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片机的晶振频率是多少,单片机开发板晶振频率是什么
来源:整理 编辑:亚灵电子网 2023-04-03 17:00:04
1,单片机开发板晶振频率是什么
就是单片机的工作频率呀可以从板上在单片机边上的那个金属封装外壳的晶振上看标识,一般是12MHZ或者11.0592M
2,单片机上的晶振为什么有时是12MHZ有时是110592MHZ有什么区别么百
标准的51单片机晶振是1.2M-12M,一般由于一个机器周期是12个时钟周期,所以先12M时,一个机器周期是1US,好计算,而且速度相对是最高的(当然现在也有更高频率的单片机)。11.0592M是因为在进行通信时,12M频率进行串行通信不容易实现标准的波特率,比如9600,4800,而11.0592M计算时正好可以得到,因此在有通信接口的单片机中,一般选11.0592M

3,单片机 晶振 时钟 频率
看你这个问题,有点茫然。总的说说吧。单片机要工作,必须有时钟信号,而时钟信号的产生必须用晶振,晶振频率越高,单片机运行速度越快。一般看书要到第二遍或第三遍有的问题才想到是怎么回事。
4,请问80c51单片机的晶振频率是多少
上面的程序TH0=(65536-50000)/256;TL0=(65536-50000)%256;表示50ms产生一次中断,count++;表示每产生一次中断count加1if(count==18)count=0;sec++;表示每产生18次中断,count清零,也就是每18*50ms清一次零,也就是900ms,sec加1,这个我猜是秒加一。为什么是900ms?我猜是晶振频率不太准确,这个需要自己校准。80c51单片机的晶振频率是最常用的是11.0592M的,也有用12M的。
5,单片机开发板晶振频率是什么
单片机的晶振是给单片机提供时钟震荡的,常用的11.0592、12.000、22.1184、20.000,单位是Mhz这种都配合着瓷片电容使用,20pF~40pF(一般选22、27)晶振是金属封装的,上面印有12.000字样表示12M,不仅仅是单片机,很多设备都有晶振,电子表也有。有些单片机不需要晶振(内部Rc振荡电路提供时钟)。------------------望采纳就是单片机的工作频率呀。可以从板上在单片机边上的那个金属封装外壳的晶振上看标识,一般是12mhz或者11.0592m用11.0592M或12M的比较多。11.0592M通信波特率计算更精确,12M的机器周期是整数方便延时计算
6,单片机晶振频率为4mhz
1、机器周期=晶振周期*12.2、所以单片机中晶振频率为12MHZ的机器周期=12*1/12M=1微秒. 1、一般是12MHZ或者11.0592M。2、开发板晶振频率就是单片机的工作频率呀。可以从单片机边上的金属封装外壳的晶振上看标识。3、每个单片机系统里都有晶振,全程是叫晶体震荡器,在单片机系统里晶振的作用非常大,他结合单片机内部的电路,产生单片机所必须的时钟频率,单片机的一切指令的执行都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上的,晶振的提供的时钟频率越高,那单片机的运行速度也就越快。一、高频率的晶振,晶体制造工艺高 频率越高晶振越薄,越难加工。试想一下,1顿重的钢铁和1公斤重的钢铁以1khz振动,谁最容易起振?对,重的厚的固有谐振频率低,但薄的又容易损坏(比如超声波清洗环节)。为什么单片机外接的晶振频率那么低 二、耗电 单片机与晶振之间的走线,在低频率晶振看来,就是纯导线,对高频率晶振看来,就是有感抗有容抗的导线。在有内阻的情况下,对电容充放电都是在损耗能量。内部倍频的就好点,因为芯片集成部高,电容在内部表现的很小很小。为什么单片机外接的晶振频率那么低 三、元件参数离散性要求高 一般的晶振启动电容都是20pF,太高的晶振对电容要求高,可能走线电容都比启动电容容量大。比如100Mhz需要1pF启动电容,而你走线就可能有2pF了。严重影响其精度,也不好实现。实在想用,只能用有源晶振了。
7,单片机最大可以用多少的晶振支持的波特率一般多少
不同的单片机厂家支持的晶体,和内部的时钟频率的关系是不同的,有的是一半,有的是1/4甚至更多。支持的波特率也是单片机厂商会标记的。9600*6,也就是60K左右,常用的波特率比较高一个档次为115200,因此您这个并不苛刻,要注意规格书里面的说明,还有应用指南。没有特别要求的话,国产的也可胜任了。stc12单片机 24M晶振 最高波特率750000,ch340芯片 本人亲测,完全没问题。实际传输速度40000字节每秒。晶振频率高,最高波特率也可以相应提高,并且可以减小一些常用波特率的误差,如51单片机用定时器1产生波特率,晶振频率低时会出现写入定时器的脉冲个数值很小,如需定时4.5个脉冲,只能写入5和4误差都 很大,如果晶振频率提高1倍,就 可以写入9,误差为0
8,单片机使用的晶体振荡器的频率是12MHz运行下列延时程序的延时时
首先要明白,晶振12MHz时,机器周期1μs。
MOV R7,#,指令周期1μs
NOP,指令周期1μs
DJNZ R,指令周期2μs
RET,指令周期2μs
为计算程序执行时间,以注释形式给每条指令加上标号
DELAY: MOV R7,#250 ;1
LOOP2: MOV R6,#200 ;2
LOOP1:NOP ;3
NOP ;4
NOP ;5
DJNZ R6,LOOP1;6
DJNZ R7,LOOP2;7
RET 8
第3、4、5、6条指令每执行一次,耗费时间3x1μs+2μs=5μs
循环200次,耗时200x5μs=1000μs
加上第2条指令耗时1μs,第7条指令耗时2μs,内层循环总耗时1000μs+1μs+2μs=1003μs
外层循环250次,总共耗时250x1003μs=250750μs
加上第1条指令耗时1μs,第8条指令耗时2μs,整个程序耗时
250750μs+1μs+2μs=250753μs≈0.25s
9,STC90C58AD这块51单片机的晶振频率是多少
不同意楼上的,没测过就相信广告了??晶振频率你自己外接啊,手册上说可以接35M,我只用了22.1184M,高了不稳,这个单片机虽然比ATMEL的51快点,但也不是真正的单周期.要选内部RC的话在ISP的时候设置下就可以(出厂默认是内部RC),看如下文章,http://hi.baidu.com/brave_xixi/blog/item/415ec554cfd8125e574e0030.html晶振可以用很多种,一般使用11M的。是外部晶振,要起振电路。 单片机,全称单片微型计算机知(英语:Single-Chip Microcomputer),又称微控制器(Microcontroller),是把中央处理器、存储器、定时/计数器(Timer/Counter)、各种输入输出接口等都集成在一块集成电路芯片上的微型计算机。与应用在个人电脑中的通用型微处理器相道比,它更强调自供应(不用外接硬件)和节约成本。它的最大优点是体积小,可放在仪表内部,但存储量小,输入输出接口简单,功能较低。由于其发展非常迅速,旧的内单片机的容定义已不能满足,所以在很多应用场合被称为范围更广的微控制器;从上世纪80年代,由当时的4位、8位单片机,发展到现在的32位300M的高速单片机。我用的是12M也有用11.0592M的,一般用外部晶振哈,晶振的两个引脚要接电容晶振可以用很多种,一般使用11M的。是外部晶振,要起振电路上面的程序th0=(65536-50000)/256; tl0=(65536-50000)%256; 表示50ms产生一次中断, count++;表示每产生一次中断count加1 if(count==18) { count=0; sec++; 表示每产生18次中断,count清零,也就是每18*50ms清一次零,也就是900ms, sec加1,这个我猜是秒加一。 为什么是900ms?我猜是晶振频率不太准确,这个需要自己校准。 80c51单片机的晶振频率是最常用的是11.0592m的,也有用12m的。
10,单片机的晶振频率怎么确定
根据使用需要确定,举例:如果要产生标准的串口波特率,应使用11.0592MHz,如果要让51单片机产生整数的时钟频率可使用12MHz或者24MHz单片机。另外根据单片机本身的参数,不要选择过高的频率,否则会工作不稳定。举例:Atmega8L-8PU,这个单片机后面一个8的意思就是建议最大工作频率不要超过8MHz,如果超过8MHz不大于16MHz,可以选用Atmega8L-16PU。从内存中取出一条指令,并指出下一条指令在内存中的位置。对指令进行译码和测试,并产生相应的操作控制信号,以便于执行规定的动作。指挥并控制CPU、内存和输入输出设备之间数据流动的方向。PC用于确定下一条指令的地址,以保证程序能够连续地执行下去,因此通常又被称为指令地址计数器。在程序开始执行前必须将程序的第一条指令的内存单元地址(即程序的首地址)送入PC,使它总是指向下一条要执行指令的地址。扩展资料:在恒定的环境条件下测量振荡器频率时,振荡器频率和时间之间的关系。这种长期频率漂移是由晶体元件和振荡器电路元件的缓慢变化造成的,可用规定时限后的最大变化率(如±10ppb/天,加电72小时后),或规定的时限内最大的总频率变化(如:±1ppm/(第一年)和±5ppm/(十年))来表示。基准电压为+2.5V,规定终点电压为+0.5V和+4.5V,压控晶体振荡器在+0.5V频率控制电压时频率改变量为-110ppm,在+4.5V频率控制电压时频率改变量为+130ppm,则VCXO电压控制频率压控范围表示为:≥±100ppm(2.5V±2V)。高精度与高稳定度,无补偿式晶体振荡器总精度也能达到±25ppm,VCXO的频率稳定度在10~7℃范围内一般可达±20~100ppm,而OCXO在同一温度范围内频率稳定度一般为±0.0001~5ppm,VCXO控制在±25ppm以下。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晶体振荡器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单片机根据使用需要确定,举例:如果要产生标准的串口波特率,应使用11.0592MHz,如果要让51单片机产生整数的时钟频率可使用12MHz或者24MHz单片机。另外根据单片机本身的参数,不要选择过高的频率,否则会工作不稳定。举例:Atmega8L-8PU,这个单片机后面一个8的意思就是建议最大工作频率不要超过8MHz,如果超过8MHz不大于16MHz,可以选用Atmega8L-16PU。当然,非要让Atmega8L-8PU使用大于8MHz的频率,也可以,属于超频使用,相当于我们电脑的CPU超频,会工作不稳定。一般制作单片机电路都是得到所要使用的单片机技术说明书,上面明确告知可以使用频率的上限。可以根据这个购买晶振器件。目前市面出现一批性价比很高的单片机可以从0频率一直到几十兆频率的全部适用的品种,这样为设计者提供了极大的设计空间。用放大镜看晶振标识,比如上面写的8.00000M就是指8M晶振再有就是搭建好最小系统以后给单片机上电,用示波器测试该晶振频率你写个定时的程序。然后在和现实的时间对照起来。就可以算出晶振的平率了。一般晶振上面写着有是多少的哈
文章TAG:
单片机的晶振频率是多少单片机 晶振 频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