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低压电是指多少伏电压

交流1000V以下,直流1400V以下
低压电可以说是6KV以下的 36V以下的是安全电压
220
1前
198伏以下的电压

低压电是指多少伏电压

2,电压中低压指的是多少伏范围是低压

1000V 及以下的为低压。至于你说的36V那是人体耐受电压,也叫安全电压。36V以上就有可能致命。
电力系统中,规定1000V及以下为低压。36V以下是对安全电压而言。
AC1200V DC1500及其以下 为低压
通常我们说的低压开关柜是指380 v,不过至于低压范围,有的文件时是1000v一下,有的是380v和600v,通常绝缘电阻要求1兆欧每一千伏,380v就按不低于0。5就行了!

电压中低压指的是多少伏范围是低压

3,低压电器的电压是多少

大于或等于10000伏的电压叫高压 小于它的叫低压。等于或小于36伏的电压叫安全电压。
对地电压大于1000V的称为高压;反之 为低压
看你在什么地方用了,工业上和家庭用电各不相同,工业上是1KV以下,家庭中就是220的单相点了,36V是安全电压
相线对地电压250V以上为高压 以下为低压
小于36V的电压叫低压
通常都是380以下
大于10000V的电压叫高压 小于它的叫低压

低压电器的电压是多少

4,电子线路中低频噪声和高斯白噪声电压幅度一般为多大

一般不会超过mV级。1. 低频噪声主要是电源噪声。一般是50Hz、100Hz的交流噪声。幅度一般在10mV以下。 大电流下的交流噪声(100Hz)的控制,比较困难;开关电源在目前是一个较好的方法,但电流储备量要大。电路形式很重要,尽量选择对称方式以抑制电源噪声。2. 高斯白噪声主要包含白噪声。当温度在绝对零度以上,由于电荷载流子的热运动,所有电阻都具有噪声,这种噪声称为热噪声,又称约翰逊噪声。有时利用这种特性测量冷冻温度。在温度为T(开氏温度),带宽为BHz,电阻为R Ω的电压噪声Vn和电流噪声In由下式计算: Vn=4kTRB 和 In=4kTB/R 其中k为波尔兹曼常数(1.38×10-23 J/K)。经验规则表明,1 kΩ电阻在室温下具有的噪声为4nV/Hz。 电路中所有电阻产生的噪声及其带来的影响是总要考虑的问题。实际上,只有输入电路、反馈电路、高增益电路及前端电路的电阻才可能对总电路噪声有上述明显影响。 一般可通过减小电阻或带宽的方法减小噪声,但降低温度的方法通常没有很大作用,除非使电阻器的温度非常低,因为噪声功率与绝对温度成正比,绝对温度T= °C+273°。
白噪声,就是说频谱为一常数;也就是说,其协方差函数在delay=0时不为0,在delay不等于0时值为零;换句话说,样本点互不相关。所以,“白”与“不白”是和分布没有关系的。当随机的从高斯分布中获取采样值时,采样点所组成的随机过程就是“高斯白噪声”;同理,当随机的从均匀分布中获取采样值时,采样点所组成的随机过程就是“均匀白噪声”。 那么,是否有“非白的高斯”噪声呢?答案是肯定的,这就是”高斯色噪声“。 这种噪声其分布是高斯的,但是它的频谱不是一个常数,或者说,对高斯信号采样的时候不是随机采样的,而是按照某种规律来采样的。 白噪声应该是自相关函数在delay=0时不为0,在delay不等于0时值为零。如果要说协方差函数,那么应该加个条件:零均值。

5,多少V的电压属于高压和低压是怎么区分的

按电工委员会规定,交流电大于1200V、直流电大于1500V为高压电,小于交流1200V、小于直流1500V为低压电。所以我国工农业用电、民用电中的380V和220V均为低压电,给你一个简单的佐证:电工用的低压验电器(也叫电笔)的测量范围是60--1000V。也因此可以说:有的人或有的部门把380V认定为高压电是没有依据的。我是教电工的,有书为证。
对地250伏以上为高压电,对地250以下为低压电,我国三相电380伏,单相对地220伏,属于低压电
低压 low voltage-------交流额枉定电压在lkV及以下的电压。高压high voltage----------交流额定电压在lkV以上的电压。36V为安全电压。
《电能质量供电电压允许偏差》(gb12325-90)规定电力系统在正常运行条件下,用户受电端供电电压的允许偏差为: (1)35kv及以上供电和对电压质量有特殊要求的用户为额定电压的+5%~-5%; (2)10kv及以下高压供电和低压电力用户为额定电压的+7%~-7%; (3)低压照明用户为额定电压的+5%~ -10%。 为了保证用电设备的正常运行,在综合考虑了设备制造和电网建设的经济合理性后,对各类用户设备规定了如上的允许偏差值,此值为工业企业供配电系统设计提供了依据。
高压在工业上和物理上范围不同。工业上电压在3000—11000伏的电源,被称为高压电;而通常情况下,电压在250伏及以上的电源被称为高压电。高压与低压的区分是以250伏特为界限。凡对地电压在250V及以下为低压。交流系统中的220V三相四线制的380V/220V中性点接地系统的均属低压。线电压虽然超过250V,但相电压(线对地)是220V,所以属低压。扩展资料电压是推动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的原因。电流之所以能够在导线中流动,也是因为在电流中有着高电势和低电势之间的差别。这种差别叫电势差。常见的电压规律如下:串联电路电压规律:串联电路两端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和。公式:ΣU=U1+U2;并联电路电压规律:并联电路各支路两端电压相等,且等于电源电压。公式:ΣU=U1=U2;欧姆定律:U=IR(I为电流,R是电阻)但是这个公式只适用于纯电阻电路串联电压之关系,总压等于分压和,U=U1+U2;并联电压之特点,支压都等电源压,U=U1=U2。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电压

6,低频信号发生器的输出电压怎么计算

因为衰减20dB时的衰减系数为10,信号发生器的基准是3V,所以除以10 就是0.3V。所以说将衰减开关打到20dB时, 实际输出电压是0.3V, 即300MV。希望采纳。
1.频段开关 亦称为频率倍乘开关,通常有4档:20Hz~200Hz(或×1),200Hz~2kHz(或×10),2kHz~20kHz(或×100),20kHz~200kHz(或×1000)。 2.频率调节度盘 亦称为调谐旋钮。这是各频段内连续调节频率用的。有些仪器的4个频段分别对应4条刻度;有些仪器是一条刻度对应4个频段,用倍乘数计算频率值。 3.频率微调(%)旋钮 有些仪器上具有该装置,是对输出信号频率进行微调的旋钮。现以刻度上标有±1.5%Hz符号的频率微调(%)旋钮为例,对于某一个特定频率点而言,例如1000Hz频率点,微调范围为±15Hz;100Hz频率点,微调范围为±1.5Hz。 4.输出调节旋钮 连续调节输出信号(电压、功率)大小。 5.衰减选择开关 输出信号衰减值通常用分贝(dB)表示。有些仪器有个位数(0~10dB)和十位数(10~90dB)两个衰减选择开关,此种情况下的实际输出信号衰减数为两开关读数之和;有些仪器只有一个衰减选择开关,此种情况下的衰减数一般仅有0dB(衰减倍数为1),20dB(衰减倍数为10),40dB(衰减倍数为100),60dB(衰减倍数为1000),80dB(衰减倍数为10000)数档。后一种情况的衰减选择开关往往是与输出阻抗选择开关合而为一的。 6.输出阻抗选择开关 通常具有若干个档级。供选用的输出阻抗有如8Ω、50Ω、75Ω、150Ω、600Ω和5kΩ等。一般仪器根据各自的应用场合,均配备有若干档阻抗值供选用。 7.内部负载开关 有些仪器上备有此开关。有通、断两档。置于通档时,机内负载电阻(通常是600Ω)与输出变压器次级抽头相接。这种情况主要是用于信号发生器外接负载为高阻抗状态(如外接示波器、电子电压表或高输入阻抗电路等)时。如果外部负载正好为600Ω时,输出抗选择开关应置于600Ω档,而内部负载开关应置于断档。如果外部负载为8Ω,50Ω,75Ω,150Ω或5KΩ等时,输出阻抗选择开关应置于相应的阻抗档级,内部负载内部负载开关也应置于断档。 8.输出端 一般低频信号发生器都具有两个输出端子。一个是电压输出插座,它通常输出0~5V的小失真的正弦信号电压,另一个是功率输出接线柱(有输出Ⅰ、输出Ⅱ、中心端和接地4个接线柱)。当短路片连接输出Ⅱ和接地柱时,信号发生器输出为不对称(不平衡式);当中心端和接地柱相连接时,信号发生器输出为对称式(平衡式)。两种不出的接法具体可见图3-6所示。 图3-6 低频信号发生器功率输出端及其接法 9.电压表量程开关 有些信号发生器(如XFD-7A型等)的电压指示电路可单独作电子电压表用,通常设有若干档量程(如15V,30V,75V,150V等)供选用。 10.电压表输入接线柱 信号发生器中凡单独作电子电压表用的指示电路,均具有电压表输入接线柱。当测量信号发生器自身输出电压时,要用一根导线连接信号发生器的输出接线柱Ⅰ(仅测量不平衡电压)。如果测量外界电压时,外界电压由此接线柱和信号发生器接地接线柱输入。 11.电压表头及其刻度 电压表表头上有对应不同量程的刻度线若干条,有些信号发生器(如XD-7A型等)的电压表是读测衰减电路之前的电压值的,输出端电压值的计算要计入衰减分贝数。这一点在使用中一定要注意区分。详细请访问:上海欧桥微波网 12.电源开关和指示灯

7,变频器的工作电压是多少

不同变频器工作电压是不一样的,大企业的电机用的有1万伏,家用空调220伏。由于变频器内置有32位或16位的微处理器,具有多种算术逻辑运算和智能控制功能,输出频率精度为0.1%~0.01%,且设置有完善的检测、保护环节,因此,在自动化系统中获得广泛应用。例如:化纤工业中的卷绕、拉伸、计量、导丝;玻璃工业中的平板玻璃退火炉、玻璃窑搅拌、拉边机、制瓶机;电弧炉自动加料、配料系统以及电梯的智能控制等。扩展资料:变频器还可以广泛应用于传送、起重、挤压和机床等各种机械设备控制领域,它可以提高工艺水平和产品质量,减少设备的冲击和噪声,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如果风门调节失灵或调节不当就会造成定型机失控,从而影响成品质量。循环风机高速启动,传动带与轴承之间磨损非常厉害,使传动带变成了一种易耗品。在采用变频调速后,温度调节可以通过变频器自动调节风机的速度来实现,解决了产品质量问题。此外,变频器能够很方便地实现风机在低频低速下启动并减少了传动带与轴承之间的磨损。
1 变频器的工作原理 我们知道,交流电动机的同步转速表达式位: n=60 f(1-s)/p (1) 式中 n———异步电动机的转速; f———异步电动机的频率; s———电动机转差率; p———电动机极对数。 由式(1)可知,转速n与频率f成正比,只要改变频率f即可改变电动机的转速,当频率f在0~50Hz的范围内变化时,电动机转速调节范围非常宽。变频器就是通过改变电动机电源频率实现速度调节的,是一种理想的高效率、高性能的调速手段。 2变频器控制方式 低压通用变频输出电压为380~650V,输出功率为0.75~400kW,工作频率为0~400Hz,它的主电路都采用交—直—交电路。其控制方式经历了以下四代。 2.1U/f=C的正弦脉宽调制(SPWM)控制方式 其特点是控制电路结构简单、成本较低,机械特性硬度也较好,能够满足一般传动的平滑调速要求,已在产业的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但是,这种控制方式在低频时,由于输出电压较低,转矩受定子电阻压降的影响比较显著,使输出最大转矩减小。另外,其机械特性终究没有直流电动机硬,动态转矩能力和静态调速性能都还不尽如人意,且系统性能不高、控制曲线会随负载的变化而变化,转矩响应慢、电机转矩利用率不高,低速时因定子电阻和逆变器死区效应的存在而性能下降,稳定性变差等。因此人们又研究出矢量控制变频调速。 2.2电压空间矢量(SVPWM)控制方式 它是以三相波形整体生成效果为前提,以逼近电机气隙的理想圆形旋转磁场轨迹为目的,一次生成三相调制波形,以内切多边形逼近圆的方式进行控制的。经实践使用后又有所改进,即引入频率补偿,能消除速度控制的误差;通过反馈估算磁链幅值,消除低速时定子电阻的影响;将输出电压、电流闭环,以提高动态的精度和稳定度。但控制电路环节较多,且没有引入转矩的调节,所以系统性能没有得到根本改善。 2.3矢量控制(VC)方式 矢量控制变频调速的做法是将异步电动机在三相坐标系下的定子电流Ia、Ib、Ic、通过三相-二相变换,等效成两相静止坐标系下的交流电流Ia1Ib1,再通过按转子磁场定向旋转变换,等效成同步旋转坐标系下的直流电流Im1、It1(Im1相当于直流电动机的励磁电流;It1相当于与转矩成正比的电枢电流),然后模仿直流电动机的控制方法,求得直流电动机的控制量,经过相应的坐标反变换,实现对异步电动机的控制。其实质是将交流电动机等效为直流电动机,分别对速度,磁场两个分量进行独立控制。通过控制转子磁链,然后分解定子电流而获得转矩和磁场两个分量,经坐标变换,实现正交或解耦控制。矢量控制方法的提出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然而在实际应用中,由于转子磁链难以准确观测,系统特性受电动机参数的影响较大,且在等效直流电动机控制过程中所用矢量旋转变换较复杂,使得实际的控制效果难以达到理想分析的结果。 2.4直接转矩控制(DTC)方式 1985年,德国鲁尔大学的DePenbrock教授首次提出了直接转矩控制变频技术。该技术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上述矢量控制的不足,并以新颖的控制思想、简洁明了的系统结构、优良的动静态性能得到了迅速发展。目前,该技术已成功地应用在电力机车牵引的大功率交流传动上。 直接转矩控制直接在定子坐标系下分析交流电动机的数学模型,控制电动机的磁链和转矩。它不需要将交流电动机等效为直流电动机,因而省去了矢量旋转变换中的许多复杂计算;它不需要模仿直流电动机的控制,也不需要为解耦而简化交流电动机的数学模型。 2.5矩阵式交—交控制方式 VVVF变频、矢量控制变频、直接转矩控制变频都是交—直—交变频中的一种。其共同缺点是输入功率因数低,谐波电流大,直流电路需要大的储能电容,再生能量又不能反馈回电网,即不能进行四象限运行。为此,矩阵式交—交变频应运而生。由于矩阵式交—交变频省去了中间直流环节,从而省去了体积大、价格贵的电解电容。它能实现功率因数为l,输入电流为正弦且能四象限运行,系统的功率密度大。该技术目前虽尚未成熟,但仍吸引着众多的学者深入研究。其实质不是间接的控制电流、磁链等量,而是把转矩直接作为被控制量来实现的。具体方法是: ——控制定子磁链引入定子磁链观测器,实现无速度传感器方式; ——自动识别(ID)依靠精确的电机数学模型,对电机参数自动识别; ——算出实际值对应定子阻抗、互感、磁饱和因素、惯量等算出实际的转矩、定子磁链、转子速度进行实时控制; ——实现Band—Band控制按磁链和转矩的Band—Band控制产生PWM信号,对逆变器开关状态进行控制。 矩阵式交—交变频具有快速的转矩响应(<2ms),很高的速度精度(±2%,无PG反馈),高转矩精度(<+3%);同时还具有较高的起动转矩及高转矩精度,尤其在低速时(包括0速度时),可输出150%~200%转矩
用ab变频器(0.75kw)测了一下(带0.37kw电机),50hz为380v;30hz为231v;20hz为156v;电流与电机功率有关。
1 变频器的工作原理 我们知道,交流电动机的同步转速表达式位: n=60 f(1-s)/p (1) 式中 n———异步电动机的转速; f———异步电动机的频率; s———电动机转差率; p———电动机极对数。 由式(1)可知,转速n与频率f成正比,只要改变频率f即可改变电动机的转速,当频率f在0~50Hz的范围内变化时,电动机转速调节范围非常宽。变频器就是通过改变电动机电源频率实现速度调节的,是一种理想的高效率、高性能的调速手段。 2变频器控制方式 低压通用变频输出电压为380~650V,输出功率为0.75~400kW,工作频率为0~400Hz,它的主电路都采用交—直—交电路。其控制方式经历了以下四代。 2.1U/f=C的正弦脉宽调制(SPWM)控制方式 其特点是控制电路结构简单、成本较低,机械特性硬度也较好,能够满足一般传动的平滑调速要求,已在产业的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但是,这种控制方式在低频时,由于输出电压较低,转矩受定子电阻压降的影响比较显著,使输出最大转矩减小。另外,其机械特性终究没有直流电动机硬,动态转矩能力和静态调速性能都还不尽如人意,且系统性能不高、控制曲线会随负载的变化而变化,转矩响应慢、电机转矩利用率不高,低速时因定子电阻和逆变器死区效应的存在而性能下降,稳定性变差等。因此人们又研究出矢量控制变频调速。 2.2电压空间矢量(SVPWM)控制方式 它是以三相波形整体生成效果为前提,以逼近电机气隙的理想圆形旋转磁场轨迹为目的,一次生成三相调制波形,以内切多边形逼近圆的方式进行控制的。经实践使用后又有所改进,即引入频率补偿,能消除速度控制的误差;通过反馈估算磁链幅值,消除低速时定子电阻的影响;将输出电压、电流闭环,以提高动态的精度和稳定度。但控制电路环节较多,且没有引入转矩的调节,所以系统性能没有得到根本改善。 2.3矢量控制(VC)方式 矢量控制变频调速的做法是将异步电动机在三相坐标系下的定子电流Ia、Ib、Ic、通过三相-二相变换,等效成两相静止坐标系下的交流电流Ia1Ib1,再通过按转子磁场定向旋转变换,等效成同步旋转坐标系下的直流电流Im1、It1(Im1相当于直流电动机的励磁电流;It1相当于与转矩成正比的电枢电流),然后模仿直流电动机的控制方法,求得直流电动机的控制量,经过相应的坐标反变换,实现对异步电动机的控制。其实质是将交流电动机等效为直流电动机,分别对速度,磁场两个分量进行独立控制。通过控制转子磁链,然后分解定子电流而获得转矩和磁场两个分量,经坐标变换,实现正交或解耦控制。矢量控制方法的提出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然而在实际应用中,由于转子磁链难以准确观测,系统特性受电动机参数的影响较大,且在等效直流电动机控制过程中所用矢量旋转变换较复杂,使得实际的控制效果难以达到理想分析的结果。 2.4直接转矩控制(DTC)方式 1985年,德国鲁尔大学的DePenbrock教授首次提出了直接转矩控制变频技术。该技术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上述矢量控制的不足,并以新颖的控制思想、简洁明了的系统结构、优良的动静态性能得到了迅速发展。目前,该技术已成功地应用在电力机车牵引的大功率交流传动上。 直接转矩控制直接在定子坐标系下分析交流电动机的数学模型,控制电动机的磁链和转矩。它不需要将交流电动机等效为直流电动机,因而省去了矢量旋转变换中的许多复杂计算;它不需要模仿直流电动机的控制,也不需要为解耦而简化交流电动机的数学模型。 2.5矩阵式交—交控制方式 VVVF变频、矢量控制变频、直接转矩控制变频都是交—直—交变频中的一种。其共同缺点是输入功率因数低,谐波电流大,直流电路需要大的储能电容,再生能量又不能反馈回电网,即不能进行四象限运行。为此,矩阵式交—交变频应运而生。由于矩阵式交—交变频省去了中间直流环节,从而省去了体积大、价格贵的电解电容。它能实现功率因数为l,输入电流为正弦且能四象限运行,系统的功率密度大。该技术目前虽尚未成熟,但仍吸引着众多的学者深入研究。其实质不是间接的控制电流、磁链等量,而是把转矩直接作为被控制量来实现的。具体方法是: ——控制定子磁链引入定子磁链观测器,实现无速度传感器方式; ——自动识别(ID)依靠精确的电机数学模型,对电机参数自动识别; ——算出实际值对应定子阻抗、互感、磁饱和因素、惯量等算出实际的转矩、定子磁链、转子速度进行实时控制; ——实现Band—Band控制按磁链和转矩的Band—Band控制产生PWM信号,对逆变器开关状态进行控制。 矩阵式交—交变频具有快速的转矩响应(<2ms),很高的速度精度(±2%,无PG反馈),高转矩精度(<+3%);同时还具有较高的起动转矩及高转矩精度,尤其在低速时(包括0速度时),可输出150%~200%转矩

文章TAG:低频电压是多少低频  电压  多少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