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避雷针的保护范围的计算

避雷针的保护范围计算IEC标准中有三种方法;我们国家标准采用GB50057-94采用的是滚球法,计算过程比较复杂。 您可采用保护角法计算,比较简单。见附图,保护角采用45°。

避雷针的保护范围的计算

2,避雷针的保护半径是多少

一级保护是以30米为半径、二级保护是45米为半径、三级保护是60米为半径做弧的保护范围。避雷针的工作原理就其本质而言,避雷针不是避雷,而是利用其高耸空中的有利地位,把雷电引向自身,承受雷击。同时把雷电流泄入大地,起着保护其附近比它矮的建筑物或设备免受雷击的作用。避雷针由接受器、接地引下线和接地体(接地极)三部分串联组成。避雷针的接受器是指避雷针顶端部分的金属针头。接受器的位置都高于被保护的物体。接地引下线是避雷针的中间部分,是用来连接雷电接受器和接地体的。接地引下线的截面积不但应根据雷电流通过时的发热情况计算,使其不会因过热而熔化,而且还要有足够的机械强度。接地体是整个避雷针的最底下部分。它的作用不仅是安全地把雷电流由此导入地中,而且还要进一步使雷电流在流入大地时均匀地分散开去。避雷针的工作原理就其本质而言,避雷针不是避雷,而是利用其高耸空中的有利地位,把雷电引向自身,承受雷击。同时把雷电流泄入大地,起着保护其附近比它矮的建筑物或设备免受雷击的作用。避雷针保护其附近比它矮的建筑物或设备免受雷击是有一定范围的。

避雷针的保护半径是多少

3,顶部安装8根2m长的避雷针 问该烟囱避雷针到地面的保护范围是多

Rx为:hx(2hr-hx)再开根号就是单个避雷针在hx高度上的保护保护半径了 ,地面保护半径为根号下 h(2hr-h),h为避雷针高度,hr取值 一类防雷建筑为30 二类为45 三类为60以上是国家规定的滚雷法,另外,还要告诉你的是你的烟囱属于一类防雷建筑。如果是估算 ,可以避雷针定点45度以内的圆锥式保护范围。

顶部安装8根2m长的避雷针 问该烟囱避雷针到地面的保护范围是多

4,避雷针的保护范围是多少

避雷针的工作原理就其本质而言,避雷针不是避雷,而是利用其高耸空中的有利地位,把雷电引向自身,承受雷击。同时把雷电流泄入大地,起着保护其附近比它矮的建筑物或设备免受雷击的作用。简单一点说,一级保护是以30米为半径、二级保护是45米为半径、三级保护是60米为半径做弧的保护范围。\x0d\x0a计算方法\x0d\x0a避雷针的保护半径与高度(h)有关,以及与所现的滚球半径有关,\x0d\x0aD为滚球半径(闪击距离)\x0d\x0a第一类建筑物为D=30米\x0d\x0a第二类建筑物为D=45米\x0d\x0a第三类建筑物为D=60米\x0d\x0a保护范围采用规范之计算公式:\x0d\x0aRx=?{h(2hr-h)}-?{hx(2hr-hx)}\x0d\x0a其中Rx为避雷针在距离地面hx米处的保护半径(米);\x0d\x0ahr为滚球半径,根据建筑物类别取值30、45、60;\x0d\x0ahx为被保护物的高度\x0d\x0a一般来说,避雷针越高,保护范围就越大,保护效果也越好,但考虑到避雷针建设的安全性和经济性,避雷针大多建设在35米-45米之间。

5,建筑避雷针大约多少钱

有三个等级:1、提前放电类:10000左右 2、先导避雷针:5000左右 3、 优化避雷针:1000左右 看你什么级别的建筑物了,觉得重要就用贵一点的。
避雷针有很多种几百-几千都有。还有一些避雷塔或进口的避雷针大概就几万了。这个要根据建筑情况合理配置,我工厂有生产。

6,避雷针的保护范围是多少

一、二、三类防雷建筑物的滚球半径分别为30m、45m、60m。按GB 50057-94《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相应于I类、II类、III类建筑物的滚球半径D分别为30m、45m、60m;避雷针的保护范围应按GB50057-94《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附录四《滚球法确定接闪器的保护范围》规定的方法进行计算。若达不到设计要求,可通过加接杆将避雷针升高,或者选用提前放电避雷针。在保护对象的范围很宽时,可考虑用多根避雷针来满足设计要求。扩展资料当一座防雷建筑物中兼有第一、二、三类防雷建筑物时,其防雷分类和防雷措施宜符合下列规定:1、当第一类防雷建筑物的面积占建筑物总面积的30%及以上时,该建筑物宜确定为第一类防雷建筑物。2、当第一类防雷建筑物的面积占建筑物总面积的30%以下,且第二类防雷建筑物的面积占建筑物总面积的30%及以上时,或当这两类防雷建筑物的面积均小于建筑物总面积的30%,但其面积之和又大于30%时,该建筑物宜确定为第二类防雷建筑物。但对第一类防雷建筑物的防雷电感应和防雷电波侵入,应采取第一类防雷建筑物的保护措施.3、当第一、二类防雷建筑物的面积之和小于建筑物总面积的30%,且不可能遭直接雷击时,该建筑物可确定为第三类防雷建筑物;但对第一、二类防雷建筑物的防雷电感应和防雷电波侵入,应采取各自类别的保护措施;当可能遭直接雷击时,宜按各自类别采取防雷措施。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预放电避雷针

7,避雷针的保护范围是它本身高度的多少倍

1根避雷针的保护范围 当避雷针的高度h≤hr时 距地面hr处作一条平行于地面的平行线,以避雷针的针尖为圆心,hr为半径画弧,交水平线于A、B两点,又分别以A、B两点为圆心,hr为半径,从针尖向地面画弧。如图1所示,则图中曲线就是避雷针保护范围的边界,保护范围是一个对称的锥体。 Hr的取值 一类防雷建筑物为30米 二类防雷建筑物为45米 三类防雷建筑物为60米
1.5倍

8,什么是避雷针的保护范围

口诀:避雷针下安全区,一点五倍针高度。说明:避雷针保护范围的大小与它的高度有关,一定高度的避雷针下面有一个安全区,其保护半径为避雷针高度的1.5倍。
原发布者:椿橡树的春天避雷针保护范围及其计算避雷针,又名防雷针,是用来保护建筑物、高大树木等避免雷击的装置。当雷云放电接近地面时它使地面电场发生畸变。在避雷针的顶端,形成局部电场集中的空间,以影响雷电先导放电的发展方向,引导雷电向避雷针放电,再通过接地引下线和接地装置将雷电流引入大地,从而使被保护物体免遭雷击。用折线法计算避雷针保护范围的方法:1、单支避雷针保护范围的计算2、双支等高避雷针保护范围的计算3、双支不等高避雷针保护范围的计算1、单支避雷针保护范围的计算
GB50057-20条件 从建筑物的防雷等级知道滚球半径 在来算保护半径
确定避雷针安全保护范围的新方法 ,是将避雷针的保护范围划分为安全落雷范围和安全保护范围 2部分。当被保护物在避雷针的安全保护范围之内时 ,落在安全落雷范围内的雷电将击中避雷针。该方法确定的避雷针保护范围明确 ,无绕击雷害。

9,小型小学学校使用的避雷针保护范围大概是多少米之内呢

这取决于你学校避雷针的高度有2113多少,一般5261来说,避雷针最高点往下45°范围内能4102得到保护,即保护范围相当于一个圆锥体,避雷针最高点为顶点,1653圆锥角为90°,因此,你版学校避雷针高度越高,你家被保护的安全系数权就越高。
考虑到一般小学教学楼最多是6层或是7层,平均高度18-25米,所以小型【小学】学校使用的避来雷针保护范围大概是18-25米。避雷针,又名防雷针,是用来保护建筑物、高大树木等避免雷自击的装置。在被保护物顶端安装一根接闪器,用符合规格导线与埋在地2113下的泄流地网连接起来。避雷针规格必须符合GB标准,每一个防雷类别需要的避雷针高度规格都不一样。当雷云放电接近地面时它使地面电场5261发生畸变。在避雷针的顶端,形成局部电场集中的空间,以影响雷电先导放电的发展4102方向,引导雷电向避雷针放电,1653再通过接地引下线和接地装置将雷电流引入大地,从而使被保护物体免遭雷击。
看情况吧,你要看面积
你好!可以保护60米——80米,80——85米危险!!!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望采纳。

10,避雷针的保护范围怎么算

众所周知,雷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雷电击中物体会产生强烈的破坏作用。防雷是人类同自然斗争的一个重要课题。安装避雷针是人们行之有效的防雷措施之一。避雷针由接受器、接地引下线和接地体(接地极)三部分串联组成。避雷针的接受器是指避雷针顶端部分的金属针头。接受器的位置都高于被保护的物体。接地引下线是避雷针的中间部分,是用来连接雷电接受器和接地体的。接地引下线的截面积不但应根据雷电流通过时的发热情况计算,使其不会因过热而熔化,而且还要有足够的机械强度。接地体是整个避雷针的最底下部分。它的作用不仅是安全地把雷电流由此导入地中,而且还要进一步使雷电流在流入大地时均匀地分散开去。避雷针的工作原理就其本质而言,避雷针不是避雷,而是利用其高耸空中的有利地位,把雷电引向自身,承受雷击。同时把雷电流泄入大地,起着保护其附近比它矮的建筑物或设备免受雷击的作用。避雷针保护其附近比它矮的建筑物或设备免受雷击是有一定范围的。这范围像一顶以避雷针为中心的圆锥形的帐篷,罩在帐篷里面空间的物体,可以免遭雷击,这就是避雷针的保护范围。单支避雷针的保护范围如图1所示,它的具体计算通常采取下列方法(这种方法是从实验室用冲击电压发生器作模拟试验获得的)。避雷针在地面上的保护半径为r=1.5h。式中r——保护半径(米);h——避雷针高度(米)。在被保护物高度hx水平面上的保护半径为rx=(h-hx)p=hap;rx=(1.5h-2hx)p。式中rx—避雷针在hx水平面上的保护半径(米);hx—被保护物的高度(米);ha—避雷针的有效高度(米);p——高度影响系数(考虑避雷针太高时,保护半径不按正比例增大的系数)。h≤30米时,p=1。图1中顶角α称为避雷针的保护角.对于平原地区α取45°;对于山区,保护角缩小,α取37°。我们通过一个具体例子来计算单支避雷针的保护范围。一座烟囱高hx=29m,避雷针尖端高出烟囱1m。那么避雷针高度=30m,避雷针在地面上的保护半径r=1.5h=1.5×30=45(m),避雷针对烟囱顶部水平面的保护半径rx=(h-hx)p=(30-29)×1=1(m)。随着所要求保护的范围增大。单支避雷针的高度要升高,但如果所要求保护的范围比较狭长(如长方形),就不宜用太高的单支避雷针,这时可以采用两支较矮的避雷针。两支等高避雷针的保护范围如图2所示。每支避雷针外侧的保护范围和单支避雷针的保护范围相同;两支避雷针中间的保护范围由通过两避雷针的顶点以及保护范围上部边缘的一最低点O作一圆弧来确定。这个最低点O离地面的高度为式中h0——两避雷针之间保护范围上部边缘最低点的高度(m);h——避雷针的高度(m);D——两避雷针之间的距离(m);p——高度影响系数。两避雷针之间高度为hx水平面上保护范围的一侧的最小宽度bx=1.5(h0—hx).当两避雷针间距离D=7hp时,h0=0,这意味着此时两避雷针之间不再构成联合保护范围。当单支或双支避雷针不足以保护全部设备或建筑物时,可装三支或更多支形成更大范围的联合保护,其保护范围在此不再赘述。需要注意的是,雷电时期内,在避雷针接地装置附近,由于跨步电压甚高,人员接近时有触电的危险,一般在避雷针接地装置附近约10米的范围内是比较危险的。
先画一个直角(角向上),再找出角平分线,角平分线就是避雷针,直角就是避雷针的保护范围

文章TAG:避雷针避雷针保护范围是多少钱  避雷针的保护范围的计算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