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模拟量输入是0144mV请问可以直接输入EM231中吗144mV换

EM231不行,分辨率不够。EM235可以支持。
选择EM235用0-50mv
你的输入应该是称重传感器吧 如果是的话,我建议你用称重模块 西门子有专业的称重模块;
理论上是可以 实际基本不能用,在这么小的范围内,稍微有一点干扰,波动就会很大的,除非你能接受1000%的误差,呵呵,都不是几%的问题。 可以试试加电阻转换成电流信号试试
应将信号放大,或者采用专用的高分辨率的称重模块。
最好将信号放大至10v,因为此模块的分辨率为1.5mv,所以使用起来会有很多问题的,稍微有波动就构成了你输入量的10%。 容易造成大波动。

模拟量输入是0144mV请问可以直接输入EM231中吗144mV换

2,对于你回答我还有个疑问

当AVDD电压为5V时,若a通道为128增益(A),那么可以检测到±20mV满刻度的差分输入电压。可以推算出,【芯片就是把AVDD作为Vref的】。±20mV*128=±2560mV。当输入应力电阻桥在5V驱动时,电阻变化造成输入两点的压差如果达到了+20mV,那么输出就应该是满刻度,0x7fffff。若为-20mV,就是0x800001.没有压力时,输出就是0。X Vin (Vref条件,且A=128)0x7fffff 20mV (5V≈2*20mV*128)这个5V电压,是可以通过反馈点VFB来设定的。这个值确实需要自己测得。实际未必就是5V。如果用电池供电,电压是不稳的,而这个串联稳压,只能降,这时有可能你需要把这点设为3V。=======================================================================求解:给定1个Vref(测量AVDD可知);给定A(程序设定);已知X(读取AD可知)1、首先考虑求满量程情况下,Vin max会是多少?2、然后 求对应X时的Vin。假设AVDD是3V,满刻度量程就是 3/2/128。也就是读到0x7fffff时,输入电压就是3/2/128。读到X呢,就是实际差分端Vin =(X/0x7fffff)*3/2/128 伏特。========================================================================这个电压与实际压力是什么关系,你结合传感器特性求解。
因为,他想尽自己所能避免你起疑心……来质疑他对你们彼此之间感情的忠诚! 如果,你还爱她,就请你相信他! 同样,你更应支持他,开解他……让他真正地遗弃她,这个曾经伤害过他的女人!

对于你回答我还有个疑问

3,哥哥姐姐 帮忙答下电工题

1. 非电场力把单位正电荷从电源的正极移到电源的负极所做的功称为电源的(充电 )2. 沿电压的真实方向电位逐点( 降低 )。3. 电阻上的电流与它两端的电压之比不是常数,这种电阻称为( 二极管 )4. 求如图所示电路中的未知电流I=( 没图啊)。5. 已知一个元件的电流与电压的真实方向相反,则该元件在电路中( 这个不会 )功率。6. 非电场力把单位正电荷从电源的负极移到电源的正极所做的功称为电源的( 电压 )。7. 已知U=10V,I=2A,则P=( 20W )。8. 如图电路,已知U=20V,R=5Ω, 电压、电流取关联参考方向,I=( )。9. 如图电路,已知:I1=2A,I2=3A,则I3=( )。10. 如图电路,已知U1=5V,U2=3V,则U=( ) 。11. 已知 R1>R2,在它们的串联电路中R1比R2取得的功率( 大 ),在它们的并联电路中R1比R2取得的功率( 小 )。12. 正确用直线连接下图:13. 一元件如图问:它吸收的功率是P=_ _W。14. 电源是提供能量的装置,它的功能是__保持电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 理想电压源又称为恒压源,它的端电压是恒定的 ,流过它的电流由 外电阻 来决定。16. 已知 ,若选B点为参考点,则 = V, = V。17. 在1电路中,若电路的电源电压为10V,内电阻为5欧,则电路外接负载电阻为 欧时负载上获得最大输出功率,且PM= 。18. 已知 ,若选B点为参考点,则 = V, = V。19. 导体的电阻为4Ω,在2min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为240C,则该导体两端的电压为 。8w20. 电流的方向,规定为 正 电荷移动的方向,在金属导体中电流的方向与电子的运动方向 相反 。21. 一个“220V/100W”的灯泡正常发光20小时消耗的电能为 2 度电。22. 在1电路中,若电路的电源电压为10V,内电阻为5欧,则电路外接负载电阻为 欧时负载上获得最大输出功率,且PM= 。23. 负载是取用电能的装置,它的功能是 使电能转化为其他能 。24. 电压是衡量电场 做功 本领大小的物理量。电路中某两点的电压等于 将单位正电荷移动所需要做的功 。25. 单位换算:6mA=__0.006____A;0.08A=_80ma_____ ;0.05V=_50___mV;10V=__0.01__kV 4.导体对电流的 阻碍能力 叫电阻。电阻大,说明导体导电导电能力 小 ,电阻小,说明导体导电能力 大 。26. 当负载被短路时,负载上电压为 0 ,电流为 0 ,功率为 0 。27. 已知 ,若选B点为参考点,则 = V, = V。28. 负载是取用电能的装置,它的功能是 使电能转化为其他能 。29. 某元件上电压和电流的参考方向为非关联方向,I=-2A,则实际电流方向与参考方向 相反 ,U=5V,则p= 10w ,该元件为 放电 型的。30. 导体对电流的 阻碍能力 叫电阻。电阻大,说明导体导电能力 小 ,电阻小,说明导体导电能力 大 。 累死了,不过希望你能理解,谢谢
搜一下:哥哥,姐姐 帮忙答下电工题

哥哥姐姐 帮忙答下电工题

4,OMRON温控器E5CZQ2MT示值最大允许误差是多少

品牌 原装OMRON 欧姆龙 型号 E5CZ-Q2MT 类型 智能温度控制调节器 测量范围 80(℃) 精度等级 2 测量误差 1(℃) 开口尺寸 48x48X78mm(mm) 输出信号 继电器输出(mA) 工作电压 100-240VAC(V) 外形尺寸 48x48X78mm(mm) 原装OMRON 欧姆龙温控器E5CZ-Q2MT型号:E5CZ-Q2MT尺寸:48x48X78mm工作电压:100-240VAC输出:继电器输出2点报警■额定值 电源电压 100~240VAC,50/60Hz 电压范围 额定电源电压的85%~110% 功耗 10W(10VA) 传感器输入 温度输入型热电偶:K,J,T,E,L,U,N,R,S,B铂电阻:Pt100,JPt100非接触式温度传感器:10~70℃,60~120℃,115~165℃,140~260℃模拟信号输入:0~50mV模拟(电流、电压)输入型电流输入:4~20mA,0~20mA电压输入:1~5V,0~5V,0~10V 控制输出 继电器输出(OUT1,OUT2) SPST-NO,250VAC1A(含起动电流)电气使用寿命:100,000次操作,最小可用负载为5V10mA 电位计输入 100Ω~2.5KΩ 报警输出 SPST-NO,250VAC2A(阻性负载)电气使用寿命:100,000次操作,最小可用负载为1V1mA 控制方法 2自由度PID 设置方法 使用前面板按键数字设置 显示方法 7段式数字显示和单灯指示灯字符高度:PV:9mm;SV:7mm;MV:6.8mm 其它功能 根据温控器型号 环境温度 -10~55℃(不结冰、凝露) 环境湿度 25%~85%(RH) 贮藏温度 -25~65℃(不结冰、凝露) ■性能 显示精度 热电偶:最大(显示值的±0.5%或±1℃,取较大的值)±1数字位(见注1)铂电阻:最大(显示值的±0.5%或±1℃,取较大的值)±1数字位模拟输入:最大±0.5%FS±1数字位电位计输入:最大±5%FS±1数字位 比例带宽(P) 0.1~999.9℃(以0.1℃为单位) 积分时间(I) 0~3999s(以1s为单位)浮动控制时为1~3999s 微分时间(D) 0~3999s(以1s为单位) 全闭全开时间 1~99s(以1s为单位) 手动设置值 -10.0%~110.0%(以0.1%为单位) 报警设置范围 -1999~9999(小数点位置取决于输入类型) 采样周期 500ms 绝缘电阻 至少20MΩ2秒(500VDC) 绝缘强度 2000VAC,50或60Hz,1min(在不同的充电端) 抗振性(误动作) 10~55Hz,20m/s2,X,Y和Z方向上,各10min 抗冲击(误动作) 100m/s2在3个轴的6个方向上各3次 重量 约260g/附件约100g 存贮保护 EEPROM(断电保存存贮)(写次数:10万次) 电磁兼容性 辐射:EN55011(GB/T6113.1,2)1组A类传导:EN55011(GB/T6113.1,2)1组A类(见注2)静电放电:IEC61000-4-2(GB/T17626.2)4kV触点放电(系列2)6kV空气放电(系列3)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IEC61000-4-3(GB/T17626.3):10V/m,80MHz-1GHz(系列)射频感应传导干扰:IEC61000-4-6(GB/T17626.6):3V(0.15-80MHz)(系列3)浪涌(冲击):IEC61000-4-5(GB/T17626.5):2kV电源线(系列3)1kVI/O信号线(系列4) 符合标准(即将取得) UL61010C-1,CSAC22.2No.1010.1符合EN61326,EN61010-1(IEC61010-1) 注1.在-100℃或更低温度下的F(-200~1300℃)T和N类型热电偶以及任何温度范围中的U和L类型热电偶的显示精度,为±2℃±1最大数字值。在400℃或更低温度下的B类型热电偶的显示精度不受限制。在200℃或更低温度下的R和S类型热电偶的显示精度为±3℃±1最大数字值。注2.对于E5EZ-PRR03的产品,为了满足EN61326CLASSA中传导妨害规格值,在设备K3SC和控制器之间的通信线加上磁环(TDK:ZAT1730-0730)。
欧姆龙温控器e5cz-r2mt接线如图:1、1、2接继电器输出。2、9、10接输入电源(温控器工作电源)。3、6、7、8是温控器报警输出,接外部报警信号。

5,物理电压电阻电流电压表的题跪求啊

1.小新用西红柿制作了一个水果电池,他用一片铜片和一片锌片制作了它的两个电极,做好该西红柿电池后,小新用电压表测量了它的电压,你觉得它的电压有多高?( )A.3V B.220V C.1.5V D.0.2V2.关于电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是提供电荷量的装置 B.是提供电流的装置 C.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D.是提供用电器的装置3.用电压表分别测量电路中两盏电灯的电压,结果它们两端的电压相等,由此判断两盏电灯的连接方式是:( )A.一定是串联 B.一定是并联 C.串联、并联都有可能 D.无法判断.*4.如图6-31所示,电源电压为6V,当开关S闭合后,只有一灯泡发光,且电压表示数为6V,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A.灯L1处短路 B.灯L2处短路C.灯L1处断路 D.灯L2处断路5.图6-32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开关S闭合,灯L1和L2都正常发光,一段时间后,突然其中一灯熄灭,而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都不变,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 )A.L1短路 B.L2短路 C.L1断路 D.L2断路 6.由同种材料制成的三根电阻丝,已知它们的长度关系L1>L2=L3,横截面积的关系为S1=S2<S3,现将它们串联接入电路,关于它们的电阻和通过他们的电流,正确的是( )A.R1<R2=R3 ,I1=I2=I3 B.R1=R2>R3, I1=I2>I3 C.R1>R2>R3,I1>I2>I3 D.R1>R2>R3, I1=I2=I3 7.在如图6-33(a)所示电路中,当闭合开关后,两个电压表指针偏转均为图6-33(b)所示,则电阻R1和R2两端的电压分别为( ) A.4.8V, 1.2V B. 6V, 1.2V C.1.2V, 6V D.1.2V, 4.8V8.一个灯泡接在三节串联的铅蓄电池上,才能正常发光如果现在用两个同样的灯泡串联后仍接在这个铅蓄电池上,则这两个灯泡将( )A.较亮 B.较暗 C.正常发光 D.烧坏 9.如图6-34所示.开关S闭合后,将电压表并联在ab处时读数是0V;并联在bc处时读数是6V,整个电路中没有电流,其电路故障是( )A. L1灯丝断路 B.L2灯丝断路 C.电池耗尽无电压 D.L2灯丝短路 10.某同学使用电压表时,估计待测电路中的电压应选用0~3V的量程,但他误用0~15V的量程来测量。这样做的结果是 ( )A.指针摆动角度大,会损坏电压表 B.指针摆动角度小,会损坏电压表C.指针摆动角度小,读数比较准确 D.指针摆动角度小,读数不够准确11.有甲、乙、丙、丁四根导线,其中甲、乙、丙三根是铜线,丁是镍铬合金线。甲、乙导线粗细相同,甲比乙短、乙、丙两导线长短一样,乙比丙粗,丙、丁长短粗细相同,则四根导线按其电阻大小排列是( ) A.R甲>R乙>R丙>R丁 B.R丁>R丙>R乙>R甲 C.R丙>R乙>R甲>R丁 D.R乙>R丁>R甲>R丙12.如图6-35所示,当开关S闭合后,电压表测出的电压是( )A.灯L1两端的电压 B.灯L 2两端的电压C.灯L1和L 2两端的总电压 D.电源两端的电压 13.将两只滑动变阻器按如图6-36所示方法连接,要使这两只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最大,应把滑片P1、P2放在( ) A.滑片P1放在最右端,滑片P2也放在最右端 B.滑片P1放在最左端,滑片P2也放在最左端C.滑片P1放在最右端,滑片P2放在最左端 D.滑片P1放在最左端,滑片P2放在最右端 14.为了改变一根导线电阻的大小,下列方法中肯定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A.将导线拉长后使用 B.将导线对折后使用C. 给导线加热 D.改变导线中的电流15.在图6-37所示的电路中,①②③④处的电表分别是( )A.表①是电压表,表②③④是电流表 B.表①③是电压表,表②④是电流表 C.表①②是电压表,表③④是电流表 D.表①③④是电压表,表②是电流表 16.质量相等的铜丝和铝丝,它们的横截面积相等,则二者电阻大小比较( )A.铜丝电阻较大 B.铝丝电阻较大C.铜丝和铝丝电阻可能一样大 D.无法判断谁的电阻较大1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导体中没有电流通过时,电阻为零B.导体中通过的电流越大,其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越大,电阻越大C.导体中通过的电流越小,其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越大,电阻越小D.导体的电阻跟导体中有无电流和电流的大小无关18.当温度一定时,比较两根铜制导线电阻的大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长导线的电阻一定大 B.粗细相同,长导线的电阻一定大 C.细导线的电阻一定大 D.粗细相同,短导线的电阻一定大1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阻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当导体中无电流通过时,导体就无电阻B.通过导体的电流越小,导体的电阻越大 C.导体两端的电压越大,导体的电阻越大D.一白炽灯泡的灯丝电阻正常发光时的电阻比不发光时的大20.在图6-38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当开关 S1闭合,S2断开时,电压表的读数是3V;当开关S1断开,S2闭合时,电压表的示数是5V,则S2断开时,灯L1和L2两端的电压分别为( )A.2V和3V B.3V和2V C.2V和8V D.2V和5V 二.填空题(25分)1.单位换算:468Ω= MΩ = KΩ,539 mV = kV= V。2.电压是__________的原因,电源的作用是保持__________有一定的电压。3.一般照明电路的电压为 V,只有 V的电压对人体是安全的。将8节干电池串联起来组成一个电池组,此电池组的总电压是________V,给3只相同的灯泡串联而成的电路供电,每只灯泡两端的电压为______________V。4. 电压表能直接接在电源两端测量电源电压,这是因为电压表的____非常大,不会形成电源________。5.在一次测L1、L2灯串联的电路电压的实验中,电路两端的总电压值如图6-39甲所示,则总电压为__________V,灯泡L1的电压如图6-39乙所示,则灯L1的电压为_____V,灯L2的电压为_______V。 6.同种材料组成的四根导线,R1<R2<R3<R4,如果它们的长度相等,横截面积最大的是: ,如果它们的横截面积相等,则电阻线的长度最长的是: 。7.在图6-40中,V表示数为4.5V,A1、A2两表示数分别为1.2A、0.9A,则电源由 节新干电池组成,通过L1、L2的电流分别为 A和 A。8. 将一根粗细均匀的导线均匀拉长,它的电阻变 ,这是因为其 变大, 变小了。9.图6-41是一个电表的表盘。也许你没有学过这种电表的用法,但根据所学的其他电表的读数方法,你也能知道,它的示数是 ,单位是 。三、作图、实验题(共27分) 1.(8分)如图6-42所示的实验器材,现用电流表、电压表分别测出通过灯泡的电流和灯泡两端的电压,电路中电流约为0.5A,并用变阻器改变小灯泡的电流,要求滑片向右滑动时灯泡变亮。① 按要求连接实物图 ② 画出相应的电路图③连接电路时开在应处于___________状态,变阻器的滑片应处于_________端(A或B)。④滑片P向左移动时,电流表示数变________,灯泡亮度______(填“变亮”、“变暗”或“不变”)⑤若闭合开关灯不亮,但电压表示数约等电源电压,此时故障可能是____________ 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发现电流表、电压表的指针均反偏,最简单的解决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移动滑片P发现两表示数均比较小且不变,则原因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4分)在图6-43中,a、b、c是滑动变阻器的其中三个接线柱,请把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A、B两点间,使开关S闭合后,当滑动P向左滑时,灯泡亮度增大。3.(7分)图6-44所示是一个最大阻为9999Ω的电阻箱,如果在一次测量中,电阻箱连入电路的阻值是2417Ω,请在电阻箱的旋盘上标示出这一阻值。 4.(8分)在某中学开展“STS”教育的科技活动中,小明同学用一泡沫塑料块,两节干电池,两个相同的小电动机(带自制的螺旋桨),一根铅笔芯,一只开关,铜导线等,成功地制作了一艘可调速的电动船,并在学校获奖.如图6-45是他绘制的该电动船的简易实物图.试回答:(1)铅笔芯在该电路中起到什么作用? (2)根据电动船的实物图,画出它的电路图. 四.计算题(8分)1.图6-46所示,用电压表分别测量L1两端的电压U1、L2两端的电压U2以及L1、L2串联的总电压U,请根据表盘读数回答下列问题: 图6-46⑴ L1两端的电压U1是多大? ⑵ L2两端的电压U2是多大?⑶ L1、L2串联的总电压U是多大? ⑷ 电源电压是多大?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D 2.C 3.C 4.BC 5.D 6.D 7.A 8.B 9.B 10.D 11.B12.A 13.A14.D 15.A 16.B 17.D 18.B 19.D 20.A二.填空题1. 4.68×10-4、0.468、5.39×10-4、0.539;2形成电流、电路两端 3.220、不高于36、12、4 4.电阻、短路;5. 2.5、1.2、1.3; 6.R1、R4;7.3、0.9、0.3 ; 8.大、长度、横截面积; 9.26、Ω三.作图、实验题 1. (1)(2)略 (3)断开、B;(4)小、变暗(5)电灯处于开路、调换电源正负极; 2..A连接a,B 连接b 3.略4. 1.(1)相当于滑动变阻器,可调节电动机两端的电压及通过的电流,从而改变其转速.(2)如图答-9所示 四.计算题1.(1)U1=1.7 V;(2)U2=1.3 V;(3)总电压U=3 V;(4)电源电压为3 V;
电压表电阻很大,大约几千欧;电流表电阻很小,有几欧和零点几欧

6,物理的复习提纲电路

一、电压  (一)电压的作用  1.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电压使电路中的自由电荷定向移动形成了电流。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2.电路中获得持续电流的条件:①电路中有电源(或电路两端有电压);②电路是连通的。注:说电压时,要说“xxx”两端的电压,说电流时,要说通过“xxx”的电流。电路中有电流,就一定有电压;电路中有电压,却不一定有电流,因为还要看电路是否是通路。   (二)电压的单位  1.国际单位:V 常用单位:kV 、mV 、μV   换算关系:1Kv=1000V 1V=1000mV 1mV=1000μV  2.记住一些电压值:一节干电池1.5V 一节蓄电池2V 家庭电压220V 安全电压不高于36V  (三)电压测量:  1.仪器:电压表,符号:   2.读数时,看清接线柱上标的量程,每大格、每小格电压值  3.使用规则:两要、一不  ①电压表要并联在电路中。当电压表直接与电源并联时,因为电压表内阻无穷大,所以电路不会短路,所测电压就是电源电压。  ②电流从电压表的“正接线柱”流入,“负接线柱”流出。否则指针会反偏。  ③被测电压不要超过电压表的最大量程。  Ⅰ 危害:被测电压超过电压表的最大量程时,不仅测不出电压值,电压表的指针还会被打弯甚至烧坏电压表。Ⅱ 选择量程:实验室用电压表有两个量程,0~3V和0~15V。测量时,先选大量程,用开关试触,若被测电压在3V`15V可测量,若被测电压小于3V则换用小的量程,若被测电压大于15V则换用更大量程的电压表。  (四)电流表、电压表的比较 电流表 电压表异 符号 连接 串联 并联 直接连接电源 不能 能 量 程 0.6A 3A 3V 15V 每大格 0.2A 1A 1V 5V 每小格 0.02A 0.1A 0.1V 0.5V 内阻 很小,几乎为零相当于短路 很大相当于开路同 调零;读数时看清量程和每大(小)格;正接线柱流入,负接线柱流出;不能超过最大测量值。  (五)利用电流表、电压表判断电路故障  1.电流表示数正常而电压表无示数:  “电流表示数正常”表明主电路为通路,“电压表无示数”表明无电流通过电压表,则故障原因可能是:①电压表损坏;②电压表接触不良;③与电压表并联的用电器短路。  2.电压表有示数而电流表无示数  “电压表有示数”表明电路中有电流通过,“电流表无示数”说明没有或几乎没有电流流过电流表,则故障原因可能是:①电流表短路;②和电压表并联的用电器开路,此时电流表所在电路中串联了大电阻(电压表内阻)使电流太小,电流表无明显示数。  3.电流表电压表均无示数  “两表均无示数”表明无电流通过两表,除了两表同时短路外,最大的可能是主电路断路导致无电流。二、电阻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如铅笔芯、金属、人体、大地等;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如橡胶、塑料、陶瓷等。导电能力介于两者之间的叫半导体,如硅金属等。   (一)定义及符号  1.定义:电阻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  2.符号:R。  (二)单位  1.国际单位:欧姆。规定:如果导体两端的电压是1V,通过导体的电流是1A,这段导体的电阻是1Ω。  2.常用单位:千欧、兆欧。  3.换算:1MΩ=1000KΩ 1KΩ=1000Ω  4.了解一些电阻值:手电筒的小灯泡,灯丝的电阻为几欧到十几欧。日常用的白炽灯,灯丝的电阻为几百欧到几千欧。实验室用的铜线,电阻小于百分之几欧。电流表的内阻为零点几欧。电压表的内阻为几千欧左右。  (三)影响因素  1.实验原理:在电压不变的情况下,通过电流的变化来研究导体电阻的变化。(也可以用串联在电路中小灯泡亮度的变化来研究导体电阻的变化)  2.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所以定论“电阻的大小与哪一个因素的关系”时必须指明“相同条件”。  3.结论: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决定于导体的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还与温度有关。某一导体被制造出来以后,其电阻除了随温度的变化有一点改变之外,我们就近似地认为其电阻不变了,它也不会随着电压、电流的变化而变化。  4.结论理解:  ⑴导体电阻的大小由导体本身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决定。与是否接入电路、与外加电压及通过电流大小等外界因素均无关,所以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    (四)分类  1.定值电阻:电路符号: 。  2.可变电阻(变阻器):电路符号   。  ⑴滑动变阻器:  构造:瓷筒、线圈、滑片、金属棒、接线柱。  结构示意图: 。  变阻原理: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的电阻线的长度来改变电阻。  使用方法:选、串、接、调。  根据铭牌选择合适的滑动变阻器;串联在电路中;接法:“一上一下”;接入电路前应将电阻调到最大。  铭牌:某滑动变阻器标有“50Ω 1.5A”字样,50Ω表示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50Ω或变阻范围为0~50Ω。1.5A表示滑动变阻器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1.5A.  作用:①通过改变电路中的电阻,逐渐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和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②保护电路。  《欧姆定律》复习提纲一、欧姆定律  1.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①提出问题:电流与电压电阻有什么定量关系?  ②制定计划,设计实验:要研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采用的研究方法是:控制变量法。即:保持电阻不变,改变电压研究电流随电压的变化关系;保持电压不变,改变电阻研究电流随电阻的变化关系。  ③进行实验,收集数据信息:(会进行表格设计)  ④分析论证:(分析实验数据寻找数据间的关系,从中找出物理量间的关系,这是探究物理规律的常用方法。)  ⑤得出结论:在电阻一定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与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在电压不变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2.欧姆定律的内容: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3.数学表达式I=U/R。  4.说明:①适用条件:纯电阻电路(即用电器工作时,消耗的电能完全转化为内能);②I、U、R对应同一导体或同一段电路,③同一导体(即R不变),则I与U成正比 同一电源(即U不变),则I与R成反比。  ④导体的电阻由导体本身的长度、横截面积、材料、温度等因素决定。  R=U/I是电阻的量度式,它表示导体的电阻可由U/I给出,即R与U、I的比值有关,但R与外加电压U和通过电流I等因素无关。  5.解电学题的基本思路。  ①认真审题,根据题意画出电路图;  ②在电路图上标出已知量和未知量(必要时加角码);  ③选择合适的公式或规律进行求解。  二、伏安法测电阻  1.定义:用电压表和电流表分别测出电路中某一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就可以根据欧姆定律算出这个导体的电阻,这种用电压表电流表测电阻的方法叫伏安法。  2.原理:I=U/R。  3.电路图:(如图)   4.步骤:①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  连接实物时,必须注意 开关应断开           ②检查电路无误后,闭合开关S,三次改变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分别读出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填入表格。  ③算出三次Rx的值,求出平均值。  ④整理器材。  5.讨论:⑴本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改变被测电阻两端的电压(分压),同时又保护电路(限流)。  ⑵测量结果偏小是因为:有部分电流通过电压表,电流表的示数大于实际通过Rx电流。根据Rx=U/I电阻偏小。  ⑶如图是两电阻的伏安曲线,则R1>R2   三、串联电路的特点  1.电流:文字:串联电路中各处电流都相等。  字母:I=I1=I2=I3=……In  2.电压:文字: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电压之和。  字母:U=U1+U2+U3+……Un  3.电阻:文字: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部分电路电阻之和。  字母:R=R1+R2+R3+……Rn  理解:把n段导体串联起来,总电阻比任何一段导体的电阻都大,这相当于增加了导体的长度。  特例:n个相同的电阻R0串联,则总电阻R=nR0 。  4.分压定律:文字:串联电路中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与其电阻成正比。  字母:U1/U2=R1/R2 U1:U2:U3:…=R1:R2:R3:…  四、并联电路的特点  1.电流:  文字:并联电路中总电流等于各支路中电流之和。  字母:I=I1+I2+I3+……In  2.电压:  文字: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都相等。  字母:U=U1=U2=U3=……Un  3.电阻:  文字:并联电路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支路电阻倒数之和。  字母:1/R=1/R1+1/R2+1/R3+……1/Rn  理解:把n段导体并联起来,总电阻比任何一段导体的电阻都小,这相当于导体的横截面积增大。   特例:n个相同的电阻R0并联,则总电阻R=R0/n。  求两个并联电阻R1.R2的总电阻R=   4.分流定律:文字:并联电路中,流过各支路的电流与其电阻成反比。  字母:I1/I2=R2/R1《电功率》复习提纲 一、电功  1.定义:电流通过某段电路所做的功叫电功。  2.实质:电流做功的过程,实际就是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消耗电能)的过程;电流做多少功,就有多少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就消耗了多少电能。  电流做功的形式:电流通过各种用电器使其转动、发热、发光、发声等都是电流做功的表现。  3.规定:电流在某段电路上所做的功,等于这段电路两端的电压,电路中的电流和通电时间的乘积。  4.计算公式:W=UIt=Pt(适用于所有电路)  5.单位:国际单位是焦耳(J)常用单位度(kW?h 1度=1千瓦时=1 kW?h =3.6×106J  6.测量电功:  ⑴电能表:是测量用户用电器在某一段时间内所做电功(某一段时间内消耗电能)的仪器。  ⑵电能表上“220V”“5A”“3000R/kwh”等字样,分别表示:电电能表额定电压220V;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是5A;每消耗一度电电能表转盘转3000转。  ⑶读数:A、测量较大电功时用刻度盘读数。  ①最后一位有红色标记的数字表示小数点后一位。  ②电能表前后两次读数之差,就是这段时间内用电的度数。  如:电能表月初读数3 2 4 6 8  月底读数是3 2 6 5 4  这个月用电 度合 J。  二、电功率  1.定义:电流在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  2.物理意义:表示电流做功快慢的物理量。灯泡的亮度取决于灯泡的实际功率大小。  3.电功率计算公式:P=UI=W/t(适用于所有电路)  4.单位:国际单位 瓦特(W) 常用单位:千瓦(kw)  5.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  ⑴额定电压: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压。  额定功率:用电器在额定电压下的功率。P额=U额I额=U2额/R某灯泡上标有“PZ22OV-25”字样分别表示:普通照明,额定电压220V,额定功率25W的灯泡。若知该灯“正常发光”可知:该灯额定电压为220V,额定功率25W,额定电流I=P/U=0.11A 灯丝阻值R=U2额/P=2936Ω。   ⑵当U实=U额时,P实=P额  用电器正常工作(灯正常发光)    当U实<U额 时,P实<P额 用电器不能正常工作(灯光暗淡),有时会损坏用电器 当U实 > U额 时P实 >P额 长期使用影响用电器寿命(灯发光强烈)    P实= 0 用电器烧坏(灯丝烧断)  ⑶灯L1“220V 100W”,灯L2“220V 25W”相比较而言,L1灯丝粗短,L2灯丝细长。  判断灯丝电阻口诀:“大(功率)粗短,小细长”(U额 相同)  两灯串联时,灯L2亮,两灯并联时,灯L1亮。  判断哪个灯亮的口诀“串小(功率)并大” (U额 相同)  ⑷“1度”的规定:1kw的用电器工作1h消耗的电能。  P=W/t 可使用两套单位:“W、J、s”、“kw、kwh、h”   6.测量:  Ⅰ、伏安法测灯泡的额定功率:① 原理:P=UI;② 电路图:。  ③ 选择和连接实物时须注意:  电源:其电压高于灯泡的额定电压  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时要变阻,且调到最大值。根据能否调到灯泡的额定电压选择滑动变阻器。  电压表:并联在灯泡的两端“+”接线柱流入,“-”接线柱流出。根据额定电压选择电压表量程。  电流表:串联在电路里““+”接线柱流入,“-”接线柱流出。根据I额=P额/U额 或I额=U额/R 选择量程。Ⅱ 测量家用电器的电功率:器材:电能表 秒表 原理:P=W/t例子:当发电厂电功率一定,送电电压与送电电流成反比,输电时电压越高,电流就越小。此时因为输电线路上有电阻,根据P = I2 R 可知,电流越小时,在电线上消耗的电能就会越少。所以电厂在输电时提高送电电压,减少电能在输电线路上的损失。   三、电热  1.实验:目的:研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那些因素有关?  2.焦耳定律: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平方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跟通电时间成正比。3.计算公式:Q=I2Rt(适用于所有电路)  无论用电器串联或并联。计算在一定时间所产生的总热量 常用公式Q= Q1+Q2+…Qn  4.应用──电热器:  ①定义:利用电流的热效应而制成的发热设备。  ②原理:焦耳定律。  ③组成:电热器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发热体,发热体是由电阻率大、熔点高的合金制成。  ④优点:清洁卫生没有污染、热效率高、方便控制和调节温度。  四、生活用电  (一)家庭电路  1.家庭电路的组成部分:低压供电线(火线零线)、电能表、闸刀开关、保险丝、用电器、插座、灯座、开关。  2.家庭电路的连接:各种用电器是并联接入电路的,插座与灯座是并联的,控制各用电器工作的开关与电器是串联的。  3.家庭电路的各部分的作用:  ⑴低压供电线:  ①给用户提供家庭电压的线路,分为火线和零线。火线和零线之间有220V的电压,火线和地线之间也有220V的电压,正常情况下,零线和地线之间电压为0V。  ②测电笔:用途:用来辨别火线和零线。  种类:钢笔式,螺丝刀式。  使用方法:手接触笔尾金属体,笔尖金属体接触火线,观察氖管是否发光。  举例:☆测电笔接触火线时,如果观察不到氖管发光,你认为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至少填两种可能原因)测电笔氖管已坏;手没有接触笔尾金属体;火线断路。  ☆某次检修电路时,发现灯泡不亮,火线零线都能使测电笔发光,可能的原因是:火线完好,零线处有断路,被测段零线通过用电器和火线构成通路。  ⑵电能表:  ①用途:测量用户消耗的电能(电功)的仪表。  ②安装:安装在家庭电路的干路上,原因:这样才能测出全部家用电器消耗的电能。  ③铭牌:所标的电压U是:额定电压所标的电流;I是: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UI是:电能表后能接用电器的最大功率,如果同时使用的家用电器的总瓦数超过这个数值,电能表的计数会不准确甚至烧坏。  ⑶闸刀(空气开关):  ①作用:控制整个电路的通断,以便检测电路更换设备。  ②安装:家庭电路的干路上,空气开关的静触点接电源线。  ⑷保险盒:  ①材料:保险丝是由电阻率大、熔点较低的铅锑合金制成。  ②保险原理:当过大的电流通过时,保险丝产生较多的热量使它的温度达到熔点,于是保险丝熔断,自动切断电路,起到保险作用。  ③电路符号: 。  ④连接:与所保护的电路串联,且一般只接在火线上。  ⑤选择:保险丝的额定电流等于或稍大于家庭电路的最大工作电流。  ⑥规格:越粗额定电流越大。  注意:不能用较粗的保险丝或铁丝、铜丝、铝丝等代替。因为铜丝的电阻小,产生的热量少,铜的熔点高,不易熔断。

7,日光灯示波器的工作原理

日光灯工作原理是:当开关接通的时候,电源电压立即通过镇流器和灯管灯丝加到启辉器的两极.220伏的电压立即使启辉器的惰性气体电离,产生辉光放电.辉光放电的热量使双金属片受热膨胀,两极接触.电流通过镇流器、启辉器触极和两端灯丝构成通路.灯丝很快被电流加热,发射出大量电子.这时,由于启辉器两极闭合,两极间电压为零,辉光放电消失,管内温度降低;双金属片自动复位,两极断开.在两极断开的瞬间,电路电流突然切断,镇流器产生很大的自感电动势,与电源电压叠加后作用于管两端示波器工作原理:示波器利用狭窄的、由高速电子组成的电子束,打在涂有荧光物质的屏面上,就可产生细小的光点.在被测信号的作用下,电子束就好像一支笔的笔尖,可以在屏面上描绘出被测信号的瞬时值的变化曲线.利用示波器能观察各种不同信号幅度随时间变化的波形曲线,还可以用它测试各种不同的电量,如电压、电流、频率、相位差、调幅度等等.
示波器是利用电子示波管的特性,将人眼无法直接观测的交变电信号转换成图像,显示在荧光屏上以便测量的电子测量仪器。它是观察数字电路实验现象、分析实验中的问题、测量实验结果必不可少的重要仪器。示波器由示波管和电源系统、同步系统、X轴偏转系统、Y轴偏转系统、延迟扫描系统、标准信号源组成。 1.1 示波管 阴极射线管(CRT)简称示波管,是示波器的核心。它将电信号转换为光信号。电子枪、偏转系统和荧光屏三部分密封在一个真空玻璃壳内,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示波管。示波管的内部结构和供电图示 1.荧光屏 现在的示波管屏面通常是矩形平面,内表面沉积一层磷光材料构成荧光膜。在荧光膜上常又增加一层蒸发铝膜。高速电子穿过铝膜,撞击荧光粉而发光形成亮点。铝膜具有内反射作用,有利于提高亮点的辉度。铝膜还有散热等其他作用。 当电子停止轰击后,亮点不能立即消失而要保留一段时间。亮点辉度下降到原始值的10%所经过的时间叫做“余辉时间”。余辉时间短于10μs为极短余辉,10μs—1ms为短余辉,1ms—0.1s为中余辉,0.1s-1s为长余辉,大于1s为极长余辉。一般的示波器配备中余辉示波管,高频示波器选用短余辉,低频示波器选用长余辉。 由于所用磷光材料不同,荧光屏上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一般示波器多采用发绿光的示波管,以保护人的眼睛。 2.电子枪及聚焦 电子枪由灯丝(F)、阴极(K)、栅极(G1)、前加速极(G2)(或称第二栅极)、第一阳极(A1)和第二阳极(A2)组成。它的作用是发射电子并形成很细的高速电子束。灯丝通电加热阴极,阴极受热发射电子。栅极是一个顶部有小孔的金属园筒,套在阴极外面。由于栅极电位比阴极低,对阴极发射的电子起控制作用,一般只有运动初速度大的少量电子,在阳极电压的作用下能穿过栅极小孔,奔向荧光屏。初速度小的电子仍返回阴极。如果栅极电位过低,则全部电子返回阴极,即管子截止。调节电路中的W1电位器,可以改变栅极电位,控制射向荧光屏的电子流密度,从而达到调节亮点的辉度。第一阳极、第二阳极和前加速极都是与阴极在同一条轴线上的三个金属圆筒。前加速极G2与A2相连,所加电位比A1高。G2的正电位对阴极电子奔向荧光屏起加速作用。 电子束从阴极奔向荧光屏的过程中,经过两次聚焦过程。第一次聚焦由K、G1、G2完成,K、K、G1、G2叫做示波管的第一电子透镜。第二次聚焦发生在G2、A1、A2区域,调节第二阳极A2的电位,能使电子束正好会聚于荧光屏上的一点,这是第二次聚焦。A1上的电压叫做聚焦电压,A1又被叫做聚焦极。有时调节A1电压仍不能满足良好聚焦,需微调第二阳极A2的电压,A2又叫做辅助聚焦极。 3.偏转系统 偏转系统控制电子射线方向,使荧光屏上的光点随外加信号的变化描绘出被测信号的波形。图8.1中,Y1、Y2和Xl、X2两对互相垂直的偏转板组成偏转系统。Y轴偏转板在前,X轴偏转板在后,因此Y轴灵敏度高(被测信号经处理后加到Y轴)。两对偏转板分别加上电压,使两对偏转板间各自形成电场,分别控制电子束在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偏转。 4.示波管的电源 为使示波管正常工作,对电源供给有一定要求。规定第二阳极与偏转板之间电位相近,偏转板的平均电位为零或接近为零。阴极必须工作在负电位上。栅极G1相对阴极为负电位(—30V~—100V),而且可调,以实现辉度调节。第一阳极为正电位(约+100V~+600V),也应可调,用作聚焦调节。第二阳极与前加速极相连,对阴极为正高压(约+1000V),相对于地电位的可调范围为±50V。由于示波管各电极电流很小,可以用公共高压经电阻分压器供电。 1.2 示波器的基本组成 从上一小节可以看出,只要控制X轴偏转板和Y轴偏转板上的电压,就能控制示波管显示的图形形状。我们知道,一个电子信号是时间的函数f(t),它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只要在示波管的X轴偏转板上加一个与时间变量成正比的电压,在y轴加上被测信号(经过比例放大或者缩小),示波管屏幕上就会显示出被测信号随时间变化的图形。电信号中,在一段时间内与时间变量成正比的信号是锯齿波。 示波器的基本组成框图如图2所示。它由示波管、Y轴系统、X轴系统、Z轴系统和电源等五部分组成。 图2 示波器基本组成框图 被测信号①接到“Y"输入端,经Y轴衰减器适当衰减后送至Y1放大器(前置放大),推挽输出信号②和③。经延迟级延迟Г1时间,到Y2放大器。放大后产生足够大的信号④和⑤,加到示波管的Y轴偏转板上。为了在屏幕上显示出完整的稳定波形,将Y轴的被测信号③引入X轴系统的触发电路,在引入信号的正(或者负)极性的某一电平值产生触发脉冲⑥,启动锯齿波扫描电路(时基发生器),产生扫描电压⑦。由于从触发到启动扫描有一时间延迟Г2,为保证Y轴信号到达荧光屏之前X轴开始扫描,Y轴的延迟时间Г1应稍大于X轴的延迟时间Г2。扫描电压⑦经X轴放大器放大,产生推挽输出⑨和⑩,加到示波管的X轴偏转板上。z轴系统用于放大扫描电压正程,并且变成正向矩形波,送到示波管栅极。这使得在扫描正程显示的波形有某一固定辉度,而在扫描回程进行抹迹。 以上是示波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双踪显示则是利用电子开关将Y轴输入的两个不同的被测信号分别显示在荧光屏上。由于人眼的视觉暂留作用,当转换频率高到一定程度后,看到的是两个稳定的、清晰的信号波形。 示波器中往往有一个精确稳定的方波信号发生器,供校验示波器用。 2 示波器使用 本节介绍示波器的使用方法。示波器种类、型号很多,功能也不同。数字电路实验中使用较多的是20MHz或者40MHz的双踪示波器。这些示波器用法大同小异。本节不针对某一型号的示波器,只是从概念上介绍示波器在数字电路实验中的常用功能。 2.1 荧光屏 荧光屏是示波管的显示部分。屏上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各有多条刻度线,指示出信号波形的电压和时间之间的关系。水平方向指示时间,垂直方向指示电压。水平方向分为10格,垂直方向分为8格,每格又分为5份。垂直方向标有0%,10%,90%,100%等标志,水平方向标有10%,90%标志,供测直流电平、交流信号幅度、延迟时间等参数使用。根据被测信号在屏幕上占的格数乘以适当的比例常数(V/DIV,TIME/DIV)能得出电压值与时间值。 2.2 示波管和电源系统 1.电源(Power) 示波器主电源开关。当此开关按下时,电源指示灯亮,表示电源接通。 2.辉度(Intensity) 旋转此旋钮能改变光点和扫描线的亮度。观察低频信号时可小些,高频信号时大些。 一般不应太亮,以保护荧光屏。 3.聚焦(Focus) 聚焦旋钮调节电子束截面大小,将扫描线聚焦成最清晰状态。 4.标尺亮度(Illuminance) 此旋钮调节荧光屏后面的照明灯亮度。正常室内光线下,照明灯暗一些好。室内光线不足的环境中,可适当调亮照明灯。 2.3 垂直偏转因数和水平偏转因数 1.垂直偏转因数选择(VOLTS/DIV)和微调 在单位输入信号作用下,光点在屏幕上偏移的距离称为偏移灵敏度,这一定义对X轴和Y轴都适用。灵敏度的倒数称为偏转因数。垂直灵敏度的单位是为cm/V,cm/mV或者DIV/mV,DIV/V,垂直偏转因数的单位是V/cm,mV/cm或者V/DIV,mV/DIV。实际上因习惯用法和测量电压读数的方便,有时也把偏转因数当灵敏度。 踪示波器中每个通道各有一个垂直偏转因数选择波段开关。一般按1,2,5方式从 5mV/DIV到5V/DIV分为10档。波段开关指示的值代表荧光屏上垂直方向一格的电压值。例如波段开关置于1V/DIV档时,如果屏幕上信号光点移动一格,则代表输入信号电压变化1V。 每个波段开关上往往还有一个小旋钮,微调每档垂直偏转因数。将它沿顺时针方向旋到底,处于“校准”位置,此时垂直偏转因数值与波段开关所指示的值一致。逆时针旋转此旋钮,能够微调垂直偏转因数。垂直偏转因数微调后,会造成与波段开关的指示值不一致,这点应引起注意。许多示波器具有垂直扩展功能,当微调旋钮被拉出时,垂直灵敏度扩大若干倍(偏转因数缩小若干倍)。例如,如果波段开关指示的偏转因数是1V/DIV,采用×5扩展状态时,垂直偏转因数是0.2V/DIV。 在做数字电路实验时,在屏幕上被测信号的垂直移动距离与+5V信号的垂直移动距离之比常被用于判断被测信号的电压值。 2.时基选择(TIME/DIV)和微调 时基选择和微调的使用方法与垂直偏转因数选择和微调类似。时基选择也通过一个波段开关实现,按1、2、5方式把时基分为若干档。波段开关的指示值代表光点在水平方向移动一个格的时间值。例如在1μS/DIV档,光点在屏上移动一格代表时间值1μS。 “微调”旋钮用于时基校准和微调。沿顺时针方向旋到底处于校准位置时,屏幕上显示的时基值与波段开关所示的标称值一致。逆时针旋转旋钮,则对时基微调。旋钮拔出后处于扫描扩展状态。通常为×10扩展,即水平灵敏度扩大10倍,时基缩小到1/10。例如在2μS/DIV档,扫描扩展状态下荧光屏上水平一格代表的时间值等于 2μS×(1/10)=0.2μS TDS实验台上有10MHz、1MHz、500kHz、100kHz的时钟信号,由石英晶体振荡器和分频器产生,准确度很高,可用来校准示波器的时基。 示波器的标准信号源CAL,专门用于校准示波器的时基和垂直偏转因数。例如COS5041型示波器标准信号源提供一个VP-P=2V,f=1kHz的方波信号。 示波器前面板上的位移(Position)旋钮调节信号波形在荧光屏上的位置。旋转水平位移旋钮(标有水平双向箭头)左右移动信号波形,旋转垂直位移旋钮(标有垂直双向箭头)上下移动信号波形。 2.4 输入通道和输入耦合选择 1.输入通道选择 输入通道至少有三种选择方式:通道1(CH1)、通道2(CH2)、双通道(DUAL)。选择通道1时,示波器仅显示通道1的信号。选择通道2时,示波器仅显示通道2的信号。选择双通道时,示波器同时显示通道1信号和通道2信号。测试信号时,首先要将示波器的地与被测电路的地连接在一起。根据输入通道的选择,将示波器探头插到相应通道插座上,示波器探头上的地与被测电路的地连接在一起,示波器探头接触被测点。示波器探头上有一双位开关。此开关拨到“×1”位置时,被测信号无衰减送到示波器,从荧光屏上读出的电压值是信号的实际电压值。此开关拨到“×10"位置时,被测信号衰减为1/10,然后送往示波器,从荧光屏上读出的电压值乘以10才是信号的实际电压值。 2.输入耦合方式 输入耦合方式有三种选择:交流(AC)、地(GND)、直流(DC)。当选择“地”时,扫描线显示出“示波器地”在荧光屏上的位置。直流耦合用于测定信号直流绝对值和观测极低频信号。交流耦合用于观测交流和含有直流成分的交流信号。在数字电路实验中,一般选择“直流”方式,以便观测信号的绝对电压值。 2.5 触发 第一节指出,被测信号从Y轴输入后,一部分送到示波管的Y轴偏转板上,驱动光点在荧光屏上按比例沿垂直方向移动;另一部分分流到x轴偏转系统产生触发脉冲,触发扫描发生器,产生重复的锯齿波电压加到示波管的X偏转板上,使光点沿水平方向移动,两者合一,光点在荧光屏上描绘出的图形就是被测信号图形。由此可知,正确的触发方式直接影响到示波器的有效操作。为了在荧光屏上得到稳定的、清晰的信号波形,掌握基本的触发功能及其操作方法是十分重要的。 1.触发源(Source)选择 要使屏幕上显示稳定的波形,则需将被测信号本身或者与被测信号有一定时间关系的触发信号加到触发电路。触发源选择确定触发信号由何处供给。通常有三种触发源:内触发(INT)、电源触发(LINE)、外触发EXT)。 内触发使用被测信号作为触发信号,是经常使用的一种触发方式。由于触发信号本身是被测信号的一部分,在屏幕上可以显示出非常稳定的波形。双踪示波器中通道1或者通道2都可以选作触发信号。 电源触发使用交流电源频率信号作为触发信号。这种方法在测量与交流电源频率有关的信号时是有效的。特别在测量音频电路、闸流管的低电平交流噪音时更为有效。 外触发使用外加信号作为触发信号,外加信号从外触发输入端输入。外触发信号与被测信号间应具有周期性的关系。由于被测信号没有用作触发信号,所以何时开始扫描与被测信号无关。 正确选择触发信号对波形显示的稳定、清晰有很大关系。例如在数字电路的测量中,对一个简单的周期信号而言,选择内触发可能好一些,而对于一个具有复杂周期的信号,且存在一个与它有周期关系的信号时,选用外触发可能更好。 2.触发耦合(Coupling)方式选择 触发信号到触发电路的耦合方式有多种,目的是为了触发信号的稳定、可靠。这里介绍常用的几种。 AC耦合又称电容耦合。它只允许用触发信号的交流分量触发,触发信号的直流分量被隔断。通常在不考虑DC分量时使用这种耦合方式,以形成稳定触发。但是如果触发信号的频率小于10Hz,会造成触发困难。 直流耦合(DC)不隔断触发信号的直流分量。当触发信号的频率较低或者触发信号的占空比很大时,使用直流耦合较好。 低频抑制(LFR)触发时触发信号经过高通滤波器加到触发电路,触发信号的低频成分被抑制;高频抑制(HFR)触发时,触发信号通过低通滤波器加到触发电路,触发信号的高频成分被抑制。此外还有用于电视维修的电视同步(TV)触发。这些触发耦合方式各有自己的适用范围,需在使用中去体会。 3.触发电平(Level)和触发极性(Slope) 触发电平调节又叫同步调节,它使得扫描与被测信号同步。电平调节旋钮调节触发信号的触发电平。一旦触发信号超过由旋钮设定的触发电平时,扫描即被触发。顺时针旋转旋钮,触发电平上升;逆时针旋转旋钮,触发电平下降。当电平旋钮调到电平锁定位置时,触发电平自动保持在触发信号的幅度之内,不需要电平调节就能产生一个稳定的触发。当信号波形复杂,用电平旋钮不能稳定触发时,用释抑(Hold Off)旋钮调节波形的释抑时间(扫描暂停时间),能使扫描与波形稳定同步。 极性开关用来选择触发信号的极性。拨在“+”位置上时,在信号增加的方向上,当触发信号超过触发电平时就产生触发。拨在“-”位置上时,在信号减少的方向上,当触发信号超过触发电平时就产生触发。触发极性和触发电平共同决定触发信号的触发点。 2.6 扫描方式(SweepMode) 扫描有自动(Auto)、常态(Norm)和单次(Single)三种扫描方式。 自动:当无触发信号输入,或者触发信号频率低于50Hz时,扫描为自激方式。 常态:当无触发信号输入时,扫描处于准备状态,没有扫描线。触发信号到来后,触发扫描。 单次:单次按钮类似复位开关。单次扫描方式下,按单次按钮时扫描电路复位,此时准备好(Ready)灯亮。触发信号到来后产生一次扫描。单次扫描结束后,准备灯灭。单次扫描用于观测非周期信号或者单次瞬变信号,往往需要对波形拍照。 上面扼要介绍了示波器的基本功能及操作。示波器还有一些更复杂的功能,如延迟扫描、触发延迟、X-Y工作方式等,这里就不介绍了。示波器入门操作是容易的,真正熟练则要在应用中掌握。值得指出的是,示波器虽然功能较多,但许多情况下用其他仪器、仪表更好。例如,在数字电路实验中,判断一个脉宽较窄的单脉冲是否发生时,用逻辑笔就简单的多;测量单脉冲脉宽时,用逻辑分析仪更好一些。
日光灯是电光源,起辉后进入正常的放电状态,产生紫外光,轰击灯管内壁的荧光粉,发出可见光。显像管,是用电子枪产生高速、聚焦的电子束,通过可控制偏转,打在荧光屏幕上,轰击荧光粉,发出可见光,在正常的状态下,在不消隐的情况下,每一瞬间只有一个亮点,可以定位置、定空间方向地形成二维平面上的曲线或图像。本人没文化,只能即兴键入,有严重的语法错误,敬请原谅为盼。以下本人都验证过。The next generation keyboard, future keyboard!It challenged and subverted the global computer keyboard, keyboard music instruments 25 years ago, The pioneer of the Chinese people (firstly) originally entered this area. who sent it into the modern house of the CEO of Microsoft?To challenge AT&T of the United States by improving communication deficienciesImproving communication deficiencies, Chinese people are to challenge AT&T of the United States.

文章TAG:05v等于多少mv等于  多少  模拟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