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求累加异或校验和

sun就是累加和,XOR是异或运算。不同的数据对这两个运算的结果是有影响的。
任务占坑

求累加异或校验和

2,局域网数据帧如何查看头部多长和尾部多长

局域网都是使用以太网,其桢头长度固定为14字节,帧尾4字节CRC校验和。没有其他说明。
搜一下:局域网数据帧如何查看头部多长和尾部多长

局域网数据帧如何查看头部多长和尾部多长

3,若已知总的帧长度为48字节请问其中信息字节占多少字节含多少

去掉帧头、帧尾和两个CRC校验字节(认为是CRC16),剩下44字节,不过这44字节中应该还包括HDLC编码时5连1插入的0,所以信息字节不是很确定,多少个汉字也就无法确定了,个人认为的

若已知总的帧长度为48字节请问其中信息字节占多少字节含多少

4,MODBUS RTU 帧头与帧尾 是怎么回事 我要如何确定呢

A:Modbus通讯协议中RTU模式的消息帧格式中,起始位需要3.5个字符时间间隔,要如何实现这个间隔??Q: 3.5个机器周期,定时循环一下。
判断一帧是否接收完,是根据收到的数据长度来处理的。modbus是问答式的,你发送数据的时候就应该知道收多少了!
通过计时器计时,隔一段时间以后发下一条就可以

5,串口通信协议中一般包括有 帧头数据长度命令因素ID附加数据

可以啊 无非是个标识嘛 既然有帧头帧尾,那其中的字节肯定也是等到把一帧中的全部数据接收存储下来之后处理判断等等 位置应该无所谓 。如果你用的是FPGA,放在前面的话倒是可以通过ID,在FPGA内就实现数据的选择转接。以前有个项目也是这样的,帧头放在前面,肯定是可以的。
·串口通信中数据都是自己随意定义的,传送的都是16进制数据:设备与计算机要一致即可;如果你是与具体已经有的某个厂商的设备通信,那么这个通信格式已经固定了,问厂商要通信格式说明书。如: 枕头:55 节点id:03 。。。 交验:一般为所有数据的校验和帧尾:也是自定义的

6,串口通信中帧头节点ID数据长度命令因素ID附加数据校验

·串口通信中数据都是自己随意定义的,传送的都是16进制数据:设备与计算机要一致即可;如果你是与具体已经有的某个厂商的设备通信,那么这个通信格式已经固定了,问厂商要通信格式说明书。如: 枕头:55 节点ID:03 。。。 交验:一般为所有数据的校验和帧尾:也是自定义的
可以啊 无非是个标识嘛 既然有帧头帧尾,那其中的字节肯定也是等到把一帧中的全部数据接收存储下来之后处理判断等等 位置应该无所谓 。如果你用的是fpga,放在前面的话倒是可以通过id,在fpga内就实现数据的选择转接。以前有个项目也是这样的,帧头放在前面,肯定是可以的。
这就是通信过程中数据的格式嘛通信协议的内容多看 协议 的全部内容

7,帧的长度范围是多少最大多少最小多少

帧的长度范围是:72K到1526K 最大帧是:72K 最小帧是:1526K 以太网帧格式: 前导码(7K)、帧起始定界符(1K)、目的MAC地址(6K)、源MAC地址(6K)、类型/长度(2K)、数据(46~1500K)、帧校验序列(4K) 802.3以太网帧格式: 其实就是数据帧的大小决定了数据包的大小。其他的都是死的。
历史上以太网帧格式有五种: 1.Ethernet V1:这是最原始的一种格式,是由Xerox PARC提出的3Mbps CSMA/CD以太网标准的封装格式,后来在1980年由DEC,Intel和Xerox标准化形成Ethernet V1标准. 2.Ethernet V2(ARPA):由DEC,Intel和Xerox在1982年公布其标准,主要更改了Ethernet V1的电气特性和物理接口,在帧格式上并无变化;Ethernet V2出现后迅速取代Ethernet V1成为以太网事实标准;Ethernet V2帧头结构为6bytes的源地址+6bytes的目标地址+2Bytes的协议类型字段+数据。 3.RAW 802.3:这是1983年Novell发布其划时代的Netware/86网络套件时采用的私有以太网帧格式,该格式以当时尚未正式发布的802.3标准为基础;但是当两年以后IEEE正式发布802.3标准时情况发生了变化—IEEE在802.3帧头中又加入了802.2 LLC(Logical Link Control)头,这使得Novell的RAW 802.3格式跟正式的IEEE 802.3标准互不兼容. 4.802.3/802.2 LLC:这是IEEE 正式的802.3标准,它由Ethernet V2发展而来。它将Ethernet V2帧头的协议类型字段替换为帧长度字段(取值为0000-05dc;十进制的1500);并加入802.2 LLC头用以标志上层协议,LLC头中包含DSAP,SSAP以及Crontrol字段. 5.802.3/802.2 SNAP:这是IEEE为保证在802.2 LLC上支持更多的上层协议同时更好的支持IP协议而发布的标准,与802.3/802.2 LLC一样802.3/802.2 SNAP也带有LLC头,但是扩展了LLC属性,新添加了一个2Bytes的协议类型域(同时将SAP的值置为AA),从而使其可以标识更多的上层协议类型;另外添加了一个3Bytes的OUI字段用于代表不同的组织,RFC 1042定义了IP报文在802.2网络中的封装方法和ARP协议在802.2 SANP中的实现. 802.3以太网帧格式备注: 前导码(7字节)、帧起始定界符(1字节)、目的MAC地址(6字节)、源MAC地址(6字节)、类型/长度(2字节)、数据(46~1500字节)、帧校验序列(4字节)[MAC地址可以用2-6字节来表示,原则上是这样,实际都是6字节]
∵ 1兆字节(MB)=1024千字节(KB) ∴ 200千字节(KB)÷1024=0.195兆字节(MB) [200K即为200千字节(KB)] ∵ 1字节=8比特, 亦即1兆字节=8兆比特 ∴ 0.195兆字节×8=1.56兆比特
你所提到的帧是电视机呢还是通信呢

文章TAG:帧头帧尾长度是多少钱长度  多少  累加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