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锗晶体管的导通压降约为多少

0.2-0.3v
我是来看评论的

锗晶体管的导通压降约为多少

2,在晶体管放大电路中测得Ic2mAIe202mA求Ib和各为多少

Ie=Ic+Ib所以Ib=2.02-2=0.02β=Ic/Ib=2/0.02=100
ie=ib+ic=ib+2ma=2.02ma,所以ib=20ua,被他=2ma/20ua=100.

在晶体管放大电路中测得Ic2mAIe202mA求Ib和各为多少

3,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模电里的基本放大电路的Ubeq是什么 问

是静态be结导通电压
Ub三极管的基极电压;Ue三极管的发射极电压;Ubeq三极管的基极到发射极的静态电压;
你好!静态工作点或者说是静态工作点下Ube的值如有疑问,请追问。
静态工作点或者说是静态工作点下Ube的值
结电压 例如硅管一般取0.7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模电里的基本放大电路的Ubeq是什么  问

4,已知图52所示三极管的UBE07V50Rb377k Rc6k RL3k

你好:根据题中信息,可得:1. IB=(Vcc-UBE)/Rb=11.3V/377kΩ≈0.03mA,则IC=50*IB=1.5mA,得UCEQ=Vcc-IC*RC=12V-1.5*6=3V>饱和电压,所以管子工作在放大状态;2. 因不知rbb大小,根据《模拟电子技术基础》中约定为300Ω,所以rbe=300+51*(26/1.5)=1.184kΩ,则Au=-50*(RC||RL)/1.184≈-84.5倍,输入电阻Ri=Rb||rbe≈1.18kΩ,则Aus=Ri/(Rs+Ri)*Au≈-78倍;3. 输入电阻Ri=1.18kΩ,输出电阻Ro=RC||RL=2kΩ。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助到你。

5,当三极管导通时Ube07V这个Ube指哪里的电压

所谓导通,就是指在三极管的ce之间出现比较大的电流。导通可以有两种形式,饱和导通或者是放大导通。饱和和放大的区别主要是在基极电流和集电极电流的关系上,三极管最主要的一个特性就是电流放大特性,即用一个小电流(基极电流)可以去控制一个大电流(集电极电流),这个控制是线性的,即比例常数不变(也就是电流放大系数贝塔b);不过在现实中,集电极电流总有一个上限,当基极电流达到一定程度后,集电极电流不再按原来的比例常数变化了,这种状态称为饱和。如果要分析:你可以按教科书的规律来,即发射结正偏和集电结反偏就是放大,两个都正偏就是饱和,现在你的数据,ube是0.7v,假定e是0v,那b就是0.7v,而uce是0.3v,这样c极相当于0.3v,两者一合计,集电结和发射结均正偏,自然是饱和无疑(你的电压高低顺序是错误的,以你的参数,应该是b>c>e),既然是饱和,就意味着ce之间还是存在电流通路,当然导通了。你的后面那个算式更是错误,ubc是指b和c之间的电压差,b是0.7v,c是0.3v,所以ubc是0.4v,这种电压表示法是两个点的电压差值,而不是两个pn结的电压差值。
是的

6,三极管的Ube测量

这样测量的问题,你实际上是想问两次的测量,表的内阻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这也得分情况而定。 表的因素: 如果用数字表。它内阻很高、精度也高,两次测量与一次测量的误差就小。 而指针式的表要看它的测量精度和每伏的欧姆数,如常用的500型的直流电压档是20000Ω/v 精度是2.5级,基本上能达到要求。 再低一些的如有5000Ω/v就影响较大。 电路的因素: 有的电路e极本身就没有电阻 ,是直接接地的,这肯定就没有影响,有的e极有电流反馈电阻,理论上就要有影响。(因为测量时相当于把万用表的内阻并在了发射极反馈电阻上,多少要改变电路的工作状态)而测量b极电位时同理。
晶体管的输入特征曲线是描述晶体管在管压降uce保持不变的前提下,基极电流ib和发射结压降ube之间的函数关系,即ib=f(ube)|uce=const.输入特征曲线是描述各个电极之间电压与电流关系的曲线,它们晶体管内部载流子运动规律在管子外的表现。它是分析放大电路技术指标的重要依据。硅管三级管的开启电压为 0.5v,发射极导通电压uon约为0.6~0.7v.因为晶体管的伏安特性是非线性。且开启电压、等效电阻是存在一点不稳定的。所以ib存在一点波动。

7,电路如下图所示晶体管导通时Ure07v100分析Vbb012V三种

Vbb=0V时,三极管截止,Uo=12V;Vbb=1V时,Ib=(1-0.7)/5k=60uA,Ic=100*Ib=6mA,Uo=12V-IcRC=12-1kΩ*6mA=6V;Vbb=2V时,Ib=(2-0.7)/5k=260uA,三极管饱和时Ic=12/1k==12mA,需要的Ib饱和电流为12mA、100=120uA,而此时Ib大于饱和电流,故三极管饱和,Uo=0.1V。三极管工作状态1.截止状态:当加在三极管发射结的电压小于PN结的导通电压,基极电流为零,集电极电流和发射极电流都为零,三极管这时失去了电流放大作用,集电极和发射极之间相当于开关的断开状态,我们称三极管处于截止状态。2.放大状态:当加在三极管发射结的电压大于PN结的导通电压,并处于某一恰当的值时,三极管的发射结正向偏置,集电结反向偏置,这时基极电流对集电极电流起着控制作用,使三极管具有电流放大作用,其电流放大倍数β=ΔIc/ΔIb,这时三极管处放大状态。3.饱和导通:当加在三极管发射结的电压大于PN结的导通电压,并当基极电流增大到一定程度时,集电极电流不再随着基极电流的增大而增大,而是处于某一定值附近不怎么变化。这时三极管失去电流放大作用,集电极与发射极之间的电压很小,集电极和发射极之间相当于开关的导通状态。三极管的这种状态我们称之为饱和导通状态。根据三极管工作时各个电极的电位高低,就能判别三极管的工作状态,因此,电子维修人员在维修过程中,经常要拿多用电表测量三极管各脚的电压,从而判别三极管的工作情况和工作状态。三极管饱和后C、E 间视为短路.三极管截止后C、E 间视为开路.三极管构成的放大电路,在实际应用中,除了用做放大器外(在放大区),三极管还有两种工作状态,即饱和与截止状态。三极管饱和状态下的特点:要使三极管处于饱和状态,必须基极电流足够大,即IB≥IBS。三极管在饱和时,集电极与发射极间的饱和电压(UCES)很小,根据三极管输出电压与输出电流关系式UCE=EC-ICRC,所以IBS=ICS/β=EC-UCES/β≈EC/βRC。三极管饱和时,基极电流很大,对硅管来说,发射结的饱和压降UBES=0.7V(锗管UBES=-0.3V),而UCES=0.3V,可见,UBE>0,UBC>0,也就是说,发射结和集电结均为正偏。三极管饱和后,C、E 间的饱和电阻RCE=UCES/ICS,UCES 很小,ICS 最大,故饱和电阻RCES很小。.饱和后IC不会随着IB的增加再增加,三极管饱和后C、E 间视为短路。三极管截止状态下的特点:要使三极管处于截止状态,必须基极电流IB=0,此时集电极IC=ICEO≈0(ICEO 为穿透电流,极小),根据三极管输出电压与输出电流关系式UCE=EC-ICRC,集电极与发射极间的电压UCE≈EC。三极管截止时,基极电流IB=0,而集电极与发射极间的电压UCE≈ECO 可见,UBE≤0,UBC<0,也就是说,发射结和集电结均为反偏。三极管截止后,C、E 间的截止电阻RCE=UCE/IC,UCES 很大,等于电源电压,ICS 极小,C、E 间电阻RCE 很大,所以,三极管截止后C、E 间视为开路.三极管放大状态下的特点:要使三极管处于放大状态,基极电流必须为:0<IB<IBS。三极管放大时,基极电流IB>0,对硅管来说,发射结的压降UBE=0.7V(锗管UBE=-0.3V),三极管在放大状态时,集电极与发射极间的电压UCE>1V 以上,UBE>0,UBC<0,也就是说,发射结正偏,集电结反偏。三极管在放大状态时,IB 与IC 成唯一对应关系。当IB 增大时,IC 也增大,并且1B 增大一倍,IC 也增大一倍。所以,IC 主要受IB 控制而变化,且IC 的变化比IB 的变化大得多,即集电极电流IC=β×IB。扩展资料三极管(也称晶体管)在中文含义里面只是对三个引脚的放大器件的统称,我们常说的三极管,可能是 如图所示的几种器件。可以看到,虽然都叫三极管,其实在英文里面的说法是千差万别的,三极管这个词汇其实也是中文特有的一个象形意义上的的词汇。电子三极管 Triode 这个是英汉字典里面“三极管”这个词汇的唯一英文翻译,这是和电子三极管最早出现有关系的,所以先入为主,也是真正意义上的三极管这个词最初所指的物品。其余的那些被中文里叫做三极管的东西,实际翻译的时候是绝对不可以翻译成Triode的,否则就麻烦大咯,严谨地说,在英文里面根本就没有三个脚的管子这样一个词汇!1.电子三极管 Triode (俗称电子管的一种)2.双极型晶体管 BJT (Bipolar Junction Transistor)3.J型场效应管 Junction gate FET(Field Effect Transistor)4.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 MOS FET (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 Field Effect Transistor)英文全称5.V型槽场效应管 VMOS (Vertical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 )注:这三者看上去都是场效应管,其实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 、V型槽沟道场效应管 是 单极(Unipolar)结构的,是和 双极(Bipolar)是对应的,所以也可以统称为单极晶体管(Unipolar Junction Transistor)其中J型场效应管是非绝缘型场效应管,MOS FET 和VMOS都是绝缘型的场效应管VMOS是在 MOS的基础上改进的一种大电流,高放大倍数(跨道)新型功率晶体管,区别就是使用了V型槽,使MOS管的放大系数和工作电流大幅提升。但是同时也大幅增加了MOS的输入电容,是MOS管的一种大功率改进型产品,但是结构上已经与传统的MOS发生了巨大的差异。VMOS只有增强型的而没有MOS所特有的耗尽型的MOS管。参考资料:搜狗百科三极管
Vbb=0V时,三极管截止,Uo=12V;Vbb=1V时,Ib=(1-0.7)/5k=60uA,Ic=100*Ib=6mA,Uo=12V-IcRC=12-1kΩ*6mA=6V;Vbb=2V时,Ib=(2-0.7)/5k=260uA,三极管饱和时Ic=12/1k==12mA,需要的Ib饱和电流为12mA、100=120uA,而此时Ib大于饱和电流,故三极管饱和,Uo=0.1V。如有帮助请采纳,或点击右上角的满意,谢谢!!

文章TAG:晶体管导通时ube是多少晶体管  多少  锗晶体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