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GSM手机信道间隔是多少

225MHZ
在gsm中,wap可以使用short message service(sms)信道或者circuit switched data (csd)信道,后者的带宽比较大

GSM手机信道间隔是多少

2,tdscdma的频点是什么

中心频率:2010.8 2012.4 2014.0 2015.8 2017.4 2019.0 2020.8 2022.4 2024.0 一个频点有1.6MHz带宽,每3个频点一组,频率是相邻的,每组有200K保护带宽。

tdscdma的频点是什么

3,GSM每载频支持几个信道信号带宽是多少

全速率的话有8个信道,相邻频点间隔为200KHz,至于带宽,900和1800不一样,移动和联通也有差异,4M,6M,10M。
gsm载频带宽是200kcdma载频带宽是1.23mwcdma载频带宽是5mtd-scdma载频带宽是1.6m

GSM每载频支持几个信道信号带宽是多少

4,tdscdma系统中逻辑信道主要包括哪些

公共传输信道有六种类型: BCH, FACH, PCH, RACH, USCH, DSCH广播信道(BCH)是一个下行传输信道,用于广播系统和小区的特有信息.寻呼信道(PCH)是一个下行传输信道,用于当系统不知道移动台所在的小 区位置时,承载发向移动台的控制信息。前向接入信道(FACH)是一个下行传输信道,用于当系统知道移动台所在的 小区位置时,承载发向移动台的控制信息。 FACH也可以承载一些短的用户信息数据包。 随机接入信道(RACH)是一个上行传输信道,用于承载来自移动台的控制 信息。RACH也可以承载一些短的用户信息数据包专用信道(DCH) 是一个用于在UTRAN和UE之间承载的用户或控制信息的上/下行传输信道。回答不容易,希望能帮到您,满意请帮忙采纳一下,谢谢 !
不明白啊 = =!

5,TDDLTE一个无线帖中有多少个时隙

FDD-LTE 和 TDD-LTE都是4G网络,  1、TDD-LTE是时分双工,即发射和接收信号是在同一频率信道的不同时隙中进行的;  FDD-LTE是频分双工,即采用两个对称的频率信道来分别发射和接收信号。形象点来说,TDD是单车道,FDD是双车道,双向放行。目前FDD已经覆盖超过93个国家,是国际主流的4G通信技术。  2、FDD与TDD工作原理  频分双工(FDD) 和时分双工(TDD)  是两种不同的双工方式。FDD是在分离的两个对称频率信道上进行接收和发送,用保护频段来分离接收和发送信道。FDD必须采用成对的频率,依靠频率来区分上下行链路,其单方向的资源在时间上是连续的。FDD在支持对称业务时,能充分利用上下行的频谱,但在支持非对称业务时,频谱利用率将大大降低。  TDD用时间来分离接收和发送信道。在TDD 方式的移动通信系统中, 接收和发送使用同一频率载波的不同时隙作为信道的承载, 其单方向的资源在时间上是不连续的,时间资源在两个方向上进行了分配。某个时间段由基站发送信号给移动台,另外的时间由移动台发送信号给基站,基站和移动台之间必须协同一致才能顺利工作。  3、LTE TDD与LTE FDD的比较  LTE TDD在帧结构、物理层技术、无线资源配置等方面具有自己独特的技术特点,与LTE FDD相比,具有特有的优势,但也存在一些不足。  LTE TDD的优势有如下几点:  (1)频谱配置  频段资源是无线通信中最宝贵的资源,随着移动通信的发展,多媒体业务对于频谱的需求日益增加。现有的通信系统GSM900和GSM1800均采用FDD双工方式,FDD双工方式占用了大量的频段资源,同时,一些零散频谱资源由于FDD不能使用而闲置,造成了频谱浪费。由于LTE TDD系统无需成对的频率, 可以方便的配置在LTE FDD 系统所不易使用的零散频段上, 具有一定的频谱灵活性,能有效的提高频谱利用率。  (2)支持非对称业务  在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以及未来的移动通信系统中,除了提供语音业务之外,数据和多媒体业务将成为主要内容,且上网、文件传输和多媒体业务通常具有上下行不对称特性。LTE TDD系统在支持不对称业务方面具有一定的灵活性。根据LTE TDD帧结构的特点,LTE TDD系统可以根据业务类型灵活配置LTE TDD帧的上下行配比。如浏览网页、视频点播等业务,下行数据量明显大于上行数据量,系统可以根据业务量的分析,配置下行帧多于上行帧情况。而在提供传统的语音业务时,系统可以配置下行帧等于上行帧。  在LTE FDD系统中, 非对称业务的实现对上行信道资源存在一定的浪费, 必须采用高速分组接入(HSPA) 、EV-DO 和广播/组播等技术。相对于LTE FDD系统,LTE TDD系统能够更好的支持不同类型的业务,不会造成资源的浪费。  (3)智能天线的使用  智能天线技术是未来无线技术的发展方向,它能降低多址干扰,增加系统的吞吐量。在LTE TDD系统中, 上下行链路使用相同频率, 且间隔时间较短, 小于信道相干时间,链路无线传播环境差异不大,在使用赋形算法时,上下行链路可以使用相同的权值。与之不同的是, 由于FDD 系统上下行链路信号传播的无线环境受频率选择性衰落影响不同, 根据上行链路计算得到的权值不能直接应用于下行链路。因而, LTE TDD系统能有效地降低移动终端的处理复杂性。
一个无线帧,有2个半帧,10个子帧,2个时隙,14个OFDMA符号
20个

6,TDSCDMA原理

td-scdma是中文含义为时分同步码分多址接入,该项通信技术也属于一种无线通信的技术标准,它是由中国第一次提出并在此无线传输技术(rtt)的基础上与国际合作完成的。该方案的主要技术集中在大唐公司手中,它的设计参照了tdd在不成对的频带上的时域模式。tdd模式是基于在无线信道时域里的周期地重复tdma帧结构实现的。这个帧结构被再分为几个时隙,在tdd模式下,可以方便地实现上/下行链路间的灵活切换。这一模式突出的优势是,在上/下行链路间的时隙分配可以被一个灵活的转换点改变,以满足不同的业务要求。这样,运用td-scdma这一技术,通过灵活地改变上/下行链路的转换点就可以实现所有3g对称和非对称业务。合适的td-scdma时域操作模式可自行解决所有对称和非对称业务以及任何混合业务的上/下行链路资源分配的问题。 td-scdma的无线传输方案灵活地综合了fdma、tdma和cdma等基本传输方法,通过与联合检测相结合,它在传输容量方面表现非凡。通过引进智能天线,容量还可以进一步提高。智能天线凭借其定向性降低了小区间频率复用所产生的干扰,并通过更高的频率复用率来提供更高的话务量。基于高度的业务灵活性,td-scdma无线网络可以通过无线网络控制器(rnc)连接到交换网络,如同第三代移动通信中对电路和包交换业务所定义的那样。在最终的版本里,计划让td-scdma无线网络与internet直接相连。 td-scdma所呈现的先进的移动无线系统是针对所有无线环境下对称和非对称的3g业务所设计的,它运行在不成对的射频频谱上。td-scdma传输方向的时域自适应资源分配可取得独立于对称业务负载关系的频谱人配的最佳利用率。因此,td-scdma通过最佳自适应资源的分配和最佳频谱效率,可支持速率从8kbit/s到2mbit/s的语音、互联网等所有的3g业务。 td-scdma为tdd模式,在应用范围内有其自身的特点:一是终端的移动速度受现有dsp运算速度的限制只能做到240km/h;二是基站覆盖半么在15km以内时频谱利用率和系统容量可达最佳,在用户容量不是很大的区域,基站最大覆盖可达30km。所以,td-scdma适合在城市和城郊使用,在城市和城郊,这两个不足均不影响实际使用。因在城市和城郊,车速一般都小于200km/h,城市和城郊人口密度高,因容量的原因,小区半径一般都在15km以内。而在农村及大区全覆盖时,用wcdma fdd方式也是合适的,因此tdd和fdd模式是互为补充的。
这里有本电子书,建议你看看http://www.aybook.cn/book/7077.html
这个我不是很懂,但我的电脑上有关于这个的发展趋势及原理。1 引言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主流标准WCDMA/TD-SCDMA/CDMA2000都采用了码分多址方式,CDMA码分多址系统是一个干扰受限制系统,在信息的传输中,存在着多址干扰,多径干扰和远近效应。任何能提高系统抗干扰性能的技术都能提高CDMA的系统容量,本文针对移动通信中存在的各种干扰,对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采用的抗干扰关键技术进行了介绍。这些技术包括:空分多址智能天线技术,用于抗多径干扰的RAKE接收技术,抗多址干扰的联合检测技术,并对这些技术在特定系统中的性能进行了仿真。 2 智能天线 智能天线利用多个天线阵元的组合进行信号处理,自动调整发射和接收方向图,以针对不同的信号环境达到最优性能。智能天线是一种空分多址(SDMA)技术,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空域滤波和波达方向(DOA)估计。空域滤波(也称波束赋形)的主要思想是利用信号、干扰和噪声在空间的分布,运用线性滤波技术尽可能地抑制干扰和噪声,以获得尽可能好的信号估计。 智能天线通过自适应算法控制加权,自动调整天线的方向图,使它在干扰方向形成零陷,将干扰信号抵消,而在有用信号方向形成主波束,达到抑制干扰的目的。加权系数的自动调整就是波束的形成过程。智能天线波束成型大大降低了多用户干扰,同时也减少了小区间干扰。 3 2D-RAKE接收机 3.1 2D-RAKE接收机原理 智能天线抑制干扰的能力在多数情况下受天线阵元个数的限制,且当感兴趣信号存在多个非相关多径时,阵列只保留其中的一路信号,而把零陷对准其它信号,这样,阵列能够减小由非相关多径带来的干扰,但未能发挥路径分集的优势,因而是次最优的。为此,联合时域和空域处理的接收技术成为研究的热点。 当信道存在多径时延扩展,且时延大于一个码片周期时,这些多径信号既是多径干扰,又是一些有价值的分集源,由此产生了2D-RAKE接收机。目前2D-RAKE接收机讨论最多的是应用在WCDMA上行链路。 空时RAKE接收机首先对存在角度扩展的多个路径分量进行波束成型,以降低DOA可分辨的其它用户信号产生的多址干扰或期望信号的非相关多径分量,然后将经过空间滤波后的信号送入RAKE合并器,以充分利用延迟可分辨的期望信号的多个路径的能量。空间波束形成旨在衰减干扰信号,而时间多径合并旨在利用有用信号。 与时域和空域一维干扰抑制不同的是,空时二维干扰抑制不再使用强迫置零条件,而是考虑噪声的存在,使用优化准则。空时处理有名的优化准则有两个,一个是空时最小均方误差准则,另外一个是空时最大似然准则(习惯上称作最大似然序列估计MLSE准则)。 3.2 2D-RAKE仿真环境参数设置和假设: WCDMA上行链路,IMT-2000车载A信道模型,天线阵天线采用8阵元均匀线阵,阵元间隔为1/2λ。 物理层参数符合WCDMA要求:1) 载波频率:2GHz ;2)Chip速率:3.84Mcps ;3)采样速率:3.84*8=30.72Msps;4)OVSF扩频:DPDCH(16),DPCCH(256);5)不考虑信道编码和交织;6)用户Kasami码加扰 3.3 仿真结果分析: (1)当天线无过载时(用户数小于8),2D-RAKE接收机比传统RAKE接收机有明显的性能改善,能有效的对抗多址干扰。 (2)传统RAKE接收机在没有信道编码时4用户,由于多址干扰严重,BER在10-1出现地板效应,而2D-RAKE接收机则可以达到10-2以下的性能,但在10-3出现地板效应。如要获得更好的性能,必须依靠信道编码技术。 4 联合检测技术 传统的接收技术是针对某一用户进行信号检测而把其他用户作为噪声加以处理,在用户数增多时,导致了信噪比恶化,系统性能和容量都不如人意。联合检测技术是在传统检测技术的基础上,充分利用造成多址干扰的所有用户信号及其多径的先验信息(信号之间的相关性时已知的:如确知的用户信道码,各用户的信道估计),把用户信号的分离当作一个统一的相互关联的联合检测过程来完成,从而具有优良的抗干扰性能,降低了系统对功率控制精度的要求,因此可以更加有效地利用上行链路频谱资源,显著地提高系统容量,并削弱了“远近效应”的影响。 5 智能天线结合联合检测(SA+JD)在TD-SCDMA中的应用 5.1 SA+JD的工作原理 TD-SCDMA系统结合使用了智能天线和联合检测技术:1)智能天线消除小区间干扰,联合检测消除小区内干扰,两者配合使用;2)智能天线缓解了联合检测过程中信道估计的不准确对系统性能恶化的影响;3)当用户增多时,联合检测的计算量非常大,智能天线的使用减少了潜在的多用户; 4)智能天线的阵元数有限,对于M个阵元的智能天线只能抑制M-1个干扰源,而且所形成的副瓣对其它用户而言仍然是干扰,只能结合联合检测来减少这些干扰;5)在用户高速移动下,TDD模式上下行采用同样空间参数使得波束成型有偏差;用户在同一方向时,智能天线不能起到作用;还有对时延超过一个码片的多径造成的码间干扰都需要联合检测来弥补。 5.2 SA+JD仿真环境参数设置: TD-SCDMA上行链路,单小区,IMT-2000的室内、步行和车载A信道模型,天线阵天线采用8阵元均匀线阵,阵元间隔为1/2λ。 物理层参数符合TD-SCDMA要求:1)载波带宽1.6MHz ;2)Chip速率:1.28Mcps;3)不考虑信道编码和交织 。 5.3 仿真结果分析 仿真结果表明,通过智能天线和联合检测相结合,TD-SCDMA系统能在ITU要求的三种多径环境下工作在满码道,同时具有较好的抗干扰性能。 6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抗干扰技术的展望 联合检测用于解决多用户之间的干扰问题,而RAKE接受用于解决多径干扰问题,两者虽然不能直接比较,但实现上可以研究在联合检测前加上RAKE接收的算法。此外,第三代系统对多普勒频移的要求更加严格,如何增加RAKE接收机的分支数目,对多径进行有效地分离、调整、选择与合并,需要更加深入地研究。 由于系统的复杂度和成本考虑,智能天线和联合检测这两种技术主要在基站采用,下一步探索在移动终端使用2D-RAKE或者干扰消除(IC)的可行性。此外学术界还提出了下行链路的多用户传输技术--联合发送(JT),即把联合检测转到发送端来执行,旨在提高下行链路的实际数据传输速率和简化移动台的设计。

文章TAG:tdscdma的信道间隔是多少tdscdma  信道  间隔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