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示波器上测试点频率是多少

应该都是1KHz的,你用你的示波器点下看啊,如果有正常波形哪怕不是很准确也能确认的额

示波器上测试点频率是多少

2,无绳静电手环的测试频率一般多少合适

测试的频率要达到静电释放的电阻10的6到9次
2次

无绳静电手环的测试频率一般多少合适

3,PID控制时采样计算周期频率设定为多少合适

一般设置1秒比较常用,我都设置1秒,如果控制过程慢的控制就把积分加大
采样频率理论上是越高越好,但实际应用中要能够实现才行。采样频率确定首先考虑离散系统的稳定性。

PID控制时采样计算周期频率设定为多少合适

4,一般实验仪器控制系统中电路板中电路信号频率是多少

基带信号数字设备可以处理的信号,中频是从射频变化到基带信号的过渡频率。中频:50MHz ~ 500MHz基带信号,< 50MHz你说的应该是基带信号,所以<50MHz,如果要具体的值,那就要具体的仪器了
搜一下:一般实验仪器控制系统中电路板中电路信号频率是多少

5,使用单片机芯片内部时钟发觉很不准用万用表测量其频率在32k到34k跳

出现这个问题,主要的毛病在晶振上,而不是单片机上,几乎所有的晶振,都有一定的硬误差和软误差,硬误差,是指有固定数值的误差,比如说,都比标的快-0.5K---+1KHz,通常是比标注的高。软误差,是与晶振的标频率有关,说白了,就是有一定的百分比误差,比如有正负0.5%的误差。软误差和硬误差,都主要是与温度有关系。从上面我们就可以看出来,由于硬误差的存在,使得频率越低的晶振,误差就越大,同样是晶振,12M的,几乎可以忽略硬误差的影响,而32.768K的则不可以。所以,对于低频率的晶振,通常是业界比较头疼的,因为不是很好控制其稳定性,所以,对于一般要求不严格的,都只买普通的晶振,对于要求稍微严格的,都买精度高一些的晶振。而军工产品,则通常用的是有源时钟,这钟低频的有源时钟,可以通过高频的晶振分频而得到,这样,就可以忽略掉硬误差的影响。比如说,要得到32.768K的时钟,可以把32.768M的晶振进行1000分频,这样,即使原晶振的硬误差为1KHz,被分频后,也成了1Hz.综上所述,你需要做的是换晶振,要么,你换10PPM的无源晶振,用NPO或者X5R的负载电容,要么,你换成有源的时钟来驱动。
我用单片机20多年了,从来没有用万用表测过,都是上实验板试的

文章TAG:控制测试控制  控制测试  测试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