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85单次多少字符

485单次7B字符每个字节代码为B1个数字或英文=1B1个汉字=2B

485单次多少字符

2,RS485通讯中为什么波特率越高能够传输的距离越短

比特率的定义是这样的,是指每秒传送的比特(bit)数。单位为 bps(Bit Per Second)。比如在实际的通信过程中常将比特率设置为9600 bps,即每秒传输9600个bit也即是每秒传输9600/8=1200个字节(一个字节等于8bit)。比特率越高代表传输速度越快,意味数据变化的越快(电平高低切换越快),频率也因此越高。而在通信过程中的导线的电感是一定的为常数:它的电感用L0=μ0 ×L×(In2L/R-0.75)/2πL0:圆截面直导线的电感 [H] ;L:导线长度 [m] ;R:导线半径 [m];μ0 :真空导磁率,μ0=4π10-7 [H/m]而导线的感抗等于:XL = 2πfL ,XL 就是感抗,f 是频率,L是线圈电感(上面公式已经说明已确定导线中的电感是不变的),也就是说频率f越大,感抗XL越大,对信号的阻碍能力越强,信号消耗越大,传输距离也就越短。扩展资料:RS485有两线制和四线制两种接线,四线制只能实现点对点的通信方式,现很少采用,现在多采用的是两线制接线方式,这种接线方式为总线式拓扑结构,在同一总线上最多可以挂接32个节点。在RS485通信网络中一般采用的是主从通信方式,即一个主机带多个从机。很多情况下,连接RS-485通信链路时只是简单地用一对双绞线将各个接口的“A”、“B”端连接起来,而忽略了信号地的连接,这种连接方法在许多场合是能正常工作的,但却埋下了很大的隐患。原因1是共模干扰:RS-485接口采用差分方式传输信号方式,并不需要相对于某个参照点来检测信号,系统只需检测两线之间的电位差就可以了,但容易忽视了收发器有一定的共模电压范围。RS-485收发器共模电压范围为-7到+12V,只有满足上述条件,整个网络才能正常工作;当网络线路中共模电压超出此范围时就会影响通信的稳定可靠,甚至损坏接口;原因二是EMI的问题:发送驱动器输出信号中的共模部分需要一个返回通路,如没有一个低阻的返回通道(信号地),就会以辐射的形式返回源端,整个总线就会像一个巨大的天线向外辐射电磁波。

RS485通讯中为什么波特率越高能够传输的距离越短

3,转载串口通信232485422 详细解析

2019-04-06 我爱你文摘 1. 什么是串口通信? 常见的串口通信一般是指异步串行通信。这里就要说一下同步和异步的区别了。 先讲一下串行通信的概念。那么,与串行通信相对的是什么呢? 与串行通信相对的是并行通信。数据传输一般都是以字节传输的,一个字节8个位。拿一个并行通信举例来说,也就是会有8根线,每一根线代表一个位。 一次传输就可以传一个字节,而串口通信,就是传数据只有一根线传输,一次只能传一个位,要传一个字节就需要传8次。在很多设备上,不方便接太多线,比如接8根数据线,也不方便接同步时钟信号(这个后面再说),于是一种异步串行通信就诞生了。 相对来说,异步串口通信,就只需要一根线就可以发送数据了。在对速率要求不高的情况,使用一根线发送数据是带来大大的方便和实用价值的。 那么问题来了,怎么样才能保证一根线就能发送正常的数据呢。也就说发送方发送的数据,接收方是怎么知道是什么数据呢。 为了能正常发送数据和接收正确的数据,那异步串口通信就需要满足以下几个条件:也就是双方必要约定一种暗号,也许当时发送这个通信的小组是这样讨论的。 经理:我要用一根线就能传输数据,你来给我定个标准。 研发:好。 经理:只有一根线,我怎么知道数据什么时候开始呢。 研发:就一根线,默认是高电平,那就有一个起始位吧。当检测到有低电平的时候,就是开始有一个字节的数据发送了,起始位之后,先是字节的最低位,传送一个字节。 经理:可是,就一根线,过来的数据会不会有干扰,容易出错呀。 研发:行呀,那就在字节数据后再加一个校验位。可以做奇校验,偶校验,1校验,0校验,无校验。 经理:嗯 ,很不错。有起始位就应该有停止位,那我们就再加个停止位在后面吧。 研发:...... 经理:传输一串数据,对方要怎么知道数据的拆分呢,怎么按时间或频率去解读数据位,校验位呢。 研发:这样吧,双方约定一个波特率吧,定义一个每个位占用多长的时间,这样双方按这个波特率就可以处理了。 经理:这个比特率呀 研发:老板,是波特率。 经理:我知道,是比特率嘛。 研发:这个波特率呢,是指1S钟可以传输多个位,也就知道一个位占用多长时间。这样就解决传输的问题了。 经理:那万一传输过程,数据快太,判断失误停不下来怎么办。 研发:那就把停止位可以调节为1个停止位或者2个停止位。这样就可以停下来了。 经理:嗯,听着不错。就这样办吧。 于是,串口通信就这样出来了。 在串口的通信参数上,就有了波特率,数据位,停止位,校验位这几个参数来确保串口通信的正确性和稳定上。当然,这只是某个方面保证串口通信的正确性和稳定性,不代表设备间通信的正确性和稳定性。 2. 串口通信主要为分232,485,422 通信三种方式 说一下这三种通信方式的区别: 232: 232 通信主要是由RX,TX,GND三根线组成。 RX与TX,TX接RX,GND接GND。这样还是比较好理解吧。因为发送和接收分别是由不同的线处理的,也就是能同时发送数据和接收数据,这就是所谓的全双工。 在这里扩展一下,串口通信还有一个功能叫做全功能串口通信,也叫标准串口。因为在两个设备间进行数据传输,有些设备处理速度比较快,有些数据比较慢。 为了保证数据能正常传输,在RX,TX的基础上,还增加了几个控制引脚,本来好端端就R,T,G,三根线,凑着就凑齐了9个引脚,召唤出了DB9这个东西。485: 485是为了解决232通信距离的问题。原理什么之类的就不多讲了。反正232通信距离就是不长。485主要是以一种差分信号进行传输,只需要两根线,+,-两根线,或者也叫A,B两根线。A,B两根线的差分电平信号就是作为数据信号传输。 那么问题来了,那是不是就没有RX和TX的概念了。是的,发送和接收就不能分开了。发送和接收都是靠这两根的来传输,也就是每次只能作发送或者只能作接收,这就是半双工的概念了,这在效率上就比232弱很多了。 就像对讲机一样,经常是某个人讲完之后,都要说一个over,确保当前说完了,等待对方回复。485就是这样牺牲了232全双工的效率来达到自己传输距离远的代价。那有没有即保留了232的全双工,又可以像485这样提高传输距离呢,于是,422出来了。 422: 422呢,有些标注为485-4;而485就标注为485-2。有什么区别呢?就是为了好记呢。485-2就是2根线,485-4就是4根线。422就是把232的RX分成两根线,RX+,RX-,把TX分成TX+,TX-。这样就可以同时发送和同时接收了,还可以像485这样,有较远的传输距离。 3. 波特率(baud rate)和比特率(bit rate) 理解了串口中这些既熟悉又陌生的术语之后,我们再来看看波特率(baud rate)。 说实话,在数据通信中,比特率(bit rate)比较容易理解,就是一定时间内,能够传输多少个bit。例如bps,就是bit per second的缩写。那什么是波特率呢? 在通信中,波特率也称作符号速率(symbol rate),指的的是“数据变化”的速率。说着很拗口,我们举个例子: 在计算机系里,小杨和小李是一对好基友,不过小杨是学霸、小李是学渣。所以,期末考试到了,小杨决定“鼎力相助”。怎么办呢? 二人约定,考试时,小杨携带黑色和白色两支笔,根据两支笔出现的情况,表示A、B、C、D四种答案,即: 白色的笔没有出现 黑色的笔没有出现 A 白色的笔没有出现 黑色的笔出现 B 白色的笔出现 黑色的笔没有出现 C 白色的笔出现 黑色的笔出现 D 同时约定,在考试开始1小时之后,小杨从第1道选择题开始,以每分钟更换一次的速度,更换答案。小李按照这个速度,以及大家的约定,通过观察两支笔出现的情况,获得答案。 确实是个好方法,不过仔细想想,这其实是一个典型的异步通信过程。通信的过程中,答案更新的速度(每分钟1次),就是我们所说的baud rate(或者symbol rate),即1 bd per minute(可以把bd看着baud的单位)。 与此同时,每次更新,传递了多少信息呢?表面上看是A、B、C、D,本质上是由白和黑所代表的两个bit,00、01、10或者11。因此,每次更新传递2个bit的信息,所以bit rate就是2 bits per minute。 上面的例子中,通信的波特率和比特率是不同的,分别为1和2(per minute),而有些通信系统,例如我们所熟知的串口通信,它们却是一样的,例如我们说115200的波特率,实际上的比特率也是115200。因为一次只传输1个bit(0或者1)。

转载串口通信232485422 详细解析


文章TAG:一条485一条数据多少字节  485单次多少字符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