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delay buffer什么是zero buffer

同问。。。
一般有以下几种方法: 1、门延时数量级的延时(几个ns),可用逻辑门来完成,但告诉综合器不要将其优化掉(不精确,误差大,常常不被推荐)。比如用两个非门(用constraint来告诉synthesizer不要综合掉这些逻辑)。 2、使用delay cell,lcell。

delay buffer什么是zero buffer

2,请问verilog中的lcell怎么用

搜了半天,在altera官网里搜到了,百度啊。。。lcell (.in(), .out()); 例如 lcell a (.in(b), .out(c)); a是模块名,b是输入,c是输出。c就是b延时后的输出。 还需要进行下面的设置,以免LCELL被编译器优化掉。 assignments->settings ->Analysis&Synthesis -> more settings 里面有很多选项,下面两个: "Remove redundant logic cells" , 设置成 "off" "Ignore LCELL buffers", 设置成"off" 这样就OK了。

请问verilog中的lcell怎么用

3,sddr通过什么来实现延时功能

VB6.0可以使用Api函数Sleep来实现延迟功能。Sleep函数,暂停当前线程指定的时间间隔执行。S,以毫秒为单位的睡眠时间通过VB自带的API浏览器,在模块中添加:强烈建议使用Timer控件来实现延迟执行命令,它不会引起暂停等待,而不执行在延迟中发生的其它事件。控件响应时间的流逝。它们独立于用户,编程后可用来在一定的时间间隔执行操作。此控件的一个一般用处是检查系统时钟,判断是否该执行某项任务。对于其它后台处理,Timer 控件也非常有用。第一个函数,通过循环做减法来实现延时;延时时间=tx2+5μs 第二个函数通过循环2次调用第一个函数实现延时。延时t*(2*(245*2+5))=990tμs延时时间能更详细点吗,不是很懂1、门延时数量级的延时(几个ns),可用逻辑门来完成,但告诉综合器不要将其优化掉(不精确,误差大,常常不被推荐)。比如用两个非门(用constraint来告诉synthesizer不要综合掉这些逻辑)。2、使用delay cell,lcell。3、采用更快的时钟,通过计数器来实现,对于比较小的延时,用两个DFF级联就可以。4、用fifo或ram实现。5、通过移位寄存器实现,延迟的时间和移位寄存器的位数有关。6、使用负时钟驱动DFF来获得半个时钟周期的延时。不过要说明的是,直接通过电路延时来实现延时的控制,很难控制其准确度。尽量考虑用3,4,5。你好,我想问下,第一个是的 t 是从多少开始减的?t的值由调用的函数提供,是一个参数。比如第二个函数调用它时,是DelayUs2x(245);t值就是245。

sddr通过什么来实现延时功能

4,如何在FPGA内部产生准确的灵活的延时

fpga是并行执行器件,不能用单片机那种方式暂时,可以用计数的方式来延时,这种延时方式精度也比较高
FPGA设计中的延时电路的产生:在日常的电路设计中,有时候我们需要对信号进行延时处理来适应对外接口的时序关系,最经常也是最典型的情况是做处理机的接口;因为与处理的接口时序关系是异步的,而一个规范的FPGA设计应该是尽可能采用同步设计。那么遇到这种情况该如何处理呢?首先在FPGA中要产生延时,信号必须经过一定的物理资源。在硬件描述语言中有关键词Wait for xx ns,需要说明的是该语法是仅仅用于仿真而不能用于综合的,可综合的延时方法有:使信号经过逻辑门得到延时(如非门);使用器件提供的延时单元(如Altera公司的LCELL,Xilinx公司的);注意:当使用多级非门的时候综合器往往会将其优化掉,因为综合器会认为一个信号非两次还是它。需要说明的是在FPGA/CPLD内部结构是一种标准的宏单元,下图是Xilinx公司的Spartans II系列器件的一个标准宏单元。虽然不同的厂家的芯片宏单元的结构不同,但概括而言都是由一些组合逻辑外加一或二个触发器而构成。在实际应用中,当一个模块内的组合逻辑被使用了那么与其对应的触发器也就不能用了;同样如果触发器单元被用了那么组合逻辑单元也就废了。这就是有时候(特别是使用CPLD)虽然设计使用的资源并不多但布局布线器却报告资源不够使用的原因。 当需要对某一信号作一段延时时,初学者往往在此信号后串接一些非门或其它门电路,此方法在分离电路中是可行的。但在FPGA中,开发软件在综合设计时会将这些门当作冗余逻辑去掉,达不到延时的效果。用ALTERA公司的MaxplusII开发FPGA时,可以通过插入一些LCELL原语来产生一定的延时,但这样形成的延时在FPGA芯片中并不稳定,会随温度等外部环境的改变而改变,因此并不提倡这样做。在此,可以用高频时钟来驱动一移位寄存器,待延时信号作数据输入,按所需延时正确设置移位寄存器的级数,移位寄存器的输出即为延时后的信号。此方法产生的延时信号与原信号比有误差,误差大小由高频时钟的周期来决定。对于数据信号的延时,在输出端用数据时钟对延时后信号重新采样,就可以消除误差。http://hi.baidu.com/woodeasyyang/blog/item/2675f7d3fc7a9c31970a16b2.html

5,华为荣耀6 Plus和华为荣耀畅玩5X哪个好

5x
华为荣耀6采用5寸1080p辨率JDI屏幕(inCell),屏占比达到75.7%,搭载华为自主研发的Kirin 920处理器(4个1.7GHz的A15+4个1.3GHz的A7核,支持异构多处理技术),支持五模全频,网络方面涵盖LTE FDD/TD-LTE/WCDMA/TD-SCDMA/GSM。同时该机还率先支持LTE Cat6标准,FDD下数据传输速率峰值理论可达300Mbps。  此外,该机内置3GB内存,有16GB、32GB两个存储版本,还提供了3100mAh电池(智能2.0省电技术,号称省电30%),500万像素前置+1300万像素索尼第四代BSI堆栈式后置摄像头。华为荣耀畅玩4X采用5.5英寸720P显示屏,500万+1300万像素摄像头,搭载1.2GHz高通骁龙410四核处理器,2GB RAM和8GB ROM,运行最新Emotion UI 3.0,支持双卡双待,配3000mAh电池。全网通版售价1299元,电信版999元。  作为畅玩品牌旗下的又一款扛鼎力作,荣耀畅玩4X支持中国移动/联通/电信三大运营商4G/3G/2G全网络,兼容全球50家通信运营商SIM卡;搭载高通骁龙首款64bit高性能处理器匹配2GBRAM超大容量内存,游戏娱乐酣畅淋漓;融合《天空之城》动漫设计元素,ID设计美轮美奂;拥有5.5英寸HD高清全贴合屏幕,带来极致影音体验;前500万/后1300万像素高清摄像头,为您留下每一个精彩瞬间;更内置3000mAh超大容量电池及全新EMUI3.0系统等诸多特性……无与伦比的畅爽体验,着实让用户为之振奋。而该机的震撼发布,也进一步扩充畅玩这一全新品牌的产品线,更大的丰富了用户购机选择。  与傲人的全网通特性和耀人夺目的美学设计交相辉映,荣耀畅玩4X并未放弃对硬件配置的追求。搭载高通64位A53架构MSM8916芯片,采用28纳米封装工艺。同时配备2GBRAM运行内存,加以深度优化的系统,让荣耀畅玩4X在运行多任务时轻松自如,应付大型游戏游刃有余。  与高性能相生相伴的是功耗问题,为降低能耗延长续航,荣耀畅玩4X所采用的MSM8916芯片经过低功耗处理。并配备了3000mAh、590Wh/L高密度大容量锂聚合物电池,能积比参数堪称目前业界使用方案中最高水准。诸多低功耗器件的选择,再配以华为"智电2.0"省电专利技术应用,续航时间提升30%以上,超级省电模式下更可达7天以上。正常模式下,轻度用户续航时间依然可以达到72小时,中度用户可以使用48小时。
亲,我觉得荣耀6plus性价比各方面都很不错。它是由华为公司自主研发的中高端智能手机,采用了华为emui 3.0(兼容android 4.4)平台。 麒麟925 cpu,卡槽均可支持4g、支持micro sim/nano sim*2、双待双通;双800万像素摄像头,800万像素副摄像头(cmos);支持大光圈,refocus,edof,hdr,背景替换,超级夜景,目标跟踪 3d ui、华为运动健康、荣耀钱包、红外智能遥控、地理围栏、wi-fi热点流量控制;天际通(仅pe-tl10支持)、我的闪卡(nfc支付,仅pe-tl10支持);5.5英寸、3600mah 大容量电池, 16 gb rom(pe-tl10为32gb) + 3gb ram;支持高速网络,支持在线高清视频;wlan 802.11 a/b/g/n,支持便携式wlan 热点;快速录音、高动态录音、dts音效、双麦克降噪、3.5mm音频接口、k歌特效。bt4.0,支持bt4.0 ble。身边几个同学都在用,性能配置都不错,性价比比较高,感觉很赞,值得购买哈。祝您生活愉快!

6,excel中vb编程

Sub o()k = (Cells(8, 7) - Cells(2, 7)) / (Cells(8, 6) - Cells(2, 6))Mink = kMinx = Cells(8, 6): Miny = Cells(8, 7)Maxk = kMaxx = Cells(8, 6): Maxy = Cells(8, 7)x = Cells(2, 6): y = Cells(2, 7)For i = 1 To 6For j = i + 1 To 7k = (Cells(l + i, 7) - Cells(l + j, 7)) / (Cells(l + i, 6) - Cells(l + j, 6))If k < Mink Then Mink = k: Minx = Cells(l + i, 6): Miny = Cells(l + i, 7)If k > Maxk Then Maxk = k: Maxx = Cells(1 + i, 6): Maxy = Cells(l + i, 7)Next jNext iCells(9, 6) = Maxk: Cells(9, 7) = MinkMaxb = Miny - Mjnk * Minx: Cells(10, 6) = MaxbMinb = Maxy - Maxk * Maxx: Cells(10, 7) = Minbn = Cells(2, l)For i = 1 To nk = Cells(2, 2)b = Cells(2, 3)min2 = 0For j = 1 To 7min2 = min2 + (Cells(l + j, 7) - (k * Cells(l + j, 6) + b)) * (Cells(l + j, 7) - (k * Cells(l + j, 6) + b))Next jIf i = 1 Then Min = min2: kk = k: bb = bIf min2 < Min Then Min = min2: kk = k: bb = bNext iCells(3, 2) = kk: Cells(3, 3) = bbCells(3, 4) = MinEnd Sub如上面,如果不出现分母为0时,程序不会报错的。
msgboxex函数能满足你的要求,把debug.print 改成你想执行的语句即可 wtype参数改成可以提示输入vba的vbmsgboxstyle常数。 这个api函数的参数如下: hwnd:窗口句柄,可以设为0 lptext:消息框显示内容,类似于msgbox函数的第一个参数prompt lpcaption:消息框标题,类似于msgbox函数的第三个参数caption wtype:消息框类型,类似于msgbox函数的第二个参数buttons wlange:不是太明白这个参数,0或者1都看不出什么差别 dwtimeout:延时时间,单位是毫秒 返回的值和vbmsgboxresult常数一样,多了一个返回值32000表示超过延时时间未选择任何按钮。 private declare function msgboxex lib "user32" alias "messageboxtimeouta" ( _ byval hwnd as long, _ byval lptext as string, _ byval lpcaption as string, _ byval wtype as vbmsgboxstyle, _ byval wlange as long, _ byval dwtimeout as long) as long函数声明 private sub testmsgboxex()使用 dim ret as long ret = msgboxex(0, "要终止此程序么", "60秒后自动关闭", vbyesno + vbinformation, 1, 60000) if ret = 32000 or ret = vbyes then end end sub

7,英特尔和AMD各有什么好处和坏处

Intel的实验室集群里有许多对付AMD、OldATI、Nvidia甚至IBM的晶体管怪物的!但是Intel现在已经冷静理性起来了!哈哈。因为自从Core2出来后,Intel并未像AMD K8 for King的时代那些,天天叫嚣对手来对决!那个鲁智毅在2004、2005、2006直到Core2出来以前,天天叫嚣Intel来和他对干,不让Intel低下高贵的头颅势不为人的气焰,让目前的AMD-Fans还余音绕梁三日未绝似的兴奋后遗症! 慢慢的搜索下关于2005、2006年AMD的FX-57、FX-60、3000+、X2~6000+和Intel Pentium IV670、D~965、IV 530、630、D945的性能测试方面的报道吧!特别是国际网站,还有ZOL、POPO、Mydrivers等国内网站及其Intel Fans和AMD Fans的对骂的帖子吧!现在看了,让我觉得很是好笑! 其实,我到了最近才发现,为什么Intel会支持Netburst架构长达六年之久的核心级别的原因之所在!我也看到了我在2004、2005、2006、2007年是多么的幼稚加可笑! 其实X86架构就是所谓的CISC复杂指令架构,而目前的Conroe、Penryn、Nehalem其实就是一杂种架构——RISC[简单指令架构]和CISC和合体!而Netburst架构恰恰就是人类电子芯片科技中最符合CISC的架构!而IBM的Cell就是RISC! 就目前而言,AMD K8是每周期三指令[三复杂]、AMD K10是每周期三指令[三复杂],Intel Core2、Nehalem是每周期四指令[一复杂三精简];AMD的执行效率之所以低的原因就是每周期三指令[三复杂],因为这样在预测分支和解码编译前端就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但是AMD K8、K10的预测分支性能效能连Netburst都不如,这更是失败;而Core2、Nehalem的预测分支很是强大而且在解码编译的前端性能也很不错,这样就把一系列指令都从开始都精简了,而复杂的就只有涉及浮点方面了! 可以这样说,理论上AMD K8、K10的浮点游戏性能更强大,但是那两个复杂的指令执行单元没有被喂饱且效率低下;但是Intel的Core2、Nehalem的一个复杂三个精简就已经通过强大的预测分支执行了被解码或编译过而送来的指令系列了,而且运行频率比较高,这样Intel的浮点游戏性能反而超越了AMD! 很形象的比喻:AMD和Intel去拿相同重量的货物:AMD是一辆K8、K10的卡车,有三个车厢,A、B、C两个车厢去装比较难装的需要拆卸后的货物,并且每小时跑180--320公里;Intel是一辆Core2、Nehalem的卡车,有四个车厢,A车厢去装那些比较难装的需要拆卸的货物,B、C、D三个车厢去装那些已经完全被拆卸的转化为简单的货物,并且每小时跑160--320公里!而MMX、SSE、SSE2、SSE3、Super-SSE3、SSE4.1、SSE4.2和以后的NES-NI、AVX等指令集就是怎么样能够把这些货物拆卸和组装得更快更捷更高效的方案集册! AMD运送这些货物繁重的需要17个关节[浮点流水线级],轻便的需要12个关节[整点流水线级];Intel的话无论繁重还是轻便只有14个关节[整、浮点流水线级]!而Intel Netburst的高达37繁重关节和32轻便关节,效率极其之低,但是核心内部的执行精确度却相当之高!当然Intel的Core2、Nehalem采用了内部并发技术——纵向更改为横向,把流水线级过低造成的执行精确度降低的弊给修正了! 引用我以前的聊天记录摘要:[其实,这个频率和效率这个问题,是和流水线架构和级数是息息相关的!目前的AMD K8、K10都是每周期三指令,而Intel Core 2系列[包括Conroe和Penryn]是每周期四指令的!这也就说明了为什么目前AMD的频率要比Intel高的原因之一!但是在2005年的Intel失衡时代,AMD K8和Intel Netburst都是每周期三指令,由于AMD 在K8的流水线的重组方面领先于Intel,其实Intel不是不知道的,那个时候Intel技术高层在做一件既有趣有危险的架构试验——“每指令包每流水线”,而不是AMD K8和以后自己的Core2的“多指令包每流水线”,这样导致频率老高,而总体效率低下,但是Intel 在4.0GHz核心频率失败后,就回归了其Pentium-M的低能耗高性能的正道上了! ] 而L1、L2、L3就是这么样初次堆栈货物和拿取货物的地方和方式[架构] 而所谓的预测分支就是把从L1、L2、L3里堆栈好的初次拿取过来的货物来进行第二次的来加工的分派方式[架构]!这个就是拿取货物的精确度和货物在L1、L2、L3里停留时间怎么平衡的问题了!货物拿取越是精确那么L1、L2、L3的货架[集联路]就越多,从而导致L1、L2、L3的货物停留[滞留]的时间越多!K8、K10的L1、L2、L3都是要滞留的、而Core2、的L1不滞留、Nehalem的L1、L2不滞留,这个就牵扯到高速缓存架构方面的问题了! 现在细化货物吧!有A、B、C、D……Z等26组货物,每组有0、1、2、3……9箱货物。AMD就把这个这些货物只按照A、B、C、D……Z的组为单位事先存放在L2或L3里(由于AMD的L3其实就是L2的简单补充,所以我只谈论K8-X2,而不谈论K10-X3、X4,因为原理相同只是步骤增加而已。),在每256K为1路集联的L2的这26组货物就处于等待过程中,在每32K为1路集联的L1-指令就读取在L2的货物,识别了组号后,发送给每32K为1路集联的L1-数据,这样L1-数据就把这些分组的货物运送到了核心里,再在核心细化A0、A1……Z8、Z9这260箱货物,然后再处理!而Intel的Core2、Nehalem就已经在北桥里细化了从A0、A1……Z8、Z9这260箱货物,所以导致了Intel的E8000、Q9000系列的L2有了256K*24、48路集联的庞大体积容积!每4K为1路集联的L1-追踪就把已经细化在L2里的数据通知性的告诉了L2,在L2里的识别后,直接发送到每4K为1路集联的L1-数据,然后发送到核心里去处理。为什么Intel的L1、L2的集联数那么多且L1集联路数多又且L2容积比较大,其实就是为了有更加精确的存放货物的货架还有更加精确的货物运送目的地导向!但是Intel的L1、L2、L3控制分派器效率足够的高,所以停留[延迟]也远远低于了AMD!而Nehalem的L1、L2只是个货物验证和运送的通道,实际的货物和地址[货物堆栈在这260个位置里的精确地址]都在512K/每路*16路集联=8M的L3里面;但是K10的L3、L2、L1都要存放实际的货物,导致滞留[延迟]增高效率减缓!这样的设置设计也就导致了为什么Intel的核心间效率远远比AMD的核心间效率高,特别是Core2是K8的二倍及其K10的一点五倍Nehalem是K10的三到四倍,其实就是这个道理!因为只要有了数据导向的精确和L1[Core2、K8]、L1、L2[K10、Nehalem]的低延迟高效率的保障才能有核心间效率的精确和高效!另外,为什么高分辨率高特效的游戏需要大容积的L2来作为保障?其实就是因为更大容积的L2就装载更多且处理最快捷的游戏三维指令和寻址及其数据导向与PCI-E 16X@2.0显卡插槽!
就貌似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一样,自己看着办吧 在浮点运算能力来看,INTEL的处理器一般只有两个浮点执行单元,而AMD的处理器一般设计了三个并行的浮点执行单元,所以在同档次的处理器当中,AMD处理器的浮点运算能力比INTEL的处理器的要好一些。浮点运算能力强,对于游戏应用、三维处理应用方面比较有优势。另外,多媒体指令方面,INTEL开发了SSE指令集,到现在已经发展到SSE3了,而AMD也开发了相应的,跟SSE兼容的增强3D NOW!指令集。相比之下,INTEL的处理器比AMD的在多媒体指令方面稍胜一筹,而且有不少软件都针对SSE进行了优化,因此在多媒体软件及平面处理软件中,相比同档次AMD处理器,INTEL的CPU显得更有优势。另外,选择什么样的CPU,价格更是比较关键的因素,在性能上,同档次的INTEL处理器整体来说可能比AMD的处理器要有优势一点,不过在价格方面,AMD的处理器绝对占优。打个比方:INTEL的P4 2.4B的价格大概是1200左右,而性能差不多的AMD的BARTON 2500+售价不过是600左右,想比之下,AMD的CPU的性价比更高。 最终是选择AMD还是INTE的CPU呢?由上面可以了解到,AMD的CPU在三维制作、游戏应用、视频处理等方面相比同档次的INTEL的处理器有优势,而INTEL的CPU则在商...就貌似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一样,自己看着办吧 在浮点运算能力来看,INTEL的处理器一般只有两个浮点执行单元,而AMD的处理器一般设计了三个并行的浮点执行单元,所以在同档次的处理器当中,AMD处理器的浮点运算能力比INTEL的处理器的要好一些。浮点运算能力强,对于游戏应用、三维处理应用方面比较有优势。另外,多媒体指令方面,INTEL开发了SSE指令集,到现在已经发展到SSE3了,而AMD也开发了相应的,跟SSE兼容的增强3D NOW!指令集。相比之下,INTEL的处理器比AMD的在多媒体指令方面稍胜一筹,而且有不少软件都针对SSE进行了优化,因此在多媒体软件及平面处理软件中,相比同档次AMD处理器,INTEL的CPU显得更有优势。另外,选择什么样的CPU,价格更是比较关键的因素,在性能上,同档次的INTEL处理器整体来说可能比AMD的处理器要有优势一点,不过在价格方面,AMD的处理器绝对占优。打个比方:INTEL的P4 2.4B的价格大概是1200左右,而性能差不多的AMD的BARTON 2500+售价不过是600左右,想比之下,AMD的CPU的性价比更高。 最终是选择AMD还是INTE的CPU呢?由上面可以了解到,AMD的CPU在三维制作、游戏应用、视频处理等方面相比同档次的INTEL的处理器有优势,而INTEL的CPU则在商业应用、多媒体应用、平面设计方面有优势。除了用途方面,更要综合考虑到性价比这个问题。这样大家根据实际用途、资金预算可以按需选择到最合适自己的CPU。
前提:(l两块cpu的参数和规格都一样,同样的工作量)因特尔:发热量小,貌似比amd节能(这点我不太确定)超频被屏蔽掉。amd:发热量大,但是比英特尔便宜。可以超频。

文章TAG:lcell延时  多少  delay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