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容三点式lc振荡电路电源多少,LC正弦波振荡器有哪几种三点式振荡电路
来源:整理 编辑:亚灵电子网 2023-01-05 12:04:24
1,LC正弦波振荡器有哪几种三点式振荡电路

2,LC振荡电路是怎么工作的
这是一个无线麦克电路:由麦克产生的音频信号在经过BG1放大后,加到BG2的基极作为调制信号。由BG2以及C4,L,C5,R5组成了电容三点式振荡电路。由此产生射频将信号发躬行出去。振荡电路的工作原理是:电路一通电,电源通过R4给C3充电。使得BG2的基极电压不段上升,而集电极电压又不段下降。从而使它饱和导通。在这同时,由于电容C5的反馈作用,又使得BG2的E极电压上升。又使得三极管的BE电压下降,把它从饱和状态拉出来,又逐渐截止。BG2截止后E的电压也降下来了。随着E电压的下降三极管再度导通由此周而复始振荡起来。
3,电容三点式振荡器的简介
(也叫考毕兹振荡器):自激振荡器的一种。图中的L、C1、C2组成谐振回路,作为晶体管放大器的负载阻抗。反馈信号从电容器C2两端取得,送回放大器的基极b上,而且也是将LC回路的三个端点分别与晶体管的三个电极相连,故将这种电路成为电容三点式振荡器。由串联电容与电感回路及正反馈放大器组成。因振荡回路两串联电容的三个端点与振荡管三个管脚分别相接而得名。振荡频率为: 电路图:这种电路的优点是输出波形好、振荡频率可达100兆赫以上。缺点是调节频率时需同时调cc1、cc2不方便。适宜于作固定的振荡器。以下为一可靠实用的无线话筒: bg1组成的放大电路把来自小型电容话筒检测到的微弱声音信号进行放大,达到一定的幅度后送到bg2组成的电容三点式振荡器对bg2产生的载波信号进行调制,最终从天线输出。电路采用二极管稳压技术,能使电路更稳定的工作。电路如下图:
4,电容三点式振荡电路的工作原理
电容三点式LC振荡器工作原理与电感三点式LC振荡器类似的有电容三点式LC振荡器,见图1,其分析方法与电感三点式LC振荡器相同。用瞬时极性法判断正负反馈时,三极管或运放的输出电压,将在LC并联回路上分配。电容支路是由C1和C2串联后组成,其上电压与电容的容量成反比分配,而在电感三点式振荡电路中是与电感量成正比分配。图1震荡电路的反馈电压是从电容器C2上取出,即C2对地的电压,如果反馈电压不足,应适当减小电容量。还是举个例子来说吧,请看下面的电路图:该电路C1、C2的连接点通过CE交流接“地”,且中点接在T的发射极,C1的另一端接T的C极,C2的另一端接T的B极,这样反馈电压的极性是刚好是正反馈。为了形成集电极回路的直流通路。该电路的交流通路如附图右所示。可以看出,它符合三点式振荡电路“射同基反”的构成原则,满足自激振荡的相位平衡条件。 这种振荡电路的特点是振荡频率可做得较高,一般可达到100MHz以上;由于C2对高次谐波阻抗小,使反馈电压中的高次谐波成分较小,因而振荡波形较好。电路的缺点是频率调节不便,这是因为调节电容来改变频率时,(既使C1、C2 采用双连可变电容)C1与C2也难于按比例变化,从而引起电路工作性能的不稳定。因此,该电路只适宜产生固定频率的振荡。1。震荡信号你可以在电感L处加上变压器即可取出2. 这个振荡电路由电感L与电容C1组成一个震荡电路,同时也是一个滤波器,将直流信号中的正弦波提取出来。由于信号在电路中会衰减,所以需要将信号进行放大补偿,电路中的三极管就是放大用的,震荡信号从图中3处输入三极管,经过放大作用,再输入到C1与L中,补偿掉损失的部分,这样振荡器就可以维持稳定的振幅和频率了。关键元件就是C1,L与三极管T。3.由于电容有“通交隔直”的作用,C2与C3的作用就是提供交流通路。还是举个例子来说吧,请看下面的电路图: 该电路c1、c2的连接点通过ce交流接“地”,且中点接在t的发射极,c1的另一端接t的c极,c2的另一端接t的b极,这样反馈电压的极性是刚好是正反馈。为了形成集电极回路的直流通路。该电路的交流通路如附图右所示。可以看出,它符合三点式振荡电路“射同基反”的构成原则,满足自激振荡的相位平衡条件。 这种振荡电路的特点是振荡频率可做得较高,一般可达到100mhz以上;由于c2对高次谐波阻抗小,使反馈电压中的高次谐波成分较小,因而振荡波形较好。电路的缺点是频率调节不便,这是因为调节电容来改变频率时,(既使c1、c2 采用双连可变电容)c1与c2也难于按比例变化,从而引起电路工作性能的不稳定。因此,该电路只适宜产生固定频率的振荡。
5,如何用一个电容一个电感一个电池连接成一个lc振荡电路
如图。 LC振荡电路,是指用电感L、电容C组成选频网络的振荡电路,用于产生高频正弦波信号,常见的LC正弦波振荡电路有变压器反馈式LC振荡电路、电感三点式LC振荡电路和电容三点式LC振荡电路。LC振荡电路的辐射功率是和振荡频率的四次方成正比的,要让LC振荡电路向外辐射足够强的电磁波,必须提高振荡频率,并且使电路具有开放的形式。 LC振荡电路运用了电容跟电感的储能特性,让电磁两种能量交替转化,也就是说电能跟磁能都会有一个最大最小值,也就有了振荡。不过这只是理想情况,实际上所有电子元件都会有损耗,能量在电容跟电感之间互相转化的过程中要么被损耗,要么泄漏出外部,能量会不断减小,所以实际上的LC振荡电路都需要一个放大元件,要么是三极管,要么是集成运放等数电IC,利用这个放大元件,通过各种信号反馈方法使得这个不断被消耗的振荡信号被反馈放大,从而最终输出一个幅值跟频率比较稳定的信号。 LC振荡电路物理模型的满足条件 ①整个电路的电阻R=0(包括线圈、导线),从能量角度看没有其它形式的能向内能转化,即热损耗为零。 ②电感线圈L集中了全部电路的电感,电容器C集中了全部电路的电容,无潜布电容存在。 ③LC振荡电路在发生电磁振荡时不向外界空间辐射电磁波,是严格意义上的闭合电路,LC电路内部只发生线圈磁场能与电容器电场能之间的相互转化,即便是电容器内产生的变化电场,线圈内产生的变化磁场也没有按麦克斯韦的电磁场理论激发相应的磁场和电场,向周围空间辐射电磁波。 能产生大小和方向都随周期发生变化的电流叫振荡电流。能产生振荡电流的电路叫振荡电路。其中最简单的振荡电路叫LC回路。 振荡电流是一种交变电流,是一种频率很高的交变电流,它无法用线圈在磁场中转动产生,只能是由振荡电路产生。 充电完毕(放电开始):电场能达到最大,磁场能为零,回路中感应电流i=0。 放电完毕(充电开始):电场能为零,磁场能达到最大,回路中感应电流达到最大。 充电过程:电场能在增加,磁场能在减小,回路中电流在减小,电容器上电量在增加。从能量看:磁场能在向电场能转化。 放电过程:电场能在减少,磁场能在增加,回路中电流在增加,电容器上的电量在减少。从能量看:电场能在向磁场能转化。 在振荡电路中产生振荡电流的过程中,电容器极板上的电荷,通过线圈的电流,以及跟电流和电荷相联系的磁场和电场都发生周期性变化,这种现象叫电磁振荡。lc振荡电路必须接交流电如果电池只能提供直流电,需要加个换向器就行了,再把这些串联起来换向器如果没听过上百科lc振荡电路必须接交流电如果电池只能提供直流电,需要加个换向器就行了,再把这些串联起来换向器如果没听过上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1929.html?wtp=tt串联电容电感和电键一,将电源与电键二串联后并联在电容两端,断开电键一闭合电键二给电容充电,电容达最大电量后,断开电键二同时闭合电键一,此时电容与电感便组成了一个LC振荡电路!想要激起LC回路的振荡必须要加交流电,一般是加方波;我的方案是:将电容和电感并联,再通过一个开关和电源并联,当开关闭合时电源对电容充电,开关断开时电容和电感互相交换能量便行成了LC振荡,不过这种振荡是阻尼振荡振幅会越来越小,必须再闭合-断开开关才能使振荡维持下去,因为开关能提供的频率不会很高所以电容和电感的容量要大才能在闭合开关时积蓄更多的能量以维持长时间的振荡
6,LC振荡电路是怎么稳幅的
Lc振荡电路 LC振荡电路是指用电感L、电容C组成选频网络的振荡电路,用于产生高频正弦波信号,常见的LC正弦波振荡电路有变压器反馈式LC振荡电路、电感三点式LC振荡电路和电容三点式LC振荡电路。LC振荡电路的辐射功率是和振荡频率的四次方成正比的,要让LC振荡电路向外辐射足够强的电磁波,必须提高振荡频率,并且使电路具有开放的形式。工作原理开机瞬间产生的电扰动经三极管V组成的放大器放大,然后由LC选频回路从众多的频率中选出谐振频率F0。并通过线圈L1和L2之间的互感耦合把信号反馈至三极管基极。设基极的瞬间电压极性为正。经倒相集电压瞬时极性为负,按变压器同名端的符号可以看出,L2的上端电压极性为负,反馈回基极的电压极性为正,满足相位平衡条件,偏离F0的其它频率的信号因为附加相移而不满足相位平衡条件,只要三极管电流放大系数B和L1与L2的匝数比合适,满足振幅条件,就能产生频率F0的振荡信号。 RC振荡电路 RC振荡电路是由电阻R和电容C构成的适用于产生低频信号的电路。RC振荡电路,采用RC选频网络构成,适用于低频振荡,一般用于产生1Hz~1MHz(fo=1/2πRC)的低频信号。对于RC振荡电路来说,增大电阻R即可降低振荡频率,而增大电阻是无需增加成本的;而对于LC振荡电路来说,一般产生的正弦波频率较高,若要产生频率较低的正弦振荡,势必要求振荡回路要有较大的电感和电容,这样不但元件体积大、笨重、安装不便,而且制造困难、成本高。因此,200kHz以下的正弦振荡电路,一般采用振荡频率较低的RC振荡电路。工作原理 RC振荡电路首先是起振过程;其次进入稳定振荡阶段;之后是振荡频率,振荡频率由相位平衡条件决定。 jA= 0,仅在 f 0处 jF = 0 满足相位平衡条件,所以振荡频率f 0= 1 /2πRC。 可通过改变开关的位置来改变选频网络的电阻,实现频率粗调;通过改变电容C的大小实现频率的细调。另外,就起振及稳定振荡的条件来讲,考虑到起振条件AuF > 1, 一般应选取 RF略大2R1。如果这个比值取得过大,会引起振荡波形严重失真。由运放构成的RC串并联正弦波振荡电路不是靠运放内部的晶体管进入非线性区稳幅,而是通过在外部引入负反馈来达到稳幅的目的。1lc振荡器的起振必须满足两个条件,振幅条件和相位平衡条件 1.1振荡器的振幅条件 振荡器振幅平衡条件就是指放大器的反馈信号必须具有一定的振幅幅度。理论公式表示的是反馈系数f与放大器的电压放大倍数av相乘的乘积大于1,也就是avf≥1,而其中反馈系数f是一个比1小的数,由此可以得出av的数值应当大于1。正确推断放大器是否工作于正常状态是判断振荡器是否起振的关键。放大器正常放大时,三极管的外部偏置条件必须满足发射结正向偏置、集电结反向偏置。而且判断时应当注意:研究放大状态时是分析振荡电路的直流状态,而不是交流电路状态。其中应当记住直流状态时电感线圈相当于短路,而电容则相当于断路。 1.2振荡器的相位平衡条件 振荡器起振的第二个必须条件是应当满足相位平衡,也就是放大器的反馈信号与输入信号相位应当一样,书中公式表示了反馈信号vf的相位与输入信号vi的相位相差应当为2nπ(n是整数)。由于vi与vf相位相同,因此反馈信号能够使输入信号的作用得到增强,于电路中具体判断时就是看电路是否是正反馈,而判断电路是否构成正反馈,一般采用瞬时极性法去判别。在判断之前必须注意,分析相位是否平衡是采用电路的交流状态,不是直流状态,也即此时电感线圈于电路中不能看作短路,两端将具有一定的电压势差;而电容则应当分两种情况加以讨论:当在lc电路中时,电容不能被认为是短路,即两端应有一定的压差,当不在lc电路中时,电容可以被看作为短路状态;在交流状态时当直流电源的内阻比较小时,可以将其看为处于短路状态。同时值得注意的是对于电感线圈串联和两个电容串联于电路中时的情况,此时当采用瞬时极性法判断时应当分两种情况予以考虑:当接地点在两串联电感或者两串联电容的一端时,另两端的极性是相同的,如图1中的a与b示;当接地点连接在两串联电感或者两串联电容的中间端时,那么两端的极性则是相反的
7,电解电容和电阻在振荡电路中的作用
电容在电路中的作用:具有隔断直流、连通交流、阻止低频的特性,广泛应用在耦合、隔直、旁路、滤波、调谐、能量转换和自动控制等。 1、滤波电容:它接在直流电压的正负极之间,以滤除直流电源中不需要的交流成分,使直流电平滑,通常采用大容量的电解电容,也可以在电路中同时并接其它类型的小容量电容以滤除高频交流电。 2、退耦电容:并接于放大电路的电源正负极之间,防止由电源内阻形成的正反馈而引起的寄生振荡。 3、旁路电容:在交直流信号的电路中,将电容并接在电阻两端或由电路的某点跨接到公共电位上,为交流信号或脉冲信号设置一条通路,避免交流信号成分因通过电阻产生压降衰减。 4、耦合电容:在交流信号处理电路中,用于连接信号源和信号处理电路或者作为两放大器的级间连接,用于隔断直流,让交流信号或脉冲信号通过,使前后级放大电路的直流工作点互不影响。 5、调谐电容:连接在谐振电路的振荡线圈两端,起到选择振荡频率的作用。 6、衬垫电容:与谐振电路主电容串联的辅助性电容,调整它可使振荡信号频率范围变小,并能显著地提高低频端的振荡频率。 7、补偿电容:与谐振电路主电容并联的辅助性电容,调整该电容能使振荡信号频率范围扩大。 8、中和电容:并接在三极管放大器的基极与发射极之间,构成负反馈网络,以抑制三极管极间电容造成的自激振荡。 9、稳频电容:在振荡电路中,起稳定振荡频率的作用。 10、定时电容:在RC时间常数电路中与电阻R串联,共同决定充放电时间长短的电容。 11、加速电容:接在振荡器反馈电路中,使正反馈过程加速,提高振荡信号的幅度。 12、缩短电容:在UHF高频头电路中,为了缩短振荡电感器长度而串联的电容。 13、克拉波电容:在电容三点式振荡电路中,与电感振荡线圈串联的电容,起到消除晶体管结电容对频率稳定性影响的作用。 14、锡拉电容:在电容三点式振荡电路中,与电感振荡线圈两端并联的电容,起到消除晶体管结电容的影响,使振荡器在高频端容易起振。 15、稳幅电容:在鉴频器中,用于稳定输出信号的幅度。 16、预加重电容:为了避免音频调制信号在处理过程中造成对分频量衰减和丢失,而设置的RC高频分量提升网络电容。 17、去加重电容:为了恢复原伴音信号,要求对音频信号中经预加重所提升的高频分量和噪声一起衰减掉,设置RC在网络中的电容。 18、移相电容:用于改变交流信号相位的电容。 19、反馈电容:跨接于放大器的输入与输出端之间,使输出信号回输到输入端的电容。 20、降压限流电容:串联在交流回路中,利用电容对交流电的容抗特性,对交流电进行限流,从而构成分压电路。 21、逆程电容:用于行扫描输出电路,并接在行输出管的集电极与发射极之间,以产生高压行扫描锯齿波逆程脉冲,其耐压一般在1500伏以上。 22、S校正电容:串接在偏转线圈回路中,用于校正显象管边缘的延伸线性失真。 23、自举升压电容:利用电容器的充、放电储能特性提升电路某点的电位,使该点电位达到供电端电压值的2倍。 24、消亮点电容:设置在视放电路中,用于关机时消除显象管上残余亮点的电容。 25、软启动电容:一般接在开关电源的开关管基极上,防止在开启电源时,过大的浪涌电流或过高的峰值电压加到开关管基极上,导致开关管损坏。 26、启动电容:串接在单相电动机的副绕组上,为电动机提供启动移相交流电压,在电动机正常运转后与副绕组断开。 27、运转电容:与单相电动机的副绕组串联,为电动机副绕组提供移相交流电流。在电动机正常运行时,与副绕组保持串接。电容三点式lc振荡器电路和振荡频率计算与电感三点式lc振荡器类似的有电容三点式lc振荡器,见图1,其分析方法与电感三点式lc振荡器相同。用瞬时极性法判断正负反馈时,三极管或运放的输出电压,将在lc并联回路上分配。电容支路是由c1和c2串联后组成,其上电压与电容的容量成反比分配,而在电感三点式振荡电路中是与电感量成正比分配。 图1振荡电路的反馈电压是从电容器c2上取出,即c2对地的电压,如果反馈电压不足,应适当减小电 电容三点式lc振荡器电路和振荡频率计算 与电感三点式lc振荡器类似的有电容三点式lc振荡器,见图1,其分析方法与电感三点式lc振荡器相同。用瞬时极性法判断正负反馈时,三极管或运放的输出电压,将在lc并联回路上分配。电容支路是由c1和c2串联后组成,其上电压与电容的容量成反比分配,而在电感三点式振荡电路中是与电感量成正比分配。 图1振荡电路的反馈电压是从电容器c2上取出,即c2对地的电压,如果反馈电压不足,应适当减小电容量。振荡频率图1电路的振荡频率是: 电容三点式lc振荡器电路和振荡频率计算与电感三点式lc振荡器类似的有电容三点式lc振荡器,见图1,其分析方法与电感三点式lc振荡器相同。用瞬时极性法判断正负反馈时,三极管或运放的输出电压,将在lc并联回路上分配。电容支路是由c1和c2串联后组成,其上电压与电容的容量成反比分配,而在电感三点式振荡电路中是与电感量成正比分配。 图1振荡电路的反馈电压是从电容器c2上取出,即c2对地的电压,如果反馈电压不足,应适当减小电 电容三点式lc振荡器电路和振荡频率计算 与电感三点式lc振荡器类似的有电容三点式lc振荡器,见图1,其分析方法与电感三点式lc振荡器相同。用瞬时极性法判断正负反馈时,三极管或运放的输出电压,将在lc并联回路上分配。电容支路是由c1和c2串联后组成,其上电压与电容的容量成反比分配,而在电感三点式振荡电路中是与电感量成正比分配。 图1振荡电路的反馈电压是从电容器c2上取出,即c2对地的电压,如果反馈电压不足,应适当减小电容量。振荡频率图1电路的振荡频率是:
文章TAG:
电容三点式lc振荡电路电源多少电容 三点式 lc振荡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