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考考了五百零几分能上什么学校啊省外也可以不加IB的啊

浙江到话一般的二本院校只要专业差一点都可以
我考了510多分,也正愁没好的学校去·····

考考了五百零几分能上什么学校啊省外也可以不加IB的啊

2,继电器加电阻问题

不行的,小汽车里的所有电子、继电器都是采用直流12V供电的,如果你想要采用交流220V供电,光是加电阻是不行的,因为在电阻上的功耗非常大(发热严重),安全隐患非常严重,电位器调节更不可靠,瞬间烧毁,因为电位器是用于信号调节使用,除非你使用功率电位器,但是也不能适用于你这个电路控制。 如果你想采用延时效果,最好使用单稳电路做延时,并且前端采用开关电源12V/15A(220V变直流12V/15A),就可以满足需求了。
假如on时输入端电压vi为5v,三极管be结电压为0.7v,这时三极管已经饱和导通。0.7/4.7k=0.15ma,三极管beta值为100,继电器吸合电流假设为50ma。取ib=1ma时三极管已经深度饱和导通,这时流过r1的电流为1+0.15=1.15ma,r1上的压降为5-0.7=4.3v,r1=4.3/1.15ma=3.7k取近似值为3.3k。r1的作用是限制三极管be结的电流避免过大而损坏三极管,同时也避免把输入端i/o电平拉的过低。r2的作用是稳定be结的结电压,很多情况下可以省略。由于通常传统的单片机的i/o口的拉电流都比较小,还要外接上拉电阻(有的引脚已经内置上拉电阻,具体看芯片手册),在计算电阻的取值也应一起考虑,这里只是做出一个分析过程。

继电器加电阻问题

3,关于电阻降压的问题

另一位答友算出的阻值是对的,但该电阻上消耗的功率是(5-1.5)*0.3=1w,实际要用2w以上才安全.但是,用电阻降压的方法只适合用于固定负载,比如小电珠,led...象你这种小电机的电流会随着扭距的大小而改变的就不合适了,空转时的电流小,电机上的电压会很高,转速会很快,稍微遇一点阻力就会卡住停转,电机的寿命会大大缩短,现实中应该采用稳压电源供电,对于不大熟悉电子技术的人来说,a,用5个1N4001~7的普通二极管串联供电,但二极管也会严重发热.b,去淘宝上买一个小的开关型DC-DC降压模块接上即可,只2~3块钱左右一个,二进二出的接线也极简单,可靠性和效果都相当不错,供参考.
9014为npn三极管。接成共射极放大电路。ib=4ma时,三极管饱和时,,ic=100ma。假设400v时,ib=4ma,那么,基极电阻r=100kω。但是,300v时,电流也会有3ma,还是导通了。还有一种方式是利用三极管导通压降vbe,三极管饱和时,vbe≈1v。可以采用电阻分压,使400v对应1v。但是,不论哪一种方式,由于三极管工作范围较宽,这样做容易造成三极管输出临界导通状态,作为控制的话,很不安全。建议采用窗口比较器,设置360v以上,开通(或关断),340v以下,关断(或开通),其它电压时,保持开关状态。这样做一方面控制准确,另一方面不会由于电压的少许波动造成开关频繁动作。

关于电阻降压的问题

4,关于二进制

二进制只能是有1和0组成,二进制,二进制就是数字里面不能出现2 像10进制 就是数字里面不能出现10 ,100进制就不能出现100 , 还不明白吗??
先纠正LZ一个误区:阿拉伯数字只是符号系统,和进位制无关。只是习惯用0~9这些数码表示十进制数而已。要是用A~J之类的不重复的10个符号表示十进制的十个数字,也不影响十进制的数学性质(只不过这样不外加说明没什么人会看得懂而已)。----平方是一个数的自乘。立方是一个数的自乘两次。乘法的结果是确定的,只是在不同的进位制中有不同的表示形式。所以和作为数学运算的平方和立方与进位制无关。唯一能扯得上关系的,是计量单位中的“平方”和“立方”。由于日常计量的基数进位制为十进制,所以单位制也是按照十进制来定义的。不同单位换算中可能会涉及到以10因子的乘法。例如1米=10分米,两边平方、立方分别得: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然而,这只是换算关系,无所谓“100进制”和“1000进制”。以二进制为基础的计量单位用在计算机科学中。例如1KiB=2^10B=1024B,1MiB=2^10KiB=2^20B=1048576B,1GiB=2^10MiB=2^20KiB=2^30B=1073741824B。----[原创回答团]
我估计你这个“平方是100进制的,立方是1000进制的”的意思是: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这个是单位的进制,不是数学的进制。数学上的进制,就是数数。比如我这么数:0、1、2、3、4、5、6、7、8、9、10、11……,这就是10进制。然后我这么数:0、1、10、11、100、101、111、1000……,这就是2进制。什么意思呢?就是进位。进位你知道吧?就是个位数变成十位数。10进制是要数到9,下一个数才进位,这叫“逢十进一”;而2进制,如果数到1,那么下一个数就要进位了,这叫“逢二进一”。
10进制是由1到9个数字表示。16进制是由1,2,3....10,A,B,C,D,E,F来表示。当然二进制是由0,1表示。要是说100进制,想想用100个字符表示多不方便啊。所以人们不讲100进制10进制的个位是10的一次方,十位是10的平方,百位是10的立方。。。2进制从右到左第一位是2的一次方,第二位是2的平方。。。。这样解释你应该能明白了吧

5,三极管放大电路

如果要的是升压电源,首先必须要知道负载使用电流,USB端口输出是有限的。最简单的非隔离式升压器是用IC做的,用三极管要绕制变压器反而麻烦,工作效率也低。建议使用材料(直插式)积体电路 MC34063 批发价0.4铁粉芯(黄身白底)磁环线圈100uh 1A,或工字电感,规格相同,批价0.3电解电容220uf/16V 两个,批价每个0.04二极管1N5819 批价每个0.08碳膜电阻1/4W 0.5欧两个并联 批价每个0.006 12K欧 批价0.004 1.4K欧 批价0.004 47欧 批价0.004瓷片电容 102/50V 批价0.005万用电路板 20平方厘米 批价0.2USB连接线 长1米 批价1.0电源输出线 双并 24号线带白边 长1米 批价0.3电路图上百度搜MC34063应用电路找到百度文库的图档,其中最后的图一就是简单的升压电路。不过这个图是有错误的,IC第5脚不能直接落地,要先接一个分压电阻才落地,这个电阻我们是用1.4K欧。另外图上那个R1 48K欧,我们是用12K欧,其他的元件自己参照一下就可对号入座。
用LT1930组成升压变压电路 元件很简单 你记一下 R1 120ΚΩ R2 13.5ΚΩ C1 2.2μF C2 4.7μF L 10μH 电路图我可以发邮件给你 呵呵~~~高中就研究这东西有潜力 啊
不用转换,电脑里的ATX电源有12V输出,直接用就是了,黄色的线就是12V,黑色的是地线。最好串个保险管。
必须要加的,一般放大信号为交流信号(等效于一个带内阻的电源,内阻很少),该信号很微弱,如果不加电容隔离直流,那么直流电流ib就会不经b→e回地而直接经交流信号等效电路回地。因为根据戴维南定理直流电源单独作用时交流信号相当于被短接了,所以ib不经b→e,而经交流信号回地,失去放大效果,仿真时候当然没效果输入0.1v 输出5v 放大倍数50,你选放大倍数略大于50的三极管
USB的5V供电有限,若是通过你所说的升压方式给外部供电也是有较大风险的,有可能因为制作或使用不当而损坏,同样会损坏主板,风险比直接用电源的12V还要高,就算你能做成,电流输出不会超过200mA,所起的作用也很有限(USB5V最大输出500mA,就是2.5W,所以12V最大也就200mA了)。我建议你直接去买个12V的电源盒,十几块钱一个淘宝上多的是(外观就像笔记本或硬盘盒的外置电源一样),求保险的话就按我说的做吧。自已动手,元件虽然便宜,若不是电子爱好者想提高动手能力的话,还是不要自己动手做,要花很多时间还不一定成功,成本更高,不划算。 如果是想提高动手能力,也不必盒拿自己的电脑当风险,随便找个变压器什么的,整个流输出一个直流,再用来动手验证或制作你想要的电源,多好。

6,二极管 三极管的工作原理和作用是什么

三极管和二极管的作用: 一、三极管: 模拟电路中的三极管工作在线性放大区,是一个放大元件; 数字电路中的三极管工作在饱和或截止状态,起开关作用。 三极管有基极b、集电极c、发射级e三极,在数字电路中三极管一般都做“开关”用,做开关时“基极b”的电压如高于“发射级e”0.7V就导通,我们叫“Vbe>0.7V”导通。反之“截止”,电流无法再通过,这就是“开”和“关”即产生“0”和“1”。 “饱和”和“放大”作用是针对模拟电路的,在电脑数字电路中没有。 二、二极管: 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即正向导通,反向截止。 在二极管两端外加正向电压,二极管导通,正向压降0.7V,相当一个开关闭合; 在二极管两端外加反向电压,二极管截止,其电流为0V,相当一个开关断开; 利用这种特性在数字电路中可以产生高低电平,一般用“1”代表高电平,“0”代表“低电平”。
二极管工作原理 (正向导电,反向不导电) 晶体二极管为一个由p型半导体和n型半导体形成的p-n结,在其界面处两侧形成空间电荷层,并建有自建电场。当不存在外加电压时,由于p-n 结两边载流子浓度差引起的扩散电流和自建电场引起的漂移电流相等而处于电平衡状态。 三极管的工作原理(电流放大作用) 三极管是一种控制元件,主要用来控制电流的大小,以共发射极接法为例(信号从基极输入,从集电极输出,发射极接地),当基极电压UB有一个微小的变化时,基极电流IB也会随之有一小的变化,受基极电流IB的控制,集电极电流IC会有一个很大的变化,基极电流IB越大,集电极电流IC也越大,反之,基极电流越小,集电极电流也越小,即基极电流控制集电极电流的变化。但是集电极电流的变化比基极电流的变化大得多,这就是三极管
晶体二极管在电路中常用D加数字表示,如:D5表示编号为5的二极管。 1、作用:二极管的主要特性是单向导电性,也就是在正向电压的作用下,导通电阻很小;而在反向电压作用下导通电阻极大或无穷大。正因为二极管具有上述特性,无绳电话机中常把它用在整流、隔离、稳压、极性保护、编码控制、调频调制和静噪等电路中。 电话机里使用的晶体二极管按作用可分为:整流二极管(如1N4004)、隔离二极管(如1N4148)、肖特基二极管(如BAT85)、发光二极管、稳压二极管等。 2、识别方法:二极管的识别很简单,小功率二极管的N极(负极),在二极管外表大多采用一种色圈标出来,有些二极管也用二极管专用符号来表示P极(正极)或N极(负极),也有采用符号标志为P、N来确定二极管极性的。发光二极管的正负极可从引脚长短来识别,长脚为正,短脚为负。 3、测试注意事项:用数字式万用表去测二极管时,红表笔接二极管的正极,黑表笔接二极管的负极,此时测得的阻值才是二极管的正向导通阻值,这与指针式万用表的表笔接法刚好相反。 晶体三极管在电路中常用Q加数字表示,如:Q17表示编号为17的三极管。 1、特点:晶体三极管(简称三极管)是内部含有2个PN结,并且具有放大能力的特殊器件。它分NPN型和PNP型两种类型,这两种类型的三极管从工作特性上可互相弥补,所谓OTL电路中的对管就是由PNP型和NPN型配对使用。 电话机中常用的PNP型三极管有:A92、9015等型号;NPN型三极管有:A42、9014、9018、9013、9012等型号。 2、晶体三极管主要用于放大电路中起放大作用,在常见电路中有三种接法。为了便于比较,将晶体管三种接法电路所具有的特点列于下表,供大家参考。 名称共发射极电路共集电极电路(射极输出器)共基极电路 输入阻抗中(几百欧~几千欧)大(几十千欧以上)小(几欧~几十欧) 输出阻抗中(几千欧~几十千欧)小(几欧~几十欧)大(几十千欧~几百千欧) 电压放大倍数大小(小于1并接近于1)大 电流放大倍数大(几十)大(几十)小(小于1并接近于1) 功率放大倍数大(约30~40分贝)小(约10分贝)中(约15~20分贝) 频率特性高频差好好 应用多级放大器中间级,低频放大输入级、输出级或作阻抗匹配用高频或宽频带电路及恒流源电路

7,初中物理公式

物理量 计算公式 备注 速度 υ= S / t 1m / s = 3.6 Km / h 声速υ= 340m / s 光速C = 3×108 m /s 密度 ρ= m / V 1 g / c m3 = 103 Kg / m3 合力 F = F1 - F2 F = F1 + F2 F1、F2在同一直线线上且方向相反 F1、F2在同一直线线上且方向相同 压强 p = F / S p =ρg h p = F / S适用于固、液、气 p =ρg h适用于竖直固体柱 p =ρg h可直接计算液体压强 1标准大气压 = 76 cmHg柱 = 1.01×105 Pa = 10.3 m水柱 浮力 ① F浮 = G – F ②漂浮、悬浮:F浮 = G ③ F浮 = G排 =ρ液g V排 ④据浮沉条件判浮力大小 (1)判断物体是否受浮力 (2)根据物体浮沉条件判断物体处 于什么状态 (3)找出合适的公式计算浮力 物体浮沉条件(前提:物体浸没在液体中且只受浮力和重力): ①F浮>G(ρ液>ρ物)上浮至漂浮 ②F浮 =G(ρ液 =ρ物)悬浮 ③F浮 < G(ρ液 < ρ物)下沉 杠杆平衡条件 F1 L1 = F2 L 2 杠杆平衡条件也叫杠杆原理 滑轮组 F = G / n F =(G动 + G物)/ n SF = n SG 理想滑轮组 忽略轮轴间的摩擦 n:作用在动滑轮上绳子股数 功 W = F S = P t 1J = 1N?m = 1W?s 功率 P = W / t = Fυ 1KW = 103 W,1MW = 103KW 有用功 W有用 = G h(竖直提升)= F S(水平移动)= W总 – W额 =ηW总 额外功 W额 = W总 – W有 = G动 h(忽略轮轴间摩擦)= f L(斜面) 总功 W总= W有用+ W额 = F S = W有用 / η 机械效率 η= W有用 / W总 η=G /(n F) = G物 /(G物 + G动) 定义式 适用于动滑轮、滑轮组
1. 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这就是牛顿第一定律. 2. 物体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所以牛顿第一定律又叫惯性定律. 一切物体都有惯性. 3. 利用惯性解释:①先描述物体处于什么状态,②再描述发生的变化,③由于惯性,所以物体仍要保持原来的状态. 4 . 两力平衡的条件是:①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②如果大小相等,③方向相反,④作用在同一直线上,则这两力平衡. 两个平衡的力的合力为零. 5. 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要发生或已经发生相对运动时,在接触面上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叫摩擦力. 摩擦分为滑动摩擦和滚动摩擦,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小.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既跟压力的大小有关,又跟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我们应增大有益摩擦,减小有害摩擦. 6. 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 压力的方向与物体的表面垂直. 压力并不一定等于重力. 只有物体水平放置且无其他力时,压力才等于重力。 7. 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 压强的公式是 P= .压强的单位是“牛/米2”,通常叫“帕”. 1帕=1牛/米2,常用的单位有百帕(102帕),千帕(103帕),兆帕(106帕). 8. 液体对容器底和侧壁都有压强,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液体的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 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不同液体的压强还跟密度有关. 用来测量液体压强的仪器叫压强计. 9. 公式p=ρgh 仅适用于液体. 该公式的物体意义是:液体的压强只跟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而与液体的重量、体积、形状等无关. 公式中的“h”是指液体中的某点到液面的垂直距离. 另外,该公式对规则、均匀且水平放置的正方体、园柱体等固体也适用. 10. 上端开口、下部相连通的容器叫连通器. 它的性质是:连通器里的液体不流动时,各容器中的液面总保持相平. 茶壶、锅炉水位计都是连通器. 船闸是利用连通器的原理来工作的. 11. 包围地球的空气层叫大气层,大气对浸入它里面的物体的压强叫大气压强. 托里拆利首先测出了大气压强的值. 之后的11年,即1654年5月,德国马德堡市市长奥托·格里克做了一个著名的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 12. 把等于760毫米水银柱的大气压叫一个标准大气压,1标准大气压≈1.01×105帕(P=ρgh =13.6×103千克/米3×9.8牛/千克×0.76米≈1.01×105帕). 1标准大气压能支持约10.3米高的水柱,能支持约12.9米高的煤油柱. 13. 大气压随高度的升高而减小. 测量大气压的仪器叫气压计. 液体的沸点跟气压有关. 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小时降低,气压增大时升高. 高山上烧饭要用高压锅. 14. 活塞式抽水机和离心式水泵、钢笔吸进墨水等都是利用大气压的原理来工作的. 15. 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就是 液体对物体的浮力(F浮 =F下—F上). 这就是浮力产生的原因. 浮力总是竖直向上的. F浮 G物 物体下沉;F浮 G物 物体上浮; 物体悬浮、漂浮时都有F浮 =G物,但两者有区别(V排不同) . 16. 阿基米德原理:浸入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 公式是F浮 =G排 =ρ液gV排 . 阿基米德原理也适用于气体. 通常将密度大于水的物质(如铁等)制成空心的, 以浮于水面. 轮船、潜水艇、气球和飞艇等都利用了浮力. 17. 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如果能绕着固定点转动,这根硬棒叫杠杆. 分清杠杆的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
我列任教版的:一、电流 串联:Ia=Ib=Ic  并联:Ia=Ib=Ic二、电压 串联:Ua+Ub=Uc  并联:Ua+Ub=Uc三、欧姆定律 I=U/R  U=IR  R=U/I  串联电路电阻之比等于电压之比:R1:R2=U1:U2  并联电路电阻之比等于电流反比:R1:R2=I2:I1四、电阻 串联:R=R1+R2 并联:1/R=1/R1+1/R2五、电能 W=pt w=UIt六、电功率 P=UI  P=U*U/R  P=I*I*R七、焦耳定律 Q=I*IRt  Q=UIt
网上查查,看是否有适合你的,有专门的网站,像人民教育网
中考物理所有的公式 特点或原理 串联电路 并联电路 时间:t t=t1=t2 t=t1=t2 电流:I I = I 1= I 2 I = I 1+ I 2 电压:U U = U 1+ U 2 U = U 1= U 2 电荷量:Q电 Q电= Q电1= Q电2 Q电= Q电1+ Q电2 电阻:R R = R 1= R 2 1/R=1/R1+1/R2 [R=R1R2/(R1+R2)] 电功:W W = W 1+ W 2 W = W 1+ W 2 电功率:P P = P 1+ P 2 P = P 1+ P 2 电热:Q热 Q热= Q热1+ Q热 2 Q热= Q热1+ Q热 2 物理量(单位) 公式 备注 公式的变形 速度V(m/S) v= S:路程/t:时间 重力G (N) G=mg m:质量 g:9.8N/kg或者10N/kg 密度ρ (kg/m3) ρ= m:质量 V:体积 合力F合 (N) 方向相同:F合=F1+F2 方向相反:F合=F1—F2 方向相反时,F1>F2 浮力F浮 (N) F浮=G物—G视 G视:物体在液体的重力 浮力F浮 (N) F浮=G物 此公式只适用 物体漂浮或悬浮 浮力F浮 (N) F浮=G排=m排g=ρ液gV排 G排:排开液体的重力 m排:排开液体的质量 ρ液:液体的密度 V排:排开液体的体积 (即浸入液体中的体积) 杠杆的平衡条件 F1L1= F2L2 F1:动力 L1:动力臂 F2:阻力 L2:阻力臂 定滑轮 F=G物 S=h F:绳子自由端受到的拉力 G物:物体的重力 S: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 h:物体升高的距离 动滑轮 F= (G物+G轮) S=2 h G物:物体的重力 G轮:动滑轮的重力 滑轮组 F= (G物+G轮) S=n h n:通过动滑轮绳子的段数 机械功W (J) W=Fs F:力 s: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有用功W有 总功W总 W有=G物h W总=Fs 适用滑轮组竖直放置时 机械效率 η= ×100% 功率P (w) P= W:功 t:时间 压强p (Pa) P= F:压力 S:受力面积 液体压强p (Pa) P=ρgh ρ:液体的密度 h:深度(从液面到所求点 的竖直距离) 热量Q (J) Q=cm△t c:物质的比热容 m:质量 △t:温度的变化值 燃料燃烧放出 的热量Q(J) Q=mq m:质量 q:热值 常用的物理公式与重要知识点 一.物理公式 单位) 公式 备注 公式的变形 串联电路 电流I(A) I=I1=I2=…… 电流处处相等 串联电路 电压U(V) U=U1+U2+…… 串联电路起 分压作用 串联电路 电阻R(Ω) R=R1+R2+…… 并联电路 电流I(A) I=I1+I2+…… 干路电流等于各 支路电流之和(分流) 并联电路 电压U(V) U=U1=U2=…… 并联电路 电阻R(Ω) = + +…… 欧姆定律 I= 电路中的电流与电压 成正比,与电阻成反比 电流定义式 I= Q:电荷量(库仑) t:时间(S) 电功W (J) W=UIt=Pt U:电压 I:电流 t:时间 P:电功率 电功率 P=UI=I2R=U2/R U:电压 I:电流 R:电阻 电磁波波速与波 长、频率的关系 C=λν C:波速(电磁波的波速是不变的,等于3×108m/s) λ:波长 ν:频率

文章TAG:1n多少  五百  零几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