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个电脑电源多少钱普通点的

300元上下
50元
一般就是200至300元。电源这玩意儿,不需要太好,但也不能太差。两三百足够。
100多的

一个电脑电源多少钱普通点的

2,过流保护最小的设定值是多少Amps

答:根据设备的额定电流设置参数应小于等于额定电流。比如工作额定为25mA时,过流保护应设24.5mA。为了设备安全。

过流保护最小的设定值是多少Amps

3,帮忙看下这样配置怎么样 价格最低得多少钱 给点议建 谢谢

www.news900.com www.xz880.com www.xf888.net www.fox9618.com www.yl9527.com www.dh9527.com
2800以内可拿下

帮忙看下这样配置怎么样 价格最低得多少钱 给点议建 谢谢

4,如何测试电源输出过压过流的保护功能

过压:这一般指的是电源输出,过压即是高于了设定范围值。而输入呢,一般是产品对接电源端,这都要看你的产品设计工作电压是多少就可以了,并不是超过了,就是过压啊,而是超过产品能设计的安全工作的电压范围。过流:可以用电子负载,从空载加载(就是输出端对地电阻慢慢减小)到产品无输出(掉电)时的负载电流即是实际过流电流。如果有图纸的话,可以根据过流保护电路依次计算,也可以得出结果是多少的,而且更准确,因为单个测试的话,只能说明实际产品的过流点是多少,这样呢,在对批量性产品的测试范围给不了一个更安全的测试范围值。

5,过电流是指流过电气设备和电览的电流什么额定值

电器设备在出厂时就在铭牌上标有设备功率和额定电流值,但这个电流值允许有一个波动范围,电流超过这个值既称过电流。电览以其截面积大小,本身性质,使用环境等条件不同在使用时有一个允许最在电流值,这个最是电览的额定值,超过也称过电流,这个值在一般电气设备的出出厂说明书,或常用的电工手册上都可以查到,
在额定电压下,电气设备和电缆都有其额定(安全)的载流量,称为额定电流,当外部条件变化时,如电源电压升高或降低、或负荷波动,导致流过的电流大于设备标定的额定电流时称过电流现象。再看看别人怎么说的。

6,电脑电源12V输出电压范围在多少以内是合格的

12V(标准范围:-10.80--13.20)开机后12V输出电压基本在12.1到12.3之间。一般误差要求在3%以内,做得好的电源的误差在1%范围内。正常,空载会高那么一点点。-12V的电压是为串口提供逻辑判断电平,需要电流不大,一般在1A以下,即使电压偏差过大,也不会造成故障,因为逻辑电平的0电平从-3V到-15V,有很宽的范围。扩展资料:所有设备的输入电压与输出电压并不是相等的,这个过程中是有压降的。 输出电压有两个含义:1、不带负载的时候净输出,就是电路两端,开路压差2、是带负载的时候输出两端的压差两个不一样 输出值也不相同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输出电源

7,这电源的输出是多少W

这电源额定输出是250W。当只给+5V和+3.3V设备供电时为145W,当给+5V、+3.3V和+12V设备供电时为240W。还有两组输出,-12V和+5Vab,它们的输出电流很小,未计算在内。从目前的PC配置来看,这电源输出功率显著偏小。现在流行400W~450W的,要玩大型游戏的话选500W以上较好。
电源总功率就是把各电压的电流相乘后加起来,就是最大功率了。但你要注意下,看电源上有没有标注 多少v的总功率不得超过多少 这种提示。如有,则这几项电压就只能算做是提示中的功率————————————————————————————帮你算过了,你这电源按这提供的数据算下来最大功率为400w,估计是额定300w的电源的。
250w。采纳哦
有好几档呢! 输出功率那块
250W
额定 150w

8,一套plc设备下来多少钱学习

便宜的一两百都有的
plc编程需要的设备有:电脑、plc、plc与电脑连接的数据线、开关电源(如果plc不是ac220v供电的话,是需要的)等,这些设备加起来,4500元左右。一、plc概述: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是一种采用一类可编程的存储器,用于其内部存储程序,执行逻辑运算、顺序控制、定时、计数与算术操作等面向用户的指令,并通过数字或模拟式输入/输出控制各种类型的机械或生产过程。二、plc结构: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实质是一种专用于工业控制的计算机,其硬件结构基本上与微型计算机相同,基本构成为:1、电源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电源在整个系统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可靠的电源系统是无法正常工作的,因此,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制造商对电源的设计和制造也十分重视。一般交流电压波动在+10%(+15%)范围内,可以不采取其它措施而将plc直接连接到交流电网上去2、中央处理单元(cpu)中央处理单元(cpu)是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控制中枢。它按照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系统程序赋予的功能接收并存储从编程器键入的用户程序和数据;检查电源、存储器、i/o以及警戒定时器的状态,并能诊断用户程序中的语法错误。当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投入运行时,首先它以扫描的方式接收现场各输入装置的状态和数据,并分别存入i/o映象区,然后从用户程序存储器中逐条读取用户程序,经过命令解释后按指令的规定执行逻辑或算数运算的结果送入i/o映象区或数据寄存器内。等所有的用户程序执行完毕之后,最后将i/o映象区的各输出状态或输出寄存器内的数据传送到相应的输出装置,如此循环运行,直到停止运行。为了进一步提高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可靠性,对大型可编程逻辑控制器还采用双cpu构成冗余系统,或采用三cpu的表决式系统。这样,即使某个cpu出现故障,整个系统仍能正常运行。3、存储器存放系统软件的存储器称为系统程序存储器。存放应用软件的存储器称为用户程序存储器。4、输入输出接口电路1).现场输入接口电路由光耦合电路和微机的输入接口电路,作用是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与现场控制的接口界面的输入通道。2).现场输出接口电路由输出数据寄存器、选通电路和中断请求电路集成,作用可编程逻辑控制器通过现场输出接口电路向现场的执行部件输出相应的控制信号。5、功能模块如计数、定位等功能模块。6、通信模块三、plc工作原理:当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投入运行后,其工作过程一般分为三个阶段,即输入采样、用户程序执行和输出刷新三个阶段。完成上述三个阶段称作一个扫描周期。在整个运行期间,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cpu以一定的扫描速度重复执行上述三个阶段。1、输入采样阶段在输入采样阶段,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以扫描方式依次地读入所有输入状态和数据,并将它们存入i/o映象区中的相应的单元内。输入采样结束后,转入用户程序执行和输出刷新阶段。在这两个阶段中,即使输入状态和数据发生变化,i/o映象区中的相应单元的状态和数据也不会改变。因此,如果输入是脉冲信号,则该脉冲信号的宽度必须大于一个扫描周期,才能保证在任何情况下,该输入均能被读入。2、用户程序执行阶段在用户程序执行阶段,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总是按由上而下的顺序依次地扫描用户程序(梯形图)。在扫描每一条梯形图时,又总是先扫描梯形图左边的由各触点构成的控制线路,并按先左后右、先上后下的顺序对由触点构成的控制线路进行逻辑运算,然后根据逻辑运算的结果,刷新该逻辑线圈在系统ram存储区中对应位的状态;或者刷新该输出线圈在i/o映象区中对应位的状态;或者确定是否要执行该梯形图所规定的特殊功能指令。即,在用户程序执行过程中,只有输入点在i/o映象区内的状态和数据不会发生变化,而其他输出点和软设备在i/o映象区或系统ram存储区内的状态和数据都有可能发生变化,而且排在上面的梯形图,其程序执行结果会对排在下面的凡是用到这些线圈或数据的梯形图起作用;相反,排在下面的梯形图,其被刷新的逻辑线圈的状态或数据只能到下一个扫描周期才能对排在其上面的程序起作用。在程序执行的过程中如果使用立即i/o指令则可以直接存取i/o点。即使用i/o指令的话,输入过程影像寄存器的值不会被更新,程序直接从i/o模块取值,输出过程影像寄存器会被立即更新,这跟立即输入有些区别。3、输出刷新阶段当扫描用户程序结束后,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就进入输出刷新阶段。在此期间,cpu按照i/o映象区内对应的状态和数据刷新所有的输出锁存电路,再经输出电路驱动相应的外设。这时,才是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真正输出。

9,12V整流滤波后电压是16V串联4个4007能不能把电压降低到14V左右

给电池充电不因该用电压稳定的“电压源”进行,应该用电流稳定的“电流源”充电效果比较好,因此不应该串联内阻较小的二极管“降压”,最好是串联大功率电阻“限流”,电阻阻值按照需要的充电电流计算一下。例如需要1A充电电流:  R=(16V-12V)/1A=4Ω,功率大于4W,具体做法可以从电炉丝上截取一段。  给电池充电用脉冲电流效果更好,因此整流后并不需要滤波。  给电池充电最好用专用充电器,不要用这种简易方法,既能控制电流,还可以判断充电是否终结,以免过充损伤电池。
整流二极管 用于整流电路的二极管,重要的参数的耐压和电流容量。如电流为3a左右的电路,使用500ma的二极管,二极管会立即烧坏。一般选容量为二倍以上余量的二极管。耐压的选择也是一样。图1是12v电池充电器 电路,电流有3a左右就足够了。所用变压器的电流容量选3a。变压器次级的电压经过全波整流,电容器滤波,电压约为1.414倍。10v的交流电,变成14v左右的直流电压(空载),这样就能给12v电池充电了。d1是为了防止充电完成后,可能出现电流反响流动而设置的。检波二极管 虽然检波和整流的原理是一样的,而整流的目的只是为了得到直流电,而检波则是从被调制波中取出信号成分(包络线)。检波电路和半波整流线路完全相同。图2为am(调幅)检波电路。先对am波整流,再让载波分量对c1充放电,从输出端取出信号。因检波是对高频波整流,二极管的结电容一定要小,所以选用点接触二极管。能用于高频检波的二极管大多能用于限幅、箝位、开关和调制电路。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的开关作用,因此,可作限幅器用,如图3。若没有d和v,输入波形直接到输出。当输入电压小于v时,d截止,输出和输入相同。当输入大于v时,因d导通,输出固定为v。若想同时限制输出的正负半周,可采用图4电路。有时把v称作偏置电压,这种说法有失偏颇。阻尼即起制动作用,如图5,把二极管并联在继电器线圈两端,因为线圈有电感,若电流被突然切断,就会产生很大的反电势。为了不给其他的晶体管电路带来恶劣的影响,用二极管旁路吸收这种反电势,常称这种二极管为阻尼管。二极管随温度变化具有图6所示的特性。利用这点,能使晶体管的工作稳定。电路7是用二极管稳定偏置电路的例子。若温度升高,晶体管集电极 的电流增大,与此同时,因二极管两端的电压降低,集电极电流也跟着下降,从而实现输出稳定。稳压二极管 前面讲的二极管都是在正方向允许电流通过的。实际上,适当控制p型和n型的杂质量可使反向电压 达到某一值时,电流突然增大的二极管。这就是稳压二极管,它的另一个名字是齐纳二极管。齐纳含有 雪崩的意思,它的特性如图8所示。当电压达到某一值时,电流像雪崩一样地增加,因此而得名齐纳二极管。由图可知,在此电流下,电压值变化很小,因此可作为稳压电源使用,稳定的电压称为齐纳电压。要把一个不稳定的15v直流电压变成稳定的9v电压,可选用9v的稳压二极管和降压6v的电阻,按图9方式 连接。电阻值可按欧姆定律计算。而且流过齐纳二极管的电流应在额定值以内。按上述例子,rd9a是200ma,为留有余量,在无负载时流过稳压二极管的电流选10ma,因此,依据公式r=v/i,电阻值为600ω。发光二极管 它也是一种pn结二极管,但是它所含杂质浓度与普通二极管有许多不同之处。若有正向电流流过,n型半导体的电子和p型半导体的空穴各自向p区和n区移动,虽然这是少数载流子的扩散运动,但它们会和多数载流子复合,发出与两者能量差相当的光。图10是led(发光二极管)的外形和使用例子。led具有消耗功率小,在低电压下可工作,发热少,响应快(数10ns~1ns),寿命长等多种特点,因此,led不只是简单 地用于显示方面,而且在信号传送方面也获得广泛的应用。作为显示用的led如图10所示,从阳极到阴极约有10ma电流流过。因led两端电压约2v,所用的电源为9v,若直接与led相接,led会损坏,将r[r=(9-2)v/10ma=700ω] 与之串联,再接入电源使用。其它的二极管 变容二极管,pn结的结电容接外加的电压而变。此时所加的电压是反向电压,流过的电流也是反向 电流,其值很小。电视频道的电子调谐都使用变容二极管。光电二极管,若它的pn结受到光照,其正向电阻会变小,利用这一特性,光电二极管可作为光传感器,常用于cd唱机、ld影碟,光学仪器的自动控制部分。此外,还有隧道二极管、微波二极管等。file:///d:/documents%20and%20settings/administrator/local%20settings/temporary%20internet%20files/content.ie5/4hax9p5z/1%5b1%5d.ppt#259,4,幻灯片 4

10,组装机电源的选择对电脑有什么影响选择有什么标准么

1.过压保护 AT电源的直流输出有±5V、±12V,ATX电源的输出多了3.3V和辅助性5V电压。若电压太高,板卡就会烧坏,所以市面上的电源大都有过压保护的功能,也就是说电源一旦检测到输出电压超过某一值,就会自动中断输出,以保护板卡。虽说过压的可能性很小,但造成的损失可能相当惨重,所以选购电源要注意有没有这一功能。 2.短路保护 这是为了防止用户不小心把输出电压与地线短路而烧坏电源。检验这一功能很简单,先开启电源,然后用镊子把5V电压和地线短路,电源自动中断,关机后过几秒钟再开机,若正常,说明短路保护正常。 3.纹波大小 电源输出的是直流电压,但总有些交流成分在里面,纹波太大自然对主板以及上面的内存条和板卡不利。纹波这一项指标也是用户不易测量的。建议你买牌子响一点的产品,向经销商索要厂家提供的技术参数。 4.电磁兼容性 笔者个人认为,这一点是衡量电源好坏的重要依据。随着电脑家用化,这一指标日益重要。电源工作时会有电磁干扰,一方面它干扰电网和其他电器,一方面对人体有害。国际上对此制定了专门的标准。即FCCA级和FCCB级,相对应的有国际A和国际B级。A级指工业标准,B级指家用电器标准,只有达到B级的电源才完全无害。据笔者调查,市面上极少数的电源能达到B级,而品牌机的电源大都做得不错,比如金长城和联想机的电源就可以轻松通过B级测试。 其他还有电网稳定度、负载稳定度等指标,因为各家都做得不错,也就不再介绍了。说了半天,上面介绍的这些指标大都难以测量,用户可以向厂家查询有关资料。 这里向您介绍几个简单实用的挑选电源的方法: (1)注意电源外观,包括电源壳、输出线、输入线。电源壳表面镀层应光亮,无划伤;输出线和输入线应标有UL、CSA或CCEE等安全认证标志。 (2)掂掂电源的重量,好比买有源音箱要掂掂重量一样,买电源也要掂掂重要,份量重的表明里面的变压器、滤波器功力强劲,没有偷工减料。 (3)若条件允许的话,可拆开盖子来看看里面的印制板,从这里你可看出产品元件的用料及产品的生产工艺水平。 (4)注意生产厂家,一般台湾地区产的电源质量不错,内地厂家首推长城公司的电源厂,许多知名电脑商家都用这家的电源,可见质量不错,可惜市面上只有中低档产品,不能满足讲究的用户复制的..可能对你有帮助
电源比较好的 长城 大水牛 航嘉 等你买360W 实际功能有一百多W的就差不多了
一般都选择大点功率的电源。好有些余量。具体计算起来有些麻烦。主机,CPU 80W左右内存 5W*2硬盘 25W光驱 20W显卡 80W风扇 5W 电源一定要买质量好的。名牌的。我一个朋友家电脑买普通电源,已经换了三个了。
如果你机子内存太小,不设虚拟内存的话,会内存不足,显然会影响速度。 Windows虚拟内存问题详解 本文详细介绍了虚拟内存的设置和相关问题的解决方法。 内存在计算机中的作用很大,电脑中所有运行的程序都需要经过内存来执行,如果执行的程序很大或很多,就会导致内存消耗殆尽。为了解决这个问题,Windows中运用了虚拟内存技术,即拿出一部分硬盘空间来充当内存使用,当内存占用完时,电脑就会自动调用硬盘来充当内存,以缓解内存的紧张。举一个例子来说,如果电脑只有128MB物理内存的话,当读取一个容量为200MB的文件时,就必须要用到比较大的虚拟内存,文件被内存读取之后就会先储存到虚拟内存,等待内存把文件全部储存到虚拟内存之后,跟着就会把虚拟内里储存的文件释放到原来的安装目录里了。 当系统运行时,先要将所需的指令和数据从外部存储器(如硬盘、软盘、光盘等)调入内存中,CPU再从内存中读取指令或数据进行运算,并将运算结果存入内存中,内存所起的作用就像一个“二传手”的作用。当运行一个程序需要大量数据、占用大量内存时,内存这个仓库就会被“塞满”,而在这个“仓库”中总有一部分暂时不用的数据占据着有限的空间,所以要将这部分“惰性”的数据“请”出去,以腾出地方给“活性”数据使用。这时就需要新建另一个后备“仓库”去存放“惰性”数据。由于硬盘的空间很大,所以微软Windows 操作系统就将后备“仓库”的地址选在硬盘上,这个后备“仓库”就是虚拟内存。在默认情况下,虚拟内存是以名为Pagefile.sys的交换文件保存在硬盘的系统分区中。 手动设置虚拟内存 在默认状态下,是让系统管理虚拟内存的,但是系统默认设置的管理方式通常比较保守,在自动调节时会造成页面文件不连续,而降低读写效率,工作效率就显得不高,于是经常会出现“内存不足”这样的提示,下面就自已动手来设置它吧。 ①用右键点击桌面上的“我的电脑”图标,在出现的右键菜单中选择“属性”选项打开“系统属性”窗口。在窗口中点击“高级”选项卡,出现高级设置的对话框。 ②点击“性能”区域的“设置”按钮,在出现的“性能选项”窗口中选择“高级”选项卡,打开其对话框。 ③在该对话框中可看到关于虚拟内存的区域,点击“更改”按钮进入“虚拟内存”的设置窗口。选择一个有较大空闲容量的分区,勾选“自定义大小”前的复选框,将具体数值填入“初始大小”、“最大值”栏中,而后依次点击“设置→确定”按钮即可,最后重新启动计算机使虚拟内存设置生效。 建议:可以划分出一个小分区专门提供给虚拟内存、IE临时文件存储等使用,以后可以对该分区定期进行磁盘整理,从而能更好提高计算机的工作效率。 一、量身定制虚似内存 1.普通设置法 根据一般的设置方法,虚拟内存交换文件最小值、最大值同时都可设为内存容量的1.5倍,但如果内存本身容量比较大,比如内存是512MB,那么它占用的空间也是很可观的。所以可以这样设定虚拟内存的基本数值:内存容量在256MB以下,就设置为1.5倍;在512MB以上,设置为内存容量的一半;介于256MB与512MB之间的设为与内存容量相同值。 2.精准设置法 由于每个人实际操作的应用程序不可能一样,比如有些人要运行3DMAX、Photoshop等这样的大型程序,而有些人可能只是打打字、玩些小游戏,所以对虚拟内存的要求并不相同,于是就要因地制宜地精确设置虚拟内存空间的数值。 ①先将虚拟内存自定义的“初始大小”、“最大值”设为两个相同的数值,比如500MB; ②然后依次打开“控制面板→管理工具→性能”,在出现的“性能”对话框中,展开左侧栏目中的“性能日志和警报”,选中其下的“计数器日志”,在右侧栏目中空白处点击右键,选择右键菜单中的“新建日志设置”选项; ③在弹出的对话框“名称”一栏中填入任意名称,比如“虚拟内存测试”。在出现窗口中点击“添加计数器”按钮进入下一个窗口; ④在该窗口中打开“性能对象”的下拉列表,选择其中的“Paging File”,勾选“从列表中选择计数器”,并在下方的栏目中选择“%Usage Peak”;勾选“从列表中选择范例”,在下方的栏目中选择“_Total”,再依次点击“添加→关闭”结束; ⑥在右侧栏目中可以发现多了一个“虚拟内存测试”项目,如果该项目为红色则说明还没有启动,点击该项,选择右键菜单中的“启动”选项即可; 接下来运行自己常用的一些应用程序,运行一段时间后,进入日志文件所在的系统分区下默认目录“PerfLogs”,找到“虚拟内存测试_000001.csv”并用记事本程序打开它,在该内容中,查看每一栏中倒数第二项数值,这个数值是虚拟内存的使用比率,找到这项数值的最大值,比如图中的“46”,用46%乘以500MB(前面所设定的虚拟内存数值),得出数值为230MB。 用该数值可以将初始大小设为230MB,而最大值可以根据磁盘空间大小自由设定,一般建议将它设置为最小值的2到3倍。这样就可以将虚拟内存打造得更精准,使自己的爱机运行得更加流畅、更具效率 二、Windows虚拟内存加速密籍 虚拟内存对于任何版本的Windows而言都是十分重要的。如果设置得当,它将极大地提升电脑的性能和运行速度。可是在默认状态下,Windows始终将虚拟内存设为物理内存的1.5倍。这样的话,如果用户安装2GB的内存,系统就会腾出高达3GB的硬盘空间作为虚拟内存。但以当前的主流应用软件和游戏对内存的需要来看,根本没有必要使用这么多的虚拟内存。那么,有没有什么秘技或绝招可使虚拟内存运用得更有效率或更显性能呢? 1、分割存于多个硬盘 将虚拟内存设在较快的硬盘上,的确可使虚拟内存的运作更有效率。但是若电脑上两个硬盘速度一样快,则应将虚拟内存平均分配在两个不同的硬盘上(并非同一硬盘的不同分区)。因为同步进行读写操作会更有效地提高系统整体的虚拟内存性能。 举个例子,假设你原本在硬盘C上设置了700MB的虚拟内存,现在你可尝试重新分配,即把硬盘C改为350MB,硬盘D新增350MB的虚拟内存。理论上这样做会加快虚拟内存整体的读写操作. 2、硬盘需有足够空间 如果你不是很有经验的电脑用户,又或者没有特殊的使用要求,在Windows XP中选择“系统管理的大小”的方法来自动处理虚拟内存,一般情况下应该会比选择“自定义大小”的方法来得安全和稳定。不过,有一点大家必须注意,由于虚拟内存的“页面文件”(pagefile.sys)会随着电脑使用过程进行收缩和扩展,为使系统管理虚拟内存能够进行得顺利和更具弹性,必须保证分页文件所在的硬盘拥有足够的可用空间。 3、最小值等于最大值 选择“自定义大小”的方法来处理虚拟内存,并将最大值和最小值都设为同一数值。有很多人都相信用这种方法来处理虚拟内存有助于提高系统的性能。他们所持的理由是,当最大值和最小值都相等时,系统无需时刻进行收缩和扩展页面文件的动作。省去了这些工作,相应地就是提高系统效率。 这种方法,很多人坚信有效,但同样地,也有人指出其实并没有效果。但不管怎样也好,如要将最大值和最小值设为相等,必须坚守一个原则,那就是虚拟内存的大小必须足够,否则系统轻则会出现效率下降(要进行更多复写动作来腾出空间),严重的更会造成系统不稳定。 4、整理页面文件 文件数据保存在硬盘上久了,文件碎片(fragment)自然会产生。要保持或提高硬盘的工作效率,应不时为硬盘进行一次碎片整理。所谓虚拟内存,其实也是硬盘上的资料文件,那么虚拟内存是否也应该像普通文件般需要整理呢? Windows系统处理页面文件(即虚拟内存)的方法有别于一般的文件。相比之下,页面文件比一般文件更少出现碎片,为页面文件进行整理通常是没有必要的。事实上,当Windows XP进行磁盘碎片整理时,页面文件不会牵涉其中。 虽然Windows不会对页面文件进行整理,但事实上页面文件也有碎片存在。追求“尽善尽美”的朋友可能仍想对页面文件进行碎片整理。大家不妨试试下面的方法: 在桌面“我的电脑”图标上单击鼠标右键,在随后出现的功能菜单中选“属性”。进入系统属性的设置窗口,用鼠标点选“高级”-->“性能”-->“设置”-->“高级”-->“更改”,在随后出现的“虚拟内存”设置窗口中选中“无分页文件”一项。最后单击“设置”按钮退出,并重新启动电脑。 重新启动后,检查一下磁盘根目录中还有没有pagefile.sys页面文件存在,如有就将之删除。清除掉虚拟内存的页面文件后,现在再进行磁盘碎片整理。完成后,按照前面的步骤重新设置一定数量的虚拟内存,并启动电脑使之生效。经上述方法处理后,新得出的页面文件将会是没有碎片的。 另外,如果想查看页面文件碎片的具体情况呢?启动磁盘碎片整理程序,为存在有页面文件的硬盘进行一次“分析”,再点选“查看报告”,看看“页面文件碎片”一栏便会一目了然. 5、虚拟内存的理想大小 想以“自定义大小”的方法来处理虚拟内存,究竟应该设置多大的虚拟内存呢?在Windows XP中,如果由操作系统自己定义虚拟内存,系统通常会把最小值设置为物理内存的1.5倍。当扩展时,最大值则介于物理内存的2.5至3倍。一般情况下,用户想自定义虚拟内存的大小,均可参照这个比例设置。 真的要参照这个比例吗?如果电脑有1GB的内存,难不成最小值要设置为1.5GB,最大值是2.5至3GB。这样一来。Pagefile.sys页面文件至少为1.5GB,太不现实了! 其实,大内存的系统跟小内存的系统相比,在设置虚拟内存时,标准有些不同。 如果大家有512MB以上甚至1GB的内存,既然物理内存已经相当充足,所需的虚拟内存反而应该减少。故在大内存的系统中,虚拟内存的最小值可以设成物理内存的一半。比如有1GB的内存,虚拟内存的最小值设成512MB,最大值则维持3GB以备不时之需。注意:虽然最大值设为3GB,系统是不会立即出现3GB大小的pagefile.sys文件,实际上它首先会以最小值出现,待有扩展需要时才会递增。 另外,有些大内存的朋友,可能会干脆不设置虚拟内存,以此强迫系统使用速度较快的内存。其实这是不太明智的做法。正所谓凡事都不要做得太绝对,完全没有虚拟内存也不行。原因是不少应用程序在设计时要求必须使用虚拟内存,没有了就会造成系统不稳定或死机。 至于小内存的系统,例如256MB,参照1.5倍及3倍的设置比例最稳当。即虚拟内存最小值设为384MB,最大值768MB。 6、手工订制最准确的虚拟内存 0.5倍、1.5倍、3倍,哇!好像买衣服时分大、中、小号,完全没有个性。究竟设置虚拟内存有没有更“贴身剪裁”的方法呢? 在Windows XP桌面的“开始”→“运行”中输入perfmon.msc,一个与系统性能有关的监视器便会出现。看看显示器的底部,有三个计数器(pages/sec、Avg.Disk Queue Length及rocessor Time,)。为了便于接下来对虚拟内存的页面文件进行精确监测,现在请大家将这三个计数器逐一点选,并按键盘上的Delete键将它们删除。请大家放心,删除后,下次再启动系统性能监视器时,这三个项目会重新出现。 删除后,现在请在图表中央位置单击鼠标右键,在随后出现的功能菜单中点选“添加计数器”一项,跟着在跳出窗口的“性能对象”一栏选“Process”。之后再在“从列表选择”一栏中点选“Page File Bytes”。不清楚“Page File Bytes”代表什么意思,只要单击“说明”按钮,解说文字便会出现在对话框之下。 选定“Page File Bytes”后,再在右方的“从列表选择范例”一栏选取“Total”项,之后依次单击“添加”和“关闭”按钮,一个名为“Page File Bytes”的计数器便会出现在性能监视器的下方中。 重复以上的动作,再添加一个名为“Page File Bytes Peak”的计数器(即Process下面的Page File Bytes Peak)。 现在,回头看一下监视器,图表中应该正在显示并计量着刚才新增加的两个计数器。如无意外,这两个计数器在图表上的显示不正确,即数值靠近最高比例线,没有动态变化。不用怕,这并不表示你的电脑出了什么问题,而是图表比例设得不太恰当而已!用鼠标右键逐一单击监视器底部的“Page Fele Bytes”和“Page File By8tes Peak”计数器,并选“属性”一项。在“数据”页面的“比例”一栏中改为0.0000001,这样显示器中的图表便不再是没有动静了。 如果你看过系统提供的说明,相信应该知道“Page File Bytes”和“Page File Bytes Peak”正是代表了系统监测期间所使用的虚拟内存及其峰值是多大。因此,需要精确地手工设置虚拟内存,可参考图表下方显示的数字,其单位是Bytes。 想知道在正常的情况下,你的系统会耗用多少虚拟内存?请将平时日常使用的应用软件同时启动并让它们开始工作,接着再看性能监视器上所显示的数值,心中有数了吧。 人总有疯狂的时候,想知道自己疯狂使用电脑时系统需要多少虚拟内存,现在就尽情地将电脑上的程序启动并运行(例如,开十多个IE浏览器窗口上网,播放MP3和DVD影片,再进行光盘刻录或DV影片压缩编码),看看监视器的百分比会升高到多少。 在图表上右击鼠标,点选“属性”,进入“图表”页面勾选“水平格线”一项。这样图表中会出现一条条的水平分割线,是不是好分辨了? 图表中的红色垂直线跑得太快,来不及开启电脑上的程序进行测试? 同样,在图表上单击鼠标右键,选“属性”,在常规页面的“自动抽样间隔”一项中将1秒改为5秒。此时,图表中的“图形时间”数值便会由1分40秒变成8分20秒。换言之,红色垂直线走完一圈需花费8分20秒,这个时间应该足以让大家开启并运行很多应用程序,然后再慢慢查看图表中的结果。 最后,通过监视器的图表,相信大家已经能粗略估计你的电脑系统应设置多大的虚拟内存了。 三、出现“虚拟内存不够”的几个可能 1、感染病毒 有些病毒发作时会占用大量内存空间,导致系统出现内存不足的问题。赶快去杀毒,升级病毒库,然后把防毒措施做好! 2、虚拟内存设置不当 虚拟内存设置不当也可能导致出现内存不足问题,一般情况下,虚拟内存大小为物理内存大小的2倍即可,如果设置得过小,就会影响系统程序的正常运行。重新调整虚拟内存大小以WinXP为例,右键点击“我的电脑”,选择“属性”,然后在“高级”标签页,点击“性能”框中的“设置”按钮,切换到“高级”标签页,然后在“虚拟内存”框中点击“更改”按钮,接着重新设置虚拟内存大小,完成后重新启动系统就好了。 3、系统空间不足 虚拟内存文件默认是在系统盘中,如WinXP的虚拟内存文件名为“pagefile.sys”,如果系统盘剩余空间过小,导致虚拟内存不足,也会出现内存不足的问题。系统盘至少要保留300MB剩余空间,当然这个数值要根据用户的实际需要而定。用户尽量不要把各种应用软件安装在系统盘中,保证有足够的空间供虚拟内存文件使用,而且最好把虚拟内存文件安放到非系统盘中。 4、因为SYSTEM用户权限设置不当 基于NT内核的Windows系统启动时,SYSTEM用户会为系统创建虚拟内存文件。有些用户为了系统的安全,采用NTFS文件系统,但却取消了SYSTEM用户在系统盘“写入”和“修改”的权限,这样就无法为系统创建虚拟内存文件,运行大型程序时,也会出现内存不足的问题。问题很好解决,只要重新赋予SYSTEM用户“写入”和“修改”的权限即可,不过这个仅限于使用NTFS文件系统的用户。 四、虚拟内存的优化 1. 启用磁盘写入缓存 在“我的电脑”上单击鼠标右键选择“属性->硬件”,打开设备管理器找到当前正在使用的硬盘,单击鼠标右键选择属性。在硬盘属性的的“策略”页中,打开“启用磁盘上的写入缓存”。 这个选项将会激活硬盘的写入缓存,从而提高硬盘的读写速度。不过要注意一点,这个功能打开后,如果计算机突然断电可能会导致无法挽回的数据丢失。因此最好在有UPS的情况下再打开这个功能。当然,如果你平常使用计算机时不要进行什么重要的数据处理工作,没有UPS也无所谓,这个功能不会对系统造成太大的损失。 2. 打开Ultra MDA 在设备管理其中选择IDE ATA/ATAPI控制器中的“基本/次要IDE控制器”,单击鼠标右键选择“属性”,打开“高级设置”页。这里最重要的设置项目就是“传输模式”,一般应当选择“DMA(若可用)”。 3. 配置恢复选项 Windows XP 运行过程中碰到致命错误时会将内存的快照保存为一个文件,以便进行系统调试时使用,对于大多数普通用户而言,这个文件是没有什么用处的,反而会影响虚拟内存的性能。所以应当将其关闭。 在“我的电脑”上单击鼠标右键,选择“属性->高级”,在“性能”下面单击“设置”按钮,在“性能选项”中选择“高级”页。这里有一个“内存使用”选项,如果将其设置为“系统缓存”,Windows XP 将使用约4MB的物理内存作为读写硬盘的缓存,这样就可以大大提高物理内存和虚拟内存之间的数据交换速度。默认情况下,这个选项是关闭的,如果计算机的物理内存比较充足,比如256M或者更多,最好打开这个选项。但是如果物理内存比较紧张,还是应当保留默认的选项。 页面文件的设置 一、页面文件的大小计算 对于不同的计算机而言,页面文件的大小是各不相同的。关于页面文件大小的设置,有两个流传甚广的“公式”,“物理内存X2.5”或者“物理内存X1.5”。这两种计算方法固然简便,但是并不适用于所有的计算机。设置页面文件大小最准确的方法是看看计算机在平常运行中实际使用的页面文件大小。 通过Windows XP自带的日志功能可以监视计算机平常使用的页面文件的大小,从而进行最准确的设置,具体步骤如下。 1、在“我的电脑”上单击鼠标右键,选择“属性->高级”,单击“性能”下面的“设置”按钮,然后选择“高级”页,单击“虚拟内存”下方的“更改”按钮。选择“自定义大小”,并将“起始大小”和“最大值”都设置为300M,这只是一个临时性的设置。设置完成后重新启动计算机使设置生效。 2、进入“控制面板->性能与维护->管理工具”“性能”“性能日志和警告”“计数器日志”。在窗口右侧单击鼠标右键选择“新建日志设置” 3、随便设置一个日志名称,比如“监视虚拟内存大小”。 4、在“常规”页中单击“添加计数器”按钮。 在“性能对象”中选择“Paging File”,然后选中“从列表选择记数器”下面的“%Usage Peak”,并在右侧“从列表中选择范例”中选择“_Total”。最后单击“添加”和“关闭”按钮。 5、别忘了记住“日志文件”页中的日志文件存放位置和文件名,后面需要查看这个日志来判断Windows XP平常到底用了多少虚拟内存,在这个例子中,日志文件被存放在D:\Perflog目录下。 另外还要设置“日志文件类型”为“文本文件”,这样便于阅读。 这时你可以看到刚才新建的日志条目前面的图标变成了绿色,这表明日志系统已经在监视虚拟内存了。如果图标还是红色,你应该单击鼠标右键选择“开始”来启动这个日志。 过一段时间后打开这个CVS文件,可以看到如下内容的条目。 这个日志文件记录这一段时间中页面文件的使用情况,注意这里的单位是%,而不是MB。通过简单的计算,就可以得到页面文件的最小尺寸,公式是“页面文件尺寸X百分比”。比如这个例子中,虚拟内存最大的使用比率是31%,300MBX31%=93MB,这个值就是虚拟内存的最小值(注意,300MB是前面的设置的临时值)。 如果物理内存较大,可以考虑将页面文件的“起始大小”和“最大值”设置为相等,等于上一步中计算出来的大小。这样硬盘中不会因为页面文件过渡膨胀产生磁盘碎片,其副作用是由于“最大值”被设置的较小,万一偶然出现虚拟内存超支的情况,可能会导致系统崩溃。 设置页面文件 现在回到“虚拟内存”的设置对话框中选择自定义大小并按照上面的计算结果分别设置“初始大小”和“最大值”。这里将“初始大小”设置为91M,而将“最大值”设置成了200M,这样比较保险。 对页面文件进行碎片整理 Windows XP运行时需要大量访问页面文件,如果页面文件出现碎片,系统性能将会受到严重影响,而且会缩短硬盘的使用寿命。所以很有必要对页面文件定期进行碎片整理。 不过别忘了,页面文件是系统关键文件,Windows XP运行时无法对其进行访问。所以对它进行碎片整理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有两种方案可以选择,一是安装Windows双系统,然后启动另外一个Windows对Windows XP所在的分区进行碎片整理。二是使用专门的工具软件,比如System File Defragmenter等。

文章TAG:电源过流点设置为输出值的多少钱电源  设置  输出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