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CAN总线如何设置本节点标识符就是本节点ID

1.can协议中有规定,在某几位发送目的站的地址,目的站可以通过对这几位进行选择,自行决定是否接受该消息,是自变成设定的.2.一般CAN通信芯片都可以在寄存器里设定自己需要接受的标识符等A要和B通信,A要指导B的标识符,然后发出去,B发现标识符正确接受,C和D读完标识符后选择丢弃。要实现CAN通信,选择一个合适的can控制芯片和驱动芯片即可.

CAN总线如何设置本节点标识符就是本节点ID

2,CAN总线标准格式数据帧的最小位数为多少最大位数又为多少

要看你是什么帧,标准帧还是扩展帧,一楼控制场数错了,还把CRC把校验位和CRC界定符弄成一起了,应答场也漏算了标准帧:SOF+ID+RTR+r0+DLC+Data+CRC+CRCDel+ACK+ACKDel+EOF=1+11+1+1+1+4+(0~8)*8+15+1+1+1+7=44~108扩展帧:SOF+ID+RTR+r0+DLC+Data+CRC+CRCDel+ACK+ACKDel+EOF=1+29+1+1+1+4+(0~8)*8+15+1+1+1+7=62~126标准帧ID是11位,扩展帧ID是29为,数据场可以是0到8个字节,所以是(0~8)*8更详细的可以追加给点分 问我哦 弄个这方面的专业工具对加深理解很有帮助的,我的答案我就是对照着CANspider的display数的绝不会错。

CAN总线标准格式数据帧的最小位数为多少最大位数又为多少

3,CAN总线基础

CAN总线标准之规定了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至于应用层需要用户自定义。不同的CAN标准仅物理层不同。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ISO11898;应用层:不同的应用领域使用不同的应用层标准。 CAN拓扑网络 在发送数据时,CAN控制器把要发送的二进制编码通过CAN_Tx线发送到CAN收发器,然后由收发器把这个普通的逻辑电平信号转化成差分信号,通过差分线CAN_High和CAN_Low输出到CAN总线网络。接收数据过程,相反。采用差分信号,可以取得更好的电磁兼容效果。因此,CAN总线物理传输媒介只需要两根线。 高速CAN总线最高信号传输速率为1Mbps,支持最长距离40m。ISO11898-2要求在高速CAN总线两段安装端接电阻RL(端接电阻一般为120?,因为电缆的特性阻抗为120 ?,为了模拟无限远的传输线。)以消除反射。低速CAN最高速度只有125Kbps,所以ISO11898-3没有端接要求。 因为传输距离越大,信号时延也越大,为了保证消息的正确采样,总线上的信号速率相应也要下降。下图是推荐的信号速率与距离的关系。 高速CAN总线最高信号传输速率为1Mbps,支持最长距离40m。ISO11898-2要求在高速CAN总线两段安装 端接电阻 RL(端接电阻一般为120?,因为电缆的特性阻抗为120 ?,为了模拟无限远的传输线。)以消除反射。低速CAN最高速度只有125Kbps,所以ISO11898-3没有端接要求。 CAN的报文种类及结构 为了更有效的控制通信,CAN一共规定了5中类型的帧,帧也称为报文。 数据帧可以分为七段: 帧起始(SOF) (一个显性位) 标识一个数据帧的开始,固定一个显性位。 用于同步, 总线空闲期间的任何隐性到显性的跳变都将引起节点进行 硬同步。只有总线在空闲期间节点才能够发送SOF。 仲裁段的内容主要为本数据帧的ID信息。数据帧分为标准格式和扩展格式两种,区别就在于ID信息的长度:标准格式的ID为11位;扩展格式为29位。在CAN协议中,ID决定着数据帧发送的优先级,也决定着其他设备是否会接收这个数据帧。 [图片上传中...(image-9f0c3c-1635210966303-8)] 仲裁段除了报文ID外,还有RTR, IDE, SRR位。 在控制段,r1(reserved1)和r0(reserved0)为保留位,默认设置为显性位。最主要的是DLC(Data Length Code)段,它是用二进制编码表示本报文中的数据段包含多少个字节。DLC段由4位组成,DLC3?DLC0,表示的数字为0-8. 数据帧的核心内容,有0-8个字节长度,由DLC确定。(存放数据 0-8个字节长度) 为了保证报文的正确传输,CAN的报文包含了一段15位的CRC校验码,一旦接收端计算出的CRC码跟接收到的CRC码不同,就会向发送端反馈出错信息以及重新发送。CRC部分的计算和出错处理一般由CAN控制器硬件完成,或由软件控制最大重发数。 在CRC校验码之后,有一个CRC界定符,它为隐性位,主要作用是把CRC校验码与后面的ACK段隔开。 数据帧可以分为七段: 标识一个数据帧的开始,固定一个显性位。 用于同步, 总线空闲期间的任何隐性到显性的跳变都将引起节点进行 硬同步。只有总线在空闲期间节点才能够发送SOF。 仲裁段的内容主要为本数据帧的ID信息。数据帧分为标准格式和扩展格式两种,区别就在于ID信息的长度:标准格式的ID为11位;扩展格式为29位。在CAN协议中,ID决定着数据帧发送的优先级,也决定着其他设备是否会接收这个数据帧。 仲裁段除了报文ID外,还有RTR, IDE, SRR位。 在控制段,r1(reserved1)和r0(reserved0)为保留位,默认设置为显性位。最主要的是DLC(Data Length Code)段,它是用二进制编码表示本报文中的数据段包含多少个字节。DLC段由4位组成,DLC3?DLC0,表示的数字为0-8. 数据帧的核心内容,有0-8个字节长度,由DLC确定。 为了保证报文的正确传输,CAN的报文包含了一段15位的CRC校验码,一旦接收端计算出的CRC码跟接收到的CRC码不同,就会向发送端反馈出错信息以及重新发送。CRC部分的计算和出错处理一般由CAN控制器硬件完成,或由软件控制最大重发数。 在CRC校验码之后,有一个CRC界定符,它为隐性位,主要作用是把CRC校验码与后面的ACK段隔开。 包含确认位(ACK slot)和界定符(Delimiter, DEL)。ACK在发送节点发送时,为隐性位。当接收节点正确接收到报文时,对其用显性位覆盖。DEL界定符同样为隐性位,用于隔开。 帧结束段由发送端发送7个隐性位表示结束。

CAN总线基础


文章TAG:通信can通信的id一般设为多少  CAN总线如何设置本节点标识符就是本节点ID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