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K型热电偶可以测多少度

1300

K型热电偶可以测多少度

2,K型热电偶为69mv计算温度为多少

热电偶的参考温度端是0℃时, 6.9mv时温度是169.01℃ 如果参考温度端不是0℃,要进行补偿。

K型热电偶为69mv计算温度为多少

3,万用表测得K型铠装热电偶的两个补偿导线电压值145mV实际温度

根据测得的电动势进行查表354.92度,再减去测量时的环境温度变得到实测的介质温度,不过是粗略的计算,能判断个大概误差约2度左右
用热电偶的末端放在被测的物体上!!热电偶的测量范围大概是零下40度只1000度
距离不长一般误差很小

万用表测得K型铠装热电偶的两个补偿导线电压值145mV实际温度

4,K型热电偶最高测多少度呢

你好我是供应这方面的:工业的K型电偶配上高铝管长期可以在1100度,短期在1200度.铠装的K型电偶最大偶蕊8mm配上310S型保护管长期可以在1000度,短期在1100度,1300度只有S型那些贵金属才可以达到,K型用上会坏掉的
k型一般只做高温测温用k型测温范围0-1200度如果要测负温建议用热电阻,最低可以测-200多度
-270到1372℃
K型热电偶标准是-50-1300℃,但偶尔高一点也没事,不过相对来说会缩短热电偶的使用寿命的。

5,k型热电偶灵敏度度是多少

LZ问的究竟是灵敏度还是精度?如果是灵敏度,取决于热电偶的线径,线径越细灵敏度越高;线径越粗,灵敏度越低。如果说的是精度,这个影响因素就比较复杂。包括材质、粗细、均匀性等等都有影响。但是影响较大的可能还是标定和后端仪表的问题。通常最大的误差来自于后端的仪表……
k型热电偶也即镍铬-镍硅热电偶,常用热电偶分度号有s、b、k、e、t、j等,这些都是标准化热电偶。 热电偶的原理:它是将两种不同材料的金属导体组成闭合回路,一端放在被测介质中感受温度变化,称为热端,另一端为冷端。当冷端和热端温度不同时,在回路中就会产生一定方向和大小的电势,如此使冷端温度不变,则热电势只与另一端温度相关,这样,只要测得热电势的大小即可知道温度的大小。 所以热电偶的电流可以不考虑,测量它的毫伏电势就行啦。 k型热电偶,它是一种能测量较高温度的廉价热偶。由于这种合金具有较好的高温抗氧化性,可适用于氧化性或中性介质中。它可长期测量1000度的高温,短期可测到1200度。它不能用于还原性介质中,否则,很快腐蚀,在此情况下只能用于500度以下的测量。它比s型热偶要便宜很多,它的重复性很好,产生的热电势大,约为0.041mv/度,因而灵敏度很高,而且它的线性很好。虽然其测量精度略低,但完全能满足工业测温要求,所以它是工业上最常用的热电偶。
灵敏度是指仪表“响应的变化除以对应的激励变化”,热电偶的 温度-电势 关系是一种物理特性,所以没有灵敏度指标;  不过热电偶的线径越细响应越快;线径越粗响应越慢。

6,k型热电偶存在测量精度是05吗

K型热偶允许误差范围为±0.75%t,根本达不到±0.5℃的精度。注:t为感温元件实测温度值(℃)电场强度越高,因而接触电势也就越大。K型热电偶作为温度传感器,通常和显示仪表,记录仪表和电子调节器配套使用,可以直接测量各种生产中从0℃到1300℃范围的液体蒸汽和气体介质以及固体的表面温度。K型热电偶丝直径一般为1.2mm~4.0mm。扩展资料k型热电偶的特点1、装配简单,更换方便;2、压簧式感温元件,抗震性能好;3、测量范围大;4、机械强度高,耐压性能好;5、进口薄膜电阻元件,性能可靠稳定;工作原理热电偶的电极有两根不同的导体材质组成,当测量端与参比端存在温差时,就会产生热电势,工作仪表便显示出热电势所对应的温度值。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K型热电偶
k型热电偶 一级允差 ±1.5℃ 或 ±0.004|t| ;二级允差 ±2.5℃ 或 ±0.015|t| ;K型热电偶,达不到0.5℃的精度。热电偶的材料在温度及机械应力作用下(如加热或折弯)多少会发生改变,所以K型的材料无法做出太高精度的热电偶。高精度一等标准热电偶。型号:WRPB-1;二等标准热电偶。型号:WRPB-2 。经过铜、锑、锌三种金属沸点校正,能达到±0.5℃,但那是铂铑10―铂的。
Ⅰ级的精度正负0.4%t,Ⅱ级精度±0.75%t ,和你的测量温度有关
K型热偶允许偏差在小于等于300度时为2.5度,大于300度时为被测温度的0.75% K型热电偶,根本达不到0.5℃的精度。

7,k型热电偶分度表对应的就是实际温度吗

k型热电偶分度表对应的温度并不是实际温度。热电偶分度表反映的是参考端(冷端)温度为0℃时的工作端(热端)温度。如果是在参考端温度不为0℃时获得的热电偶电势,则应该按照热电偶中间温度定律的要求,先由分度表查出参考端温度对应的毫伏值,再用它加上参考端温度不为0℃时获得的热电偶毫伏值,最后再用加得的结果在分度表中查得对应的工作端温度。这个运用热电偶中间温度定律的的过程,就是热电偶冷端温度补偿的过程。扩展资料:K型热电偶的使用温度在1300~1800℃,要求精度又比较高时,一般选用B型热电偶;要求精度不高,气氛又允许可用钨铼热电偶,高于1800℃一般选用钨铼热电偶。K型热电偶的使用温度在1000~1300℃要求精度又比较高可用S型热电偶和N型热电偶;在1000℃以下一般用K型热电偶和N型热电偶,低于400℃一般用E型热电偶;250℃下以及负温测量一般用T型电偶,在低温时T型热电偶稳定而且精度高。中间温度定律:热电偶回路两接点(温度为T、T0)间的热电势,等于热电偶在温度为T、Tn时的热电势与在温度为Tn、T0时的热电势的代数和。Tn称中间温度。应用:由于热电偶E-T之间通常呈非线性关系,当冷端温度不为0摄氏度时,不能利用已知回路实际热电势E(t,t0)直接查表求取热端温度值。同样也不能利用已知回路实际热电势E(t,t0)直接查表求取的温度值,再加上冷端温度确定热端被测温度值,需按中间温度定律进行修正。参考资料:搜狗百科--K型热电偶
热电偶分度表反映的是参考端(冷端)温度为0℃时的工作端(热端)温度。  如果是在参考端温度不为0℃时获得的热电偶电势。则应该按照热电偶中间温度定律的要求,先由分度表查出参考端温度对应的毫伏值,再用它加上参考端温度不为0℃时获得的热电偶毫伏值,最后再用加得的结果在分度表中查得对应的工作端温度。这个运用热电偶中间温度定律的的过程,就是热电偶冷端温度补偿的过程。
(1)选择b(2)根据中间温度定律e(t,t0)=e(t,tn)+e(tn,to)可知回路实际电势e(t,tn)=e(t,t0)-e(tn,to)=12.209mv-0.798mv=11.411mv故b是正确的

文章TAG:K型热电偶208MV多少度热电  热电偶  多少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