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CPU都有几核的

现在真实核心最多8个。有虚拟超线程的核心六核十二线程,其实就是虚拟出来的十二核。
4核吧!有的主板支持2个cpu所以最高8核!

CPU都有几核的

2,cpu核心数是什么意思

CPU核心数电脑核心数指CPU核心数,指一块CPU上面能处理数据的芯片组的数量。CPU核数,即指的是CPU内核数量。CPU内核是CPU的重要组成部件,由单晶硅以一定的生产工艺制造出来的,CPU所有的计算、接受/存储命令、处理数据都由内核执行。CPU不是核心数越多越好。CPU的性能除了受到核心数目影响以外,还会受到CPU主频、架构、是否有超线程和加速频率的政策影响。比如说16核的CPU就没有8核的CPU运算速度快,因为核心太多,而不能合理进行分配,所以导致运算速度减慢。

cpu核心数是什么意思

3,如何查看CPU有几个核

以WIN10为例任务管理-性能内核:CPU核数逻辑处理器:线程数(核心+超线程)
我的电脑 右击 属性 硬件 设备管理器 处理器 看下面有几个 有几个就是几核

如何查看CPU有几个核

4,CPU2个内核4个逻辑处理器是什么意思

CPU内核是CPU中间的核心芯片,由单晶硅制成,用来完成所有的计算、接受/存储命令、处理数据等,是数字处理核心。一般情况,一颗物理CPU可以有多个物理内核,加上intel的超线程技术(HT, Hyper-Threading)能够把一个物理处理器(内核)在软件层变成两个逻辑处理器,可以使处理器在某一时刻,同步并行处理更多指令和数据(多个线程),当然了实际效能不可实现双倍提升,毕竟干活的核心只有一个。扩展资料运作方式每个单位时间内,一个单运行管线的CPU只能处理一个线程(操作系统:thread),以这样的单位进行,如果想要在一单位时间内处理超过一个线程是不可能的,除非是有两个CPU的实体单元。双核心技术是将两个一样的CPU放置于一个封装内(或直接将两个CPU做成一个芯片),而英特尔的多线程技术是在CPU内部仅复制必要的资源、让两个线程可同时运行;在一单位时间内处理两个线程的工作,模拟实体双核心、双线程运作。Intel自Pentium开始引入超标量、乱序运行、大量的寄存器及寄存器重命名、多指令解码器、预测运行等特性,这些特性的原理是让CPU拥有大量资源,并可以预先运行及平行运行指令,以增加指令运行效率,可是在现实中这些资源经常闲置。为了有效利用这些资源,就干脆再增加一些资源来运行第二个线程,让这些闲置资源可执行另一个线程,而且CPU只要增加少数资源就可以模拟成两个线程运作。

5,CPU核心数分为几核

简单说一下,笔记本的CPU和台式机的是不一样的,别看都是I5,核心数不同。先说笔记本,笔记本的I5是双核四线程的。实际是双核,虚拟到4核,你在系统下看是4核。I7的话,也有双核,只有I7后面型号有Q字母的,才是真正的4核。台式机的I5是四核四线程,实际是4核,系统下看也是4核。I7是四核八线程。实际是四核,系统下看是八核。再不明白可以追问。

6,CPU内核指的是什么

分类: 电脑/网络 >> 硬件 问题描述: "CPU内核"指的是什么?有多少种内核?哪种内核最强? 解析: 核心(Die)又称为内核,是CPU最重要的组成部分。CPU中心那块隆起的芯片就是核心,是由单晶硅以一定的生产工艺制造出来的,CPU所有的计算、接受/存储命令、处理数据都由核心执行。各种CPU核心都具有固定的逻辑结构,一级缓存、二级缓存、执行单元、指令级单元和总线接口等逻辑单元都会有科学的布局。 为了便于CPU设计、生产、销售的管理,CPU制造商会对各种CPU核心给出相应的代号,这也就是所谓的CPU核心类型。 不同的CPU(不同系列或同一系列)都会有不同的核心类型(例如Pentium 4的Northwood,Willamette以及K6-2的CXT和K6-2+的ST-50等等),甚至同一种核心都会有不同版本的类型(例如Northwood核心就分为B0和C1 等版本),核心版本的变更是为了修正上一版存在的一些错误,并提升一定的性能,而这些变化普通消费者是很少去注意的。每一种核心 类型都有其相应的制造工艺(例如0.25um、0.18um、0.13um以及0.09um等)、核心面积(这是决定CPU 成本的关键因素,成本与核心面积基本上成正比)、核心电压、电流大小、晶体管数量、各级缓存的大小、主频范围、流水线架构和支持 的指令集(这两点是决定CPU实际性能和工作效率的关键因素)、功耗和发热量的大小、封装方式(例如S.E.P、PGA、FC-PGA、FC-PGA2等等)、接口类型(例如Socket 370,Socket A,Socket 478,Socket T,Slot 1、Socket 940等等)、前端总线频率(FSB)等等。因此,核心类型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CPU的工作性能。一般说来,新的核心类型往往比老的核心类型具有更好的性能(例如同频的Northwood核心Pentium 4 1.8A GHz就要比Willamette核心的Pentium 4 1.8GHz 性能要高),但这也不是绝对的,这种情况一般发生在新核心类型刚推出时,由于技术不完善或新的架构和制造工艺不成熟等原因,可能 会导致新的核心类型的性能反而还不如老的核心类型的性能。例如,早期 Willamette核心Socket 423接口的Pentium 4的实际性能不如Socket 370接口的Tualatin核心的Pentium III和赛扬,现在的低频Prescott核心Pentium 4的实际性能不如同频的Northwood核心Pentium 4等等,但随着技术的进步以及CPU制造商对新核心的不断改进和完善,新核心的中后期产品的性能必然会超越老核心产品。 CPU核心的发展方向是更低的电压、更低的功耗、更先进的制造工艺、集成更多的晶体管、更小的核心面积(这会降低CPU的生产成本从而最终会降低CPU 的销售价格)、更先进的流水线架构和更多的指令集、更高的前端总线频率、集成更多的功能(例如集成内存控制器等等)以及双核心和 多核心(也就是1个CPU内部有2个或更多个核心)等。CPU核心的进步对普通消费者而言,最有意义的就是能以更低的价格买到性能更强的CPU。 在CPU漫长的历史中伴随着纷繁复杂的CPU核心类型,以下分别就Intel CPU和AMD CPU的主流核心类型作一个简介。主流核心类型介绍(仅限于台式机CPU,不包括笔记本CPU和服务器/工作站CPU,而且不包括比较老的核心类型)。 Intel CPU的核心类型 : Tualatin 这也就是大名鼎鼎的“图拉丁”核心,是Intel在Socket 370架构上的最后一种CPU核心,采用0.13um制造工艺,封装方式采用FC-PGA2和PPGA,核心电压也降低到了1.5V左右,主频范围从1GHz到1.4GHz,外频分别为100MHz(赛扬)和133MHz(Pentium III),二级缓存分别为512KB(Pentium III-S)和256KB(Pentium III和赛扬),这是最强的Socket 370核心,其性能甚至超过了早期低频的Pentium 4系列CPU。 Willamette 这是早期的Pentium 4和P4赛扬采用的核心,最初采用Socket 423接口,后来改用Socket 478接口(赛扬只有1.7GHz和1.8GHz两种,都是Socket 478接口),采用0.18um制造工艺,前端总线频率为400MHz, 主频范围从1.3GHz到2.0GHz(Socket 423)和1.6GHz到2.0GHz(Socket 478),二级缓存分别为256KB(Pentium 4)和128KB(赛扬),注意,另外还有些型号的Socket 423接口的Pentium 4居然没有二级缓存!核心电压1.75V左右,封装方式采用Socket 423的PPGA INT2,PPGA INT3,OOI 423-pin,PPGA FC-PGA2和Socket 478的PPGA FC-PGA2以及赛扬采用的PPGA等等。Willamette核心制造工艺落后,发热量大,性能低下,已经被淘汰掉,而被Northwood核心所取代。 Northwood 这是目前主流的Pentium 4和赛扬所采用的核心,其与Willamette核心最大的改进是采用了0.13um制造工艺,并都采用Socket 478接口,核心电压1.5V左右,二级缓存分别为128KB(赛扬)和512KB(Pentium 4),前端总线频率分别为400/533/800MHz(赛扬都只有400MHz),主频范围分别为2.0GHz到2.8GHz(赛扬),1.6GHz到2.6GHz(400MHz FSB Pentium 4),2.26GHz到3.06GHz(533MHz FSB Pentium 4)和2.4GHz到3.4GHz(800MHz FSB Pentium 4),并且3.06GHz Pentium 4和所有的800MHz Pentium 4都支持超线程技术(Hyper-Threading Technology),封装方式采用PPGA FC-PGA2和PPGA。按照Intel的规划,Northwood核心会很快被Prescott核心所取代。 Prescott 这是Intel最新的CPU核心,目前还只有Pentium 4而没有低端的赛扬采用,其与Northwood最大的区别是采用了0.09um制造工艺和更多的流水线结构,初期采用Socket 478接口,以后会全部转到LGA 775接口,核心电压1.25-1.525V,前端总线频率为533MHz(不支持超线程技术)和800MHz(支持超线程技术),主频分别为533MHz FSB的2.4GHz和2.8GHz以及800MHz FSB的2.8GHz、3.0GHz、3.2GHz和3.4GHz,其与Northwood相比,其L1 数据缓存从8KB增加到16KB,而L2缓存则从512KB增加到1MB,封装方式采用PPGA。按照Intel的规划,Prescott核心会很快取代Northwood核心并且很快就会推出Prescott核心533MHz FSB的赛扬。 AMD CPU的核心类型: Athlon XP的核心类型 Athlon XP有4种不同的核心类型,但都有共同之处:都采用Socket A接口而且都采用PR标称值标注。 Palomino 这是最早的Athlon XP的核心,采用0.18um制造工艺,核心电压为1.75V左右,二级缓存为256KB,封装方式采用OPGA,前端总线频率为266MHz。 Thoroughbred 这是第一种采用0.13um制造工艺的Athlon XP核心,又分为Thoroughbred-A和Thoroughbred-B两种版本,核心电压1.65V-1.75V左右,二级缓存为256KB,封装方式采用OPGA,前端总线频率为266MHz和333MHz。 Thorton 采用0.13um制造工艺,核心电压1.65V左右,二级缓存为256KB,封装方式采用OPGA,前端总线频率为333MHz。可以看作是屏蔽了一半二级缓存的Barton。 Barton 采用0.13um制造工艺,核心电压1.65V左右,二级缓存为512KB,封装方式采用OPGA,前端总线频率为333MHz和400MHz。 新Duron的核心类型 AppleBred 采用0.13um制造工艺,核心电压1.5V左右,二级缓存为64KB,封装方式采用OPGA,前端总线频率为266MHz。没有采用PR标称值标注而以实际频率标注,有1.4GHz、1.6GHz和1.8GHz三种。 Athlon 64系列CPU的核心类型 Clawhammer 采用0.13um制造工艺,核心电压1.5V左右,二级缓存为1MB,封装方式采用mPGA,采用Hyper Transport总线,内置1个128bit的内存控制器。采用Socket 754、Socket 940和Socket 939接口。 Newcastle 其与Clawhammer的最主要区别就是二级缓存降为512KB(这也是AMD为了市场需要和加快推广64位CPU而采取的相对低价政策的结果),其它性能基本相同。 至于CPU最强的内核,在笔记本方面, Dothan 是当前最强的内核,而台式电脑方面,Intel Prescott是很强的内核,AMD Athlon 64系列CPU的核心类型Clawhammer、Newcastle也很强。

7,目前intel公司cpu的核心数量分别有

Intel酷睿i3 530CPU主频2930MHz外频133MHz倍频22倍总线类型DMI总线总线频率2.5GT/sCPU插槽插槽类型LGA 1156针脚数目1156pinCPU内核核心代号ClarkdaleCPU架构Westmere核心数量双核心线程数四线程制作工艺32 纳米热设计功耗(TDP)73W内核电压0.65-1.4V晶体管数量382百万核心面积81平方毫米CPU缓存
目前的主流为i3二代/i5二代/i7二代,集成高清晰显示芯片,多核心,多线程。有更多的特点你可以在中关等网站上看到。

8,CPU最多有多少核心

现在市面上常见的有四核...服务器上面都有8核心了,
intel有8核的,amd要出6核的。但市场上能买到的是4核的
早就有80核的了,靠,不知道吗?
英特尔有8核的,AMD的CPU即将出6核的,目前市场上常见的就是4核的CPU。如果只是家用玩游戏,双核足矣。
英特尔四核至强 X7350
国内是4核,国外是8核
现在最牛8核,下半年预言有16核。

9,cpu是不是内核处理器啊

内核就是cpu有多少个核心打个比方逻辑处理器就是一个核心模拟出来的处理单位假如双核双线程,就是两个人,就是两个处理单位,没什么区别双核四线程就是那两个人会分身术,模拟两个处理单位,但肯定不是翻番的性能,只多出大概40%的性能
中央处理器
cpu是手机运行内存处理器,越大越好!
更多图片(43张)中央处理器是一块超大规模的集成电路,是一台计算机的运算核心和控制核心。主要包括运算器(ALU)和控制器(CU)两大部件。此外,还包括若干个寄存器和高速缓冲存储器及实现它们之间联系的数据、控制及状态的总线。它与内部存储器和输入/输出设备合称为电子计算机三大核心部件

10,cpu最多有多少核

市面上的台式机是6核 大型的服务器用的是多cpu,不是多核 他们一块主板插 4块或6块或更多的cpu
桌面级的现在最高六核i7 980X有超线程技术 可以模拟成虚拟十二核
个处理器(CPU)最多能有几个核,双核、四核还是八核?一家硅谷小公司给出的最新答案是:100个。 这家名为Tilera的公司本月推出的一款处理器产品震惊业界,其拥有100个内核。在芯片制造商纷纷通过增加内核数量来创造应用的今天,Tilera创下了世界记录——要知道,大部分基于X86架构的芯片厂商目前只能制造出4到6核的芯片,英特尔最先进的CPU拥有8个内核,而AMD推出的Magny Cours也只拥有12个内核。 Tilera的成立时间仅有5年,其创始人之一是麻省理工学院(MIT)教授阿南特·阿加瓦尔。由于这项在云计算技术方面的独特技术,使得该公司可以在云计算时代与英特尔、AMD、IBM等巨头直面竞争,最近其为台湾地区广达公司开发的云计算系统就被戴尔公司大量采用。今年10月,Tilera获得了广达的1000万美元投资。 打破常规的理由在于,他们采用了一种不同于X86架构的思维。近日,Tilera公司全球总裁兼CEO欧明德(Omid Tahernia)在上海接受本报记者独家专访时表示,传统CPU是一维总线架构,当核的个数超过了8个或者16个的时候,会产生性能上巨大的瓶颈,而Tilera基于两维的网状架构,把重点放在了核与核之间的通讯,这样的方式在提供高性能应用的同时也能大大节约功耗。 Tilera称,这款100核的产品性能是英特尔相关CPU产品的4倍,耗能却仅有其三分之一。 1000核也不稀奇 《21世纪》:现在芯片服务商都在谈多核,Tilera却提出了“众多核”的概念,应该怎样理解这个概念? 欧明德:现在市场对多核的需求越来越多,主要是因为单核处理能力不可能像以往那样不断地提升。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整个产业遵循摩尔定律,即芯片上可容纳的晶体管数目每隔18个月便会增加一倍,性能也提升一倍。随着时间的推移,频率越来越快,运营指令不断提升,这让芯片设计越来越多碰到瓶颈,特别是功耗的瓶颈,因此对多核的需求就越来越高。 “众多核”跟云计算相关。因为云计算时代对数据运算能力要求非常高,比如网络安全的防入侵管理,还有音视频的传输转换,计算量都非常大。在芯片发展过程中需要解决的核心的问题是功耗。“众多核”可以很好解决这个问题,必然是一个趋势。 《21世纪》:你们的100核产品,对英特尔这类传统CPU是一种颠覆吗? 欧明德:绝对是这样。从性能比上看,我们这款产品是英特尔相关芯片的12倍。很多人都不相信可以做到100个内核,这对编程思维是一个很大挑战,但是我们做到了,而且我还可以说,100核不是上限。 由于打破了摩尔定律的限制,这个数量可以不断向上,我们预计核的数量平均每两年会翻一倍,以后听到上千个内核的CPU也不稀奇。 21世纪》:这种颠覆性会在多大程度上冲击产业生态,或者引发产业格局的大变动? 欧明德:在芯片产业的价值链上,这种情况总在发生。当出现一种新技术或者新模式,更多的新面孔也跟着出现,市场就会开始洗牌。比如最近大家都看到的联发科,就是抓住了一个机会从而改变了产业。 一开始就把市场对准中国 《21世纪》:Tilera成立仅有五年,为何就能掌握如此先进的技术,这五年来你们主要做了哪些工作? 欧明德:虽然公司成立仅有5年,但从技术方面看已经有很多积累了。从1994年起,我们的CTO就在麻省理工大学开始二维网状架构的多核研究。2002年,他做出第一款真正16核的半导体产品。 2004年,我们引入了包括华登国际等在内的四家著名风投,台积电也是我们的策略投资人,目前我们已经进行了三轮融资,到2007年就正式推出了商用产品。近两年,我们的重点是建立品牌和提高客户接受度,目前在全球已经有37种语言的发布,这方面互联网帮了很大的忙。 《21世纪》:未来在服务器市场你们将与英特尔等大型企业展开正面竞争,作为一家小公司,你认为优势何在? 欧明德:英特尔是一家很成功的公司,我们不希望引起太多他们的关注。需要强调的是,我们的技术来自MIT,有着16年的研发积累,目前拥有50多项多核相关的世界专利。另外,在硅谷,高校和产业有着很紧密的联系,从研究到产业转化,再到获得商业成功,有着很成熟的经验。这让我们更有信心成功。 说到具体的竞争优势,作为小公司,我们在技术的先进性方面更有优势,而且更加灵活。首先,我们只专注细分领域的核心技术发展,不会进入到英特尔的传统PC市场去跟他们竞争。第二点更为重要,因为很多人不喜欢垄断,这让Tilera有机会得以发展。 《21世纪》:听说Tilera的产品可以应用于TD-SCDMA制式的基站,可以说你们一开始就把市场对准了中国,这个决策是基于怎样的判断? 欧明德:在TD-SCDMA系统里,这么一个高性能的多核处理器主要是集中在基站。在核心网上,我们主要做很多安全方面的处理。Tilera技术可以让基站更加小型化、软件化和统一化。 目前我们25%-30%的利润来自中国。中国的OEM市场做得非常好,而且中国厂商有一个特点,就是在采纳新技术方面走在了世界前列。这让我们相信中国的客户能够很好地接纳Tilera的新技术。未来5年,随着云计算的发展,我想来自中国的利润百分比将会达到40%-45%。 《21世纪》:你认为对Tilera来说目前的最大挑战是什么? 欧明德:最大的挑战是要持续保持创新,保持在这个领域的技术领先性。另外一点,因为这是对编程思维的一个挑战,我们需要让更多人相信确实可以存在100个内核这件事。
民用最多是12核,企业级可以上千核
现在我用是4核

文章TAG:cpu有多少内核cpu  多少  内核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