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米波频段是多少,为什么毫米波雷达频率常选8mm和3mm波段
来源:整理 编辑:亚灵电子网 2023-08-02 09:26:25
1,为什么毫米波雷达频率常选8mm和3mm波段
8mm和3mm波段就是30~300GHz ka毫米波频段!
2,毫米波的波段
00:00 / 00:4570% 快捷键说明 空格: 播放 / 暂停Esc: 退出全屏 ↑: 音量提高10% ↓: 音量降低10% →: 单次快进5秒 ←: 单次快退5秒按住此处可拖拽 不再出现 可在播放器设置中重新打开小窗播放快捷键说明

3,微波和毫米波的频率范围分别是多少
毫米波指波长1-10毫米的电磁波,其相当的频率范围300GHZ-30GHZ,处于微波范围的高端
4,关于毫米波
分类: 教育/科学 >> 科学技术 问题描述: 那位大哥能解释一下毫米波的产生、应用、特点呀?感激不尽! 解析: 毫米波是介于微波与光波之间的电磁波,通常毫米波频段是指30~300GHz,相应波长为1~10mm 。目前绝大多数的应用研究集中在几个“窗口”频率,包括35、45、94、140、220GHz和三个吸收峰(60、120、200GHz频率上)。 毫米波电子系统具有如下特性: 小天线孔径具有较高的天线增益;高跟踪精度和制导精度; 不易受电子干扰; 低角跟踪时多径效应和地杂波干扰小; 多目标鉴别性能好; 雷达分辨率高; 大气衰减“谐振点”可作保密传输。 用在军事领域比较多比如在雷达、制导、战术和战略通信、电子对抗、遥感、辐射测量等
5,毫米波的波段
光纤通信中常见的波长有850nm,1310nm,1490nm,1550nm等等,不是毫米波。目前,毫米波段有24GHz、60GHz、77GHz、120GHz,其中24 GHz和77 GHz用于汽车。
6,5g毫米波是什么意思
毫米波其本质上就是一种高频电磁波,是波长1-10毫米的电磁波,通常来说就是频率在30GHz-300GHz之间的电磁波。是5G通讯中所使用的主要频段之一。5G通讯中主要使用两个通讯频段,Sub-6GHz为低频频段,主要使用6GHz以下频段进行通讯。毫米波频段则使用24GHz-100GHz的高频毫米波进行通讯,5G对于毫米波的利用,大多集中在24GHz/28GHz/39GHz/60GHz几个频段之中。扩展资料:注意事项:根据3GPP协议规定,5G网络主要使用两段频率,FR1频段和FR2频段。FR1频段的频率范围是450MHz-6GHz,又称sub 6GHz频段,FR2频段的频率范围是24.25GHz-52.6GHz。毫米波带来了大带宽和高速率。基于sub 6GHz频段的4G LTE蜂窝系统可使用的最大带宽是100MHz,数据速率不超过1Gbps。而在毫米波频段,可使用的最大带宽是400MHz,数据速率高达10Gbps甚至更高。在5G时代,这样的带宽表现才能满足用户对特定场景的需求。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毫米波
7,波长为一毫米的微波频率是多少
f=c/λ=3×10的8次方/10的负三次方=3×10的11次方Hz微波速度约为3×10^8m/s,所以l=v/r=3*10^8/2.45*10^3*10^6=0.122m频率为3乘以10的11次方赫兹。因为频率等于波速除以波长,波速等于3乘以十的八次方米每秒,波长为1毫米(即十的负三次方米),所以代入数据可求。
8,关于毫米波
毫米波是介于微波与光波之间的电磁波,通常毫米波频段是指30~300GHz,相应波长为1~10mm 。目前绝大多数的应用研究集中在几个“窗口”频率,包括35、45、94、140、220GHz和三个吸收峰(60、120、200GHz频率上)。毫米波电子系统具有如下特性:小天线孔径具有较高的天线增益;高跟踪精度和制导精度;不易受电子干扰;低角跟踪时多径效应和地杂波干扰小;多目标鉴别性能好;雷达分辨率高;大气衰减“谐振点”可作保密传输。用在军事领域比较多比如在雷达、制导、战术和战略通信、电子对抗、遥感、辐射测量等毫米波是指波长介于超高频(SHF)和至高频(EHF)之间的电磁波。毫米波的波长范围大约在1至10毫米之间,所对应的频率范围是30~300GHz。主要应用于气象雷达、空间通信、射电天文等方面。毫米波是由开放的高频震荡电路产生的,频率范围是30-300GHz。用于气象研究、雷达探测、信息通信、射电天文等,特点传输距离远,可以被电离层反射传输!!!再看看别人怎么说的。
9,什么是毫米波制导
毫米波制导技术定义:毫米波通常是指波长在1~10毫米(对应频率在300~30千兆赫)的电磁波段。毫米波制导方式有以下五种:毫米波指令制导、毫米波驾束制导、毫米波主动寻的制导、毫米波被动寻的制导、毫米波半主动寻的制导。毫米波段大气传输衰减较小的窗口频段有四个:35、94、140和220千兆赫。目前,采用毫米波制导方式的制导武器主要使用35和94千兆赫这两个窗口。140和220千兆赫频段的元器件还很不成熟,制导系统的应用尚在拟议中。 毫米波频谱介于微波和红外波段之间,因此兼有微波和红外波段的优点。同微波制导系统相比,毫米波制导系统的特点是:①制导精度高;②抗干扰能力强;③体积小重量轻;④它的缺点是大气和降雨对毫米波的传播衰减比微波大,因而作用距离有限,大雨时难以正常工作。同红外及光学制导系统相比,其特点是:①受气象和烟尘的影响小,能够适应复杂的战场环境及气候条件;②制导精度比光电系统低。 毫米波介于微波和红外波段之间,兼备有这两个波段的固有特性。它避免了光电制导系统全天候作战能力差的弱点,同时具有较高的制导精度和抗干扰性能,而且体积小、重量轻,但工艺技术难度较大,成本较高。只有近年来毫米波元器件,特别是固体器件的迅速发展,才使毫米波制导系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10,毫米波雷达的频率范围是多少
雷达工作原理核心是雷达发射一定频率的电磁波,并接收目标反射回来的回波,根据回波判定目标的某些状态。雷达发射的电磁波的频率就是它的工作频率。工作频率对雷达起着倏关重要的作用,直接影响雷达的探测距离、角分辨率、多普勒测速性能和雷达的尺寸、重量和造价等。 前用的雷达工作频率范围为500-40,000兆赫,一些特殊用途的雷达的工作频率则超出了上述范围,如超视距雷达的工作频率低到2-5兆赫,而毫米波雷达的工作频率达到94,000光赫。对于一种特定的雷达,它的最佳工作频率由它所要完成的任务决定。 同时,工作频率的选择又是对雷达的尺寸、发射功率、天线波束宽度等的综合考虑。 雷达尺寸 频率越低,电磁波的波长越长,产生产发射电磁波的发射管的尺寸就越大,同时重量越重;反之,频率越高,发射管的尺寸越小,重量也随之减少,这样,就可以在一些空间受限的场合使用(如机载雷达)。 波束宽度 深人的理论分析表明,雷达的波束宽度与波长成正比,而与天线尺寸成反比。所以,为了达到相同的角分辨力,频率越高,波长越短,所需天线尺寸也越小。 大气衰减 电磁波在大气中传播时,由于大气的吸收和散射而发生衰减,频率越高,衰减越多。频率低于100兆赫时,这种衰减可以忽略,因而能够传播得很远,例如,工作频率很低的超视距雷达可以有几千公里的探测范围;频率高于10,00o兆赫时,衰减就很严重了,例如,毫米波雷达难以达到很远的距离。 多普勒效应 我们在第二节中介绍了多普勒效应,多普勒频移不仅与目标和雷达的接近速度成正比,而且与波的频率成正比,频率越高,多普勒频移越显著。但是,过人的多普勒频移有时也会造成麻烦,所以在某些场合需要限制雷达的工作频率,但在另一些场合,又需要选择相当高的频率,以提高多普勒测速的灵敏度。 背景噪声 雷达的回波信号受到噪声的干扰,这些噪声一方面来源于雷达接收机内部,另一方面来源于宇宙空间存在的电磁辐射和大气变化带来的噪声,即背景噪声。背景噪声主要包括宇宙电磁辐射和大气噪声。宇宙噪声在低频段较高,而大气噪声在高频段较高。很多雷达的噪声主要来源于内部,但当雷达需要很远的探测范围而使用低噪声的接收机时,背景噪声就占据主导地位。 从以上分析可以知道,不同场合,不同用途的雷达,工作频率差别很大。地面雷达几乎涵盖了所有的频率范围,如功率达到几兆瓦的大探测范围的警戒雷达,由于没有雷达尺寸的限制,在工作频率很低的同时,可以做得很大以得到相当高的角分辨力。空中警戒雷达和预警雷达工作在uhf和vhf频段,这一频段的背景噪声最小,大气衰减也可以忽略,但由于大量的通信信号使用这一频段,所以雷达只能在特定的情况和地理区域中使用。舰载雷达受到有限的使用空间的限制,频率不能很低,同时,复杂多变的天气环境又限定了频率的上限。机载雷达对雷达尺寸的要求更加苛刻,为了在有限的空间和负载能力下达到较高的分辨力,机载雷达的工作频率一般都较高。毫米波雷达的工作频率范围为30GHz至300GHz,可以检测目标、测速、测距和测量方位。
文章TAG:
毫米波频段是多少毫米 毫米波 频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