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C52单片机有几个定时计数器分别有几种工作模式每种工作模式

3个定时器和计数器,大致分为2种模式,一种比较匹配中断,一种溢出中断。

89C52单片机有几个定时计数器分别有几种工作模式每种工作模式

2,在LPC1768中systemLPC17xxc 的文件中SystemInit 中CPU时钟

一般都是一样的 是72MHz
不明白啊 = =!

在LPC1768中systemLPC17xxc 的文件中SystemInit 中CPU时钟

3,stc89c52有多少个定时器计数器

3个16位定时器/计数器
恩。对的。就是这样理解滴

stc89c52有多少个定时器计数器

4,lpc1758微控制器有多少通道dma控制器

LPC1754是一种适合嵌入式应用的Cortex-M3微控制器,具有高集成度和低功耗的特点,运行频率为100 MHz。功能包括128 kB Flash存储器、32 kB数据存储器、USB 设备/主机/OTG、8通道DMA控制器、4个UART、1个CAN通道、2个SSP、1个SPI、2个I2C、8通道12位ADC、DAC、电机控制PWM、正交编码器接口、4个通用定时器、6输出通用PWM、带独立电池供电的超低功耗实时时钟以及多达52个通用I/O引脚。
没看懂什么意思?

5,单片机中 定时器计数器 的计数初值是怎么计算得出的计数和定时

计数初值的计算:定时或计数方式下计数初值如何确定:定时器选择不同的工作方式,不同的操作模式其计数值均不相同。若设最大计数值为M,各操作模式下的M值为:模式0 : M=2^13 =8192模式1: M=2^16=65536模式2:M=2^8=256模式3: M=256,定时器T0分成2个独立的8位计数器,所以THO、TLO 的M均为256。因为MCS-51 的两个定时器均为加1计数器,当初值到最大值( 00H或0000H )时产生溢出,将TF位置1,可发出溢出中断,因此计数器初值X的计算式为: X=M- 计数值。式中的M由操作模式确定,不同的操作模式计数器的长不相同,故M值也不相同。而式中的计数值与定时器的工作方式有关。1、计数工作方式时计数工作方式时,计数脉冲由外部引入,是对外部冲进行计数,因此计数值根据要求确定。其计数初值: X=M- 计数值。2、定时工作方式时定时工作方式时,计数脉冲由内部供给,对机器周期进行计数,计数脉冲频率fcont=fosc*1/12、计数周期T=1/fcont=12/fosc定时工作方式的计数初值X等于:X=M-计数值=M-t/T=M-(fosc*t)/12式中:fosc为振荡器的振荡频率,t为要求定吋的时间。扩展资料:定时器工作方式的设定:定时器有两种工作方式:定时和计数。由TMOD的D6位和D2位决定,其中D6位决定T1的工作方式,D2位决定T0的工作方式。值为0时工作在定时方式,值为1时工作在计数方式。并且有四种操作模式:1、模式0:13位计数器,TLi只用低5位。2、模式1:16位计数器。3、模式2:8位自动重装计数器,THi的值在计数中不变, TLi 溢出时,THi中的值自动装入TLi中。4、模式3:T0分成2个独立的8位计数器,T1停止计数。
定时器是通过设定初值,然后单片机在你设定的初值上每个指令周期加1,直到溢出,设置溢出标志位,而计数是对某个IO口的脉冲进行计数。两者最关键区别是定时器的计数脉冲是单片机内部的,计数器的计数脉冲来自输入引脚。定时器的初值的计算如下:在定时器模式下,计数器的计数脉冲来自于晶振脉冲的12分频信号,即对机器周期进行计数。若选择12M晶振,则定时器的计数频率为1MHZ。假设定时时间为T,机器周期为T1,即12/晶振频率。X为定时器初值。则 X=2^n-T/T1。方式0,n=13,方式1时,n=16,方式2和方式3,n=8
用定时器来及频率,你只需将定时器定时为1秒,1秒内的脉冲个数就是频率了。如果你一定要公式,非常简单,用计数器计到的脉冲个数除以定时时间就是频率了。其中定时器每计一次的时间是晶振的十二分之一,例如,12m晶振就是(12*10^6)*(1/12)=1us.
定时器的初值是通过你想定时的时间来确定的,计数是对某个IO口的脉冲进行计数。

文章TAG:lpc1768有多少个定时器多少  定时  定时器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