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感线圈电线电流密度取多少,工字型电感的耐电流值如何计算
来源:整理 编辑:亚灵电子网 2023-11-18 02:19:44
1,工字型电感的耐电流值如何计算
工字型的电流密度可以取到9线径=1.13(3/9)^0.5=0.65差不多0.65的线就可以了这个 根“工字型”电感没有关系啊,电流的大小是电感的线圈粗细有关系,线圈越粗电流可以越大,反之电流越小。
2,变压器线圈电流密度与温升的关系想要具体电流密度与温升的对应表
电流密度与线圈温升是有关系,但线圈温升还与线圈的散热面有关,放一个气道,两个气道,和没有气道,温升会相差较大。首先,不管是铜导线还是铝导线,随着温度的上升,电阻都是会上升的所以,还是测试上出问题了,可能的原因1)电阻测试方法的问题,测试电阻时,是需要断开电路的2)不知道你的产品的电压是多少,你的情况也可能是电阻表的测试精度或者测试档位问题。比如说,原测试电阻为0.71欧姆,温度上升后为0.74欧姆,但电阻表只显示小数点后一位,所以都显示0.7欧姆...换一个精度高点的电阻表,或者选用毫欧档重新测一下看看
3,功率电感线圈多少与电流的关系
导线截面积与电流的关系:电流大小与导线截面积成正比。 一般铜线安全计算方法是: 2.5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28A。 4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35A。 6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48A 。在低频的时候电感线圈的阻抗是与频率成正比的。但是在高频的时候由于电感分布电容的存在,所以当频率较高时就会使得整个电感线圈的阻抗迅速变小。也就是说电感线圈的阻抗是先随着频率的增加而增加,当到srf(自谐振频率)点的时候阻抗达到最大值,然后阻抗就迅速减小到0,如果频率再高的话电感线圈就会出容性。 。
4,15线径的电感可过多大电流
一般电感都是铜线,铜线安全载流量是一个平方毫米8A,最大12A,按8A算的话,1.5平的线径走个12A电流是没问题的,不过还要考虑你电感磁芯的磁饱和强度。过大电流会不会导致电感磁芯饱和而失去作用。电感线圈的电流与线径的关系 一个磁芯电感通过的最大电流是1.5a,选1.5直径的漆包线绕制,1.5a/x=1.2mm2 或 1.5/x=1mm2,得x=1~1.2a,所以按每平方毫米1-1.25a选取,即每平方毫米可通过1~1.2a的电流。 电感线圈的阻碍作用在电荷通过的总量是不变,,如果不给一个时间限制,总量总可以是不变的,只要时间合适即可。 电感线圈的阻碍作用实际上就是使通过的电流减少了——单位时间内通过的电流少了。这一点跟电阻是相同的。表征电感的阻碍电流作用的大小的物理成为感抗,其单位也是欧姆。
5,初级线圈导线直径 d108l108009024毫米 次级线圈导线直径
该计算方法欠妥,参考以下计算步骤。变压器容量:输入功率=输出功率即:P1=P2以变压器输出额定电压8V、电流2A为例,变压器容量:P=UI=8×2=16(VA)初级线圈电流:I1=P/U=16/220≈0.073(A)初级线圈导线直径(电流密度δ=2.5~3A,一般取2.5A):D1=1.13×根号(I/δ)=1.13×根号(0.073/2.5)≈0.19(mm)次级线圈导线直径:D2=1.13×根号(I/δ)=1.13×根号(2/2.5)≈1(mm)可通过以下公式进行计算:1、Ps=V2I2+V3I3......(瓦)式中Ps:输出总视在功率(VA) V2V3:二次侧各绕组电压有效值(V) I2I3:二次侧各绕组电流有效值(A)2、Ps1=Ps/η(瓦)式中Ps1:输入总视在功率(VA) η:变压器的效率,η总是小于1,对于功率为1KW以下的变压器η=0.8~0.9 I1=Ps1/V1×(1.11.~2)(A)式中I1:输入电流(A) V1:一次输入电压有效值(V) (1.1~1.2):空载励磁电流大小的经验系数3、S=KO×根号Ps(CM2)式中S:铁芯截面积(CM2) Ps:输出功率(W) KO:经验系数、参看下表: Ps(W) 0~10 10~ 50 50~ 500 500~1000 1000以上 KO 2 2~1.75 1.5~1.4 1.4~1.2 1 S=a×b(CM2) b′=b÷0.94、计算每个绕组的匝数:绕组感应电动势有效值 E=4.44fwBmS×10ˉ4次方(V) 设WO表示变压器每感应1伏电动势所需绕的匝数,即WO=W/E=10(4次方)/4.44FBmS(匝/V)不同硅钢片所允许的Bm值也不同,冷扎硅钢片D310取1.2~1.4特,热扎的硅钢片D41、D42取1~1.2特D43取1.1~1.2特。一般电机用热轧硅钢片D21、D22取0.5~0.7特。如硅钢片薄而脆Bm可取大些,厚而软的Bm可取小些。
文章TAG:
电感线圈电感线圈电线电流密度取多少 工字型电感的耐电流值如何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