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干簧继电器12V35毫安 通电后无法工作是什么原因

可用万用表电阻档测一下继电器线圈引脚,正常应有数百欧的阻值,如果测不出则可能线圈内部断线,那只能更换了。
不知此干簧继电器属哪种型式的?若电流串接入电路里工作,那直接电压肯定不行旳,甚至还会烧毁。

干簧继电器12V35毫安 通电后无法工作是什么原因

2,如何制作干簧继电器

A、B两种绕法没有本质区别,建议绕线时,线圈的长度能覆盖玻璃管长度的80%左右为好。线圈的圈数越多,则工作时需要的电流越小。圈数与工作电压的关系受如下因素的制约:线圈的线径、线圈的圈数、导线的电阻率、干簧管触头的大小。总体来说,可以通过多绕几次来试验,看看能适应该干簧管正常工作的线圈的具体要求是怎样的,反正绕一次也不难。有几点基本的概念供参考:1、电压低则线圈的工作电流应该较大;2、要能满足在电压低时通过较大电流的要求,则线圈导线的线径应较大;3、线径较大、圈数较多则最后形成的继电器体积就会较大;4、一般的干簧继电器在3V电压下工作时,正常工作电流应该不会大于15mA。只要对自己试制的干簧继电器的工作性能感到满意,在工作时,通过在其外接电路中串联一定阻值的电阻来对其供电是没有问题的。

如何制作干簧继电器

3,有一干簧继电器其额定电压为6伏线圈的电阻为200殴若电源电

200*36(R+200)=6 所以R=1000欧
当然啦,电流线圈是过电流的,电阻大了还行呐,而电压线圈是并连的电阻小了还不短路啊.电流的是串连,电压的是并联!
根据串联分压规律有R1\R2=U1\U2有R1\U1=R2\U2, 所以:6伏\200欧=(36伏-6伏)\R 解得:R=1000欧
干簧继电器的额定电流为:6/200=0.03A 电阻需要分担30V的电压:30/0.03=1000欧
电压为36伏时总电阻应是36/,线圈的电阻为200殴----说明额定电流是6/.03=1200殴 串联电阻是1200-200=1000殴;0;200=0.03A额定电压为6伏

有一干簧继电器其额定电压为6伏线圈的电阻为200殴若电源电

4,继电器的工作原理与接法

继电器的吸合线圈相当一个电磁铁,通电后吸动衔铁带动触点接通,控制吸合线圈的接通和断开就可以控制触点的接通和断开。
是什么样的继电器?是热继电器还是时间继电器还是中间继电器?都不一样的说清楚点,
1、电磁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和特性 电磁式继电器一般由铁芯、线圈、衔铁、触点簧片等组成的。只要在线圈两端加上一定的电压,线圈中就会流过一定的电流,从而产生电磁效应,衔铁就会在电磁力吸引的作用下克服返回弹簧的拉力吸向铁芯,从而带动衔铁的动触点与静触点(常开触点)吸合。当线圈断电后,电磁的吸力也随之消失,衔铁就会在弹簧的反作用力返回原来的位置,使动触点与原来的静触点(常闭触点)吸合。这样吸合、释放,从而达到了在电路中的导通、切断的目的。对于继电器的“常开、常闭”触点,可以这样来区分:继电器线圈未通电时处于断开状态的静触点,称为“常开触点”;处于接通状态的静触点称为“常闭触点”。 2、热敏干簧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和特性 热敏干簧继电器是一种利用热敏磁性材料检测和控制温度的新型热敏开关。它由感温磁环、恒磁环、干簧管、导热安装片、塑料衬底及其他一些附件组成。热敏干簧继电器不用线圈励磁,而由恒磁环产生的磁力驱动开关动作。恒磁环能否向干簧管提供磁力是由感温磁环的温控特性决定的。 3、固态继电器(ssr)的工作原理和特性 固态继电器是一种两个接线端为输入端,另两个接线端为输出端的四端器件,中间采用隔离器件实现输入输出的电隔离。 固态继电器按负载电源类型可分为交流型和直流型。按开关型式可分为常开型和常闭型。按隔离型式可分为混合型、变压器隔离型和光电隔离型,以光电隔离型为最多。 二、继电器主要产品技术参数 1、额定工作电压 是指继电器正常工作时线圈所需要的电压。根据继电器的型号不同,可以是交流电压,也可以是直流电压。 2、直流电阻 是指继电器中线圈的直流电阻,可以通过万能表测量。 3、吸合电流 是指继电器能够产生吸合动作的最小电流。在正常使用时,给定的电流必须略大于吸合电流,这样继电器才能稳定地工作。而对于线圈所加的工作电压,一般不要超过额定工作电压的1.5倍,否则会产生较大的电流而把线圈烧毁。 4、释放电流 是指继电器产生释放动作的最大电流。当继电器吸合状态的电流减小到一定程度时,继电器就会恢复到未通电的释放状态。这时的电流远远小于吸合电流。 5、触点切换电压和电流 是指继电器允许加载的电压和电流。它决定了继电器能控制电压和电流的大小,使用时不能超过此值,否则很容易损坏继电器的触点。 三、继电器测试 1、测触点电阻 用万能表的电阻档,测量常闭触点与动点电阻,其阻值应为0;而常开触点与动点的阻值就为无穷大。由此可以区别出那个是常闭触点,那个是常开触点。 2、测线圈电阻 可用万能表r×10ω档测量继电器线圈的阻值,从而判断该线圈是否存在着开路现象。 3、测量吸合电压和吸合电流 找来可调稳压电源和电流表,给继电器输入一组电压,且在供电回路中串入电流表进行监测。慢慢调高电源电压,听到继电器吸合声时,记下该吸合电压和吸合电流。为求准确,可以试多几次而求平均值。 4、测量释放电压和释放电流 也是像上述那样连接测试,当继电器发生吸合后,再逐渐降低供电电压,当听到继电器再次发生释放声音时,记下此时的电压和电流,亦可尝试多几次而取得平均的释放电压和释放电流。

5,继电器接线

构成回路就行。。。。
李秀英
需要具体的用途和规格,根据实际的要求,接线也不一样:继电器的分类下面的可以做参考:www.shxtdq.com继电器的作用和构造以及特性。继电器(relay)的工作原理和特性 当输入量(如电压、电流、温度等)达到规定值时,使被控制的输出电路导通或断开的电器。可分为电气量(如电流、电压、频率、功率等)继电器及非电量(如温度、压力、速度等)继电器两大类。具有动作快、工作稳定、使用寿命长、体积小等优点。广泛应用于电力保护、自动化、运动、遥控、测量和通信等装置中。继电器是一种电子控制器件,它具有控制系统(又称输入回路)和被控制系统(又称输出回路),通常应用于自动控制电路中,它实际上是用较小的电流去控制较大电流的一种“自动开关”。故在电路中起着自动调节、安全保护、转换电路等作用。1、电磁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和特性2、热敏干簧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和特性 3、固态继电器(SSR)的工作原理和特性二、继电器主要产品技术参数1、额定工作电压是指继电器正常工作时线圈所需要的电压。根据继电器的型号不同,可以是交流电压,也可以是直流电压。2、直流电阻是指继电器中线圈的直流电阻,可以通过万能表测量。3、吸合电流是指继电器能够产生吸合动作的最小电流。4、释放电流是指继电器产生释放动作的最大电流。5、触点切换电压和电流是指继电器允许加载的电压和电流。三、继电器测试1、测触点电阻用万能表的电阻档,测量常闭触点与动点电阻,其阻值应为0,2、测线圈电阻可用万能表R×10Ω档测量继电器线圈的阻值,从而判断该线圈是否存在着开路现象。3、测量吸合电压和吸合电流找来可调稳压电源和电流表,给继电器输入一组电压,且在供电回路中串入电流表进行监测。4、测量释放电压和释放电流也是像上述那样连接测试,四、继电器的电符号和触点形式 继电器线圈在电路中用一个长方框符号表示,如果继电器有两个线圈,就画两个并列的长方框。同时在长方框内或长方框旁标上继电器的文字符号“J”。1.动合型(H型)线圈不通电时两触点是断开的,通电后,两个触点就闭合。以合字的拼音字头“H”表示。2.动断型(D型)线圈不通电时两触点是闭合的,通电后两个触点就断开。用断字的拼音字头“D”表示。3.转换型(Z型)这是触点组型。五、继电器的选用1.先了解必要的条件①控制电路的电源电压,能提供的最大电流;②被控制电路中的电压和电流;③被控电路需要几组、什么形式的触点。 六:电磁式继电器七:热过载继电器热过载继电器作用:八:汽车继电器一般控制大功率用电器, 如果您想了解更多的继电器产品的规格和资料请来电或者来函,或者登录我们公司网站 http://www.shxtdq.com首页与我们的工程师直接交流和讨论!
要知道你的具体用途,根据不同的继电器,不同设计要求,接线不同。 大概是 给控制线圈一个工作电压,然后主触头接在主主接触器的控制线圈上。通过延时(机械,电子等)起到控制作用。下面内容来源于www.315mro.com 1.机械调整:  a. 用手将电磁铁的唧子按到吸合位置,延时机构应立即启动,直至延时触点闭合为止,此时瞬动触点应可靠转换。  b. 释放唧子时(在工作位置)动触点应迅速返回原位,瞬动动断触点闭合,动合触点应断开。  c 检查继电器内部接线的牢靠程度及所有螺钉,螺母是否紧固。  d. 当唧子吸入电磁铁时,唧子端部的动片不得与延时机构中的扇形齿板相碰,若相碰时,可将动片下移至适当位置,然后将螺钉固紧。  e. 当两副主触点的指针指示在零位时, 第一副动触点的中心应与滑动主触点的中心相切。第二副动触点的中心应与终止主触点的中心相切(目视),并有不小于0.5mm的超行程。  f. Γ形动板在任何位置,均应使瞬动切换触点的动断触点可靠断开(两触点距离不得小于1.5mm),动合触点可靠闭合(超行程不小于0.5mm)。 以上为接线前的调整
继电器应该至少有四个接线·点,两个是继电器电感线圈的接点,两个是类似开关功能的接点,在使用时,这四个点是都要连接到电路中的。

6,关于继电器

一、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和特性 继电器是一种电子控制器件,它具有控制系统(又称输入回路)和被控制系统(又称输出回路),通常应用于自动控制电路中,它实际上是用较小的电流去控制较大电流的一种“自动开关”。故在电路中起着自动调节、安全保护、转换电路等作用。1、电磁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和特性 电磁式继电器一般由铁芯、线圈、衔铁、触点簧片等组成的。只要在线圈两端加上一定的电压,线圈中就会流过一定的电流,从而产生电磁效应,衔铁就会在电磁力吸引的作用下克服返回弹簧的拉力吸向铁芯,从而带动衔铁的动触点与静触点(常开触点)吸合。当线圈断电后,电磁的吸力也随之消失,衔铁就会在弹簧的反作用力返回原来的位置,使动触点与原来的静触点(常闭触点)吸合。这样吸合、释放,从而达到了在电路中的导通、切断的目的。对于继电器的“常开、常闭”触点,可以这样来区分:继电器线圈未通电时处于断开状态的静触点,称为“常开触点”;处于接通状态的静触点称为“常闭触点”。2、热敏干簧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和特性 热敏干簧继电器是一种利用热敏磁性材料检测和控制温度的新型热敏开关。它由感温磁环、恒磁环、干簧管、导热安装片、塑料衬底及其他一些附件组成。热敏干簧继电器不用线圈励磁,而由恒磁环产生的磁力驱动开关动作。恒磁环能否向干簧管提供磁力是由感温磁环的温控特性决定的。 3、固态继电器(SSR)的工作原理和特性 固态继电器是一种两个接线端为输入端,另两个接线端为输出端的四端器件,中间采用隔离器件实现输入输出的电隔离。固态继电器按负载电源类型可分为交流型和直流型。按开关型式可分为常开型和常闭型。按隔离型式可分为混合型、变压器隔离型和光电隔离型,以光电隔离型为最多。二、继电器主要产品技术参数1、额定工作电压 是指继电器正常工作时线圈所需要的电压。根据继电器的型号不同,可以是交流电压,也可以是直流电压。2、直流电阻 是指继电器中线圈的直流电阻,可以通过万能表测量。3、吸合电流 是指继电器能够产生吸合动作的最小电流。在正常使用时,给定的电流必须略大于吸合电流,这样继电器才能稳定地工作。而对于线圈所加的工作电压,一般不要超过额定工作电压的1.5倍,否则会产生较大的电流而把线圈烧毁。4、释放电流 是指继电器产生释放动作的最大电流。当继电器吸合状态的电流减小到一定程度时,继电器就会恢复到未通电的释放状态。这时的电流远远小于吸合电流。 5、触点切换电压和电流 是指继电器允许加载的电压和电流。它决定了继电器能控制电压和电流的大小,使用时不能超过此值,否则很容易损坏继电器的触点。三、继电器测试1、测触点电阻 用万能表的电阻档,测量常闭触点与动点电阻,其阻值应为0;而常开触点与动点的阻值就为无穷大。由此可以区别出那个是常闭触点,那个是常开触点。2、测线圈电阻 可用万能表R×10Ω档测量继电器线圈的阻值,从而判断该线圈是否存在着开路现象。3、测量吸合电压和吸合电流 找来可调稳压电源和电流表,给继电器输入一组电压,且在供电回路中串入电流表进行监测。慢慢调高电源电压,听到继电器吸合声时,记下该吸合电压和吸合电流。为求准确,可以试多几次而求平均值。4、测量释放电压和释放电流 也是像上述那样连接测试,当继电器发生吸合后,再逐渐降低供电电压,当听到继电器再次发生释放声音时,记下此时的电压和电流,亦可尝试多几次而取得平均的释放电压和释放电流。一般情况下,继电器的释放电压约在吸合电压的10~50%,如果释放电压太小(小于1/10的吸合电压),则不能正常使用了,这样会对电路的稳定性造成威胁,工作不可靠。四、继电器的电符号和触点形式 继电器线圈在电路中用一个长方框符号表示,如果继电器有两个线圈,就画两个并列的长方框。同时在长方框内或长方框旁标上继电器的文字符号“J”。继电器的触点有两种表示方法:一种是把它们直接画在长方框一侧,这种表示法较为直观。另一种是按照电路连接的需要,把各个触点分别画到各自的控制电路中,通常在同一继电器的触点与线圈旁分别标注上相同的文字符号,并将触点组编上号码,以示区别。继电器的触点有三种基本形式:1.动合型(H型)线圈不通电时两触点是断开的,通电后,两个触点就闭合。以合字的拼音字头“H”表示。2.动断型(D型)线圈不通电时两触点是闭合的,通电后两个触点就断开。用断字的拼音字头“D”表示。3.转换型(Z型)这是触点组型。这种触点组共有三个触点,即中间是动触点,上下各一个静触点。线圈不通电时,动触点和其中一个静触点断开和另一个闭合,线圈通电后,动触点就移动,使原来断开的成闭合,原来闭合的成断开状态,达到转换的目的。这样的触点组称为转换触点。用“转”字的拼音字头“z”表示。
楼上的朋友确实好文笔,区区继电器的原理就洋洋洒洒写了那么多,连继电器的其它内容都写出来了。不过看了后感觉没有突出“原理”,因此补充说明如下:继电器是一种检测控制元件,主要用来检测某些物理量,并判断所检测的物理量是否超过事先所设定的整定值,当发现所检测的物理量超过整定值时,就通过其触点控制有关电路进行相应的调节控制或发出相应的信号。根据工作原理的不同,继电器可分为电磁式继电器和非电磁式继电器。电磁式继电器的工作原理与一般的接触器相同,其主要组成为:线圈、触头系统和反力弹簧。当线圈通过的电压或电流信号超过继电器的整定值时,线圈产生的吸力克服反力弹簧的反作用力,将与触头系统相连的衔铁吸合,使之带动继电器的触点改变状态,从而控制其它电路。而非电磁量的继电器则工作原理就五花八门了。例如,热继电器,是用双金属片来检测热量的,当热量达到一定值时,双金属片发生歪曲,同时使触点改变状态,从而达到对其它电路的控制。再如气囊式时间继电器,则是利用气体的节流达到延时,延时时间到,改变其延时触点的状态,从而达到控制其它电路的目的。总之,非电磁式继电器的工作原理是多种多样的,而电磁式继电器的工作原理较为简单:线圈通过的电压/电流大于整定值,触点改变状态,从而可以控制其它电路。

7,继电器它是个什么东西

继电器的种类很多,如:热呕继电器、中间继电器、时间继电器、声控继电器、光控继电器等。继电器实际就是一个开关,它可以根据使用的要求打开或关闭电器。根据接线的不同,也可以在打开一些用电器的同时,关闭一些用电器。热呕继电器:是控制电流过大时或电流不稳时,自动关闭线路。中间继电器:用它可以同时开关几路电流。时间继电器:用它可以按时间的长短控制电路。声控继电器:通过声音大小控制电路。
简单的说就是一个开关,靠磁力的吸和控制.既然是开关,就是说切断和连接电路都可以用的
继电器分为很多种比如:热继电器等其他类型 作用是当电路的热效应过大时将电路断开以保护电路。 过流继电器等其他类型 作用也是保护电路,但比热电器精准。 固体继电器等其他类型 作用是控制电路,指电子元件履行其功能而无机械运动构件的,输 入和输出隔离的一种继电器。继电器种类,种类繁多,功能多样。但主要无外乎通过自身受外界因素影响的通断来控制或保护电路。达到电力电子的运用在实际生活中有十分广泛的应用
继电器一般由铁芯、线圈、衔铁、触点簧片等组成的。只要在线圈两端加上一定的电压,线圈中就会流过一定的电流,从而产生电磁效应,衔铁就会在电磁力吸引的作用下克服返回弹簧的拉力吸向铁芯,从而带动衔铁的动触点与静触点(常开触点)吸合。当线圈断电后,电磁的吸力也随之消失,衔铁就会在弹簧的反作用力返回原来的位置,使动触点与原来的静触点(常闭触点)释放。这样吸合、释放,从而达到了在电路中的导通、切断的目的。作用是1、低电压控制高电压;2、小电流控制大电流;3、设备保护用;4、传递信号等
继电器通俗的说就是用较小的电流去控制较大电流的一种“自动开关”。 一、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和特性 继电器是一种电子控制器件,它具有控制系统(又称输入回路)和被控制系统(又称输出回路),通常应用于自动控制电路中,它实际上是用较小的电流去控制较大电流的一种“自动开关”。故在电路中起着自动调节、安全保护、转换电路等作用。1、电磁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和特性电磁式继电器一般由铁芯、线圈、衔铁、触点簧片等组成的。只要在线圈两端加上一定的电压,线圈中就会流过一定的电流,从而产生电磁效应,衔铁就会在电磁力吸引的作用下克服返回弹簧的拉力吸向铁芯,从而带动衔铁的动触点与静触点(常开触点)吸合。当线圈断电后,电磁的吸力也随之消失,衔铁就会在弹簧的反作用力返回原来的位置,使动触点与原来的静触点(常闭触点)吸合。这样吸合、释放,从而达到了在电路中的导通、切断的目的。对于继电器的“常开、常闭”触点,可以这样来区分:继电器线圈未通电时处于断开状态的静触点,称为“常开触点”;处于接通状态的静触点称为“常闭触点”。2、热敏干簧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和特性热敏干簧继电器是一种利用热敏磁性材料检测和控制温度的新型热敏开关。它由感温磁环、恒磁环、干簧管、导热安装片、塑料衬底及其他一些附件组成。热敏干簧继电器不用线圈励磁,而由恒磁环产生的磁力驱动开关动作。恒磁环能否向干簧管提供磁力是由感温磁环的温控特性决定的。 3、固态继电器(ssr)的工作原理和特性固态继电器是一种两个接线端为输入端,另两个接线端为输出端的四端器件,中间采用隔离器件实现输入输出的电隔离。固态继电器按负载电源类型可分为交流型和直流型。按开关型式可分为常开型和常闭型。按隔离型式可分为混合型、变压器隔离型和光电隔离型,以光电隔离型为最多。 二、继电器主要产品技术参数1、额定工作电压是指继电器正常工作时线圈所需要的电压。根据继电器的型号不同,可以是交流电压,也可以是直流电压。2、直流电阻是指继电器中线圈的直流电阻,可以通过万能表测量。3、吸合电流是指继电器能够产生吸合动作的最小电流。在正常使用时,给定的电流必须略大于吸合电流,这样继电器才能稳定地工作。而对于线圈所加的工作电压,一般不要超过额定工作电压的1.5倍,否则会产生较大的电流而把线圈烧毁。4、释放电流是指继电器产生释放动作的最大电流。当继电器吸合状态的电流减小到一定程度时,继电器就会恢复到未通电的释放状态。这时的电流远远小于吸合电流。 5、触点切换电压和电流是指继电器允许加载的电压和电流。它决定了继电器能控制电压和电流的大小,使用时不能超过此值,否则很容易损坏继电器的触点。三、继电器测试1、测触点电阻用万能表的电阻档,测量常闭触点与动点电阻,其阻值应为0;而常开触点与动点的阻值就为无穷大。由此可以区别出那个是常闭触点,那个是常开触点。2、测线圈电阻可用万能表r×10ω档测量继电器线圈的阻值,从而判断该线圈是否存在着开路现象。3、测量吸合电压和吸合电流找来可调稳压电源和电流表,给继电器输入一组电压,且在供电回路中串入电流表进行监测。慢慢调高电源电压,听到继电器吸合声时,记下该吸合电压和吸合电流。为求准确,可以试多几次而求平均值。4、测量释放电压和释放电流也是像上述那样连接测试,当继电器发生吸合后,再逐渐降低供电电压,当听到继电器再次发生释放声音时,记下此时的电压和电流,亦可尝试多几次而取得平均的释放电压和释放电流。一般情况下,继电器的释放电压约在吸合电压的10~50%,如果释放电压太小(小于1/10的吸合电压),则不能正常使用了,这样会对电路的稳定性造成威胁,工作不可靠。四、继电器的电符号和触点形式 继电器线圈在电路中用一个长方框符号表示,如果继电器有两个线圈,就画两个并列的长方框。同时在长方框内或长方框旁标上继电器的文字符号“j”。继电器的触点有两种表示方法:一种是把它们直接画在长方框一侧,这种表示法较为直观。另一种是按照电路连接的需要,把各个触点分别画到各自的控制电路中,通常在同一继电器的触点与线圈旁分别标注上相同的文字符号,并将触点组编上号码,以示区别。继电器的触点有三种基本形式:1.动合型(h型)线圈不通电时两触点是断开的,通电后,两个触点就闭合。以合字的拼音字头“h”表示。2.动断型(d型)线圈不通电时两触点是闭合的,通电后两个触点就断开。用断字的拼音字头“d”表示。3.转换型(z型)这是触点组型。这种触点组共有三个触点,即中间是动触点,上下各一个静触点。线圈不通电时,动触点和其中一个静触点断开和另一个闭合,线圈通电后,动触点就移动,使原来断开的成闭合,原来闭合的成断开状态,达到转换的目的。这样的触点组称为转换触点。用“转”字的拼音字头“z”表示。五、继电器的选用1.先了解必要的条件①控制电路的电源电压,能提供的最大电流;②被控制电路中的电压和电流;③被控电路需要几组、什么形式的触点。选用继电器时,一般控制电路的电源电压可作为选用的依据。控制电路应能给继电器提供足够的工作电流,否则继电器吸合是不稳定的。2.查阅有关资料确定使用条件后,可查找相关资料,找出需要的继电器的型号和规格号。若手头已有继电器,可依据资料核对是否可以利用。最后考虑尺寸是否合适。3.注意器具的容积。若是用于一般用电器,除考虑机箱容积外,小型继电器主要考虑电路板安装布局。对于小型电器,如玩具、遥控装置则应选用超小型继电器产品。

文章TAG:干簧继电器的阻值多少继电器  电器  阻值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