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向可控硅阻值多少算正常,双向可控硅ACO5D的G级和T1级正反向阻值多少
来源:整理 编辑:亚灵电子网 2023-01-15 16:05:10
1,双向可控硅ACO5D的G级和T1级正反向阻值多少

2,双向可控硅最左边和最右边的两只脚阻值是50欧是否坏了

3,解释一下双向可控硅的导通原理R1R2的作用以及阻值的确定方法
双向可控硅的导通原理,看过,但不记得去了,我觉得你假如不是做双向可控硅的人,没有必要打破沙锅问到底,只要知道满足哪几个条件能导通就行了。R1R2的作用:分压、限流。
4,双向可控硅ACO5D的G级和T1级正反向阻值是多少
我有两个相同型号的双向可控硅(bta08-600c),但测得t1脚与g脚的阻值不阻值大的是不良的98r正常 bezp 961 wfq 120 qagx 731双向可控硅G极与T1是一个二极官的电阻,有的T1与T2可互换的,G是控制极。与T1电阻正常是很小的,
5,固态继电器双向可控硅问题
在下献丑了,你这个电路是用左边+24V的直流电来控制光耦的通断,通过光耦的通断控制双向可控硅的触发极导通来实现对双向可控硅控制,从而进一步控制风机。 R1,R2,R3都是限流电阻。R4和电解电容构成阻容吸收回路,并在可控硅两端目的用来保护可控硅,因为可控硅有一个参数叫做电流上升率dv /di,这个参数过大会烧毁可控硅。F为熔断器,限制回路电流过大烧毁其他东西。 如果换成是我来设计,我就把R3这个电阻这里取消掉,光耦的输出直接接可控硅的触发极。 至于R2电阻的阻值取多少我不敢乱说,建议你先用6K欧以上的的电阻试试看能不能让可控硅导通,不行的话再减少阻值。
6,怎么计算双向可控硅触发电路所用元件的参数图中R5R10阻值如
先要查看光偶MOC3023的具体参数,根据要求的电压和电流在计算限流电阻R4,再根据可控硅的型号的门极控制电压参数计算R10.R5, 是限流, R10是防误触发; U2的4,6脚一般有一个瞬间最大电流值,比如1A,这时, R5一般取大于 220V/1A; R10呢, 如没有, 则一些波动电流也会T1的G和T1脚,所以, 为了误触发, 加了一个旁路电阻, 这个电阻一般太大,大小就不合适, R10和T1的G-T1脚并联, G-T1是双向二极管, 考虑到R10,R5对电压的分压作用, 一般取 R10=R5吧 其实, 偷懒一点, R5,R10,都可以不要!
7,双向可控硅型号是啥如何判断好坏
双向可控硅
1。如果在红表棒滑向另—极后显示值为Ugt1,则只需将黑表棒改接至另一未知极重复上述步骤, 定能得出正确结果。 (2)触发性能判别双向晶闸管需要考察两个方向的工作状况,下面分别介绍。
红表棒接T2,黑表棒接T1,此时应显示溢出(关断状态)。把红表棒滑向G,并且使T2与G这两极接通,此时管子将进入导通状态,应显示比Ugt1略低的数值。接着,在红表棒不断开T2的前提下而脱离G,对于触发灵敏度高、维持电流小的管子来说,此时管子仍然维持导通状态,显示值比触发导通时的略大,但低于Ugt1。
再用红表棒接触T1、黑表棒接解T2,此时应显示溢出。在黑表棒短接T2、G两极时,管子将导通,显示值比Ugt1略低。与上个方向相同,当黑表棒脱离G后,那些触发灵敏度高、维持电流小的管子将仍然保持导通状态。
实测一只TO-220封装的双向晶闸管BCR3AM(3A/600V),首先判别电极:红、黑表棒在管子任意两电极间测量,当测得为0.578V即Ugt1时,便确定未与表棒相接的一极为T2。该管子本身带有一块小型散热片,通常它与T2极相连,此特征也可作为判别T2的依据。作为验证,测得T2与散热片间为0V,故T2判别正确。又将红表棒接T2,黑表棒任接其余两极之一,此时显示溢出。在红表棒短接T2和悬空的电极时显示0.546V,该电压小于Ugt1=0.578V,故黑表棒所接为T1,另一极则为G。
触发性能判别:红表棒接T2、黑表棒接T1,显示溢出(管子关断)。使红表棒短接T2与G,此时显示0.546V(管子导通),当红表棒脱离G极时显示0.558V,显然,该值大于导通电压,而又小于Ugt1,管子处于维持导通状态。在检测相反方向的触发性能时,所得结果与上述极为接近,证明管子性能良好。
文章TAG:
双向可控硅阻值多少算正常双向 可控硅 阻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