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单片机复位电路用的是25v 10F 的电解电容是伐

用16V 10uF电解电容也可以

51单片机复位电路用的是25v 10F 的电解电容是伐

2,51单片机复位电路电阻和电容怎么选 尽量详细一些不同的晶振如何计算

一般用10UF电容和4.7K电阻就可以,和晶振没有多大关系,只是上电时复位.

51单片机复位电路电阻和电容怎么选 尽量详细一些不同的晶振如何计算

3,51单片机复位要多大电容12M晶振

1K+33uF
22uf

51单片机复位要多大电容12M晶振

4,单片机上的复位电路中的10UF电容和10K电阻但是那个10UF的电容选择哪种

5v指的是电容耐压制,这跟单片机的供电电压有关。一般单片机电源供电也不会超过5v,所以最好取个大于5v耐压制的电容

5,单片机复位电路中电容类型的选择

一般STC单片机都不需要复位电路,传统51单片机的复位电路电容一般在10uF左右,这样的电容选择铝电解电容的理由是电解电容比较便宜,如果选用别的类型的电容不但体积较大而且成本相当高。举例说明一般这样容量的电解电容只要1毛钱左右,而选择CBB电容可能需要十几元钱到几十元钱,而体积则是电解电容的几十上百倍。

6,单片机复位电路 的电解电容 是多大 电容的额度电压 应该选那个等级

复位电路由电容与电阻串联获得,首先说说常用的51单片机的复位条件,一般单片机的RESET端在单片机正常运行时要处于低电位状态,而当RESET端获得一个一定脉宽的高电平脉冲时,单片机复位,程序从用户程序的0000H处开始运行,至于脉冲宽度要参见芯片手册,但一般51内核的单片机通常都是用10UF电解电容与10K电阻串联,电阻的一端接GND另一端接RESET端,电容的正极端接电源,负端接RESET,当系统上电时Vcc给电容充电相当于导通状态,电阻上有电流通过RESET端获得高电平,随着充电的结束相当于开路,此时相当于RESET端经电阻接GND为低电平,整个过程在RESET端形成了一个峰值为Vcc的尖脉冲,满足了单片机电解复位要求,至于电容电阻的规格,电解电容的耐压按系列标准常用的有10V、16V、25V、35V******等等,一般单片机都是5V电源,所以10uf/10v可以胜任,但考虑到原件的品质与耐久性能用16v或25v也未尝不可,而电阻一般1/16W以上的都没问题。

7,这个单片机复位电路的电阻电容大小合适么

RC>2US
你的电阻不合适,所谓复位就是RES端有5个以上的机器周期(不同的单片机不同)维持高电平,所以即使RESET按下,RES端也得不到高电平(=1/200*UCC). RESET按下就是要C放电,使电源电压直接加到RES端,所以R3可以不要.C与R2取值一般为(10UF,10K).
电容不太合适 经典应用是10uF的极性电容,电阻的选择原则是当案件按下后9脚要有2个机器周期的高电平再能触发单片机复位。你可以根据你的电路算一下案件按下后R2的电压是多大就可以了
没看见电阻电容的参数,不能作答,可以参考单片机的产品说明书,各个单片机的复位电路参数不一样的。 C充满电之后,按下复位键后电容通过按键进行放电使电容两端电压为0,放开按键后电容再进行充电。

8,单片机复位电路中电容值

典型值10uf电容,10K电阻
你这个图没有画完整,电容的放电需要借助按键一侧联接rst引脚的电阻才可以完成充电过程:(你的理解基本正确,说一下你的困惑处) vcc通电时,电容开始充电,充电过程中会有充电电流,并且在最开始时电流最大,随着充电时间的结束电流逐渐减小直到电容充满电后充电电流变为0,此时电路中无充电电流给电容,电容器相当于开路,这个时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隔直,所以在电源接通的一瞬间,是有通交这个过程的,在电容充电这个过程中,rst端电压却正好相反是从vcc逐渐降低到0,电容上的电压是有个从无到有的过程,这是个交流变化,因为充电电流是从大变小直到0,此过程中rst引脚会有一直保持vcc的高电平状态,导致单片机复位,(电容充放电时间常数,r和c决定)。当电容不再充电后,无电流通过,rst恒为0,单片机正常工作。放电过程: 电容的放电是通过手动按键闭合后,通过按键一侧联接rst引脚的电阻构成回路的,放电路径是电流从电容的正极板出发经过闭合按键之后通过该电阻回到电容负极板,完成放电过程。

9,51单片机的复位电路的电阻和电容怎么选

当MCS-5l系列单片机的复位引脚RST(全称RESET)出现2个机器周期以上的高电平时,单片机就执行复位操作。如果RST持续为高电平,单片机就处于循环复位状态。 根据应用的要求,复位操作通常有两种基本形式:上电复位和上电或开关复位。 上电复位要求接通电源后,自动实现复位操作。常用的上电复位电路如下图A中左图所示。图中电容C1和电阻R1对电源十5V来说构成微分电路。上电后,保持RST一段高电平时间,由于单片机内的等效电阻的作用,不用图中电阻R1,也能达到上电复位的操作功能,如下图(A)中右图所示。 上电或开关复位要求电源接通后,单片机自动复位,并且在单片机运行期间,用开关操作也能使单片机复位。常用的上电或开关复位电路如上图(B)所示。上电后,由于电容C3的充电和反相门的作用,使RST持续一段时间的高电平。当单片机已在运行当中时,按下复位键K后松开,也能使RST为一段时间的高电平,从而实现上电或开关复位的操作。 根据实际操作的经验,下面给出这两种复位电路的电容、电阻参考值。 上图(A)中:Cl=10-30uF,R1=1kO 上图1.27(B)中:C:=1uF,Rl=lkO,R2=10kO

10,单片机复位电路 的电解电容 是多大 电容的额度电压 应该选那个等级

复位电路由电容与电阻串联获得,首先说说常用的51单片机的复位条件,一般单片机的RESET端在单片机正常运行时要处于低电位状态,而当RESET端获得一个一定脉宽的高电平脉冲时,单片机复位,程序从用户程序的0000H处开始运行,至于脉冲宽度要参见芯片手册,但一般51内核的单片机通常都是用10UF电解电容与10K电阻串联,电阻的一端接GND另一端接RESET端,电容的正极端接电源,负端接RESET,当系统上电时Vcc给电容充电相当于导通状态,电阻上有电流通过RESET端获得高电平,随着充电的结束相当于开路,此时相当于RESET端经电阻接GND为低电平,整个过程在RESET端形成了一个峰值为Vcc的尖脉冲,满足了单片机电解复位要求,至于电容电阻的规格,电解电容的耐压按系列标准常用的有10V、16V、25V、35V******等等,一般单片机都是5V电源,所以10uf/10v可以胜任,但考虑到原件的品质与耐久性能用16v或25v也未尝不可,而电阻一般1/16W以上的都没问题。
电解电容是滤低频用的(此处就是滤掉交流信号),串联10K的电阻是个限流电阻而已。后面输出的电压的话得看负载了啊,但是直接提供给单片机供电就是高电平,5V
可以的,只要能在电源上来的时候给单片机一个讯号就ok了

文章TAG:复位电路选择多少v的电容复位  电路  选择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