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分信号的电平是多少,差分信号 通俗易懂的解释 和书本上对他的解释是什么
来源:整理 编辑:亚灵电子网 2023-09-28 07:07:38
1,差分信号 通俗易懂的解释 和书本上对他的解释是什么
其实书本上的解释也很简单只要两个输入信号的大小相等 方向相反 就是差分信号 Ui1=-Ui2搜一下:差分信号 通俗易懂的解释 和书本上对他的解释是什么
2,CAN总线差分电平范围
双线驱动模式CANH和CANL的一般电压如下:0--显性--CANH对地3.5V,CANL 1.5V;1--隐性--CANH对地2.5V,CANL 2.5V。这个和驱动的收发器类型相关,如PCA82C250等就是这种电平。扩展资料:开发周期短:CAN总线通过CAN收发器接口芯片82C250的两个输出端CANH和CANL与物理总线相连,而CANH端的状态只能是高电平或悬浮状态,CANL端只能是低电平或悬浮状态。这就保证不会在出现在RS-485网络中的现象,即当系统有错误,出现多节点同时向总线发送数据时,导致总线呈现短路,从而损坏某些节点的现象。而且CAN节点在错误严重的情况下具有自动关闭输出功能,以使总线上其他节点的操作不受影响,从而保证不会出现像在网络中,因个别节点出现问题,使得总线处于“死锁”状态。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CAN总线

3,差分信号实际传输是电压还是电流什
差分信号,电压的和电流的都有
一般常见的LVDS就是差分电压的,差分ECL的就是电流型
差分信号,说简单点就是传输信号的时候,一根线上是高电平,另一根线是低,依照两根线间的差值传输信号。属于数字信号。
4,差分电平是什么
差分电平就是两个线路上信号的数值之比的对数。差分传输是一种信号传输的技术,区别于传统的一根信号线一根地线的做法,差分传输在这两根线上都传输信号,这两个信号的振幅相同,相位相反。在这两根线上的传输的信号就是差分信号。、电平是指两功率或电压之比的对数,有时也可用来表示两电流之比的对数。电平的单位分贝用dB表示。常用的电平有功率电平和电压电平两类,它们各自又可分为绝对电平和相对电平两种。扩展资料:差分信号与传统的一根信号线一根地线(即单端信号)走线的做法相比,其优缺点分别是:优点:1、抗干扰能力强。干扰噪声一般会等值、同时的被加载到两根信号线上,而其差值为0,即,噪声对信号的逻辑意义不产生影响。2、能有效抑制电磁干扰(EMI)。由于两根线靠得很近且信号幅值相等,这两根线与地线之间的耦合电磁场的幅值也相等,同时他们的信号极性相反,其电磁场将相互抵消。因此对外界的电磁干扰也小。3、时序定位准确。差分信号的接受端是两根线上的信号幅值之差发生正负跳变的点,作为判断逻辑0/1跳变的点的。而普通单端信号以阈值电压作为信号逻辑0/1的跳变点,受阈值电压与信号幅值电压之比的影响较大,不适合低幅度的信号。缺点:若电路板的面积非常紧张,单端信号可以只有一根信号线,地线走地平面,而差分信号一定要走两根等长、等宽、紧密靠近、且在同一层面的线。这样的情况常常发生在芯片的管脚间距很小,以至于只能穿过一根走线的情况下。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差分信号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电平
5,关于差分信号的共模电压的问题
共模电压的意思你已经说得很清楚了,没错。至于用示波器的差分探头测量时,波形在地电压(0V)上下摆动,那是因为差分探头内有隔直电容,阻断了直流共模电压,只通过差模电压的缘故。其定义为放大器对差模信号的电压放大倍数aud与对共模信号的电压放大倍数auc之比,称为共模抑制比。cmrr = (3000/10) / (25/10) = 120(倍) = 20 lg120 (分贝) = 41.58db
6,CAN总线的这个差分信号电平与RS485的这个差分信号电平的区别是什
虽然二者的都属查分信号,但通信方式不一样。
CAN是多主结构,容错性能好,中间节点如遇故障可自动退出,不影响其它节点的通信;
而RS485是一主多从结构,通信速率较高,但容错性较差,中间节点一旦出现故障会影响下一站的通信。
此外,CAN的电流较RS485大,不具备本安特征。
相同距离下,CAN总线电缆要比RS485电缆要粗一些。不同的!
相互连接的话,需要转换
ECAN200 RS-232/RS-485/RS-422与CanBus隔离转换器
7,rs232 488 485 等标准的信号电平各是多少了
485是差分传输,3.RS-485电气规定 由于RS-485是从RS-422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所以RS-485许多电气规定与RS-422相仿。如都采用平衡传输方式、都需要在传输线上接终接电阻等。RS-485可以采用二线与四线方式,二线制可实现真正的多点双向通信,参见图6。 而采用四线连接时,与RS-422一样只能实现点对多的通信,即只能有一个主(Master)设备,其余为从设备,但它比RS-422有改进, 无论四线还是二线连接方式总线上可多接到32个设备。参见图7。 RS-485与RS-422的不同还在于其共模输出电压是不同的,RS-485是-7V至+12V之间,而RS-422在-7V至+7V之间,RS-485接收器最小输入阻抗为12k?S-422是4k健;?S-485满足所有RS-422的规范,所以RS-485的驱动器可以用在RS-422网络中应用。 RS-485与RS-422一样,其最大传输距离约为1219米,最大传输速率为10Mb/s。平衡双绞线的长度与传输速率成反比,在100kb/s速率以下,才可能使用规定最长的电缆长度。只有在很短的距离下才能获得最高速率传输。一般100米长双绞线最大传输速率仅为1Mb/s。 RS-485需要2个终接电阻,其阻值要求等于传输电缆的特性阻抗。在矩距离传输时可不需终接电阻,即一般在300米以下不需终接电阻。终接电阻接在传输总线的两端。只要有一端有负压,就免强可以通信了,当然最好是采用232产生负电压。像你那样的图是不很稳定的。
8,差分电平是什么
差分电平就是两个线路上信号的数值之比的对数。差分传输是一种信号传输的技术,区别于传统的一根信号线一根地线的做法,差分传输在这两根线上都传输信号,这两个信号的振幅相同,相位相反。在这两根线上的传输的信号就是差分信号。、电平是指两功率或电压之比的对数,有时也可用来表示两电流之比的对数。电平的单位分贝用dB表示。常用的电平有功率电平和电压电平两类,它们各自又可分为绝对电平和相对电平两种。扩展资料:差分信号与传统的一根信号线一根地线(即单端信号)走线的做法相比,其优缺点分别是:优点:1、抗干扰能力强。干扰噪声一般会等值、同时的被加载到两根信号线上,而其差值为0,即,噪声对信号的逻辑意义不产生影响。2、能有效抑制电磁干扰(EMI)。由于两根线靠得很近且信号幅值相等,这两根线与地线之间的耦合电磁场的幅值也相等,同时他们的信号极性相反,其电磁场将相互抵消。因此对外界的电磁干扰也小。3、时序定位准确。差分信号的接受端是两根线上的信号幅值之差发生正负跳变的点,作为判断逻辑0/1跳变的点的。而普通单端信号以阈值电压作为信号逻辑0/1的跳变点,受阈值电压与信号幅值电压之比的影响较大,不适合低幅度的信号。缺点:若电路板的面积非常紧张,单端信号可以只有一根信号线,地线走地平面,而差分信号一定要走两根等长、等宽、紧密靠近、且在同一层面的线。这样的情况常常发生在芯片的管脚间距很小,以至于只能穿过一根走线的情况下。参考资料:搜狗百科-差分信号参考资料:搜狗百科-电平差分电平就是利用两个信号的差值来判断信息,典型的是485接口,就是使用差分信号来传输的,也就是一根线传同相信号,一根线传反相,这样差值最大,抗干扰能力强。你这是无理要求,这can总线的电平是国际统一标准的,不是你要多少就改成多少的。再说了,那电压是35v,什么器件可以承受这么高的电压。can总线的驱动芯片通常是82c250,电源电压就是标准的5v,怎么可以增加35v呢,想什么呢?所有的芯片都会被损坏的,你的目的就是为了损坏一切芯片吗?
9,差分信号的比较
差分信号与传统的一根信号线一根地线(即单端信号)走线的做法相比,其优缺点分别是: 1、抗干扰能力强。干扰噪声一般会等值、同时的被加载到两根信号线上,而其差值为0,即,噪声对信号的逻辑意义不产生影响。2、能有效抑制电磁干扰(EMI)。由于两根线靠得很近且信号幅值相等,这两根线与地线之间的耦合电磁场的幅值也相等,同时他们的信号极性相反,其电磁场将相互抵消。因此对外界的电磁干扰也小。3、时序定位准确。差分信号的接受端是两根线上的信号幅值之差发生正负跳变的点,作为判断逻辑0/1跳变的点的。而普通单端信号以阈值电压作为信号逻辑0/1的跳变点,受阈值电压与信号幅值电压之比的影响较大,不适合低幅度的信号。 认为差分走线一定要靠的很近。让差分走线靠近无非是为了增强他们的耦合,既可以提高对噪声的免疫力,还能充分利用磁场的相反极性来抵消对外界的电磁干扰。虽说这种做法在大多数情况下是非常有利的,但不是绝对的,如果能保证让它们得到充分的屏蔽,不受外界干扰,那么我们也就不需要再让通过彼此的强耦合达到抗干扰和抑制 EMI 的目的了。如何才能保证差分走线具有良好的隔离和屏蔽呢?增大与其它信号走线的间距是最基本的途径之一,电磁场能量是随着距离呈平方关系递减的,一般线间距超过4 倍线宽时,它们之间的干扰就极其微弱了,基本可以忽略。此外,通过地平面的隔离也可以起到很好的屏蔽作用,这种结构在高频的(10G 以上)IC封装PCB 设计中经常会用采用,被称为CPW结构,可以保证严格的差分阻抗控制(2Z0)。差分走线也可以走在不同的信号层中,但一般不建议这种走法,因为不同的层产生的诸如阻抗、过孔的差别会破坏差模传输的效果,引入共模噪声。此外,如果相邻两层耦合不够紧密的话,会降低差分走线抵抗噪声的能力,但如果能保持和周围走线适当的间距,串扰就不是个问题。在一般频率(GHz 以下),EMI 也不会是很严重的问题,实验表明,相距 500Mils 的差分走线,在3 米之外的辐射能量衰减已经达到 60dB,足以满足 FCC的电磁辐射标准,所以设计者根本不用过分担心差分线耦合不够而造成电磁不兼容问题。 1. 时序得到精确的定义,这是由于控制信号线对的交叉点要比控制信号相对于一个参考电平的绝对电压值来得简单。这也是需要精确实现差分线对等长布线的一个理由。如果信号不能同时到达差分线对的另一端的话,那么源端所能够提供的任何时序的控制都会大打折扣。此外,如果差分线对远端的信号并非严格意义上的等值而反向,那么就会出现共模噪声,而这将导致信号时序和EMI方面的问题。2. 由于差分信号并不参照它们自身以外的任何信号,并且可以更加严格地控制信号交叉点的时序,所以差分电路同常规的单端信号电路相比通常可以工作在更高的速度。 由于差分电路的工作取决于两个信号线(它们的信号等值而反向)上信号之间的差值,同周围的噪声相比,得到的信号就是任何一个单端信号的两倍大小。所以,在其它所有情况都一样的条件下,差分信号总是具有更高的信噪比因而提供更高的性能。 差分电路对于差分对上的信号电平之间的差异非常灵敏。但是相对于一些其它的参考(尤其是地)来说,它们对于差分线上的绝对电压值却不敏感。相对来说,差分电路对于类似地弹反射和其它可能存在于电源和地平面上的噪声信号等这样的问题是不敏感的,而对共模信号来说,它们则会完全一致地出现在每一条信号线上。 差分信号对EMI和信号之间的串扰耦合也具有一定的免疫能力。如果一对差分信号线对的布线非常紧凑,那么任何外部耦合的噪声都会相同程度地耦合到线对中的每一条信号线上。所以耦合的噪声就成为“共模”噪声,而差分信号电路对这种信号具有非常完美的免疫能力。如果线对是绞合在一起的(比如双绞线),那么信号线对耦合噪声的免疫能力会更强。由于不可能在PCB上很方便地实现差分信号的绞合,那么尽可能地将它们的布线靠近在一起就成为实际应用中一种非常好的办法。 布线非常靠近的差分信号对相互之间也会互相紧密耦合。这种互相之间的耦合会减小EMI发射,特别是同单端PCB信号线相比。可以这样想象,差分信号中每一条信号线对外的辐射是大小相等而方向相反,因此会相互抵消,就像信号在双绞线中的情况一样。差分信号在布线时靠得越近,相互之间的耦合也就越强,因而对外的EMI辐射也就越小。 差分电路的主要缺点就是增加了PCB线。所以,如果应用过程中不能发挥差分信号的优点的话,那么不值得增加PCB面积。但是如果设计出的电路性能方面有重大改进的话,那么增加的布线面积所付出的代价就是值得的。
文章TAG:
差分信号的电平是多少差分信号 信号 的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