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晶振 参数

一般应用只需要关注CO、RR、CALD.L.:振幅CL:负载电容CO:等效电容(静态电容)RR:串联等效电阻(动态电阻)CAL:频准度TEM:频率-温度特性IR:静态电阻
晶体谐振器常用的参数ci或rr代表等效阻抗c0 :静电容c1:动态电容dld:激励功率特性,不代表任何值dld2:一系列的功率下等效阻抗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的差fdld:一系列的功率下频率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的差rld2:一系列的功率下等效阻抗的最大值

晶振 参数

2,stm32的8m晶振电容多大

这个你去看手册,去电气特性里面找,比如下面这个是stm32F060C6,写着5-20。像有的103是5-25以上,电容是是有计算步骤的,虽然20、22pf用的可能比较多,你看看你的是什么型号然后去找对应的原理图做参考。stm32有很多种,是有区别的。电容不能随便用
20-30P均可以使用。
起振作用,20p~30p都可以,最好在晶振两端加一个1M欧的电阻
8M晶振一般20~27pF的电容都可以。

stm32的8m晶振电容多大

3,这个晶振有多大

这个晶振是30MH的,NSK是品牌,30.000才表示的是频率的意思,3M只是一个编码,每批次不同的货价格也都不一样。
jitter要看晶振的手册 大小变化很大 小的0.2ps 大的到几ps。ppm是频差 表示输出频率的波动范围不同类型的晶振 jitter差别很大 saw mems 石英的或者硅的 不同
30.000表示30M。一般标写频率,在整数后面通常有小数点后几个零,最少一个,比如3M,会写3.000M,或3.00M,最少也是3.0M。所以你的应该是30M,当然,有图片看下更好确认

这个晶振有多大

4,51单片机所用的晶振的范围是多少

理论上来讲晶体的负载电容C=C1/2+C0(电路杂容),而在市场中晶体的负载电容C为7PF,12.5PF,16PF,18PF,20PF,33PF,所以C1会更高,如果按芯片的要求C1=5PF的,根据晶体的理论,实际接电容比晶体的标称电容小,输出的频率就比晶体标称的频率要偏高(晶体负载电容对晶体频率起微调作用),所以最终还是要看芯片所要求的这实际频率,C1,C2对晶体的起振没多大影响,但对输出频率会有差别。
Stc的我用过40M,但单片机手册中好像最高是33M
不接电容肯定不能起振的。这种振荡电路必须两个电容。没有30p的你也可以用个差不多数量级的电容就行,本来标称值就有误差 ,也不要求那么准确。

5,STC宏晶单片机的内部晶振是多少比如11F01E

SPEC:11F01E是4~8M,12系列11~15.5M(V),8~12M(3V)用STC-ISP软体下载时有列出当前下载时的RC频率,11F01E一般为实际下载时为6M左右,主要是温漂,,,,也可以通过读取内部RAM:F8H,F9H,FAH,FBH连续四个单元获取最后一次ISP下载时的内部时钟频率(如以下程序的50H~53H的值):MOV R1,50H ;MOV @R1,#0FCH ;INC R1 ;MOV @R1,#0FDH ;INC R1 ;MOV @R1,#0FEH ;INC R1 ;MOV @R1,#0FFH ; STC的内部RC振荡误差较大,对时钟要求不高的场合还好(如键盘扫描,,,),
你好!http://www.mcu-memory.com/STC的网站。上面找找看。或者你搜下IC的datasheet,里面肯定都有写。打字不易,采纳哦!
内部就是个RC振荡电路,受环境影响时波动较大,,一般也就个4到8M之间,,你看看资料里有没有.
http://www.mcu-memory.com/STC的网站。上面找找看。或者你搜下IC的datasheet,里面肯定都有写。
内部RC振荡电路,受环境影响时波动较大。我的24度时是6M,温度越低其值越小,天最冷7度时最小5.2M,反正是不准的,如果有通讯就不要用了,普通的可以用。另外我测的每个单片机之间的值也是不一样的,0.01-0.2的偏差

文章TAG:stm32f411晶振多少晶振  多少  参数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