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C12F629芯片的工作温度范围多少,PIC12F629 VDD相对于VSS的 电压03 就是它工作电压 是65V
来源:整理 编辑:亚灵电子网 2023-10-07 07:48:20
1,PIC12F629 VDD相对于VSS的 电压03 就是它工作电压 是65V
PIC12F629 的电源工作电压范围是2.0V ~ 5.5V,你有4.5V电源没有问题。你说的0.3 到6.5V 是芯片输入电压允许的范围,不是电源工作电压。0.3前面还应该加一个负号。..
2,线路板上的芯片不是电脑温度多少才算高温度高会怎么样知道的请详
看是什么芯片了。楼上说的-45~135一般是工业级的如果是消费级的芯片,通常是0~70或者-20~70温度高有些电气参数会影响。最大的是工作电流。一般不建议超温度范围使用。

3,线性ic工作温度高到多少度
IC表面最高温度肯定应该低于数据手册中给出的最高工作温度。手册中给出的工作温度实际上是指结温,即芯片内部PN结的温度,实际上芯片封装表面的温度肯定要低于内部结温,在工作状态下如果芯片表面温度到了70℃,那么内部结温就已经超过了。
4,芯片的工作温度范围和工作的环境温度的区别
芯片工作温度等级,是operating temperature range,是自然环境温度,即整机或者模块长年累月面对的气候温度。这个主要是规定芯片的应用范围,是指芯片对自然环境的适应性,和工作环境温度有差异。Toperating:工作温度范围,比如商业级数字芯片工作温度范围为0~+70℃,工业级是-45~+85或者105℃。Tambient:工作的环境温度,一般是将温度传感器放置在芯片壳体上1CM左右测得的温度值;Tcase :壳温;Tjunction:结温;Tstorage:存储温度。扩展资料芯片四个地方的温度:内核、封装表面、空气周边、PCB板:(1) TJ(Die Junction Temp):芯片的硅核温度,就是芯片内部核心的 温度,从英文缩写就可以看出,这是个死亡温度,设计者是绝对不能跨越的。(2) Ta (Ambient Air Temp):芯片周围的空气温度。不大散热片的小功率器件一般以这个为计算参数。(3) Tc(Package Case Temp):芯片封装表面温度。带散热片的大功率器件一般以这个为技术参数。(4) Tb(Ambient board Temp):安装芯片的PCB表面温度。
5,线路板上的芯片不是电脑温度多少才算高温度高会怎么样
你好!看是什么芯片了。楼上说的-45~135一般是工业级的如果是消费级的芯片,通常是0~70或者-20~70温度高有些电气参数会影响。最大的是工作电流。一般不建议超温度范围使用。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望采纳。根据应用的领域不同,芯片的工作环境也有所不同,自然自身热损耗也不同,一般情况下集成电路设计的工作温度是-45~135左右。这个是设计上的极限温度,具体的工作温度还是要看应用了。
6,芯片的极限温度是多少
芯片的极限温度是多少 芯片的极限温度与额定电压和电流一样是绝对的吗?尽管集成电路制造商不能保证芯片在其额定温度范围之外也正常工作,但当超出其温度范围限制时,芯片不会突然停止工作。但是如果工程师需要在其他温度下使用芯片,那么他们必须确定这些芯片的工作情况,以及芯片行为的一致性。 一些有用的常用规则 当温度约为185~200°C(具体值取决于工艺),增加的漏电和降低的增益将使得硅芯片的工作不可预测,并且掺杂剂的加速扩散会把芯片寿命缩短至数百小时,或者最好的`情况下,也可能仅有数千小时。不过在某些应用中,可以接受高温对芯片造成的较低性能和较短寿命影响,如钻头仪器仪表应用,芯片常常工作在高温环境下。但如果温度变得更高,那么芯片的工作寿命就可能变得太短,以至于无法使用。 在非常低的温度下,降低载流子迁移率最终导致芯片停止工作,但是某些电路却能够在低于50K的温度下正常工作,尽管该温度已经超出了标称范围。 基本的物理性质并不是唯一的限制因素 设计上的权衡考虑可能会使芯片在某一温度范围内的性能得到改善,但是在该温度范围外芯片却会发生故障。例如,如果AD590温度传感器在上电后并逐渐冷却的情况下,它可工作于液氮中,但是在77K时却不能直接启动。 性能优化导致了更加微妙的影响 商用级芯片在0~70°C的温度范围内具有非常好的精度,但是在该温度范围外,精度却会变得很差。而相同芯片的军用级产品由于采用了不同的微调算法,或者甚至使用略有差别的电路设计,使它能够在-55~+155°C的宽温度范围内保持略低于商用级芯片的精度。商用级标准和军用级标准之间的差别并不仅仅是由不同的测试方案导致的。 还存在另外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封装材料的特性,封装材料可能会在硅失效之前就失效。 第二个问题:热冲击的影响。AD590在缓慢冷却的情况下,在77K的温度下也能够工作的这种特性,并不意味着其在较高的瞬态热力学应用下突然被放置到液氮中,还能同样正常工作。 在芯片的标称温度范围外使用的唯一方法就是测试,测试,再测试,这样才确保您能够理解非标准温度对几个不同批次的芯片行为的影响。检查您所有的假设。芯片制造商有可能会向您提供相关帮助,但是也可能不会给出有关标称温度范围外的芯片工作的任何信息。 [ 芯片的极限温度是多少 ]相关文章: 1. 快速充电芯片问世:10分钟让手机电量满格 2. 大陆手机芯片势力崛起 ARM架构战局恐风云变色 ;
7,Cpu Core PECI温度在多少合适
io芯片设计了存放cpu package温度数据的peci接口与cpu的peci接口连接,以监控cpu package温度。 测温软件可以从io芯片的cpu温度寄存器读取温度数据,也可以从peci接口获取cpu温度数据,鲁大师会从io芯片获取cpu温度。一般民用芯片设计指标温度范围在-25~80摄氏度,如果kernel或者core温度超过这个温度,对电路电学特性有影响,CPU这种货很早就有过热保护了,降频是个很古典的路子。但是现在很多设计目标也有富裕,-30~90的也有。
8,CPU核心12图形处理器这些硬件分别安全的温度范围是多少摄
普通环境下:CPU:最高75度(双核或者四核的话,每个温度上限都差不多)主板:70度显卡GPU:90度硬盘:65度.温度只是工作环境的一个方面,还有电压、湿度、灰尘等都要考虑。正常来说CPU不会超过60度GPU不会过85度你可以把它当作是安全温度超过就关机吧如果温度高了不是你不玩电脑会自动关机的如楼上所说不同工艺不同类型的CPU芯片温度是不同的主动风扇散热和被动散热片的显卡温度又是不同的你得说出你的硬件型号不然白搭-------------------------例子:同样的双核。45nm的温度肯定比65nm工艺的低同样工艺的芯片,四核肯定比双核温度高采用主动热管+风扇 散热的9800GT 也必须比只用一大块铝片被动散热的9400GT温度低大叔没有这个概念的,不同的CPU是不同的,而且这个问题很难解释,比如PD的CPU,60多是正常的,而且扣肉的在50不到点,P4的50多,而且满载和空栽时也会差15左右,而且只要你在用,就对硬件是在损耗,而且高温是在加剧损耗,损坏只有你使用不当才会出现……
9,CPU温度的正常值范围是多少一般进BIOS里面就可以知道
cpu的正常温度 保证在温升30度的范围内一般是稳定的。也就是说,cpu的耐收温度为65度,按夏天最高35度来计算,则允许cpu温升为30度。按此类推,如果你的环境温度现在是20度,cpu最好就不要超过50度。温度当然是越低越好。不管你超频到什么程度,都不要使你的cpu高过环境温度30度以上。 现在要补充说明几点: 1. 温度和电压的问题。 温度提高是由于u的发热量大于散热器的排热量,一旦发热量与散热量趋于平衡,温度就不再升高了。发热量由u的功率决定,而功率又和电压成正比,因此要控制好温度就要控制好cpu的核心电压。不过说起来容易,电压如果过低又会造成不稳定,在超频幅度大的时候这对矛盾尤其明显。很多时候cpu温度根本没有达到临界值系统就蓝屏重起了,这时影响系统稳定性的罪魁就不是温度而是电压了。所以如何设置好电压在极限超频时是很重要的,设高了,散热器挺不住,设低了,u挺不住。 2. 各种主板的测温方式不尽相同,甚至同一个品牌、型号的主板,由于测温探头靠近cpu的距离差异,也会导致测出的温度相差很大。因此,笼统的说多少多少温度安全是不科学的。我认为在夏天较高室温条件下自己跑一跑super pi或3dmark,只要稳定通过就可以了,不必过分相信软件测试的温度数据。 3. 究竟什么叫稳定,这也一直是大家喜欢讨论的热点问题。 计算机是电子产品,各部件配合异常微妙,没有人能说我的电脑绝对稳定,稳定是相对的。在合理的范围内超频,可以抵御大多数微小的不稳定因素可能带来的灾难性后果;在硬件的极限边缘超频,一个极细小的电流波动都有可能带来一连串的后继反应,最终可能就把你的屏幕变蓝了或变黑了:)具体量化到多少频率才是稳定的这个问题只有针对具体的情况了,而且也没有任何公式可以套用,只能凭借经验和亲身实践。因此这里再次提醒一些问“我的电脑可以超频到多少”的朋友,还是自己按照科学的超频步骤试一下吧! 一般进bios里面就可以知道. 给你推荐几个cpu控温软件,你就可以了解温度的变化了 一、waterfall pro waterfall pro(下载地址:新浪下载中心)是一款老牌的电脑制冷软件,体积小、功能强大,可以有效控制cpu温度的上升,优化cpu速度,jian视cpu占用率和电源消费量。 二、cpuidle cpuidle(下载地址:新浪下载中心)能够显著降低cpu运行时的温度,延长其使用寿命,同时还能降低cpu的功耗。与其它节能软件不同的是,即使是在超负荷工作的情况下,cpuidle仍然能够发挥明显的效果。 三、softcooler ii softcooler(下载地址:新浪下载中心)是一款绿色芯片降温软件,具有占用系统资源和内存空间少的优点,无须进行任何设置,解压后就可直接使用。 四、vcool vcool(下载地址:新浪下载中心)是一款专门为amd cpu“量身定做”的降温软件。而且是款绿色软件,使用非常简单,占用系统资源少,针对amd cpu的降温效果还不错。 五、cpu降温圣手 cpu降温圣手(下载地址:新浪下载中心)是一款体积小巧的cpu降温软件,系统内核处理采用汇编技术,直接对cpu单元进行优化,适合所有型号的cpu产品,对cpu起到良好的优化和保护作用。CPU的正常温度现在要补充说明几点:1. 温度和电压的问题。温度提高是由于U的发热量大于散热器的排热量,一旦发热量与散热量趋于平衡,温度就不再升高了。发热量由U的功率决定,而功率又和电压成正比,因此要控制好温度就要控制好CPU的核心电压。不过说起来容易,电压如果过低又会造成不稳定,在超频幅度大的时候这对矛盾尤其明显。很多时候CPU温度根本没有达到临界值系统就蓝屏重起了,这时影响系统稳定性的罪魁就不是温度而是电压了。所以如何设置好电压在极限超频时是很重要的,设高了,散热器挺不住,设低了,U挺不住。2. 各种主板的测温方式不尽相同,甚至同一个品牌、型号的主板,由于测温探头靠近CPU的距离差异,也会导致测出的温度相差很大。因此,笼统的说多少多少温度安全是不科学的。我认为在夏天较高室温条件下自己跑一跑super Pi或3DMark,只要稳定通过就可以了,不必过分相信软件测试的温度数据。计算机是电子产品,各部件配合异常微妙,没有人能说我的电脑绝对稳定,稳定是相对的。在合理的范围内超频,可以抵御大多数微小的不稳定因素可能带来的灾难性后果;在硬件的极限边缘超频,一个极细小的电流波动都有可能带来一连串的后继反应,最终可能就把你的屏幕变蓝了或变黑了:)具体量化到多少频率才是稳定的这个问题只有针对具体的情况了,而且也没有任何公式可以套用,只能凭借经验和亲身实践。因此这里再次提醒一些问“我的电脑可以超频到多少”的朋友,还是自己按照科学的超频步骤试一下吧!一般进BIOS里面就可以知道.给你推荐几个CPU控温软件,你就可以了解温度的变化了一、Waterfall proWaterfall Pro(下载地址:新浪下载中心)是一款老牌的电脑制冷软件,体积小、功能强大,可以有效控制CPU温度的上升,优化CPU速度,jian视CPU占用率和电源消费量。二、CPUIdleCpuIdle(下载地址:新浪下载中心)能够显著降低CPU运行时的温度,延长其使用寿命,同时还能降低CPU的功耗。与其它节能软件不同的是,即使是在超负荷工作的情况下,CpuIdle仍然能够发挥明显的效果。三、SoftCooler IISoftCooler(下载地址:新浪下载中心)是一款绿色芯片降温软件,具有占用系统资源和内存空间少的优点,无须进行任何设置,解压后就可直接使用。四、VcoolVcool(下载地址:新浪下载中心)是一款专门为AMD CPU“量身定做”的降温软件。而且是款绿色软件,使用非常简单,占用系统资源少,针对AMD CPU的降温效果还不错。五、CPU降温圣手
10,CPU正常工作温度多少
CPU温度最好在25-55度之间. CPU温度在70℃以内系统都能够正常运行,CPU表面温度75-85是警戒温度,但不会烧毁CPU。 内部温度在120度以下就没什么关系,建议买大功率散热风扇随着电脑的更新换代,原来只有服务器才能用的双核,四核现在已经进入普通家庭用户了,CPU数量从1核,2核,3核到现在的8核,运行速度越来越快,CPU的温度越来越高,电脑出现问题的时候也越来越多,cpu温度多少正常,才不会导致出现电脑蓝屏重新启动呢?有些说是60,有些说是70,到底多高cpu温度不会死机呢?CPU保证在温升20到30度的范围内一般是稳定的。也就是说,cpu的耐受温度为60度,按夏天最高35度来计算,cpu温度应该为55度,不能超过65度。当然按此类推,如果你的环境温度现在是20度,cpu最好就不要超过50度。温度当然是越低越好。不管你超频到什么程度,都不要使你的cpu高过环境温度30度以上。 因为CPU长时间工作在高温度下,容易缩短使用时间,而且可能导致直接挂掉。所以不要在BIOS里把CPU温度调到65度,一般60度就可以了。多数现存的程序从主板上的Super I/O芯片读取温度,电压以及转速信息,通过芯片生产厂家提供的公式进行转换,然后显示给用户。所有人都承认通过这种途径测量的电压从来不是精准的。cpu温度测量电压可以用万用表这样简单和直接的办法,可是CPU温度怎么办?很多人想知道关于CPU温度,他们主板上的传感器有多精确。以我个人的经验,我只能说“这些传感器很一般”。他们只能达到帮助判断CPU是否过热的程度。厂家进行温度监测的方式造成了这个精确性问题。有些主板使用一个安置在CPU插座内部的测温二极管。这个二极管要直接接触CPU底部来达到测温的目的 ---- 这也许是最不准确的测温方式了。好在这种拙劣的方式不再常用(实际上基本没有了)。这是因为绝大多数现代P4/Athlon64开始使用现代CPU内部安置的温度二极管,这种方式相对精准得多了,可是仍然有一些因素干扰信息的精确读取。这些因素包括信号在到达Super I/O芯片被采样前必须通过的那些电路和部件。另外一个因素就是传感器所处的位置。在一个CPU核心上有若干部位产生热量,有些部位会比另一些部位产生更多的热。如果我们把一个传感器安置在CPU核心一个并不产生大量热的位置的话,这样我们测到到的温度会和把传感器安置在CPU核心最热的部分完全不同。技术革新Intel和AMD双双意识到到目前为止测温问题解决的并不好,于是用到了一个新的方式。这个方式仍然包括热敏二极管,但是热敏二极管是一个模拟器件,所以读数必须被转换成数字数据。这个工作由ADC(模数转换器)来完成。一个热敏二极管加上一个模数转换器就构成一个被称为DTS(数字温度传感器)的部件。理论上来说这个DTS的工作方式十分简单:一个CPU核心上的电路从热敏二极管上采样然后把数字数据输出到CPU一个特定的寄存器中,从而任何程序都可以随意读取该数据。这种方式的长处就是所有工作都在CPU内部即时完成,和易于被干扰和衰弱的模拟信号相比,数字信号传输的时候不会损失精确性。这个系统另一个优点就是你可以在一块芯片上集成若干个传感器。Intel和AMD都在CPU的每一个核心上集成了一个DTS,这意味着你可以看到你每一个核心的温度。例如当你在双核CPU上运行程序并把该程序的相关性设定到某一个核心的时候,你会看到只有一个核心会升温并且会升得非常之快。当然另一个核心温度也会上升,毕竟两个核心共处在一个硅片上,只是不会上升到全力工作的核心那么高罢了。Intel 和AMD都使用DTS来监测过热并通过“throttling”或者完全关闭系统来保护CPU, 用何种方式由不同的极限温度决定。第一个官方宣布使用DTS的是Intel在Core Duo(Yonah)系列,随之延续到Core 2 Duo系列。AMD官方宣布从Rev. F Opteron 开始支持DTS。有趣的是通过一些测试,DTS早在AMD 64芯片就已经存在了。Intel指出他们的DTS被安放在CPU核心最热的部位。AMD虽然没说明他们把DTS放在了哪里,我可以肯定不是在最凉快的部分。通过无数的测试,我发现对于Intel CPU,DTS报告的温度显得非常的合理。Intel的白皮书指出他们的CPU在出厂之前DTS都通过了严格的校准。在AMD的Rev. F芯片上,DTS的温度报告也显得十分准确,但是从各种途径的报告和我从AMD白皮书上了解到的来看,AMD的CPU在出厂前DTS没有经过同Intel一般正确的校准。AMD声称他们DTS的精确度在±14oC。我注意到AMD的一些较老的CPU(Rev F 之前)或者在两个Core之间有一个很大的差值,或者报告一个非同寻常的低温。我觉得这也可以理解,毕竟在AMD Rev F之前的CPU, DTS还没有被官方支持。有两个更为重要的数值你一定要了解:1、TCaseMax:这个值表示能使CPU 100%稳定运行的在 核心表面正中或者是IHS (就是cpu的金属顶盖)正中的最高温度。2、Tjunction (or TjunctionMax) :这个值表示在核心和核心所在PCB板之间所容许的最大温度,通常这个值要远高于TCaseMax.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在解读DTS温度时不要混淆这两个值。当DTS报告一个比TCaseMax还要高的温度时并不意味着CPU处于危险状态。因为TCaseMax是CPU所能忍受的最高外部温度。可是如果CPU达到了Tjunction,你就要小心了,这是一个你不想让CPU超过的温度。在Intel CPU中TjunctionMax 不难被测到,在AMD Rev. F CPU中,TCaseMax可以被检测到。可惜的是我还不知道如何检测Intel CPU 的TCaseMax, 或者AMD CPU的TjunctionMax (这个值更为重要)。DTS令人吃惊的是它用起来很简单。传统的Super I/O芯片要求你对不同的I/O芯片进行编程,因为他们所用的地址和算法各不相同。使用DTS的话,你只需要读取MSR( for Intel ) 或者NB 寄存( for AMD ), 简单的计算一下就成了,下面是公式:AMD_CoreTemp = DTS_Value – 49AMD的DTS数据是8位,可以理论上报告-49 – 206摄氏度的范围。Intel_CoreTemp = Tjunction – DTS_ValueIntel 的DTS数据是7位,可以报告Tjunction和Tjunction往下126度。如果Tjunction 是85度(Conroe),则理论值下限就是-42度。可是我从没见过哪个CPU能报告低于0度的温度。这些CPU的DTS看来在某些温度点就停止继续下探了。[1]
文章TAG:
PIC12F629芯片的工作温度范围多少芯片 工作 工作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