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主板电容温度

如果是电解电容的话 ,工作温度要在85摄氏度以下,固态的工作温度要搞一些通风正常的话,电容应该没多大问题的

主板电容温度

2,主板上的固态电容和静态电容有什么区别

全固态电容主板是把主板上的电容全部采用了固态电容,部分固态电容主板是把主板主要的供电部位采用了固态电容,固态电容比普通电容做工精细、电气性能好、耐高温值高、寿命长、成本也高,主板常用普通电容的最高工作温度是125度,还有的主板采用的是105度最高工作温度的电容,电脑执行大的任务时工作电流大,产生的温度高,电容长期在高温状态下工作,容易老化而工作不稳定,甚至爆浆,击穿等等,使主板的寿命缩短,而固态电容的最高工作温度在150以上,相比较而言老化的慢,工作更稳定,使主板的寿命更长。普通电容外观有黑色、棕色绿色蓝色。固态电容一般是银色,看看就知道是不是全固态电容主板了。主板以cpu的类型分主要有两大种,支持intelcpu的和支持amdcpu的。从芯片分主要有intel、amd、nforce、sis等芯片主板。以cpu的架构接口分奔四以后intel有478针、775针、1155针、1156针、1366针主板。amd有socketam2\am2+\am3主板。怎样区分是不是集显主板,从主板型号看带“g”的是集显主板,如:g41\g43或43g\43gv\45gl。amd主板也是,如:690g\690gt\780g\780gt\780gv等。从接口看,主板带显示器接口的就是集显主板。

主板上的固态电容和静态电容有什么区别

3,电脑主板电容热

主板上面的R60不是电容,它是贴片电感,你看错了。发热说明电路电流增大,原因就在于你换了处理器。虽然不知道你到底怎么换的,但新换上的CPU功耗应该比原来大才对。你这个主板素质看来比较一般,不过我用技嘉的双倍铜技术的主板也一样发热,看来关系不大。
CPU附近的那几个固态电容是给CPU供电的.你的是三相供电的,现在都是4项供电的.你CPU升级了,功耗高,当然它会比以前热了.下载个鲁大师,看看主板温度.超50度就容易有问题了.机箱加装后风扇,对散热能起到一定效果.
一般来说可能是由于电容器本身质量问题;长时间不使用造成电解液干涸;连续工作在温度过高的环境中或者耐压不够等等.如果板子没有其他问题的话,也可以拿出维修店重新换几颗电容啊!毕竟电容对电源有很明显的影响,继续使用有可能造成系统不稳定或者扩大故障范围!!!!

电脑主板电容热

4,OSCON的对比

固态电容与一般铝电解(液态电解液)的比较及应用:固态电容在105℃高温下,固态电容和液态电容的寿命同样为2000小时,但温度越低固态电容寿命将会比液态电容越高,95℃、85℃、75℃、65℃下其寿命将会是1.5倍、2.5倍、4倍和6.25倍。一般情况下,其电容工作温度应在70℃或以下,因此采用全固态电容的电脑主板电容寿命平均可达150000小时至200000小时,对比传统电容最高可增长6.3倍达23年寿命,使得电容不再是主板的计时炸弹。此外,传统电容的介电材料为液态电解液,液态粒子在高温下十分活跃,对电容内部产生压力,加上沸点仅为120℃,因此传统电容较容易出现“爆浆”的情况,而部分二三线主板厂商,因需要遵守成本而采用质量较差的电容,使“爆浆”的几率大大提高。固态电容的介电材料为固态的功能性导电高分子,固态粒子在高温下,无论是粒子膨胀或是活跃性均比液态电解液低,加上沸点更高达350℃,“高温爆浆”的机会微乎其微。另一方面,固态电容在等效串联阻抗表现上,也相比传统电容有更优胜的表现。据电容测试数据显示,固态电容在高频运作时等效串联电阻极为微小,而且导电性频率特佳,具有降低电阻抗和更低热输出的特色,在100KHz至10MHz之间表现最为明显。最值得注意的是,传统电容很容易受使用环境温度和湿度影响,在高低温稳定性方面,无论是-55℃至-105℃,固态电容的ESR电阻抗均约在0.1~0.3欧姆,但液态电容则会因温度而改变,当温度越低ESR电阻抗较高,就算在高温至105℃下,表现仍不如固态电容。电容值方面,液态电容在-20℃以下,将会比其标示的电容值为低,温度越低电容值也随之而下降,在-20℃下电容量下降约13%、-55℃下电容量更达至37%,或许对一般用家来说没有很大影响,但对于采用液态氮制冷作为终极超频的玩家来说,固态电容可保证不会因电容的因素影响,而导致超频稳定性大打折扣,全因固态电容在-55℃其电容值只会下降不到5%。固态电容采用导电性高分子产品或者有机半导体作为介电材料,该材料不会与氧化铝产生作用,通电后不至于发生爆炸的现象,也不存在由于受热膨胀导致爆裂的情况。固态电容具备环保、低阻抗、高低温稳定、耐高纹波及高信赖度等优越特性,是目前电解电容产品中最高阶的产品。由于固态电容特性远优于液态铝电容,固态电容耐温达摄氏 260度,且导电性、频率特性及寿命均佳,适用于低电压、高电流的应用,主要应用于主板,显卡,工控计算机,数字产品如薄型DVD、投影机及工业计算机等。

5,固态电容的简析固态电容的利与弊

液体电解电容的电介质为液态电解液,液态粒子在高温下十分活跃,对电容内部产生压力,它的沸点不是很高,因此可能会出现爆浆的情况,固态电容采用了高分子电介质,固态粒子在高温下,无论是粒子澎涨或是活跃性均较液态电解液低,它的沸点也高达摄氏350度,因此几乎不可能出现爆浆的可能性。 从理论上来说,固态电容几乎不可能爆浆。固态电容在等效串联阻抗表现上相比传统电解电容有更优异的表现,据测试显示,固态电容在高频运作时等效串联电阻极为微小,而且导电性频率特佳,具有降低电阻抗和更低热输出的特色,在100KHz至10MHz之间表现最为明显。 而传统电解电容比较容易受使用环境的温度和湿度影响,在高低温稳定性方面稍差。即使是在零下摄氏55度至105度,固态电容的ESR(等效串联电阻)阻抗可以低达0.004~0.005欧姆,但电解电容则会因温度而改变。 在电容值方面,液态电容在摄氏20度以下,将会比其标示的电容值为低,温度越低电容值也会随之而下降,在摄氏零下20度下电容量下降约13%、摄氏零下55度下电容量更达至37%。 当然,这对普通用户来说没有什么影响,但对于采用液态氮作终极超频的玩家来说,固态电容可保证不会因温度降低而使电容容量上受到影响,从而导致超频稳定性大打折扣,因为固态电容在零下55度其电容值只会下降不足5%。 固态电容确实有很多优点,但它并不是任何时候都适用。固态电容的低频响应不如电解电容,如果用于涉及到音效的部分会得不到最佳的音质效果。也就是说,一款主板采用全固态电容并不一定是最合理的!不管是固态电容还是电解电容,它们的主要作用是滤除杂波,因此电容只要容量达到一定的数值要求即可,只要其元件质量过关,也能确保主板的稳定运行。而这一点,电解电容也完全能做到!固态电容在105摄氏度的时候,它和电解电容的寿命同样为2000小时,在温度降低后,它们的寿命会增加,但是固态电容寿命增加的幅度更大,一般情况下电容的工作温度在70度或更低,这个时候固态电容的寿命可能会达到23年,几乎是电解电容的6倍多!但是……你的主板在23年后还会继续使用吗?而且这个23年是指全天候24小时开机,即使电容有那么长的寿命,其它元器件恐怕也不能挺23年!固态电容与电解电容相比,同体积同电压下,电解电容的容量远大于固态电容,目前电脑主板CPU电源部分大都采用固态电容,虽避免了爆浆问题,但由于体积限制,容量冗余很少;再者因容量问题,不得不提高CPU供电部分开关的频率。固态电容和电解电容在使用过程中都会出现容量衰减问题,而采用固态电容的电路板,容量稍有波动,就会使电源出现波纹,造成CPU不能正常工作。因此,理论上固态电容的寿命很高,但采用固态电容的板子寿命就未必高。采用固态电容电脑板的维修:由于CPU供电部分常常是多个电容并联,因固态电容不会出现变形、爆浆、漏液等的现象,目测是基本没有办法可以判断是哪一只出现故障,所以在维修中常采取拆除其中一只(无论好坏),换一只大容量的电容(很多时候可以用电解电容),这种办法一般能快速解决问题。理论上固态电容的寿命很高,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仍然会出现很多故障,笔者在维修过程中曾多次遇到电容失效问题,目前看来,不少厂商推出的以超频为卖点的主板大都会使用固态电容,“固态电容的主板更能超”这个说法只能说勉强正确,对超频起决定作用的并不是电容。线路的设计、BIOS的研发,CPU本身体质的好坏以及散热措施都可能决定超频的成败。所以不存在说“将主板上的普通电解电容更换为全固态电容就能提升主板的超频性能”,这种说法完全错误!如果真的要说固态电容对超频的影响的话,那就是由于它拥有更高的耐压和耐温能力,因此对超频后的系统稳定性提供了一定的保障。

文章TAG:主板主板  固态  固态电容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