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某雷达装置发射的电磁波信号的波长为6103m问该信号的传播速度

传播速度就是光速 频率=速度÷波长

某雷达装置发射的电磁波信号的波长为6103m问该信号的传播速度

2,各种雷达信号术语ka频K频等代表

Ka频,频率26.5-40GHz的电磁波,属毫米波 K频,频率18-26.5GHz的电磁波,属厘米波

各种雷达信号术语ka频K频等代表

3,某雷达装置发射的电磁波信号的波长为610的3次方米问该信号

首先,所有电磁波的速度都等于光速所以速度v=c=3×10^8m/s根据公式:v=λf(λ是波长f是频率)f=v/λ=50000Hz

某雷达装置发射的电磁波信号的波长为610的3次方米问该信号

4,某雷达装置发射的电磁波信号的波长为6103m问该信号的传播速度是

(1)电磁波的传播速度是一定值c=3×108m/s.(2)电磁波的频率f=c λ =3×108m/s 6×103m =5×104Hz答:该信号的传播速度是3×108m/s;频率是5×104Hz.
传播速度就是光速 频率=速度÷波长

5,XKKA雷达波段是什么

英语提示音是提醒你收到前面雷达波频率是哪一种,X-band X-波段:10.525 GHz+25 MHz(X频)K-band K-波段:24.150 GHz+100 MHz(K宽频)KA-band Ka-波段:34.700 GHz+1300 MHz(KA超宽频)KU--band Ku-波段:13.400 GHz+25 MHz(欧洲制式雷达波段Ku-波段)在国内KU测速没有怎么看到,所以KU频并不是很重要!主要是K及Ka表现要好!市区内主要是报X band和k band,X band大概是一些银行或自动门发出的干扰信号,k band和ka band主要出现在一些路口,和高速路上。Ka频也是最难对付的。 K频的表现各个品牌的雷达都不会差太多,Ku频不是每个雷达都有的功能,而Ka频上大家的表现就会差天差地了。
德国人开始独立开发自己的雷达,他们选择1.5cm作为自己雷达的中心波长。这一波长的电磁波就被称为k波段(k = kurtz,德语中“短”的字头)。 “不幸”的是,德国人以其日尔曼民族特有的“精确性”选择的波长可以被水蒸气强烈吸收。结果这一波段的雷达不能在雨中和有雾的天气使用。战后设计的雷达为了避免这一吸收峰,通常使用比k波段波长略长(ka,即英语k-above的缩写,意为在k波段之上)和略短(ku,即英语k-under的缩写,意为在k波段之下)的波段。 (1)由波瓣宽度的比较,ku波段雷达的定位精度高于x波段雷达; (2)由于ku波段雷达的工作频率15.7ghz—16.7ghz远远高于x波段雷达的工作频率 9.0ghz—9.5ghz,ku波段雷达比x波段雷达更不易受干扰,在大雨、大雪的天气情况下仍 然有良好的效 果; (3)由于ku波段雷达的垂直波束俯角比x波段雷达的大,可知ku波段雷达有较好的俯 视角可以覆盖更近的区域; (4)由于ku波段雷达的重量(760kg)比x波段雷达的重量(1500kg)要轻740kg,而且尺 寸也要比x波段雷达小,对于在建的站坪指挥大楼的屋顶结构没有很大影响,另外据有关报 道x波段雷达的噪声和振动比ku波段雷达大,对管制员可能有会有一定的影响。 综合考虑以上各方面的因素,ku波段雷达在一些关键的技术性能上优于x波段雷达。

6,毫米波雷达的频率范围是多少

毫米波雷达的工作频率范围为30GHz至300GHz,可以检测目标、测速、测距和测量方位。
雷达工作原理核心是雷达发射一定频率的电磁波,并接收目标反射回来的回波,根据回波判定目标的某些状态。雷达发射的电磁波的频率就是它的工作频率。工作频率对雷达起着倏关重要的作用,直接影响雷达的探测距离、角分辨率、多普勒测速性能和雷达的尺寸、重量和造价等。 前用的雷达工作频率范围为500-40,000兆赫,一些特殊用途的雷达的工作频率则超出了上述范围,如超视距雷达的工作频率低到2-5兆赫,而毫米波雷达的工作频率达到94,000光赫。对于一种特定的雷达,它的最佳工作频率由它所要完成的任务决定。 同时,工作频率的选择又是对雷达的尺寸、发射功率、天线波束宽度等的综合考虑。 雷达尺寸 频率越低,电磁波的波长越长,产生产发射电磁波的发射管的尺寸就越大,同时重量越重;反之,频率越高,发射管的尺寸越小,重量也随之减少,这样,就可以在一些空间受限的场合使用(如机载雷达)。 波束宽度 深人的理论分析表明,雷达的波束宽度与波长成正比,而与天线尺寸成反比。所以,为了达到相同的角分辨力,频率越高,波长越短,所需天线尺寸也越小。 大气衰减 电磁波在大气中传播时,由于大气的吸收和散射而发生衰减,频率越高,衰减越多。频率低于100兆赫时,这种衰减可以忽略,因而能够传播得很远,例如,工作频率很低的超视距雷达可以有几千公里的探测范围;频率高于10,00o兆赫时,衰减就很严重了,例如,毫米波雷达难以达到很远的距离。 多普勒效应 我们在第二节中介绍了多普勒效应,多普勒频移不仅与目标和雷达的接近速度成正比,而且与波的频率成正比,频率越高,多普勒频移越显著。但是,过人的多普勒频移有时也会造成麻烦,所以在某些场合需要限制雷达的工作频率,但在另一些场合,又需要选择相当高的频率,以提高多普勒测速的灵敏度。 背景噪声 雷达的回波信号受到噪声的干扰,这些噪声一方面来源于雷达接收机内部,另一方面来源于宇宙空间存在的电磁辐射和大气变化带来的噪声,即背景噪声。背景噪声主要包括宇宙电磁辐射和大气噪声。宇宙噪声在低频段较高,而大气噪声在高频段较高。很多雷达的噪声主要来源于内部,但当雷达需要很远的探测范围而使用低噪声的接收机时,背景噪声就占据主导地位。 从以上分析可以知道,不同场合,不同用途的雷达,工作频率差别很大。地面雷达几乎涵盖了所有的频率范围,如功率达到几兆瓦的大探测范围的警戒雷达,由于没有雷达尺寸的限制,在工作频率很低的同时,可以做得很大以得到相当高的角分辨力。空中警戒雷达和预警雷达工作在uhf和vhf频段,这一频段的背景噪声最小,大气衰减也可以忽略,但由于大量的通信信号使用这一频段,所以雷达只能在特定的情况和地理区域中使用。舰载雷达受到有限的使用空间的限制,频率不能很低,同时,复杂多变的天气环境又限定了频率的上限。机载雷达对雷达尺寸的要求更加苛刻,为了在有限的空间和负载能力下达到较高的分辨力,机载雷达的工作频率一般都较高。

文章TAG:雷达中频信号是多少雷达  中频信号  信号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