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基频以上,逆变器的输出电压保持电源的额定电压不变,适用于恒功率负载特性。变频调速一般在基频以下为恒转矩,基频以上为恒功率,频率可以从基频调整到上限频率值,但由于电机的定子不能超过电机的额定电压,因此电压不再随频率变化,而是保持参考电压值不变,此时电机的主磁通必然随着频率的增加而减弱,转矩也会相应减小,功率基本保持不变,属于恒功率调速区。

当变频器在基频以上运行时,电流不会改变。此时是恒功率控制,u/f可以在基频以下保持磁通不变。在基频以下,逆变器的输出电压随输出频率的变化而变化,V/F为常数,适用于恒转矩负载特性。当频率上升时,如果电压保持不变,频率f变小。恒转矩调节是指频率不高于额定频率的情况。变频调速中常采用恒压频比控制方式的原因是为了在基频下调时保持磁通不变。

很容易理解,频率高于额定频率,意味着电机转速高于额定转速。如果扭矩不变,电机的输出功率肯定会高于额定功率而烧毁。电机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和内能。电机增加的负载越重,在相同的时间内做的有用功(转化的机械能)越多,消耗的电能越大,功耗越大,电压U恒定,电流I=P/U,因此电流也增加。

由于是恒功率控制,电机烧坏了,所以磁通势要保持恒定,所以在这种运行状态下电流要保持恒定。变频器基频参数示意图如图所示,因此调整了电压,于是有了“保持磁通量不变,f * N *φN *φ表示磁通量与E/f成正比(近似与U/f成正比),因此保持E/f(U/f)的比值不变可以保证磁通量不变。磁通量势变得更大。


文章TAG:基频  电压  功率  频率  电机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