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离式电源效率最高可以多少,大家做日光灯电源效率最高到多少啊
来源:整理 编辑:亚灵电子网 2023-02-07 11:15:39
本文目录一览
1,大家做日光灯电源效率最高到多少啊
如果电流在240MA以下,我们都是做到90%以上的,150MA可以做到93%
2,隔离式和非隔离式哪种电源效率高
隔离的更安全可靠。只要设计合理或采用PFC技术,即可提高效率在90%以上,甚至更多。

3,隔离与非隔离电源哪个的效率高
要看输入输出条件的:这么说吧 如果输入输出一样,变压器1:1,那么非隔离电源效率高因为隔离电源要多损失一个变压器损耗。如果输入输出相差很大 那么有可能隔离的会效率高因为隔离模块可以将输入电压变到与输出差距不大再进行转换。
4,非隔离电源与隔离电源的区别是什么
认识电源
00:00 / 01:1170% 快捷键说明 空格: 播放 / 暂停Esc: 退出全屏 ↑: 音量提高10% ↓: 音量降低10% →: 单次快进5秒 ←: 单次快退5秒按住此处可拖拽 不再出现 可在播放器设置中重新打开小窗播放快捷键说明
5,隔离电源的隔离电压是否越高越好
肯定不是的,你如果了解电源,就知道隔离电压与电源其他性能及产品成本都是有关系的。一般应用也不会杀鸡用牛刀的。一般来说,很多电力的数据采集应用,要求隔离电压最少需要3000VDC,甚至4000VAC,医疗行业的应用,一般都要4000VAC或6000VDC。常规应用,500VDC~1000VDC隔离就够用了,如,0505BS-1W给隔离光耦供电,做数字IO的隔离就完全能满足要求。不是的,隔离电压的选择,一般都根据应用的要求确定。比如,很多电力的数据采集应用,要求隔离电压最少需要3000VDC,甚至4000VAC,医疗行业的应用,一般都要4000VAC或6000VDC。一般的低压数字信号隔离,I/O隔离,500VDC隔离就足够;例如,使用ZY0505BS-1W给隔离光耦供电,做数字IO的隔离,隔离电压1000VDC,已经完全能满足要求。电源性质是输出电压的电源都是电压源,理想电压源内阻趋于零,在电源输出功率范围内,输出电压几乎不变,电子稳压电源就是如此。同理,输出形式是电流的,称为电流源。而稳压稳流电源可以自动转换成电压源或电流源。开关电源属于电压源,它是采用高频开关电路与电子控制技术使输出电压稳定的高效率电源,而隔离性开关电源的特点就是输出的电压与供电系统在电气上是隔离的,如ups电源,输出的火线、零线与供电系统的火线、零线是不相干的,它只是吸收了供电系统的能量,构成独立的电源供电系统,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防止电网异常情况对负载的损坏和干扰。
6,开关电源工作原理
开关电源的工作过程相当容易理解,在线性电源中,让功率晶体管工作在线性模式,与线性电源不同的是,pwm开关电源是让功率晶体管工作在导通和关断的状态,在这两种状态中,加在功率晶体管上的伏-安乘积是很小的(在导通时,电压低,电流大;关断时,电压高,电流小)/功率器件上的伏安乘积就是功率半导体器件上所产生的损耗。与线性电源相比,pwm开关电源更为有效的工作过程是通过“斩波”,即把输入的直流电压斩成幅值等于输入电压幅值的脉冲电压来实现的。脉冲的占空比由开关电源的控制器来调节。一旦输入电压被斩成交流方波,其幅值就可以通过变压器来升高或降低。通过增加变压器的二次绕组数就可以增加输出的电压组数。最后这些交流波形经过整流滤波后就得到直流输出电压。控制器的主要目的是保持输出电压稳定,其工作过程与线性形式的控制器很类似。也就是说控制器的功能块、电压参考和误差放大器,可以设计成与线性调节器相同。他们的不同之处在于,误差放大器的输出(误差电压)在驱动功率管之前要经过一个电压/脉冲宽度转换单元。
7,电源效率最大是多少
电源的总功率包括自身电阻的功率和外接负载的功率。 电源效率就是电源输出功率比上电源总功率。 电源功率最高,自然就是尽可能的增加输出功率了,减小自身电阻的功率。我同意以上,电源效率取决于内阻与外阻的比值,所以内阻越小,效率越大。所以称内阻为0的电源为理想电源。但不可能有理想电源。电源电动势为E,内阻为 r ;外电阻为R,路端电压为U,电流为 I则电源提供的功率是P总=I*E电源输出功率是P出=I*U则电源的效率是 n=P出 / P总=U / E可见,当U=E时,电源效率最大,是100%。一、什么是转换效率? 为什么会有电源转换效率这个概念呢?这要先从电源的物理结构讲起。大家知道电源其实就是一个由变压器和交流/ 直流转换器以及相应稳压电路所组成的“综合变电器”。这个“综合变电器”里面包含两个主要部件—“变压器”和“电流转换器”,而这两个部件本身就存在着电能的消耗,它们附属的稳压电路自然也不例外,因此电源本身又是一个“耗电器”。输入电源的能量并不能100% 转化为供主机内各部件使用的有效能量,这样就出现了一个转换效率的问题。 电源转换效率=电源为主机提供的即时输出功率/输入电源的即时功率× 100% 原理就是这么简单,但是,有两点需要注意。 1.不同的电源产品,其转换效率不同; 2.同一电源产品,在不同的工作状态下,其转换效率也有变化。 第一点很容易被人理解,因为不同的电源产品之间,它们内在的变压电路、电流转换器以及功能电路都会有所不同,再加上自身的功率本来就不相同,所以转换效率不同是理所当然的。但是为什么同一产品的转换效率也会变化呢?这就要先从电源的输出电压说起了:电源的输入电压是额定的220v,而输出电压则有+12v、+5v、+3.3v 不同的规范,这就表示电源里至少拥有三种不同(“线圈缠比”、“磁感泄露率”不同)的变压器,由于三种变压器的功耗不尽相同,就意味着+12v、+5v 和+3.3v的电压输出其各自所对应的变压器转换效率亦不相同。 一般而言,+12v 电压输出负责为cpu 以及硬盘和光驱的驱动马达供电,+5v 电压输出负责为硬盘和光驱的pcb 电路板供电,+3.3v 的电压输出则是为主板上的内存电路模块供电。当计算机处于不同工作状态时,各部件的使用频率和工作负荷会有所不同,导致不同电压输出回路的工作负荷浮动,所以在不同的工作状态下,电源转换效率也是变化的。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知道,电源自身功耗的浮动不是很大,而电源对外输出的浮动就比较大了,所以通常认为电源的输出负载越大,单位负载所“分摊”的电源自身功耗就越小,此时转换效率也就越高。 二、电源规范对转换效率的要求 小知识:转换效率与pfc 电路功率因数的区别最近有些电源标称自己的转换效率高达98%,但是仔细研究发现他们所谓的“转换效率”实际上是主动式pfc 电路的功率因数,这个因数表征的是有多少电能被电源利用了( 输入电源的实际能量/ 电网供给电源的能量),对于主动式pfc 电路来讲,功率因数可以达到98% 甚至99% 的水平;而我们所谓的转换效率,应该是电源供给其他设备的能量/ 输入电源的能量,二者表征的对象是不一样的。 以上就是电源转换效率的基本知识,下面,我们再来了解一下电源规范对转换效率的要求。最初,电源转换效率仅有60%左右;在intel的atx12v 1.3 电源规范中,规定电源的转换效率满载时不得小于68%;而在atx 12v 2.01 中,对电源的转换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得小于80%。 因此在购买电源时,从它遵循的电源规范上大家就能大致了解其电源转换效率的高低。之所以前后两个电源规范对电源转换效率的规定有如此大的差别,原因有三: (一)、新的atx 12v 2.01 规范基于新的电气制造技术,可以实现更高的转换效率; (二)、因为主机功耗大幅度增加,如果电源的转换效率不提高的话,那么整机的巨大功耗和发热量将严重影响到正常使用; (三)、更高的环保和节能要求。 三、转换效率与我们的关系 从电源规范对电源转换效率的严格要求,我们不难看出电源转换效率这个指标的重要意义。那转换效率是如何与我们每个人密切相关的呢?。就典型的atx 12v 1.3 电源产品来说,其在实际工作中,转换效率大约在70%~75% 之间,也就意味着有25%~30% 的电能被转化为热量白白浪费掉了,以标称输入功率280w的电源产品为例,损耗功率约70w~84w,实际输出功率在200w 左右(刚好满足绝大多数pc的需要)。 如果换作典型的atx 12v 2.01 电源,由于转换效率提高到80%~85%,那么电功率的损耗只有15%~20%,因此只要输入功率为240w 的电源就可以达到200w 的实际输出功率。这样算来,二者的功耗相差40w 左右,对于一台每天工作10 小时的pc,一天下来可以节约0.4 度(千瓦时)电,一年下来就是146 度电,以每度电6 角钱计算,光一年节省的电费就是100 元。 当然这不仅仅是为个人节省开支的问题,目前我国仍是以火力发电为主,节约用电的同时就是为环保作出了贡献;另一方面,电源转换效率的提高意味着电源自身发热量的减少,这样更有利于降低机箱内的温度。
文章TAG:
隔离式电源效率最高可以多少隔离 电源 电源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