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外检测器S R值一般多少,紫外检测器的SR值是什么意思
来源:整理 编辑:亚灵电子网 2023-05-01 07:55:26
1,紫外检测器的SR值是什么意思

2,液相色谱氘灯 S R 问题
s:光强值,r:氘灯能量值;
正常检测器氘灯光强值和能量值应该是一致的,有些会有些偏差,s值偏差10%以内都是正常的;
如果s值很高或者很低,可能是流通池污染或者进气泡了!此外氘灯寿命,能量降低、S值下降等引起不调零。但是绝大多数情况是基线不稳定。
3,水泥比表面积测定时K值怎么确定一般是多少我用的是FBT9型
一般有标准粉,用标准粉的测量值和它的标准值,比对,可求K k值是换算系数,每次标定都有不同的k值,用标准粉标定,有专门的标准粉。 1.容桶体积的标定 将容桶放在金属支架上,放入穿孔板,用推杆将穿孔板放平,放入两片滤纸,用推杆按到底部平整即可。然后将水银灌满容桶,用一小块玻璃板轻压水银表面,使水银表面与桶口平齐,必须保证在玻璃板和水银表面之间没有气泡或空洞存在。取掉玻璃板,称取此时水银和容桶(含穿孔板)的总重量m1。 将水银倒回盛样筒,按上述步骤重新放入一片滤纸。此时,称取约3.3g已烘干的水泥,用漏斗将水泥装入容桶(切忌不要振动容桶),用手轻摆容桶将水泥表面基本摆平后,再放入第二片滤纸,用捣器轻轻边旋转边将滤纸推入容桶至捣器与容桶完全闭合,再将水泥压实。当捣器与容桶吻合(即容桶口与捣器间隙为零时)时,取出捣器后,再灌满水银,步骤同前所述,称取此时水银和水泥以及容桶(含穿孔板)的总质量m2。 水银在20℃时的密度为13.55g/cm3,由此可计算出容桶的体积v=( m1-m2)/13.55,(cm3,保留3位小数)。水银参数,在《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jtg e30-2005)第17页表t0504-1中有具体描述。称重要求精确至0.05g,标定时,要求重复操作,直到称重相差小于0.05g为止。 2.制备标准水泥样品试件 标准水泥的密度ρ1事先已知,孔隙率ε一般采用0.5。于是标准水泥样品所需质量m3=0.5×ρ1×v(g),在千分天平上称好该质量的水泥。将容桶放在金属支架上,放入穿孔板,用推杆将穿孔板放平,再放入一片滤纸,用推杆按到底部整平即可。通过漏斗将标准粉装入容桶(切忌不要振动容桶),用手轻摆容桶将标准粉表面基本摆平。再放入一片滤纸,用捣器轻轻边旋转边将滤纸推入容桶至捣器与容桶完全闭合。 3.检查仪器密封状态 将容桶边旋转边放入玻璃压力计的锥口部分,观察容桶外壁与压力计内壁间应有均匀的黄油(可用凡士林代替)密封层即可。按【测量】键,电磁阀开始抽取部分气体,然后按【复位】键关闭,然后观察u型管右端液面是否下降,如果有,说明仪器有漏气,需要改进。 4.k值的设定 轻按仪器操作面板上【k值】键,再按【选择】键,数码管依次闪烁,将标准粉的比表面积值及密度值依次通过【△】、【▽】键入再按【选择】键,数码管停止闪烁,可以进行k值标定的操作。 按【启动】键,仪器会自动进行抽气。计时、计算结束后显示屏左侧四位数码管显示本次仪器标定的常数值k。 常数值k在标定后,请及时用记录,以便仪器故障时能及时恢复k值。
4,给水管最大压力值为10Mpa测试压力值为多少
如果是PE给水管材的话,施工规范一般要求试验压力为管材工作压力的1.5倍,但最小不低于0.6Mpa,请注意是工作压力的1.5倍,不是公称压力的1.5倍。 PE给水管系统的试压与验收作者:管道修补器,管道连接器 发表时间:2010-4-7 14:47:311、水压实验一般规定当管道工作压力大于或等于0.1Mpa时,应按下列方法规定对管道系统进行强度和严密性实验。管道严密性及强度实验必须以水为介质,采用水压实验法实验。严禁以气体为介质用气压实验法实验。管道水压实验法的分段长度不宜大于0.1km;对有中间连接件的城镇配水管网管道,可根据其位置分段进行试压,每段试压长度不宜大于500mm。采用两种和两种以上材质的管道,应按不同材质的试压要求分段进行实验。管道水压实验前,应做好水源引接及排水疏导路线的设计。冬季进行管道水压实验时,应采取防冻措施,实验完毕应及时放水降压。2、试验前试压管段除管道接口处外露外,管顶覆土必须按要求回填,厚度不小于0.5m,不具有抗荷载强度的机械端应临时用支撑固定或锚固使之在承压时不产生运动。当管道中最后一个焊接接头焊完一个小时以上,方可注入进行压力实验。管道水压实验前,应编制实验设计,其内容包括:后背及堵板的设计;进水管路、排气孔或排水孔的设计;加压设备、压力表的选择及安装设计;排水疏导措施;安全措施;后背应设在原状土上,土质松软时应采取加固措施。后背墙面应平整并与管道直线垂直。当采取弹簧压力计时,其精度不应低于1.5级,最大量程宜为实验压力的1.3-1.5倍,表壳的工程直径不应低于150mm,使用前应校正。水泵、压力计应安装在试验段下游的端部与管道垂直的进水管上。试验管段不应采用闸阀做堵板,不得有消火栓,水锤消除器等附件。已设置的这类附件必须设堵板,控制阀必须在试验过程中全部开档。3、管道水压试验管道灌水应从下游缓慢灌入。灌入时,在试验管段的上游管顶及管段中的突起点应设排气阀。管道升压时,管道内气体应排除,升压过程中,当发现弹簧压力计表针摆动、不稳且升压较慢时、应重新排气后升压。应分级升压,每升一级应检查后背、支墩、管身及接口,当无异常现象时再继续升压。对系统缓慢升压至工作压力后,停止加压,稳压两小时。当压降达到0.02Mpa时,对管道进行补水以维持内压。检查管道及所有的接头、附配件等是否有渗漏现象。在约6分钟内,将系统升压至系统试验压力(及工作压力的1.5倍),但不得小于0.6Mpa,稳压时间保持两小时,当压降大于0.02Mpa,需对管道进行补水,使其保持设定的压力,检查管道及所有的接头,附配件等,若无渗漏现象时,管道强度试验为合格。用六分钟的时间将检测压力回降到工作压力然后关闭阀门,按下面的公式进行补水量的计算:Q≦(1/50)D-1 (L/km .h)式中:Q=补水量(L) D=管道内径(mm)若补水量满足上式要求,则认为该管段水密性试验合格。强度试验时,若在管道系统试压时间内压降小于0.02Mpa,可不进行补水量的计算而判定合当管径小于或等于D≦100mm,在试压持压一小时内压降不超过0.05Mpa时可认为合格。管道试验合格后,竣工验收前应进行冲洗和消毒。我问一下PE100给水管,1.0MPA的最大承受压力是多少呢这里的10公斤压力,是指10公斤力/平方厘米(kgf/cm^2)。 1兆帕是指1牛顿/平方毫米。 在工程计算中约定俗成的采用1公斤力=10牛顿的近似计算方法,而不是1公斤力=9.8牛顿这样比较精确的换算。 于是便有了10公斤力/平方厘米=1牛顿/平方毫米=1.0mpa(1兆帕)的说法 通俗说法,客人说的要承受10公斤压力的水管,对应的是1.0mpa(1兆帕)的水管。 就是指1个大气压即0.1mpa。客人要10公斤压力的水管就是1.0mpa的压强的水管。以此类推如果是6公斤就是0.6mpa,15公斤就是1.5mpa。 产品标注——习惯说法 0.6mpa——6公斤 1.0mpa——10公斤 1.5mpa——15公斤
5,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的纵坐标为什么是吸光度
随光谱技术的迅速发展,光学测量在表面表征中已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由测量染料、颜料而发展起来的漫反射紫外可见光谱(DRUVS)是检测非单晶材料的一种有效方法。在催化剂结构研究中,DRUVS已用于研究过渡金属离子及其化合物结构、活性组分与载体间的相互作用。本文就二氧化碳加氢甲烷化催化刑(分别担载Fe、C。、Ni、Ru等)体系中添加过渡金属、VIIIB族金属和稀土引起催化剂的DRUVS特征变化的信息,判断多组分催化剂组分间、组分与载体间相互作用结果对其催化活性的影响;对有新物种生成的催化剂,可用F(R∞)变化值定量标定其催化活性的大小。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是利用某些物质分子能够吸收200 ~ 800 nm光谱区的辐射来进行分析测定的方法。这种分子吸收光谱源于价电子或分子轨道上电子的电子能级间跃迁,广泛用于无机和有机物质的定量测定,辅助定性分析(如配合ir)。 1.1 分子吸收光谱的产生 在分子中,除了电子相对于原子核的运动外,还有核间相对位移引起的振动和转动。这三种运动能量都是量子化的,并对应有一定能级。下图为分子的能级示意图。 图1. 分子中电子能级、振动能级和转动能级示意图 分子总能量:e分子 = e电子 + e振动 + e转动 当用频率为n的电磁波照射分子,而该分子的较高能级与较低能级之差△e恰好等于该电磁波的能量 hn时,即有: △ e = hn ( h为普朗克常数) 此时,在微观上出现分子由较低能级跃迁到较高的能级;在宏观上则透射光的强度变小。 用一连续-辐射的电磁波照射分子,将照射前后光强度的变化转变为电信号,并记录下来,然后以波长为横坐标,以电信号(吸光度 a)为纵坐标,就可以得到一张光强度变化对波长的关系曲线图-紫外吸收光谱图,如下: a称为吸光度(absorbance),吸收度或光密度(od,optical density),a称为吸收系数 (absorotiviry),是化合物分子的特性,它与浓度(c)和光透过介质的厚度(b)无关。当c为摩尔浓度,b以厘米为单位(l),a即以ε来表示,称为摩尔吸光系数或摩尔消光系数(molar absorptivity)。 按lambert-beer定律可进行定量测定。测量时盛溶液的吸收池厚度为b,若浓度c已知,测得吸光度a即可计算出ε值,后者为化合物的物理常数。若已知ε值,则由测得的吸光度可计算溶液的浓度。 由上诉可见,当测定一个化合物的吸收光谱时,被吸收光的波长和摩尔吸光系数的两个重要的参数,前者表示吸收能量的大小,后者反映能级跃迁的几率,属于化合物的特性。 1.2分子吸收光谱类型 分子的转动能级差一般在0.005 ~ 0.05ev。能级跃迁需吸收波长约为250 ~ 25?m的远红外光,因此,形成的光谱称为转动光谱或远红外光谱。 分子的振动能级差一般在0.05 ~ 1 ev,需吸收波长约为25 ~ 1.25?m的红外光才能产生跃迁。在分子振动时同时有分子的转动运动。称为振-转光谱。就是前面的红外光谱。 电子的跃迁能级差约为1~ 20 ev,比分子振动能级差要大几十倍,所吸收光的波长约为1.25 ~0.06?m,主要在真空紫外到可见光区,对应形成的光谱称为电子光谱或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吸收带:通常,分子是处在基态振动能级上。当用紫外、可见光照射分子时,电子可以从基态激发到激发态的任一电子能级上。因此,电子能级跃迁产生的吸收光谱,包括了大量谱线,并由于这些谱线的重叠而成为连续的吸收带,这就是为什么分子的紫外-可见光谱不是线状光谱,而是带状光谱的原因。 2. 紫外-可见光谱的仪器原理 2.1. 紫外吸收仪器原理图 以下分别是单光束、双光束分光光度计的示意图以及仪器照片 .2.2 仪器部件介绍 2.2.1 吸收池 吸收池用于盛放分析试样,一般有石英和玻璃材料两种。石英池适用于可见光区及紫外光区,玻璃吸收池只能用于可见光区。为减少光的损失,吸收池的光学面必须完全垂直于光束方向。在高精度的分析测定中(紫外区尤其重要),吸收池要挑选配对。因为吸收池材料的本身吸光特征以及吸收池的光程长度的精度等对分析结果都有影响。紫外光谱仪吸收池恰好安排在光电转换前。 2.2.2 检测器 检测器的功能是检测信号、测量单色光透过溶液后光强度变化的一种装置。 常用的检测器有光电池、光电管和光电倍增管等。 硒光电池对光的敏感范围为300~800nm,其中又以500 ~ 600nm最为灵敏。这种光电池的特点是能产生可直接推动微安表或检流计的光电流,但由于容易出现疲劳效应而只能用于低档的分光光度计中。 光电管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上应用较为广泛。 光电倍增管是检测微弱光最常用的光电元件。灵敏度比一般的光电管要高200倍。 2.3 紫外光谱图例图: 横坐标:波长(nm)纵坐标:a, k, e, loge, t% 最大吸收波长:lmax 最大吸收峰e值:emax 例:丙酮: lmax = 279nm (e =15) 3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原理 3.1 什么是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由于氧、氮、二氧化碳、水等在真空紫外区(60 ~ 200 nm)均有吸收,因此在测定这一范围的光谱时,必须将光学系统抽成真空,然后充以一些惰性气体,如氦、氖、氩等。鉴于真空紫外吸收光谱的研究需要昂贵的真空紫外分光光度计,故在实际应用中受到一定的限制。我们通常所说的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实际上是指近非真空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200 ~ 800 nm)。 3.2化合物紫外—可见光谱的产生 在紫外和可见光谱区范围内,有机化合物的吸收带主要由s?s*、p?p*、n?s*、n?p*及电荷迁移跃迁产生。无机化合物的吸收带主要由电荷迁移和配位场跃迁(即d—d跃迁和f—f跃迁)产生。 各种电子跃迁相应的吸收峰和能量示意图 s?s* 和 n?s* 跃迁,吸收波长:< 200nm (远紫外区); p?p* 和 n?p* 跃迁,吸收波长: 200~400nm (近紫外区);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检测:共轭烯烃、共轭羰基化合物几芳香化合物等。 3.3. 有机化合物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类型 3.3.1价电子跃迁 基态有机化合物的价电子包括成键s电子、成键p电子和非键电子(以 n表示)。分子的空轨道包括反键 s*轨道和反键p*轨道,因此,可能的跃迁为s?s*、p?p*、n?s*、 n?p*等。下列几种跃迁的特点是: 1. s?s*跃迁 它需要的能量较高,一般发生在真空紫外光区。有机饱和烃中的—c—c—键属于这类跃迁,例如乙烷的最大吸收波长lmax为135nm。 2. n?s*跃迁 实现这类跃迁所需要的能量较高,其吸收光谱落于远紫外光区和近紫外光区,如ch3oh和ch3nh2的n?s*跃迁光谱分别为183nm和213nm。 3. p?p*跃迁 它需要的能量低于s?s*跃迁,吸收峰一般处于近紫外光区,在200 nm左右,其特征是摩尔吸光系数大,一般emax3104,为强吸收带。如乙烯(蒸气)的最大吸收波长lmax为162 nm。k带 4. n?p*跃迁 这类跃迁发生在近紫外光区。它是简单的生色团如羰基(280-310nm)、硝基等中的孤对电子向反键轨道跃迁。其特点是谱带强度弱,摩尔吸光系数小,通常小于100,属于禁阻跃迁。r带 5. 电荷迁移跃迁 用电磁辐射照射化合物时,电子从给予体向与接受体相联系的轨道上跃迁。因此,电荷迁移跃迁实质是一个内氧化—还原的过程,而相应的吸收光谱称为电荷迁移吸收光谱。 例如,某些取代芳烃可产生这种分子内电荷迁移跃迁吸收带。谱带较宽,吸收强度较大,emax可大于104。 3.3.2配位场跃迁 配位场跃迁包括d - d 跃迁和f - f 跃迁。元素周期表中第四、五周期的过渡金属元素分别含有3d和4d轨道,镧系和锕系元素分别含有4f和5f轨道。在配体的存在下,过渡元素的五个能量相等的d轨道和镧系元素七个能量相等f轨道分别分裂成几组能量不等的d轨道和f轨道。当它们的离子吸收光能后,低能态的d电子或f电子可以分别跃迁至高能态的d或f轨道,这两类跃迁分别称为d - d 跃迁和f - f 跃迁。由于这两类跃迁必须在配体的配位场作用下才可能发生,因此又称为配位场跃迁。
文章TAG:
紫外检测器S紫外 检测 检测器
相关文章推荐
- BA6208是什么芯片,BA6247是什么芯片?
- 松下npm贴片机多少钱,买松下贴片机多少钱
- A9智能电视处理器能跑多少分,A9频率14怎么442系统和422系统安兔兔跑分一样
- 03db是多少,30wt等于多少
- 占空比多少有意义,占空比控制有什么优点
- 电路正负极颠倒危害,锂电池正负极接反
- 电路图中网孔,电路中网格的概念
- 电路板的硬件调试,简述硬件电路的设计流程
- 安桥818音箱设置多少,安桥818音频输入如何设置
- mos管电压等级,关于mos管的导通电压
- 正负极交换芯片,芯片的正负极
- 消除反电动势电压,反电动势消除电路
- 57AY161是什么芯片,A5657N是什么芯片?
- 安全芯片应用原理,什么是安全芯片?
- hx48电路图,xh-m401电路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