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MFRC522可以同时读取多个RFID标签吗

或许可以。
if rv is not None and rsv is not None:# extract version/subversionself._nmap_version_number = int(line[rv.start():rv.end()])self._nmap_subversion_number = int(line[rsv.start()+1:rsv.end()])break}

MFRC522可以同时读取多个RFID标签吗

2,RFID如何实现同时对多个物体进行识读

超高频(915MHZ)标签可以实现同时对多个标签进行读取,目前已应用在服装管理上,同时读取数可达200~500
读写器有防碰撞机制 读到一张标签在一定的时间内暂时不再读而是去读其它的标签没有RFID芯片的标签没有办法用RFID读取的
rfid系统的识读率: 比如贴有标签的100件物品过来 读取100次 把每次读到的标签数做统计 平均下来就是识别率 一般测试的次数越多越准确.误码率有不同的理解 可以是1-识别率 也可能是读到其他标签的次数以及数量

RFID如何实现同时对多个物体进行识读

3,一台RFID读写器可否识别几种不同频率的电子标签

一般一个频段的读写器可以读写一个频段的标签比如YX7036支持13.56MHz的14443协议和15693协议标签的读写超高频YXU9809USB-L支持902-928MHz 6B/6C协议标签的读写器如果要同时读多频段的读写器,需要定做的 也可以做到的
一般来说一台读写器可读写频率有:  125KHZ低频,其协议有ISO11784/11785  13.56MHZ高频,其协议有ISO14443A、ISO14443B、ISO15693等  915MHZ超高频,其协议有18000-6B/6C  因为每种频率所涉及到的读卡器天线都不一样,所以说一般来说一台读写器只能识别一种频段的标签,但是可以识别同频段的多种协议标准标签。对一个RFID系统来说,它的频段概念是指读写器通过天线发送、接收并识读的标签信号频率范围。从应用概念来说,射频标签的工作频率也就是射频识别系统的工作频率,直接决定系统应用的各方面特性。在RFID系统中,系统工作就像我们平时收听调频广播一样,射频标签和读写器也要调制到相同的频率才能工作。射频标签的工作频率不仅决定着射频识别系统工作原理(电感耦合还是电磁耦合)、识别距离,还决定着射频标签及读写器实现的难易程度和设备成本。RFID应用占据的频段或频点在国际上有公认的划分,即位于ISM波段。典型的工作频率有:125kHz、133kHz、13.56MHz、27.12MHz、433MHz、902MHz~928MHz、2.45GHz、5.8GHz等。按照工作频率的不同,RFID标签可以分为低频(LF)、高频(HF)、超高频(UHF)和微波等不同种类。不同频段的RFID工作原理不同,LF和HF频段RFID电子标签一般采用电磁耦合原理,而UHF及微波频段的RFID一般采用电磁发射原理。目前国际上广泛采用的频率分布于4种波段,低频(125KHz)、高频(13.54MHz)、超高频(850MHz~910MFz)和微波(2.45GHz)。
一般来说一台读写器可读写频率有:125KHZ低频,其协议有ISO11784/1178513.56MHZ高频,其协议有ISO14443A、ISO14443B、ISO15693等915MHZ超高频,其协议有18000-6B/6C因为每种频率所涉及到的读卡器天线都不一样,所以说一台读写器只能识别一种频段的标签,但是可以识别同频段的多种协议
也有双频读写器。比如即可读写125KHz低频的卡,也可以取取13.56MHz高频的卡。
目前可以做到读两种频率,HF加UHF

一台RFID读写器可否识别几种不同频率的电子标签

4,nfc标签和rfid标签有啥区别哪个好些

RFID标签和NFC标签的区别简单的说,NFC是依照RFID改进的一项RFID技术。两者定义以及使用的领域有一定的区别,这两项技术从诞生直到现在,发展已经到了完善的程度,逐渐被广泛的应用,正在向更多的领域拓展开来。RFID和NFC的区别NFC标签是在RFID标签的基础上发展而来,NFC从本质上与RFID没有太大区别,都是基于地理位置相近的两个物体之间的信号传输。但NFC与RFID还是有区别的,NFC技术增加了点对点通信功能,可以快速建立蓝牙设备之间的P2P(点对点)无线通信,NFC设备彼此寻找对方并建立通信连接。P2P通信的双方设备是对等的,而RFID通信的双方设备是主从关系。一些技术细节方面的区别:NFC相较于RFID技术,具有距离近、带宽高、能耗低等一些特点。详细内容:1.NFC只是限于13.56MHz的频段!而RFID的频段有低频(125KHz到135KHz),高频(13.56MHz)和超高频(860MHz到960MHz之间。2.工作有效距离:NFC(小于10cm,所以具有很高的安全性),RFID距离从几米到几十米都有!3.因为同样工作于13.56MHz,NFC与现有非接触智能卡技术兼容,所以很多的厂商和相关团体都支持NFC,而RFID标准较多,统一较为复杂(估计是没可能统一的了),只能在特殊行业有特殊需求下,采用相应的技术标准!4.应用:RFID更多的被应用在生产、物流、跟踪、资产管理上,而NFC则在门禁、公交、手机支付等领域内发挥着巨大的作用。通俗点说,NFC是基于RFID技术开发出来的一种近场支付技术,例如有NFC功能的手机,相当于就是一个电子钱包,将手机靠近扣费机,就可以代替你平时消费时要刷卡,付现金等行为。主要是应用于移动支付,移动识读。RFID与NFC的定义区别:1、RFID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识别技术,分为有源和无源两种。主要的工作原理是,RFID阅读器发出射频,经过电子标签的线圈,产生信号,阅读器读取信息并解码,完成整个识别过程。通常,有源标签(主动标签)也可以主动发出信号。RFID系统主要由阅读器(Reader)和应答器(Transponder)组成。它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识别工作无须人工干预,可工作于各种恶劣环境。RFID技术可识别高速运动物体并可同时识别多个标签, 操作快捷方便。2、NFC是近年来在手机上应用较多的技术,主要是两个NFC设备之间,在相当近的距离内靠近时,互相交互信息,并完成对应的交易等功能。NFC最大的特点是将阅读器和应答器整合到同一个芯片中。它可以满足任何两个无线设备间的信息交换、内容访问、服务交换,并且使之更为简约。两者的关系是,可以认为NFC是RFID的一个子集,即通信距离在10cm或4inch以内的RFID是NFC。这种区别主要是由于,在一些设计现金支付、信用卡的应用中,RFID的通信距离情况下,其他设备也可以收到个人RFID信息,存在不安全因素;这就是NFC提出的原因。如果使用一些特殊的信号采集设备,可以在相当远的距离外读取到RFID的信息NFC是RFID技术的一个扩展; RFID可以在数米的距离内收发信息而NFC仅允许10厘米的安全距离; RFID的应用范围很大,而NFC仅在需要安全的情况下使用; 很多手机已经装备了NFC设备。

5,rfid电子标签能统计数量

这需要明确一个问题,那就是你RFID用什么频段的标签,大部分的标签本身是带存储功能,但也有一些叫ID卡的只读,如果你想读一次标签内的计数递增1只能是可读写的,常见的13.56M目前我所了解的都可写入,为了达到这个功能计数的操作必须是由READER里的一段程序来完成,标签本身是无法自身计数的。
rfid的含义 rfid是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的缩写,即射频识别技术,俗称电子标签。 什么是rfid技术? rfid射频识别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它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识别工作无须人工干预,可工作于各种恶劣环境。rfid技术可识别高速运动物体并可同时识别多个标签, 操作快捷方便。 埃森哲实验室首席科学家弗格森认为rfid是一种突破性的技术:"第一,可以识别单个的非常具体的物体,而不是像条形码那样只能识别一类物体;第二,其采用无线电射频,可以透过外部材料读取数据,而条形码必须靠激光来读取信息;第三,可以同时对多个物体进行识读,而条形码只能一个一个地读。此外,储存的信息量也非常大。" 什么是rfid的基本组成部分? 最基本的rfid系统由三部分组成: 标签(tag):由耦合元件及芯片组成,每个标签具有唯一的电子编码,附着在物体上标识目标对象; 阅读器(reader):读取(有时还可以写入)标签信息的设备,可设计为手持式或固定式; 天线(antenna):在标签和读取器间传递射频信号。 一套完整的系统还需具备:数据传输和处理系统。 rfid技术的基本工作原理是什么? rfid技术的基本工作原理并不复杂:标签进入磁场后,接收解读器发出的射频信号,凭借感应电流所获得的能量发送出存储在芯片中的产品信息(passive tag,无源标签或被动标签),或者主动发送某一频率的信号(active tag,有源标签或主动标签);解读器读取信息并解码后,送至中央信息系统进行有关数据处理。 什么是rfid中间件? rfid是2005年建议企业可考虑引入的十大策略技术之一,而 中间件(middleware)可称为是rfid运作的中枢,因为它可以加速关键应用的问世。 rfid产业潜力无穷,应用的范围遍及制造、物流、医疗、运输、零售、国防等等。gartner group认为,rfid是2005年建议企业可考虑引入的十大策略技术之一,然而其成功之关键除了标签(tag)的价格、天线的设计、波段的标准化、设备的认证之外,最重要的是要有关键的应用软件(killer application),才能迅速推广。而 中间件(middleware)可称为是rfid运作的中枢,因为它可以加速关键应用的问世。 是什么让零售商如此推崇rfid? 据sanford c. bernstein公司的零售业分析师估计,通过采用rfid,沃尔玛每年可以节省83.5亿美元,其中大部分是因为不需要人工查看进货的条码而节省的劳动力成本。尽管另外一些分析师认为80亿美元这个数字过于乐观,但毫无疑问,rfid有助于解决零售业两个最大的难题:商品断货和损耗(因盗窃和供应链被搅乱而损失的产品),而现在单是盗窃一项,沃尔玛一年的损失就差不多有20亿美元,如果一家合法企业的营业额能达到这个数字,就可以在美国1000家最大企业的排行榜中名列第694位。研究机构估计,这种rfid技术能够帮助把失窃和存货水平降低25%。 rfid典型应用领域和具体应用 [编辑本段] 车辆自动识别治理 铁路车号自动识别是射频识别技术最普遍的应用。 高速公路收费及智能交通系统 高速公路自动收费系统是射频识别技术最成功的应用之一,它充分体现了非接触识别的优势。在车辆高速通过收费站的同时完成缴费,解决了交通的瓶颈问题,提高了车行速度,避免拥堵,提高了收费结算效率。 货物的跟踪、治理及监控 射频识别技术为货物的跟踪、治理及监控提供了快捷、准确、自动化的手段。以射频识别技术为核心的集装箱自动识别,成为全球范围最大的货物跟踪治理应用。 仓储、配送等物流环节 射频识别技术目前在仓储、配送等物流环节已有许多成功的应用。随着射频识别技术在开放的物流环节统一标准的研究开发,物流业将成为射频识别技术最大的受益行业。 电子钱包、电子票证 射频识别卡是射频识别技术的一个主要应用。射频识别卡的功能相当于电子钱包,实现非现金结算。目前主要的应用在交通方面。 生产线产品加工过程自动控制 主要应用在大型工厂的自动化流水作业线上,实现自动控制、监视,提高生产效率,节约成本。 动物跟踪和治理 射频识别技术可用于动物跟踪。在大型养殖厂,可通过采用射频识别技术建立饲养档案、预防接种档案等,达到高效、自动化治理牲畜的目的,同时为食品安全提供了保障。射频识别技术还可用于信鸽比赛、赛马识别等,以准确测定到达时间。 无源rfid标签结构组成以及工作原理 [编辑本段] 无源rfid标签本身不带电池,依靠读卡器发送的电磁能量工作。由于它结构简单、经济实用,因而获得广泛的应用。无源rfid标签由rfid ic、谐振电容c和天线l组成,天线与电容组成谐振回路,调谐在读卡器的载波频率,以获得最佳性能。 生产厂商大多遵循国际电信联盟的规范,rfid使用的频率有6种,分别为135khz、13.56mhz、43.3-92mhz、860-930mhz(即uhf)、2.45ghz以及5.8ghz。无源rfid主要使用前二种频率。 rfid标签结构 rfid标签天线有两种天线形式:(1)线绕电感天线;(2)在介质基板上压印或印刷刻腐的盘旋状天线。天线形式由载波频率、标签封装形式、性能和组装成本等因素决定。例如,频率小于400khz时需要mh级电感量,这类天线只能用线绕电感制作;频率在4~30mhz时,仅需几个礖,几圈线绕电感就可以,或使用介质基板上的刻腐天线。 选择天线后,下一步就是如何将硅ic贴接在天线上。ic贴接也有两种基本方法:(1)使用板上芯片(cob);(2)裸芯片直接贴接在天线上。前者常用于线绕天线;而后者用于刻腐天线。cib是将谐振电容和rfid ic一起封装在同一个管壳中,天线则用烙铁或熔焊工艺连接在cob的2个外接端了上。由于大多数cob用于iso卡,一种符合iso标准厚度(0.76)规格的卡,因此cob的典型厚度约为0.4mm。两种常见的cob封装形式是ist采用的ioa2(moa2)和美国hei公司采用的worldⅱ。 裸芯片直接贴接减少了中间步骤,广泛地用于低成本和大批量应用。直接贴接也有两种方法可供选择,(1)引线焊接;(2)倒装工艺。采用倒装工艺时,芯片焊盘上需制作专门的焊球,材料是金的,高度约25祄,然后将焊球倒装在天线的印制走线上。引线焊接工艺较简单,裸芯片直接用引线焊接在天线上,焊接区再用黑色环氧树脂密封。对小批量生产,这种工艺的成本较低;而对于大批量生产,最好采有倒装工艺。 基本工作原理 无线rfid标签的性能受标签大小,调制形式、电路q值、器件功耗以及调制深度的极大影响。下面简要地介绍它的工作原理。 rfid ic内部备有一个154位存储器,用以存储标签数据。ic内部还有一个通导电阻极低的调制门控管(cmos),以一定频率工作。当读卡器发射电磁波,使标签天线电感式电压达到vpp时,器件工作,以曼彻斯特格式将数据发送回去。 数据发送是通过调谐与去调谐外部谐振回路来完成的。具体过程如下:当数据为逻辑高电平时,门控管截止,将调谐电路调谐于读卡器的截波频率,这就是调谐状态,感应电压达到最大值。如此进行,调谐与去调谐在标签线圈上产生一个幅度调制信号,读卡器检测电压波形包络,就能重构来自标签的数据信号。 门控管的开关频率为70khz,完成全部154位数据约需2.2ms。在发送完全部数据后,器件进入100 ms的休眠模式。当一个标签进入休眠模式时,读卡器可以去读取其它标签的数据,不会产生任何数据冲突。当然,这个功能受到下列因素的影响:标签至读卡器的距离、两者的方位、标签的移动以及标签的空间分布。 设计实例 mcrf 355/360是microchip公司生产的13.56mhz器件。355既可用于cob,也可用于直接贴接;而360内部有1个100pf电容,只需外部电感。该器件近乎以100%调制发送数据,调制深度决定了标签的线圈电压从“高”至“低”的变化,亦即区分调谐状态和去调谐状态。 外接元件值通常在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处优化。例如,在天线a与天线b之间电感线圈是3圈的话,那未天线b至vss之间为1圈。当mcrf 355制作成cob时,内置2个串联的68pf相同电容。电容c1连接在天线a至天线b之间,c2在天线b至vss之间。 为了达到设计的性能,标签应准确地调谐在读卡器的载波频率。然而使用的元件总会有偏差的,引起读数距离的变化。电感的误差可控制在1~2%以内,因此读数距离主要由电容误差引起的。外接电容的误差应在5%以内,q值大于100。mcrf360r的内部电容是用氧化硅制作的,同一硅片上的误差在5%以内,而不同批次的误差在10%左右。 mcrf355/360的存储器数据可以托付生产厂在出厂前编程好,也可以在现场用接触式编程器编程.

文章TAG:rfid技术rfid技术可以同时识别多少个标签  MFRC522可以同时读取多个RFID标签吗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