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阻大 通过的电流多少,一个电阻片最多能通过多少电流
来源:整理 编辑:亚灵电子网 2023-04-28 03:48:29
1,一个电阻片最多能通过多少电流
电阻能通过的电流可以根据功率和阻值计算,额定电流等于功率÷电阻所得的商再开平方。例如:功率10W的电阻,阻值为2.5Ω,功率除以电阻得4,再开平方,得平方根为2,这个电阻的额定电流就是2A。

2,电阻大电流就大吗
不是。电压一定时,电阻越大,电流越小。在常温常压的情况下,欧姆定律的关系:电压=电流x电阻,或电流=电压/电阻,电阻=电压/电流.但在超导情况下,上述是不成立的。电阻是一个物理量,在物理学中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导体的电阻越大,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越大。不同的导体,电阻一般不同,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特性。电阻将会导致电子流通量的变化,电阻越小,电子流通量越大,反之亦然。而超导体则没有电阻。 电阻是描述导体导电性能的物理量,用R表示。电阻由导体两端的电压U与通过导体的电流I的比值来定义,即R=U/I。所以,当导体两端的电压一定时,电阻愈大,通过的电流就愈小;反之,电阻愈小,通过的电流就愈大。因此,电阻的大小可以用来衡量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强弱,即导电性能的好坏。电阻的量值与导体的材料、形状、体积以及周围环境等因素有关。 不同导体的电阻按其性质的不同还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类称为线性电阻或欧姆电阻,满足欧姆定律;另一类称为非线性电阻,不满足欧姆定律。电阻的倒数1/R称为电导,也是描述导体导电性能的物理量,用G表示。电阻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是欧姆(Ω),简称欧。而电导的国际单位制(SI)单位是西门子(S),简称西。电阻还常用kΩ和MΩ作单位,它们之间的关系是: 1MΩ=1000kΩ=1000000Ω

3,导体电阻越大通过的电流越大对吗
这句话不正确,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决定于导体的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另外受温度的影响,与导体两端所加的电压和通过它的电流无关。通常,电阻是电路(或者一个零件)的一个固有物理性质,所以通常认为是加在电阻两端的电压越高、流过该电阻的电流越大。当然,由欧姆定律知道,加在电阻两端的电压、与电阻大小以及流过该电阻的电流大小之间的关系是:流过的电流大小=电阻两端电压/电阻阻值;因此,电阻两端电压一定的时候,流过该电阻的电流与电阻阻值大小成反比(电阻增加电流减少);电阻阻值一定的时候,流过电阻的电流与电阻两端所加电压成正比(电压增加,电流增加);而流过电阻的电流一定的时候,电阻阻值越大,电阻两端所加的电压需要越高(电压与阻值成正比)。在电压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电阻越大,电流越小;在电流一定时,导体中的电压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电阻越大,电压越大。在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就叫该导体的电阻。电阻是一个物理量,在物理学中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导体的电阻越大,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越大。不同的导体,电阻一般不同,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导体的电阻通常用字母R表示,电阻的单位是欧姆,简称Ω。电阻是描述导体导电性能的物理量,用R表示。电阻由导体两端的电压U与通过导体的电流I的比值来定义,即:R=U/I,所以,当导体两端的电压一定时,电阻愈大,通过的电流就愈小;反之,电阻愈小,通过的电流就愈大。因此,电阻的大小可以用来衡量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强弱,即导电性能的好坏。电阻的量值与导体的材料、形状、体积以及周围环境等因素有关。

文章TAG:
电阻大电阻 通过 电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