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LC串联谐振Q值计算

串联q=wl/r =1/wcr 并联q=r/wl 有载q=r/wl=wc/g r是并联总电阻
http://www.jxdii.gov.cn/zwga/2006/23146.html

LC串联谐振Q值计算

2,关于谐振电路中品质因素Q值计算的一个问题

品质因素Q的说法多了,什么东西都可以扯到Q,感觉很乱……是串联谐振还是并联谐振?串联谐振有ωL=1/ωC,有Q=ωL/R=1/ωCR,并联谐振还是ωL=1/ωC,Q=1/ωlG=ωC/G(电导)

关于谐振电路中品质因素Q值计算的一个问题

3,LCR串联谐振电路Q值计算

串联谐振出现时,电路中的电流I=U/R。 而电感两端的电压与电容两端的电压相等,都等于外加电压U的Q倍。 于是在电阻上消耗的有功功率P=U^2/R, 而在电感和电容上的无功功率=UL*I=Uc*I=QU*(U/R)=QP 这就是此电路中Q值的物理意义: Q=电感(或电容)上无功功率与电阻上有功功率的比值。

LCR串联谐振电路Q值计算

4,谐振回路的有载品质因数Q怎么计算

1、RLC串联谐振:谐振时的感抗(或容抗)除以串联电阻等于品质因数Q。2、RLC并联谐振:并联电阻除以谐振时的感抗(或容抗)等于品质因数Q。3、品质因数是电学和磁学的量,表示一个储能器件(如电感线圈、电容等)、谐振电路中所储能量同每周期损耗能量之比的一种质量指标;串联谐振回路中电抗元件的Q值等于它的电抗与其等效串联电阻的比值;元件的Q值愈大,用该元件组成的电路或网络的选择性愈佳。

5,对串联谐振电路Q值的计算公式是QWLRRL而不用QWLR为什么

好像是公式写错了,应该是:Q=ωL/(R+RL),其中RL是电感线圈上的导线本身的电阻,因为值很小,所以大多数情况下可以忽略不计,公式就变成了Q=ωL/R。如果导线很细,圈数比较多,电阻值比较大时就不能忽略了,就要用Q=ωL/(R+RL)来计算了。
虽然我很聪明,但这么说真的难到我了

6,谐振电路中Q值代表什么意思

Q值又叫品质因数,是衡量一个谐振回路或线圈的品质的重要参数。因为是个比值,所以是个不名数,只有数值,没有单位。 如何计算? 对谐振回路而言,Q值等于这个谐振回路线圈的电感量(亨利,H),除以:电容器电容量(法拉,F)乘以回路电阻(欧姆,Ω)的乘积。也就是说,谐振回路的线圈电感量越大、电阻和电容越小,谐振回路的Q值越高。对线圈而言,Q值等于这个线圈的电感量,除以这个线圈的电阻值。也就是说,线圈要想提高Q值,可以换粗线绕(低频)、或使用多股线绕(中频中波段)、或蜂房绕法(减小分布电容)、或用镀银线间绕(高频短波段)、或加磁芯(用长磁棒),都可以提高Q值。 提高Q值有何好处呢?因为线圈是谐振回路的一个组成部分,所以我们不用谈线圈,只谈谐振回路就可以了。Q值高了,谐振回路的选频能力就强,收信机的灵敏度就高(可收到原来听不到的远地电台),选择性就好(不串音),性能就提高了。 可谐振回路的Q值也不是越高越好,因为Q值高,选频的峰虽然高了,但通带却变窄了,同时稳定性变差,调好的电台一松手就跑了。通带变窄对中波短波以听新闻语言为主的电台当然无所谓了,这些电台的频宽只有9千赫(原来是10千赫,1978年改为中波段国际标准9千赫,短波段仍然保持10千赫);但对听音乐为主的调频电台和电视台就不行了,调频电台的带宽250千赫,电视台信号带宽8000千赫,再使用原来的电路就不行了,增加带宽的办法有两个:较好的方法是,使用多个不同频率的调谐回路共同组成一个宽频带,这个方法在保证灵敏度和选择性不变的前提下可以增加带宽,缺点是线路复杂,要使用多级放大,简单的方法是,向谐振回路上并联一个电阻,并联的这个电阻阻值越小,带宽增加的越多,这个方法的优点是:简单。缺点是:放大量显著变小,灵敏度和选择性明显变劣。 关于谐振回路Q值的讨论:线圈的Q值较好理解,同样的电感量,电阻越小,震荡起来损耗就越小,Q值肯定要高啦。但是对于谐振回路,为什么又把电容量弄到分母上,电容量越大反而Q值越低呀?电容也储存电能呀,真是令人费解。 真实的情况是这样的:谐振回路对某一频率的交流电谐振是有条件的,就是线圈的电感量与电容器的电容量的乘积必须为一个固定值,当线圈对这个交流电的感抗与电容器对这个交流电的容抗一样大时,因为二者方向相反,可以互抵,这个谐振回路就对这个频率的交流电谐振了。有两种方案可做比较:大电感配小电容,或小电感配大电容(因为要乘积为固定值)。第一种方案电路中电压高,电流小,因为电感量大,所以同样的电流能感应出高电压,但电容量小存电量小形不成大电流,属于高压小电流方案;第二种方案电路中电压低,电流大,因为电感量小所以同样的电流只能感应出不高的电压,但电容量大存电量多可以形成大电流,属于低压大电流方案。这样就很清楚了,震荡是电流在线圈与电容器之间来回跑,与高压输电原理相同,高压小电流方案损耗必然小,Q值肯定高啦。 从理论上分析,Q值等于谐振回路的电抗的绝对值与电阻的比值。电抗越大、电阻越小谐振回路的Q值越高。线圈的感抗是和电感量成正比的,而电容器的容抗却是和电容量成反比的,使用大电感量与小电容量组合成的谐振回路,可形成较大的电抗,是大感抗对大容抗互抵,从而形成高Q值。而使用小电感量与大电容量组合成的谐振回路,却无法形成较大的电抗,是小感抗对小容抗互抵,从而Q值很低。

7,RLC串联谐振电路Q值大概为多少

电感器或电容器在谐振时产生的电抗功率与电阻器消耗的平均功率之比,称为谐振时之品质因子,亦称q值因子.品质因子q值愈大表示电路对谐振时之响应愈佳. 对于串联谐振q=wl/r=1/wc;可求w^2=1/lc 带入可得q=sqrt(l/c)*(1/r).q值是与l/c的开方成正比 与电阻成反比
一般很少超过50的。往小的说就没什么意思了。

8,如何估算LC电路的Q值

Q等于谐振时的感抗XLo(或Xco)/R来求取:Q=XLo/R
品质因数(q因数)  quality factor  电学和磁学的量。表示一个储能器件(如电感线圈、电容等)、谐振电路中所储能量同每周期损耗能量之比的一种质量指标;串联谐振回路中电抗元件的q值等于它的电抗与其等效串联电阻的比值;元件的q值愈大,用该元件组成的电路或网络的选择性愈佳。  对于无辐射系统,如z=r+jx,则q =|x|/r。si单位:1(一)。  q=无功功率/有功功率  串联谐振回路的品质因数为串联谐振回路的特性阻抗与回路电阻之比。  在串联电路中,电路的品质因数q有两种测量方法,一是根据公式 q=ul/u0=uc/u0测定,uc与ul分别为谐振时电容器c与电感线圈l上的电压;另一种方法是通过测量谐振曲线的通频带宽度△f=f2-f1,再根据q=f0/(f2-f1)求出q值。式中f0为谐振频率,f2与f1是失谐时,亦即输出电压的幅度下降到最大值的1/√2(=0.707)倍时的上、下频率点。q值越大,曲线越尖锐,通频带越窄,电路的选择性越好。在恒压源供电时,电路的品质因数、选择性与通频带只决定于电路本身的参数,与信号源无关。

9,LC串联谐振的品质因数Q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1是一串联谐振电路,它由电容C、电感L和由电容的漏电阻与电感的线电阻R所组成。此电路的复数阻抗Z为三个 元件的复数阻抗之和。Z=R+jωL+(-j/ωC)=R+j(ωL-1/ωC)上式电阻R是复数的实部,感抗与容抗之差是复数的虚部,虚部我们称之为电抗用X表示, ω是外加信号的角频率。当X=0时,电路处于谐振状态,此时感抗和容抗相互抵消了,即式⑴中的虚部为零,于是电路中的阻抗最小。因此电流最大,电路此时是一个纯电阻性负载电路,电路中的电压与电流同相。电路在谐振时容抗等于感抗,所以电容和电感上两端的电压有效值必然相等,电容上的电压有效值UC=I*1/ωC=U/ωCR=QU 品质因素Q=1/ωCR,这里I是电路的总电流。
Q=谐振频率f0/宽带BwQ=1/R*根号下(L/C) f0=1/(2π根号下LC)
Q=1/R×根号下(L/C)妈的上边一群人回答的什么狗屁玩意,当复制狗水经验
1.串联谐振电路中w=w0=1/√LC Q=1/wCR。2.Q值等于谐振电路中储存能量的最大值与每个周期内消耗能量之比的2??倍。其中,Q为谐振电路的品质因数。
1.串联谐振电路中w=w0=1/√LC Q=1/wCR。2.Q值等于谐振电路中储存能量的最大值与每个周期内消耗能量之比的2??倍。其中,Q为谐振电路的品质因数。
q=q/p;lrc串谐时,为c上电压比回路电压。

10,LC并联谐振回路的Q值如何测量

基本原理在高频电子线路中,用选频网络选出我们所需的频率和滤除不需要的频率成分。通常,在高频电子线路中应用的选频网络分为两类。第一类是由电感和电容元件组成的振荡回路(也称谐振回路),它又可以分为单振荡回路以及耦合振荡回路;第二类是各种滤波器,如LC 滤波器,石英晶体滤波器、陶瓷滤波器和声表面滤波器等。本实验主要介绍第一类振荡回路。1、 串联谐振回路信号源与电容和电感串联,就构成串联振荡回路。电感的感抗值( wL )随信号频率的升高而增大,电容的容抗值(wC1)则随信号频率的升高而减小。与感抗或容抗的变化规律不同,串联振荡回路的阻抗在某一特定频率上具有最小值,而偏离特定频率时的阻抗将迅速增大,单振荡回路的这种特性为谐振特性,这特定的频率称为谐振频率。图2-1 所示为电感L、电容C 和外加电压Vs 组成的串联谐振回路。图中R 通常是电感线圈损耗的等效电阻,电容损耗很小,一般可以忽略。图2-1 串联振荡回路保持电路参数R、L、C 值不变,改变外加电压Vs 的频率,或保持Vs 的频率不变,而改变L 或C 的数值,都能使电路发生谐振(回路中的电流的幅度达到最大值)。在某一特定角频率 w0 时,若回路电抗满足如下条件: (2-1)则电流为最大值,回路发生谐振。上式称为串联谐振回路的谐振条件。回路发生串联谐振的角频率w0 和频率f0 分别为:(2-2)将式(2-2)代入式(2-1)得(2-3)我们把谐振时的回路感抗值(或容抗值)与回路电阻R 的比值称为回路的品质因数,以Q 表示,简称Q 值,则得(2-4)若考虑信号源内阻Rs 和负载RL 后,串联回路的电路如图2-2 所示。由于Rs 和RL的接入使回路Q 值下降,串联回路谐振时的等效品质因数 QL 为图2-3 为串联振荡回路的谐振曲线,由图可见,回路的Q 值越高,谐振曲线越尖锐,对外加电压的选频作用愈显著,回路的选择性就愈好。因此,Q 值的大小可说明回路选择性的好坏。当回路的外加信号电压的幅值保持不变,频率改变为w = w1 或2 w = w 时,此时回路电流等于谐振值的倍,如图2-4 所示。 w2 ? w 1称为回路的通频带,其绝对值为 (2-5)式中 w1 和 w 2为通频带的边界角频率。在通频带的边界角频率 w1 和 w 2上,。这时,回路所损耗的功率为谐振时的一半,所以这两个特定的边界频率又称为半功率点。2、并联谐振回路串联谐振回路适用于信号源内阻等于零或很小的情况(恨压源),如果信号源内阻很大,采用串联谐振回路将严重降低回路的品质因数,使串联谐振回路的选择性显著变坏(通频带过宽)。在这种情况下,宜采用并联谐振回路。并联谐振回路是指电感线圈L、电容器C 与外加信号源相互并联的振荡电路,如图2-5 所示。由于电容器的损耗很小,可以认为损耗电阻集中在电感之路中。图2-5 并联振荡回路并联振荡回路两端间的阻抗为: (2-6)在实际应用中通常满足wl 〉〉R 的条件,因此 (2-7)并联谐振回路的导纳Y=1/Z,由式(2-7)得(2-8)式中,G=CR/L 为电导,B=(wC-1/wL)为电纳。因此,并联振荡回路电压的幅值为(2-9)由式2-9 可见,当回路导纳B=0 时 ,回路电压V0 与电流Is 同相。我们把并联振荡回路的这种状态叫做并联回路对外加信号源频率发生并联谐振。由并联振荡回路导纳 的并联谐振条件,可以导出并联回路角频率p w 和谐振频率p f 分别为:(2-10)同样的 若考虑信号源内阻Rs 和负载RL 后回路Q 值下降。和串联回路一样,Qp 愈高,谐振曲线愈尖锐,回路的选择性愈好,但通频带愈窄。高频电子线路实验指导书五、实验步骤参考实验箱附带的接收模块上印刷的原理图G2。1、在主箱上正确插好接收模块,按照电路原理图G2,正确连接电路电源线,+12V孔接+12V,+5V 孔接+5V,GND 接GND(从电源部分+12V 和+5V 插孔用连接线接入),接上电源通电,并拨动开关K1 (若正确连接了,扩展板上的电源指示灯将会亮)。2、将跳线JA1 连接好,JAB 断开,组成LC 串联回路,输入频率为10.7MHz 的高频信号(参考高频信号源的使用),观察电路起振情况,记录输入、输出电压值。3、电压增益AV0可以由示波器直接测量。方法如下:用示波器测输入信号的峰峰值,记为Ui。测输出信号的峰峰值记为Uo。则小信号放大的电压放大倍数为Uo/Ui。同学们也可以换用扫频仪测试AV0 。4、测量通频带BW用逐点法测量BW。先调谐LC 谐振回路使其谐振o f =10.7MHz,记下此时的电压放大倍数vo A ,然后改变高频信号发生器的频率(保持其输出电压uS 不变),并测出对应的电压放大倍数vo A ,多测几点。用扫频仪测量BW。同学们自行测试,并比较结果。5、放大器的选择性放大器选择性的优劣可用放大器谐振曲线的矩形系数Kr0.1 表示,用(4)中同样的方法测出B0.1 即可得:6、将跳线JA1 连接好,JAB 断开,组成LC 并联回路,做上面同样的步骤。

文章TAG:谐振谐振q值取多少  LC串联谐振Q值计算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