768hz(如图1的x1),推荐使用5ppm或更稳定的晶振。pcf8563典型应用电路推荐使用15pf的晶振匹配电容,实际应用时可以作相应的调整,以使rtc获得更高精度的时钟源。一般晶振匹配电容在15pf~21pf之间调整(相对于5ppm精度的32768hz晶振),15pf电容时时钟频率略偏高,21pf电容时时钟频率略偏低。 四、操作方法 1. 设置pcf8563时钟输出有效(clkout),输出频率为32.768khz。 2. 使用高精度频率计测量clkout输出的频率。 3. 根据测出的频率,对jc1、jc2、jc3作短接或断开调整。频率比32768hz偏高时,加大电容值;频率比32768hz偏低时,减小电容值。 说明:图1中的c1、c2、c3的值在1pf~5pf之间,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组合方式,以便于快速调整。推荐使用(3pf、3pf、3pf)、(1pf、2pf、3pf)、(2pf、3pf、4pf)。

文章TAG:开漏输出输出  上拉电阻  多少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