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PLC的扫描周期

PLC读取指令是串行读的,每次只读一条,速度大小取决于PLC内部的时钟频率,读取一条指令所用的时间就是就是一个扫描周期上面说错了,我说了运行速度PLC扫描周期是指PLC从主程序第一行一直执行到最后一行后重回到第一行所需要的时间。主要取决于程序的多少。如果程序中使用了比较多的条件跳转和子程序调用,那么这个时间是可变的。

什么是PLC的扫描周期

2,在PLC里的扫描周期

有两个词可以帮你理解:逐行扫描,循环扫描,就是一行一行扫,只有在扫描到那行的时候元件的状态才会变化,程序扫完了又从头来过,只有在元件状态发生变化的时候才会发生变化。个人表达能力有限,希望有助你理解。
动作。动作后的状态传给plc。
可以这样说是按步动作的。走过了就不会回来了,然后下一个扫描周期才起作用。可以说扫描到这一动作了,这动作就开始动。

在PLC里的扫描周期

3,在PLC中扫描周期会对M8013 等等继电器影响吗比如扫描周期是

这是一个可以延伸至误差分析的问题,若想要更精确的理解,建议查阅相关例题,加以讨论;那两个回答也对
只要你使用的时钟脉冲大于你的扫描周期就可以,但是你的扫描周期是100ms,那么你的程序运行精度也就是100ms,那个1s的脉冲如果用来计数的话也就差100ms以内了
m8013,属于中间继电器中比较特殊种类中的一种,不存在所谓的复位概念,它是从plc得电起一直不断的闭合和断开,产生一个周期为1秒的脉冲信号。哪怕前面有常开对他都是没有作用的,你可以用m8013常开,后面带个输出,在他们中间做个执行条件就可以了。
扫描到时才会进行判断。

在PLC中扫描周期会对M8013 等等继电器影响吗比如扫描周期是

4,关于PLC扫描周期

基本指令:0.08μs/指令应用指令:1.52至几百μs/指令
扫描周期是plc的一个重要指标,小型plc的扫描周期一般为十几毫秒到几十毫秒。plc的扫描周期长短取决于扫描速度和用户程序的长短。毫秒级的扫描时间对于一般工业设备通常是允许的,plc对输入的短暂滞后也是允许的。但对某些i/o快速响应的设备,则应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如选择高速cpu,提高扫描速度;选择快速响应模块、高速计数模块以及不同的中断处理等措施减少滞后时间。对于用户来说,要提高编程能力,尽可能优化程序;而在编写大型设备的控制程序时,尽量减少程序长度,选择分支或跳步程序等,都可以减少用户程序执行时间。建议你得去实践,东训有实操设备,有老师教,很专业。
就只203步程序,普通指令不超过1毫秒就扫描完了。PLC的扫描周期你不用担心,还不如担心一下电磁阀本身得到信号时能不能在0.1-0.2秒内动作。
plc扫描时间是毫秒量级的,一般超过100ms,程序就会报错,无法运行了。0.1-0.2完全在控制范围之内,需要考虑的是你的外部硬件响应足够快么?如果直接控制电磁阀,电磁阀的响应是很慢的,如果用继电器,那更慢了,PLC在这个量级上的控制速度还是够的,最慢的PLC输出口是继电器单元,响应水平也在10ms以下,晶体管单元在0.2ms以下。plc手册上一般都有每条指令执行需要的时间,你把梯形图转化为指令,所有指令加起来的时间总和基本上和扫描周期相当。最简便的方法是在线监控,一般的PLC软件都有这功能,三菱欧姆龙西门子的都有,直接能看到扫描周期,三菱在菜单栏上直接显示,其他品牌的记不住在哪了,都有这功能。

5,plc扫描周期问题

首先,循环指令中的循环次数是指在当前扫描周期内执行的次数,所以,执行条件接通,这个扫描周期内就执行完。然后,由于PLC的扫描机制是从上往下,自左往右,因此,当你在执行循环指令时放开,实际上在本周期内,PLC并不再次检查循环指令执行条件,而是执行循环,当下一周期扫描到循环指令执行条件时,才会进行再次循环或者不循环的动作。也就是说,一个扫描周期内,系统就检查你的循环指令执行条件一次,下一次检查需要到下一扫描周期。
原发布者:riosu11PLC经过五个阶段的工作过程,称为一个扫描周期,完成一个扫描周期后,又重新执行下述过程,扫描周而复始地进行。PLC经过这五个阶段的工作过程,称为一个扫描周期,完成一个扫描周期后,又重新执行上述过程,扫描周而复始地进行。在不考虑第二个因素(通讯处理)时,扫描周期T的大小为:T=(读入一点时间×输入点数)+(运算速度×程序步数)+(输出一点时间×输出点数)+故障诊断时间显然扫描周期主要取决于程序的长短,一般每秒钟可扫描数十次以上,这对于工业设备通常没有什么影响。但对控制时间要求较严格,响应速度要求快的系统,就应该精确的计算响应时间,细心编排程序,合理安排指令的顺序,以尽可能减少扫描周期造成的响应延时等不良影响。
扫描周期是plc的一个重要指标,小型plc的扫描周期一般为十几毫秒到几十毫秒。plc的扫描周期长短取决于扫描速度和用户程序的长短。毫秒级的扫描时间对于一般工业设备通常是允许的,plc对输入的短暂滞后也是允许的。但对某些i/o快速响应的设备,则应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如选择高速cpu,提高扫描速度;选择快速响应模块、高速计数模块以及不同的中断处理等措施减少滞后时间。对于用户来说,要提高编程能力,尽可能优化程序;而在编写大型设备的控制程序时,尽量减少程序长度,选择分支或跳步程序等,都可以减少用户程序执行时间。建议你得去实践,东训有实操设备,有老师教,很专业。
可编程控制器的工作过程包括两部分:自诊断及通信响应的固定过程和用户程序执行过程,如图5-1所示。PLC在每次执行用户程序之前,都先执行故障自诊断程序、复位、监视、定时等内部固定程序,若自诊断正常,继续向下扫描,然后PLC检查是否有与编程器、计算机等的通信请求。如果有与计算机等的通信请求,则进行相应处理。当PLC处于停止(STOP)状态时,只循环进行前两个过程。而在PLC处于运行(RUN)状态时,PLC从内部处理、通信操作、输入扫描、执行用户程序、输出刷新五个工作阶段循环工作。每完成一次以上五个阶段所需要的时间称为一个扫描周期。扫描周期是PLC的一个重要指标,小型PLC的扫描周期一般为十几毫秒到几十毫秒。PLC的扫描周期长短取决于扫描速度和用户程序的长短。毫秒级的扫描时间对于一般工业设备通常是允许的,PLC对输入的短暂滞后也是允许的。但对某些I/O快速响应的设备,则应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如选择高速CPU,提高扫描速度;选择快速响应模块、高速计数模块以及不同的中断处理等措施减少滞后时间。对于用户来说,要提高编程能力,尽可能优化程序;而在编写大型设备的控制程序时,尽量减少程序长度,选择分支或跳步程序等,都可以减少用户程序执行时间。

文章TAG:plccpu扫描周期不能高于多少扫描  扫描周期  周期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