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并联电阻阻值

朋友,1/R=1/R1+1/R2,由此可得到R=R1R2/R1+R2,加油.

并联电阻阻值

2,两个电阻并联总电阻是多少

1/R=1/R1+1/R2
R=(R1*R2)/(R1+R2)
一个电阻的阻值,就像加了个备用的差不多。

两个电阻并联总电阻是多少

3,三个200欧的电阻并联在一起的总阻值是多少

1/R总=1/R1+1/R2+1/R3+……1/Rn1/R总=(1/200)×3=3/200R总=200/3 Ω
(1)三个六十欧的电阻并联在一起的阻值是20欧(2)根据并联电路中电阻公式:1/r=1/r1+1/r2+1/r3可知由于r1=r2=r3=60(欧)总电阻r=r1/3=60/3=20(欧)

三个200欧的电阻并联在一起的总阻值是多少

4,两个阻值不同的电阻并联电路的总阻值是多少

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分电阻(各支路总电阻)倒数之和,这个可以一直加下去对支路个数没限制, 呵呵,希望可以帮到你。
1/R=1/R1+1/R2
并联电路的总电阻的阻值小于任何一个分电阻的阻值,即比最小的还要小
假设两个电阻阻值分别是R1和R2,则并联后阻值为1/(1/R1+1/R2).化简变成(R1*R2)/(R1+R2)
解:设这两个电阻分别为R1、R2,并联后的电阻为Rx ,则Rx=R1*R2/R1 +R2,把数字代入算式中即可知道。
R=(R1*R2) / (R1+R2) ,R1,R2为并联的两个电阻,R为总的阻值。

5,并联电路中的总电阻

设总电压为E,因为并联,两电阻(设为R1和R2)上电压相同,均为E,则经过R1电流为I1=E/R1,过R2有I2=E/R2,故I总=I1+I2=E(R1+R2)/R1R2=E/R总,故1/R总=1/R1+1/R2
1. I=U/R(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2. I=I1=I2=…=In (串联电路中电流的特点:电流处处相等)3. U=U1+U2+…+Un (串联电路中电压的特点: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4. I=I1+I2+…+In (并联电路中电流的特点:干路上的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5. U=U1=U2=…=Un (并联电路中电压的特点:各支路两端电压相等。都等于电源电压)6. R=R1+R2+…+Rn (串联电路中电阻的特点:总电阻等于各部分电路电阻之和)7. 1/R=1/R1+1/R2+…+1/Rn (并联电路中电阻的特点: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电阻的倒数之和)8. R并= R/n(n个相同电阻并联时求总电阻的公式)9. R串=nR (n个相同电阻串联时求总电阻的公式)10. U1:U2=R1:R2 (串联电路中电压与电阻的关系:电压之比等于它们所对应的电阻之比)11. I1:I2=R2:R1 (并联电路中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电流之比等于它们所对应的电阻的反比)二、 电功电功率部分12.P=UI (经验式,适合于任何电路)13.P=W/t (定义式,适合于任何电路)14.Q=I2Rt (焦耳定律,适合于任何电路)15.P=P1+P2+…+Pn (适合于任何电路)16.W=UIt (经验式,适合于任何电路)17. P=I2R (复合公式,只适合于纯电阻电路)18. P=U2/R (复合公式,只适合于纯电阻电路)19. W=Q (经验式,只适合于纯电阻电路。其中W是电流流过导体所做的功,Q是电流流过导体产生的热)20. W=I2Rt (复合公式,只适合于纯电阻电路)21. W=U2t/R (复合公式,只适合于纯电阻电路)22.P1:P2=U1:U2=R1:R2 (串联电路中电功率与电压、电阻的关系:串联电路中,电功率之比等于它们所对应的电压、电阻之比)23.P1:P2=I1:I2=R2:R1 (并联电路中电功率与电流、电阻的关系:并联电路中,电功率之比等于它们所对应的电流之比、等于它们所对应电阻的反比)
并联支路两端电压是相等的,设为u 总电流i=u/r总 第一支路电流=u/r1 第二支路电流=u/r2 ... 第n支路电流=u/rn 因为总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和 所以u/r总=u/r1+u/r2+...+u/rn 将u从两端约掉,即1/r总=1/r1+1/r2+...+1/rn 所以并联电路的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电阻值倒数之和。

文章TAG:并联电阻的总阻值是多少并联电阻  电阻  多少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