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乌当区可以用5G手机吗

目前,乌当区还没有布置5G的基站,所以暂时还用不了。等到贵阳市开始全市布置5G基站之后,乌当区当然可以使用啦。
应该不能吧。

乌当区可以用5G手机吗

2,全中国需要多少5g基站

5G迈入高速发展期 我国5G基站总数达222万个5G商用已满3年。工业和信息化部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9月末,我国5G基站总数达222万个,比上年末净增79.5万个,占移动基站总数的20.7%,占比较上年末提升6.4个百分点。同时,我国三大运营商5G套餐用户数合计已突破10亿;5G移动电话用户达5.1亿户,比上年末净增1.55亿户,占移动电话用户的30.3%。3年来,坚持适度超前原则,我国稳妥有序开展5G网络建设,持续提升网络覆盖的深度和广度,全面推进5G商用部署和规模化应用,积极培育壮大经济发展新动能,并不断夯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数字底座。

全中国需要多少5g基站

3,布建5G基站真的这样难吗

G安通,基站建设不难
事情是真事情 工信部都发文加速5G建设了 主要是能找到靠谱 能够落地的公司 guquantouzi123
是的,将来建设部署未来的滑肯定是有要先建设基站

布建5G基站真的这样难吗

4,5g基站多少万座

截止到2022年7月20日,我国的5G基站总数量大约是185.4万个。依据中国网官方网站发布的信息显示,目前我国5G基站数累计开通185.4万个,其中二季度新增基站近30万个。此外在2022年7月19日的发布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我国力争全年新建开通60万个5G基站,实现5G基站总数超过200万个。中国5G基站设施当前状况:1、千兆光网已具备覆盖超过4亿户家庭的能力,实现“县县通5G、村村通宽带”。2、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开通数量达到19个,网络时延和丢包率大幅下降。3、5G和千兆光网融合应用加速向工业、医疗、教育、交通等领域推广落地,5G应用案例数超过2万个。以上内容参考 中国网-我国力争全年新开通60万个5G基站 实现5G基站总数超过200万个

5,5g网络基础设施需要全新建设吗

这个看基站覆盖密度吧,不需要全新建设
中国确定5g网络商用时间表我国5g网络商用时间表敲定。根据工信部、中国imt-2020(5g)推进组的工作部署,2016年9月-2017年9份开展第二阶段测试,2018年,在第三阶段,运营企业开始启动试验,并在此基础上于2019年启动5g网络建设,2020年正式商用5g网络。

6,现在既然5G需要300米一个基站为何不直接弄成WIFI呢

一、5G基站根本就不是300米一个 首先要纠正大家一个说法,那就是5G基站根本就不是300米一个。很多人不知道从哪里看到的数据,反正都是认定了5G信号只能传300米,其实还真不是的。 信号传输的距离,要视频率来定,目前电信和联通在3.5GHz附近的电磁波,一般在500米左右建基站就可以了。而移动采用2.6GHz,可以达到600-700米一个站。其实频率越高,传播的距离越短,但速度越快。未来运营商只会在人口密集的地方按照极限状态,比如500米或更短距离建站,而在人口稀少的地方,会采用低频率来建站,可能几千米一个都有可能的。 目前国内4G基站大约是400多万个,5G基站大约建600万个就差不多了,可见并不是严格的按照300米一个站来建的。二、WIFI再怎么样也传不了300米 目前WIFI的使用场景主要是在家中,家里牵了宽带,然后用WIFI来供手机、电脑等上网,实际距离并没有300米,同时WIFI的穿墙效果也不好,将WIFI放到基站中,技术上来讲,似乎也行不通。 另外更重要的是商务模式,如果将WIFI整合至基站中,一方面可能让运营商的成本很高,另一方面用户使用起来的也很高,用户更愿意牵个有线宽带,自己装个WIFI就可以包月无限用,而用运营商的基站WIFI,按时间,或按流量收费,你会用么?5G网络已经炒了几年了,为何还没有普及开来呢,今天给大家科普一点小知识,同时也正好能够解答这个问题。 5G网络普及困难难在基站建设方面,因为一个5G基站的信号覆盖范围非常小。 2G基站的覆盖半径约为5-10公里; 3G基站的覆盖半径约为2-5公里; 4G基站的覆盖半径约为1-3公里; 5G基站的覆盖半径约为300米。 为什么通信能力越强基站覆盖的半径越小呢?那就是由于频点太高,信号穿透力差,像早前的2G网络覆盖面积就非常广,一个铁塔基站能够覆盖住大半个城镇,相比之下5G基站覆盖到的区域就非常小,甚至一个户型大点的房子都不能完全覆盖住。 5G基站的覆盖半径一般约为100-300米,5G基站数量会是4G的数倍以上,所以往后很多会往电线杆、路灯上装,投资更为巨大,铺设周期更长,炒了几年还未普及开来就是这些问题导致的,急也没用。 现在既然5G需要300米一个基站,为何不直接弄成WIFI呢? 题主想得有点过于简单了,首先wifi的信号还没有5G基站强,最重要的一点就是wifi和通信信号有本质上的区别,我们日常使用手机,如果是数据上网,只要你在基站覆盖范围内能够顺畅连接网络,就算是在两个基站中间也会择优连接上一个通信信号好的基站,其中基站信号切换根本就无需我们手动操作,在上网的时候根本察觉不到任何异样,但是wifi就不同了,连接一个wifi之后除非远离到信号极弱的时候才会自动断开,但是要连接另外一个wifi就比较麻烦了,需要我们手动来操作,相比之下wifi的便利性绝对没有基站那么高。 还有一个问题,wifi需要路由器来作为支持,现在无线路由器能够达到5G速度的很少,再有就是w路由器的穿透性能不高,和5G基站不能比较,隔得远一点信号衰弱的比较厉害,信号弱网速就会被拖慢,这样一来优势全完。 最后5G基站能够承载更多的终端,而无线路由器可以连接的设备数量就少的可伶,一个大型的活动,成千上网的人如果使用wifi上网,那么无线路由器又要布置多少个呢,这成本无疑是巨大的。 不管怎么说在5G时代wifi很可能会被取缔,更快更便捷的5G上网将会成为新一代的主宰。 应邀回答本行业问题。 其实5G基站也并不是300米就需要一个,而是为了满足边缘用户的速率要求,现在在城市里使用了比较密集的建设模型。而且就WIFI而言,是无法作为基础的通信网络来使用的。 现在网上都说的5G基站需要300米左右一个,其实是现在中国的三大运营商建设5G的无线频率,在满足特定的城市密集区域,满足特定的上下行的边缘速率要求下的一个设计密度。目前中国的三大运营商的5G工作频率,中国移动使用的是2.6Ghz,而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使用的是3.5Ghz,在城市区域,只考虑部分室外覆盖以及室内的浅层覆盖,并且考虑边缘区域的用户速率可以达到下行50Mbps,以及上行5Mbps的速率要求,中国移动需要424米建设一个5G基站,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需要322米建设一个5G基站,才能保障大概95%的5G覆盖率要求。 其实这个95%的5G覆盖率,已经是比较高的覆盖率要求了。 而如果是运营商可以使用更低的无线频率,也不需要建设这么密的基站,在这块未来广电的700M会有比较大的优势。 而在郊区、农村等区域,由于没有那么多的用户,而且也没有那么多的高层建筑阻挡,也不需要这么密度大的基站进行覆盖。 WIFI,在中国属于局域网的延伸。即使是有一些运营商级的免费WIFI,它的覆盖距离还不如基站,这个最大的问题其实是在于终端的发射功率没有那么大。现在通常的WIFI有效的覆盖距离其实也就是100米左右。基础通信网络,最重要的问题点其实是在于安全性问题,这在中国这种移动支付异常发达的国家,则是尤为重要的。做为终端来说,并不能保障自己连接的WIFI一定是安全的,这点就决定了它无法作为公众数据网络存在。 WIFI不管是2.4G也好,还是5G也好,本身的容量都非常有限,无法满足大量的用户的接入,其实就这点,你随便找一个无线路由器多连接几个终端就会很明显的感觉出来。移动通信技术的最关键的地方是在于无线频谱,运营商的2/3/4/5G使用的都是授权频谱,可以最大限度的保障无线链路不被其他技术干扰,而运营商的基站建设进行优化,也考虑到了不同基站、不同制式之间的干扰问题。 而作为非授权频谱的WIFI技术来说,它是无法解决这个干扰问题的。现在的2.4G WIFI的干扰问题已经是非常严重的了,尤其在一些密集城区,也基本找不到不被干扰的信道了。所谓的移动性,是指用户可以在一定的速度之下,自由的在多个设备之间切换。运营商的基站,有专门的技术来保障用户可以在多个基站之间移动,自由的切换使用的基站,而不会导致通信终端。WIFI技术的移动性远不如基站,这也导致了用户如果在多个WIFI之间移动,会频繁的掉线,这对于一个基础的通信网络来说,是不可想象的。早在3G时代的Wimax其实就是由于移动性太差而被运营商抛弃的。总而言之,WIFI技术并不适合作为公共移动通信网络使用,这个技术本身就是局域网延伸的技术,适合在一个比较小的区域使用。虽然现在5G建设的需要的基站也比较多,投资也比较大,但是就目前来看,这个技术依然是解决移动通信问题的最优的手段,没有什么别的可以替代的技术。 5G就是WIFI啊,WIFI切换要重新登录,5G就是将点连接成面的WIFI。早年NSA也就是非独立组网的方案里面,曾经想要整合过现有的城市WIFI,比如你到西湖边,本来就有个西湖边的公共WIFI,这些设施都是可以成为5G智能组网的一部分。 后来NSA方案被否定,是因为成本实在太高,你想想,如今进小区安装个基站,都会遭遇很大的阻力,小区业主不乐意你的基站就装在你家窗台下面,而且要占好多的空间。更何况是整合各种所有权的WIFI用户。让你贡献你家自有路由器,你乐意? 但是5G最终的建设目标其实和WIFI是一样的,未来小区,微小区,皮区基站,越来越小,越来越密的基站。最终,一家一个5G基站。这不就是WIFI网络吗? 你说,为什么要搞5G,说白了还是为了新的 科技 应用。WIFI是路由器和交换机,5G是基站,但是WIFI说到底是私人网络,而5G是公共网络,大面积的高速无线通信可以干点别的事。比如未来的无人驾驶,地图信息可以在云服务器,可以在百里之外,导航在天上。如果突然有个地方路况发生改变,比如塌陷了,这个信息第一辆车掉进去了,系统迅速知道了这个塌陷信息,然后发送给后面的车辆。这样无人驾驶的车辆大家都知道如何绕开这个危险。 现阶段,其实家居物联网就是通过WIFI早已实现了,所以其实家居物联网方面对于5G没有需求,5G的需求大概率可能是在移动使用上。 另外,在过去的确吹了太多5G的利好,这方面我也有罪。实际上,我们现如今过高估计了5G,这东西,现在下游没有出现任何重度应用。担忧成为全球性的烂尾工程。 谁他妈告诉你5g需要300米一个基站的?而且谁告诉你WiFi可以传300米的。5g最大的优势是低延迟和大带宽。WiFi满足吗?就单单说延迟现在的WiFi90几个毫秒。贷款就更不用说了,你一个WiFi可以连几个手机?这个问题很有意思,甚至让我们想到了5G小基站。之前,华为5G小基站的宣传,让家庭成为“移动通讯公司”。可见,这句话对于大家得影响,华为之前发布了一款叫做华为5G CPE Pro,它可以把5G的无线信号转成WIFI信号,可以插入5G的SIM卡。其实,这个设备就很好的解释了,为什么5G需要基站?而不是WiFi路由器。你看这款设备,如果要实现5G网络,必须要有SIM卡的插入,这一点符合才能够实现5G网络的实现。 确实,在目前所知道的内容中—— 2G的基站覆盖范围达到了6公里;4G可以覆盖的范围达到了800-1000米,而5G的基站只能覆盖300米左右。于是,很多人觉得,每隔300米放一个路由器不是挺好的吗? 其实,这里我们要了解的一个词汇——5G微基站。确实,在5G覆盖中,需要使用微型化的基站,它可能大小类似于路由器,但是它依然是基站,具有基站该有的功能。 其实,除了微基站之外,还有宏基站、皮基站和飞基站。而作为公用移动通信基站是无线电台站的一种形式,基站重要性不言而喻,相比基站可以接入的用户数量,路由器可能并没有这么大的吞吐量。 更为关键的是,两者的通信协议不同,一般家用路由器用的是802.11协议。 其实,现在的5G微基站或者小基站的形式更多样了:比如,将路灯变身5G基站,通过这种5G基站不仅仅可以更隐蔽,而且还可以照明,具备WIFI,视频监控,一键求助等等等功能。虽然,不是直接成为WiFi,但是我们也能够通过5G微基站的发展,对于5G未来布局有一定的认知。因为如果要实现高速上网,WiFi技术的限制太多,效果远远不如5G。就拿我们平时用的2.4GHz和5GHz两个频段来说,2.4GHz频段的穿透力强,覆盖范围广,好一点儿的路由器覆盖300米的区域问题不大。但2.4GHz频段的带宽太少,通常不会超过100Mbps,也就相当于4G的网速,难以承担较高质量的网络需求。 5GHz频段虽然网速更快,好点儿的路由器可以达到1Gbps的网速,但有一个严重的问题就是穿透力差。家里有5GHz WiFi的网友应该都有这样的体会:在5GHz频段下,如果手机放在路由器旁边速度就会很快,但如果走到其它房间,关上方面,网速一下子就会降下来,甚至还不如2.4GHz频段。因此如果使用5GHz频段的WiFi,是远远无法做到覆盖300米范围的。而5G虽然对基站的密度要求比较高,但5G信号的穿透力还是要比WiFi强很多,这就有利于5G网络的快速覆盖。如果不用5G而使用WiFi,那么遇到人员比较密集的写字楼、酒店等环境,可能每一个房间都要安装一台路由求,这个投入的成本就太高了。 使用WiFi还有一个问题就是,WiFi使用的频段是公开的,什么人都能用,因此大家打开手机的WiFi功能可以搜到很多热点。但是无论是2.4GHz WiFi还是5GHz WiFi,使用的频段都是有限的。当周围的WiFi信号太多的时候,就会出现挤占信道的情况,导致相同信道的WiFi网络速率变慢,甚至出现掉线。而5G的频段是私有的,只给少数运营商使用,所以5G只有固定的那几种频段,单个区域内的5G挤占越多,频段越宽,不会出现基站之间互相挤占频段的问题。因此相比WiFi网络,5G要更加高效、稳定。 5G还有一个优势就是手机在不同的基站之间切换的时候不会掉线,几乎没有体验上的差异。而手机在两台WiFi之间切换的时候,会出现很明显的网络延迟。即使目前比较流行的Mesh分布式路由器也无法根除这个问题。这就是蜂窝网络的优越性,当年wimax就是因为无法做到无缝连接,而被3G技术给淘汰了。 当然WiFi也有它自己的优势,比较突出的就是私密性。因为WiFi是通过家用路由器来组网的,而家用路由器又掌握在用户自己手中,所以正常情况下WiFi网络内共享的文件是无法在WiFi网络外访问的,这就保证了一些用户隐私。如果用5G代替WiFi,那么家庭设备之间也就没有传统的内网了,这反而带来隐私泄露等问题。另外,由于WiFi的覆盖范围是固定的,所以网速和信号质量仍然要比5G更加稳定一些。最重要的是,WiFi连接的是光纤宽带,它的流量是无限的。而5G在短期内还做不到无限流量,资费也比过去的4G更贵。总而言之,虽然WiFi也有它的技术优势,如果优化一下可能会达到和5G差不多的效果。但是目前各国主流的研究方向仍然是5G,WiFi则是作为相对比较私密的网络用于普通家庭。两者其实都有各自的作用,相互之间谁也无法取代谁。 6G就不用那么多基站了。5G也不需要300米一个,只是一个基站要30万,价格昂贵。300米一个要花多少钱?所以,等到6G铺设完,5G也布不满国内。WIFI和移动通讯完全是两回事,他是一个小无线局域网,不是无线通讯系统的子系统。离无线通讯的要求差的很远。很多人可能有这样的想法,同样是无线传输,5G基站和无线WiFi为什么不能合二为一呢?可以减少重复建设,节约成本,何乐而不为呢?从多个方面考虑,这个是不可行的,下文具体说一说。 竞争性和秘密性 WiFi用于组建家庭、企业的局域网,而5G网络用于运营商搭建的全国性网络,也就是说wifi是私人网络,5G是公共网络。 无线信号传输过程中,私人路由器的无线WiFi信号是共享频谱资源,所以 无线WiFi数据传输是竞争性的 ;而运行商的5G网络,全国一张网,有中心资源调度,是非竞争性的。移动性 无线WiFi连接是有线宽带的扩展,将有线信号转换为无线信号,移动性要求低,覆盖范围小,一般只考虑步行速度对信号传输的影响,不用考虑小区的切换;5G网络的基站存在很高的移动性和小区切换的需求,需要考虑 汽车 、火车等高速运动的物体。频谱资源 无线WiFi采用了2.4G、5GHz的非授权频谱,任何人和企业都可以将自己的wifi设备随意接入。5G网络使用的授权频谱,运营商需要首先获取牌照才能使用,其他人都无权使用此频谱。 打开我们的手机wifi,可以看到很长很长的无线列表,这些大部分是无线路由器发送的2.4G信号,意味着此频段非常拥堵。在这个很长的列表中,wifi频段是有限的,就会产生信道竞争的问题。接入方案 无线WiFi最核心的空口协议是CSMA/CA,具体的做法就是在发送数据前对信道检测,如果信道忙,那么就等待一个随机的时间再发送,但是这个检测不是实时的,依然可能存在两个路由器一块检测到空闲频道,同时发送数据, 造成碰撞问题,会采取重传的方式再次传输。 5G网络中,接入信道由基站分配,分配算法中会考虑到干扰因素,因此,5G基站在信号传输之前,已经分配了专属的“线路”,不需要发送前进行信道检测,对碰撞重传的要求也很低。覆盖范围 无线WiFi的覆盖范围相对较低,相比之下,基站的发射功率高,频段干扰低,所以覆盖范围大很多。 对于公司大楼、工业园区等,单个无线路由器显然无法做到无线WiFi全覆盖,那么就需要多个无线路由器组网,比如AC+AP组网,将AP(access point接入点)和AC(Access Controler控制器)分离,用AC控制全网,并分配资源。对于5G网络来说,分为两部分核心网和接入网,而核心网很像多AC组网,这可能就是5G网络和WiFi网络之间的联系了。总之,无线WiFi和5G网路,需求是不同的,一个是私人的无线局域网,一个是全国性的无线网;技术方案也不同,一个采用了CSMA/CA,解决冲突,一个采用了统一资源分配。因此,两者是不能合二为一的。 无线网络通讯有这样一个特点,网络传输的频率越高所携带的数据量越大,无线波长相对的来说也就越短,最明显的表现就是穿透能力的下降,导致覆盖范围的降低。5G网络最明显的特色就是高速下载,理论值能够实现10Gbps的下载,面临的问题就是覆盖距离大幅度的下降。300米有效的覆盖范围并不夸张,使用毫米波建设的5G网络确实存在该问题。 想要覆盖更广的距离,势必会加大5G网络点位,从而带来高额的成本投入。那么,为何运营商没有考虑直接采用无线WiFi覆盖来解决该问题呢? 有人说5G网络和无线WiFi的计费方式不同,5G网络的资费要明显的高于无线WiFi。其实这并非是主要原因,无论是5G网络还是无线WiFi均是数据传输的一种方式,收费模式的问题运营商可以灵活的进行调整,并不是最主要的因素。 两者之间为何不能够相互替代,最终还是要回到问题的本源,也就是无线WiFi能否取代5G网络的高速、低延时、接入设备较多这三大特色。一、关于5G网络与无线WiFi速度的对比 上文已经提到5G网络的理论速度最高可以实现10Gbps,而最近推出的WiFi 6技术标准最高可以实现9.6Gbps的速度,也就是说两者之间的速度上差异并不是很大。 有些人会说到无线WiFi覆盖距离较短的问题,家用无线路由器的理论覆盖半径仅为100米,实际使用上更短。但是不要忽略了这仅是民用产品,运营商端采用定向天线的大功率无线AP设备实现300米的传输并没有任何的问题(家用无线路由器不仅功率更小,并且使用的是全向天线),所以这不是无线WiFi没能替换5G网络的主要原因。 二、关于5G网络与无线WiFi延时的对比 5G网络另外一大特色就是低延时,例如最近推出的无人驾驶,就是利用5G网络低延时的特性才能够实现。反观无线WiFi,大家平时 游戏 的时候体现的更加明显,无线的延时要明显的高于有线,是不是有种想砸电脑的冲动。那么,这点是否是无线WiFi没能够取代5G网络的主要原因呢? 答案依然是否定的!低延时对于商业需求更加实用,对于个人用户来说并非是决定因素,虽然慢点依然能够正常使用。三、关于5G网络与无线WiFi接入设备的对比 5G网络另外一大特色是高接入率,每公里可以容纳百万设备的接入,这也将成为未来万物互联的网络基础。无线WiFi最大的弊端就在于接入设备上,一个无线末端接入设备最高允许接入的设备在8台左右,超过这一数量就会导致掉包、延时、频繁死机等问题。这样就会带来一个恶性循环,为了支持更多的移动设备就需要不断的增加无线WiFi设备,从而导致无线WiFi同频干扰的问题更加严重,导致整体网络质量的下降。 这也是一些密集型场所无线WiFi使用感知不佳的最主要原因,也是无线WiFi无法真正取代5G网络的因素(当前5G网络仅是数据传输,未来还要肩负语音通话的作用)。 除此之外,频段也是一个十分重要因素。国家并不会轻易授权给私有用户5G频段,但是无线WiFi频段则属于公用频段,使用的厂家和人群更加广泛(很容易存在仿冒、钓鱼类的信息安全事件,无线WiFi更加适合局域网末端的辅助应用)。 关于为何不用无线WiFi来取代5G网络覆盖的问题,您怎么看?

7,东莞是不是关闭了联通2g

东莞是关闭了联通2g。原因是:现在全国联通2g都关闭了,联通通话都是3g了,他们最低就是3g。
中国联通方面已经证实,从2018年1月份起,联通公司已经着手开始为2g网络闭网退服做工作了。联通要求市场方面严禁再开发2g业务。根据企业内部消息,目前联通2g客户占比约为客户总数的2%,2017年终联通用户数累计到达2.8亿户,目前2g客户数量在500万左右的量。全国范围的联通2g一旦全面关闭那么会有500万用户无法进行通话,并且我们知道,一般主要使用通话功能都是以老人居多。联通发布内部通告,将正式开始 2g退网工作, 某省公司已经在进行2g基站减频退服换机活动,拟关停低话务基站101个。同时,其他多省联通公司也 严禁发展2g业务,积极 部署2g网络退服工作。19年彻底关闭2g网络。此举被推测是为5g预商用作准备,把gsm频段腾出来用作nb-iot网络的通讯信道,基于4g技术的nb-iot则是5g在低频段为物联网和边缘计算所部署的网络。按照联通近来越来越激进地推进新事物新技术的风格(主要是apple watch s3和esim支持),加上中移动最近又获得fdd-lte牌照,想抢先5g的心情可以理解。

8,5g网络什么时候普及

“看2020财经峰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原部长、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会长李毅表示:5G网络建设需要大约600万基站,基站成本在1.2万亿~1.5万亿元,5G网络还需要6~7年时间实现全国覆盖。所以5G网络普及在2020年是无法实现了。 在“看2020财经峰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原部长、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会长李毅表示5G网络还需要6~7年时间实现全国覆盖。不过在2020年3月24日,工信部印发了关于推动5G加速发展的通知:明确提出加快5G网络建设部署、丰富5G技术应用场景、持续加大5G技术研发力度、着力构建5G安全保障体系、加强组织实施等五大方面的18项措施。相信在各方的积极推进下,5G网络在全国覆盖的速度会进一步加快。至于该不该换5G手机,5G网络从2020年开始普及,但是普及的速度就比较慢了,5G网络的投资是巨大的,比4G网络的投资还要多很多,所以5G网络想要达到现在4G网络覆盖的水平需要更多的时间。5G网络建设缓慢就导致了4G手机可以继续使用很久,而且首批5G手机由于成本增加,所以手机很贵,此前预估均价大概8000元,不过在华为发布的mate20X 5G版本只要6188,vivo也发布了一款5G手机价格也只要3988元起。不过在还没有5G网络覆盖的区域,即使有5G手机,也没有用武之地。体验不到5G网络带来的畅体验。而且5G流量资费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5G网络刚开始建设,普及还需要一定的时间,基础服务没有4G网络全面和普及,4G技术目前比较稳定,信号好,基建完善,还可以坚挺至少 5到10年,你不会受到影响;而且5G手机也是试水阶段,性能,稳定性方面都需要时间去检验。特别是电量方面,性能的提升带来了功耗的损失,刚开始。电池没有4G手机耐用。

9,如果全面升级5G网络后如今的4G手机怎么办

怎么办,继续用就是了,4G又不退网,2G退网都还没搞定。还有全面5G,那还不等到几年以后了,你早换手机了。
5g是指第五代移动电话行动通信标准,是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th-generation)的外语缩写,5g技术的原型最早出现在2016年11月举办的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第一次实际应用是2018年2月23日,华为与沃达丰联合完成的首次5g通话测试。2018年2月26日的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5g技术成为了本次大会的焦点,值得骄傲的是华为在这次大会上发布了首款商用的5g芯片,这意味着中国已经处于移动通讯技术开发的前沿,也意味着5g的移动通信时代即将来临。中国移动将率先在杭州、上海、苏州、广州、武汉五个城市布置100个5g通讯基站用以测试,以准备未来大范围的5g通信布局。联通与电信也将在其他8个城市进行实际基站测试。据悉5g的网速测试最高值可达到20gbps,数据下载上传速度为2.5gb/s左右,目前体积最大游戏在它面前也撑不过几秒。而这一切在2019年将逐步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搭载5g的手机会在那时如潮水一般席卷而来,各大手机制造商都不会放过这个拔得头筹的机会。看完上面的介绍相信你对5g的前世今生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了,那让我们回归正题,当5g全面普及时,4g会何去何从?其实这个问题还有很多方面的因素在影响,排第一的就是手机的相对性能,如上述所说5g的信息携带量相当的大,目前这些连装满数据的32g内存卡都要读取半天的半吊子手机根本无法快速地处理这些信息,虽然最后普及的5g的网速会远低于理论峰值,但这样的数据量仍旧不是现在的民用高配手机能轻松承受的,所以手机的硬件处理性能的提升会给4g下台的时间提供一个相当大的缓冲期。第二就是通信网络的全覆盖问题,众所周知,移动通信发展至今依旧没有让4g遍布祖国的每一处,所以5g也不异然,必会有地方有空缺,而这个空缺4g会坚守到最后。第三新的代替旧的,好的代替坏的,方便的代替不方便的,这是科技发展时代的必然表现,正如3g网一般,终究只是历史上的昙花一现,所以它必然会渐隐渐消,作为曾经为人类文明贡献过的技术,历史会永远铭记它。在现在这个科技飞速发展的社会中,人们对新科技,新技术,新生活方式的接受能力越来越强,5g的普及速度或许会比4g代替3g时更快。时代与思想也在因科技的进步而变得与以往不同,而我们都是这个时代的见证者。我是小说漫游,还望赞同我的回答和可怜我这么费力地在手机上码字的答友们,轻轻点一下关注,一点也不费力(o)哦。

10,5g建设主要建设哪些方面

关于5G新基建至少包括以下内容:一、5G基础网络建设包括常规理解的5G基站、核心网、传输等5G系统的设备研发、网络部署、运营维护等。二、网络架构的升级改造包括推动传统通信机房向数据中心升级改造,通信网络由刚性的传输与交换网络向弹性、云化、虚拟化、智能化、切片化等演进,网络控制由中心集中控制向多级分布式自适应控制演进。三、业务应用的对接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应该能够满足公众、行业和社会发展在数字化、智能化及数字孪生应用等领域对信息传输、存储、处理的需求,能够联通所有行业的各种类型的数据以及生产的全过程。四、新型治理架构新型数字化将推动新型的文化生活创新。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同时应该能够满足人类社会新型数字化文明的积累、传承、共享等需求。信息基础设施及网络空间的管理和治理模式需要建立基础框架,并长期逐步优化,支撑人类文明向更高层级发展。?  5G基建的五个建设重点  5G作为新的ICT基础设施,在建设目标上应该包含:从人口有效覆盖向“人”+“物”各种应用场景的“全场景覆盖”;网络容量和业务质量能够支持包括民用通信、行业用户等各种类型的“全业务应用”;网络架构从信息传输、存储、处理相对独立走向智能云网一体化的“ICT深度融合”;未来设备类型将更加多样,特别是由于远端设备部署在用户的周围,需要满足隐秘性、美观性、安全性的要求,甚至需要采用与建筑材料构件的一体化设计并与公共基础设施一同规划建设。  对于近期的5G新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余少华表示有以下方面:  一、基础配套建设,包括机房、供电、铁塔、管线等的提前升级、改造和储备,以及与运维模式的协同。  二、5G基站、核心网、传输等的基础网络设备研发与部署,5G独立组网模式与业务创新的协同。  三、5G新型云化业务应用平台的部署,与新业务以及各种垂直行业应用的协同。  四、围绕5G的工业互联网新型先进制造网络环境。包括物联网云、网、端等新型基础设施,围绕车联网的车、路、网协同的基础设施等。  五、5G安全包括数据全过程的安全体系和保证,相应的认证、加密设备部署和体系构建,以及与网络架构和业务运营安全的协同。
首先是核心网的建设,由于5G虚拟化技术的引入,核心网与以往的网络不同,需要根据5G的新特性建立核心网相关的机房。其次是基站的建设,随着5G速率的增长、时延的降低等特点的产生,基站配套的电源、传输、机房空间、天面都需要根据基站的变化而评估。
首先,两者在性质上是不同的通信系统。中国的5G建设是基于5G技术的陆地网络通信系统,美国马斯克的星链计划是将众多低轨卫星用“星间激光链路”技术连网后进行星地互连的通信系统。两者在作用、目的、技术手段、成本投入、投资回报等方面都有较大区别。一、5G建设和星链计划两者作用、目的不同。中国的5G建设是利用5G技术带宽、速率、覆盖优势,提供人与人通信和传输信息同时、目的是为大数据、人工智能相互连接融合而提供先进的通信手段。宗旨是将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用通信技术连接起来,达到人物智能交互、构建工业互联网为中心内容的万物互联网。所以,中国的5G建设是为工业互联网做的铺垫和战略布署。根本上还是民用性质,用来发展经济、提高和丰富人民生活水平发展的需要。美国的星链计划、作用是补充地面网络的不足,解决森林、海洋、沙漠等地广人稀区域网络信号无法覆盖问题、而提供点对点的通信。而其根本目的除平时侦测、收集从人到物、从地貌到运动物体的各种数据、信息,战时即可转为军用,还含有超越中国5G技术领先发展的意图在内。二、5G建设和星链计划技术上各有特点。中国的5G建设在地面要建造百多万个微型基站,用SUB一6GHz频谱进行无线信号传输。在基站建设、信号传输、终端使用、网络“切片”等系统融合上复杂性较强,需波束赋形、空间复合利用、多制式融合、5GNR空口技术、5G毫米波双结构连接等高新技术进行支撑。美国的星链计划利用低轨卫星、用中频频段向地面接收设备传输信号进行联接,虽技术先进巳做到设备智能化、小型化、多样化。但相对来说,系统的复杂性比地面5G建设要简单一点,并且因带宽较窄容量有限、无法满足很多人同时使用星地通信网络。在地面上还须要迈过信息传输中人与物交互这个“坎”。三、5G建设和星链计划的建设成本与投资回报有较大区别。中国5G建设中需建大量微型基站、大量设备、终端应用研发面很广,所以投资大、建设周期长、回报慢。美国星链计划则政府注资、军方提供卫星轨道、通信频段、火箭发射的场地和技术,星链组网后地面有自制相应的卫星信号接收设备即可使用,投资少、时间短、见效快、回报高。中国的5G建设与美国马斯克的星链计划在根本上有区别,但中国的5G建设在构建5G与大数据、人工智能相结合的工业互联网建设上,是具有明显优势的。惠忠说科技优质科技领域创作者2421粉丝 · 4126赞
基站和终端之类的吧
5g 其实是机器与机器的交流,就是大数据的交流,通过更快速的信息传输,得到更准确的信息,来做最有针对的应对,这个可以说5g 是计算机的基础框架,相对于大楼的地基,非常重要,以前像这样的核心技术只有美国掌握,但现在一切都变了,所以美国针对华为,不想华为普及地基技术!能明白了吧

文章TAG:5g布置  多少  基站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