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编码器脉冲数与长度的计算

编码器一个脉冲对应的长度M=π*R/脉冲数=3.14*150*1600=0.294375mm 如长度是2000mm,编码器输出脉冲数=2000/0.294375=6794(只能是整数个) 主轴的转速要计数单位时间的脉冲数,如单位时间为1秒,1秒钟内编码器输出的脉冲数为X,则主轴的转速V=(X/1600)*60

编码器脉冲数与长度的计算

2,如何算伺服电机转一圈所需的脉冲数

脉冲/转-----是伺服电机编码器的分辨率,这个值取决于伺服电机后面的编码器。比如说是2500线每转的编码器,就是每转要走2500个脉冲。当然,有些控制器可以对双相编码器的脉冲进行四倍频,即要乘以4 ,如果编码器是2500线的,那就是每转一圈要走10000个脉冲。扩展资料伺服电机(servo motor )是指在伺服系统中控制机械元件运转的发动机,是一种补助马达间接变速装置。伺服电机可使控制速度,位置精度非常准确,可以将电压信号转化为转矩和转速以驱动控制对象。伺服电机转子转速受输入信号控制,并能快速反应,在自动控制系统中,用作执行元件,且具有机电时间常数小、线性度高、始动电压等特性,可把所收到的电信号转换成电动机轴上的角位移或角速度输出。分为直流和交流伺服电动机两大类,其主要特点是,当信号电压为零时无自转现象,转速随着转矩的增加而匀速下降。

如何算伺服电机转一圈所需的脉冲数

3,步进电机旋转一周需要多少个脉冲是如何计算的 如细分等等有何关系

多少个脉冲一周不是计算出来的,电机做好就定死了,没法改的,目前市面上步进电机转一周最少的是整步200个脉冲,最多听说有3600的,我也是听说。至于细分,那是在驱动上的一个设定,以上面200个脉冲一周为例,200个一周。则每个脉冲是一点八度,现在驱动上设八分之一细分,原来200转一周,现在只能转25度。外面一般的驱动,最小细分是256分之一。1)电机旋转一周的“脉冲”是什么?2)如果你说的电脉冲,是电机的电源脉冲,把交流电的正、负半周看成两个脉冲,那么三相交流电变化一周有6个脉冲;3)那么极对数为P的交流电机转一周需要6P个脉冲;4)当然这是三相交流电机的算法,直流电机或者其他转动原理不同的电机,只是脉冲的计算式不同而已;2、“移动距离”是什么?1)如果移动距离指的是,电机转动一周,被驱动的工件平移的距离;2)那么一个电源脉冲,对应电机前进一步,被驱动的工件平移的距离叫步距;3)例如电机与被驱动的工件之间是螺杆传动,电机的转速与螺杆的转速比叫机械传动比,螺距就是螺杆转动一周工件的平移距离;4)如果螺距是1mm,传动比是1:1,那么电机转一周,工件平移1mm; 如果螺距是1mm,传动比是10:1,那么电机转一周,工件平移0.1mm; 如果螺距是1mm,传动比是100:1,那么电机转一周,工件平移0.01mm; 如果螺距是1mm,传动比是1000:1,那么电机转一周,工件平移0.001mm;5)如果电机的电机转一周需要6P个脉冲,那么每个脉冲即电机的每一个步进,工件移动的距离就是一个步距,那么 步距= 螺距/传动比×6P3、编码器的分辨率:1)编码器是检测电机转子角位移的设备;2)编码器与转子同轴;3)电机每输入6P个脉冲,转一周角位移为360度(2π弧度),编码器应该输出6P个脉冲,1个脉冲对应的角位移是360度/6P;4)我的这个编码器每转一周只输出6P个脉冲;5)如果一个编码器有6000P条刻线,没转一周,输出6000P个脉冲,那么每1000P个脉冲对应的角位移是360度/6P,对应工件位移一个步距;6)大家看到了,编码器的刻线多没有什么用处;7)因为我们只能准确到电机的每一个脉冲转过的角度,不可能准确到几分之几个脉冲的角度,几分之几个脉冲无实际意义,只是个数学概念;8)如果把编码器的分辨率定义为每一个刻线对应的角位移,那么6000P条刻线的编码器的分辨率是360度/6000P;9)这个分辨率的高低对电机的角位移的测量毫无意义;10)我们要检测的是电机转过几步,工件移动几个步距,虽然几分之几的步距数学概念有,而实际控制不了;4、工件移动的分辨率或者精度:1)工件移动的步距就是我们电机(或者伺服)控制的分辨率或者精度;2)由于步距= 螺距/传动比×6P,所以提高电机(或者伺服)控制的分辨率或者精度的方法是提高传动比;3)例如:如果螺距是1mm,传动比是1000:1,那么电机转一周,工件平移0.001mm,步距是 0.001/6p mm,控制精度就是0.001/6p mm;5、所以建议编码器与电机匹配,可以简化控制计算的数字非常整齐;6、由于电机的极对数P大多数是1、2、3、4、5、6,所以编码器的刻线是2×2×3×2×3×2×5=720的整数倍,就可以通用;7、为了检测方向,可以有两套互差90度电工角的刻线,以判断转向;8、这样,对于P=1的电机,两套刻线的基点互差180条刻线而重和,这样从基点到左侧180条刻线为正转,那么从基点到右侧180条刻线为反转;9、实际这样还是720条刻线;10、这样,对于P=6的电机,两套刻线的基点互差30条刻线而重和,这样从基点到左侧30条刻线为正转,那么从基点到右侧30条刻线为反转;11、所以刻线得多少,不是精确度的问题,而是能否使一个步距对应的刻线条数是整数个,保证能精确记数的问题;12、由于电机的极对数P是1、2、3、4、5、6、7、8、9、10,所以编码器的刻线是2×2×3×2×3×2×5×7×2×3=30240的整数倍,就可以通用,但是刻线太多,工艺难以实现;13、对于电机的极对数P是1、2、7、8、9编码器的刻线是2×2×3×2×7×4×9=6048的整数倍,就可以通用;14、这样,对于P=1的电机,两套刻线的基点互差1512条刻线而重和,这样从基点到左侧1512条刻线为正转,那么从基点到右侧1512条刻线为反转;15、这样,对于P=9的电机,两套刻线的基点互差168条刻线而重和,这样从基点到左侧168条刻线为正转,那么从基点到右侧168条刻线为反转;16、对于电机的极对数P是1、2、8、9、10编码器的刻线是2×2×3×2×4×9×5=4320的整数倍,就可以通用;17、这样,对于P=1的电机,两套刻线的基点互差1080条刻线而重和,这样从基点到左侧1080条刻线为正转,那么从基点到右侧1080条刻线为反转;18、这样,对于P=10的电机,两套刻线的基点互差108条刻线而重和,这样从基点到左侧108条刻线为正转,那么从基点到右侧108条刻线为反转;19、如果要给一个P是1、2、3、4、6、8、11、12的电机配用编码器,则这个编码器的刻线应该是2×2×3×2×3×2×2×11×2=6336的整数倍,就可以通用;20、这样,对于P=1的电机,两套刻线的基点互差1584条刻线而重和,这样从基点到左侧1584条刻线为正转,那么从基点到右侧1584条刻线为反转;21、这样,对于P=12的电机,两套刻线的基点互差132条刻线而重和,这样从基点到左侧132条刻线为正转,那么从基点到右侧132条刻线为反转;22、如果要给一个P是1、2、3、4、6、8、9、10、12的电机配用编码器,则这个编码器的刻线应该是2×2×3×2×3×2×2×3×5×2=8640的整数倍,就可以通用;23、从以上分析得出编码器的刻线与电机的极对数相关,一种编码器的刻线适应一种极对数的电机,适应多个不同极对数的电机的编码器的刻线增多,在有限刻线下,一种编码器不可能适应所有极对数的电机;

步进电机旋转一周需要多少个脉冲是如何计算的 如细分等等有何关系


文章TAG:如何算输出多少脉冲如何  何算  输出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