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叫电池放电深度例如

电池内活性物质发生反应的程度

什么叫电池放电深度例如

2,什么是深度放电

电池放电就是使劲用电池,把电耗光。 深度放电就是彻底地放电,直到电池一点也用不了为止。
深度放电就是指把电池的电量尽量放完且不会破坏电池的结构的程度,一般放电到0.7-1.0V可认为是深度放电。

什么是深度放电

3,用于太阳能供电系统的蓄电池的放电深度是多少啊急

用于太阳能系统的蓄电池多为胶体电池, 或阀控式铅酸蓄电池.最好保护最大放电深度低于70%, 否则会严重影响电池的循环寿命.
胶体电池一般为50%—60%铅酸蓄电池一般为30%—40%
你好!要看具体情况,实用环境等。一般不是太冷的地方,60%-80%都可以如果对你有帮助,望采纳。
要看具体情况,实用环境等。一般不是太冷的地方,60%-80%都可以

用于太阳能供电系统的蓄电池的放电深度是多少啊急

4,聚合物锂电池怎样放电才不影响寿命

一般来说,放电电流越大,电池的寿命越短;放电深度越深,电池的寿命也越短。聚合物锂电池可以应付短时间的大电放逐电,这时候放电深度不深。小电放逐电,即便放电深度轻微深一些,电池的寿命影响也不大。最怕连续大电放逐电且深度放电.
呵呵。这个没法算吧一般都说锂电池充放电500次。过放电肯定是比较损电池的,如果你放到0v了,大多数电池都报废了
第一、不要经常大电流放电,除非是动力电池,以1400mAh聚合物锂电池为例,放电电流应控制在1C以内,也就是1.4A的放电电流;  第二、放电电压尽量不要超过3.0V,否则容易造成电池过放电而损坏。

5,锂电池的充放电常用1C2C是何意

是指电池的全部容量,反比关系)将电池由没有电充满,就是用3个小时使电池完全放电。0。如果是0.333c放电的话,如果是1c放电的话。如果是2c充电的话.01c充电的话,就是在正好一个小时之内将电池完全放电,就是用半个小时(不是两个小时,就是用100个小时把电池完全充满
C是指电池的全部容量,如果是1C放电的话,就是在正好一个小时之内将电池完全放电。如果是2C充电的话,就是用半个小时(不是两个小时,反比关系)将电池由没有电充满。如果是0.333C放电的话,就是用3个小时使电池完全放电。0.01C充电的话,就是用100个小时把电池完全充满。简介:电池容量是衡量电池性能的重要性能指标之一,它表示在一定条件下(放电率、温度、终止电压等)电池放出的电量(可用JS-150D做放电测试),即电池的容量,通常以安培·小时为单位(简称,以A·H表示,1A·h=3600C)。电池容量按照不同条件分为实际容量、理论容量与额定容量,电池容量C为在t0到t1时间内对电流I积分,电池分正负极。
C是指电池的全部容量,如果是1C放电的话,就是在正好一个小时之内将电池完全放电。如果是2C充电的话,就是用半个小时(不是两个小时,反比关系)将电池由没有电充满。如果是0.333C放电的话,就是用3个小时使电池完全放电。0.01C充电的话,就是用100个小时把电池完全充满。

6,如何给锂电池快速放电

锂电池在工作时的放电过程是均衡的,从理论上来说,锂电池放电要注意的是放电速率与放电深度。2放电深度是放电量与标称容量的比值,实用中最好的参照指标是电压,锂电池如何放电才能使放电深度较为科学?一般的标准是:一个锂电池放电到2.75V和3V之间就可以给电池充电了,因为低于2.75V就容易产生充电电池忌讳的“过放”,过放时,从内部结构来说,一是会造成电解液过度挥发,二是锂电池的负极过度反应使其介质膜发生变化造成脱嵌能力下降,形成容量的永久性损失。3另外一个能有效说明锂电池如何放电的参数就是放电速率,放电速率也可以转换成放电电流,比如,一个1800mAh的电池以0.1C的速率放电,则放电电流就是180mAh,放电电流通常小一点为好。所以,在锂电池放电中,从放电深度来看,要注意补充营养;从放电电流来看,要注意细水长流。因为,锂电池没有其他二次电池的记忆效应,所以,不必在意锂电池如何放电能激活电池的问题。4锂电池闲置时,实际也有放电现象,叫做自放电,那么,在自放电过程中,锂电池如何放电呢?表现形式有两种:一是负极驱使锂离子重新嵌入到正极中,二是电极的溶解,即正极上离子在金属锂上的还原反应。这两种形式发生的放电过程是可逆的,自放电中损失的大部分锂电池容量可以通过充电得到补充。从自放电数值变化上来看,锂电池是如何放电的?这与锂电池所处的环境温度有关。一般来说,高温下(55℃)每月的自放电速率为10%,而室温下每月仅丧失2~3%。

7,锂电池的相关问题

电源适配器是19V是经过电脑的充电电路降压后再供电池充电的。电池不装电脑是好一点的,你想电源适配器一边给电脑供电而电脑又要给电池冲电是不是会加重两各系统负担呢?不过在开机状态下是不能取下电池的,那样会容易烧毁机组保护电路的。你要关机状态取下电池,电池冲满电存放对电池反而不好,最好是用掉一些,让电池留有%80的电量存放,不过至少每各月使用一次。
对于锂电池的"激活"问题,众多的说法是:充电时间一定要超过12小时,反复做三次,以便 激活 池。这种"前三次充电要充12小时以上"的说法,明显是从镍电池(如镍镉和镍氢)延续下来的说法。所以这种说法,可以说一开始就是误传。锂电池和镍电池的充放电特性有非常大的区别,而且可以非常明确的告诉大家,过充和过放电会对锂电池、特别是液体锂离子电池造成巨大的伤害。因而充电最好按照标准时间和标准方法充电,特别是不要进行超过12个小时的超长充电。很多手机说明书上介绍的新电池充电一定要超过十二小时的说法都是错误的! 此外,锂电池的手机或充电器在电池充满后都会自动停充,并不存在镍电充电器所谓的持续10几小时的"涓流"充电。也就是说,如果你的锂电池在充满后,放在充电器上也是白充。 此外在对某些手机上,充电超过一定的时间后,如果不去取下充电器,这时系统不仅不停止充电,还将开始放电-充电循环。也许这种做法的厂商自有其目的,但显然对电池和手机/充电器的寿命而言是不利的。此外,不可忽视的另外一个方面就是锂电池同样也不适合过放电,过放电对锂电池同样也很不利。 正常使用中应该何时开始充电 我们经常可以见到这种说法:因为充放电的次数是有限的,所以应该将手机电池的电尽可能用光再充电。但是,这种说法显然是错误的! 在正常情况下,你应该有保留地按照电池剩余电量用完再充的原则充电(但绝对不是用到关机再充电),假如你的电池在你预计第2天不可能坚持整个白天的时候,就应该及时开始充电! 而当你需要充电以应付预计即将到来的会导致通讯繁忙的重要事件的时候,即使在电池尚有很多余电时,那么你也只管提前充电,因为你并没有真正损失一次充电循环寿命!电池剩余电量用完再充的原则并不是要你走向极端。和长充电一样流传甚广的一个说法,就是"尽量把手机电池的电量用完,最好用到自动关机"。这种做法其实只是镍电池上的做法,目的是避免 记忆效应 发生,不幸的是它也在锂电池上流传之今。曾经有人因为手机电池电量过低的警告出现后,仍然不充电继续使用一直用到自动关机的例子。结果这个例子中的手机在后来的充电及开机中均无反应,不得不送来检修。这其实就是由于电池因过度放电而导致电压过低,以至于不具备正常的充电和开机条件造成的。 实际经验证明:放电深度达到100%的锂电池报废率为50%(多年的事实证明放电深度达99%以上的锂电用维修电源能激活的也只有半数,其余半数报废!)对锂电池手机的正确做法 归结起来,我对锂电池手机在使用中的充放电问题最重要的提示是: 1、按照标准的时间和程序充电,即使是前三次也要如此进行. 先将充电器(线充)插上电源然后再将充电器的输出端插上手机充电端口.有人要问:是开机充电好,还是关机充电好呢?答:都行!少数牌子的手机在关机充电时是不能为手机里的后备电池(在主板上的小锂电,为32.768时钟晶体供电)充电的,只有在待机状态下用直充才能为后备电池充电!2、当出现手机电量过低提示时,应该尽量及时开始充电;锂电池在过放电的情况下最易损坏! 3、锂电池的激活并不需要特别的方法,在手机正常使用中锂电池会自然激活 。如果你执意要用流传的"前三次12小时长充电 激活 "方法,实际上也不会有效果。一般来讲,根据电池容量大小的不同,充电时间在2--4小时之间. 因此,所有追求12小时超长充电和把锂电池手机用到自动关机的做法,都是错误的! 我个人认为这种说法是非常正确的,我查阅了《高能化学电源》这本书中的相关章节书中说,锂电池可以随意充电,电池上所标的充电周期是……举个例子来说某锂电池标称900mAh那么第一次充了900mAh用了700mAh然后又充了300mAh进去又用了200mAh此时电池累计放电900mAh电池用了一个周期。呵呵寿命这样就减了一次,我觉得,拿原装电池玩游戏或上网太亏了。
专业生产电池,相关电池问题可去询问
教授说的很对,就应该是这样的!不要深放和过充
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通常有锂的活性化合物组成,负极则是特殊分子结构的碳。常见的正极材料主要成分为licoo2,充电时,加在电池两极的电势迫使正极的化合物释出锂离子,嵌入负极分子排列呈片层结构的碳中。放电时,锂离子则从片层结构的碳中析出,重新和正极的化合物结合。锂离子的移动产生了电流。 化学反应原理虽然很简单,然而在实际的工业生产中,需要考虑的实际问题要多得多:正极的材料需要添加剂来保持多次充放的活性,负极的材料需要在分子结构级去设计以容纳更多的锂离子;填充在正负极之间的电解液,除了保持稳定,还需要具有良好导电性,减小电池内阻。 虽然锂离子电池很少有镍镉电池的记忆效应,记忆效应的原理是结晶化,在锂电池中几乎不会产生这种反应。但是,锂离子电池在多次充放后容量仍然会下降,其原因是复杂而多样的。主要是正负极材料本身的变化,从分子层面来看,正负极上容纳锂离子的空穴结构会逐渐塌陷、堵塞;从化学角度来看,是正负极材料活性钝化,出现副反应生成稳定的其他化合物。物理上还会出现正极材料逐渐剥落等情况,总之最终降低了电池中可以自由在充放电过程中移动的锂离子数目。 过度充电和过度放电,将对锂离子电池的正负极造成永久的损坏,从分子层面看,可以直观的理解,过度放电将导致负极碳过度释出锂离子而使得其片层结构出现塌陷,过度充电将把太多的锂离子硬塞进负极碳结构里去,而使得其中一些锂离子再也无法释放出来。这也是锂离子电池为什么通常配有充放电的控制电路的原因。 不适合的温度,将引发锂离子电池内部其他化学反应生成我们不希望看到的化合物,所以在不少的锂离子电池正负极之间设有保护性的温控隔膜或电解质添加剂。在电池升温到一定的情况下,复合膜膜孔闭合或电解质变性,电池内阻增大直到断路,电池不再升温,确保电池充电温度正常。 而深充放能提升锂离子电池的实际容量吗?专家明确地告诉我,这是没有意义的。他们甚至说,所谓使用前三次全充放的“激活”,在他们两位博士的知识里,也想不通这有什么必要。然而为什么很多人深充放以后battery information里标示容量会发生改变呢? 后面将会提到。 而深充放能提升锂离子电池的实际容量吗?专家明确地告诉我,这是没有意义的。他们甚至说,所谓使用前三次全充放的“激活”,在他们两位博士的知识里,也想不通这有什么必要。然而为什么很多人深充放以后battery information里标示容量会发生改变呢? 后面将会提到。 笔记本电脑用锂离子电池一般都带有管理芯片和充电控制芯片。其中管理芯片中有一系列的寄存器,存有容量、温度、id、充电状态、放电次数等数值。这些数值在使用中会逐渐变化。我个人认为,在笔记本电脑的使用说明中的“使用一个月后应该全充放一次”的做法主要的作用应该就是修正这些寄存器里不当的值,使得电池的充电控制和标称容量吻合电池的实际情况。 充电控制芯片主要控制电池的充电过程。锂离子电池的充电过程分为两个阶段,恒流快充阶段(电池指示灯呈黄色时)和恒压电流递减阶段(电池指示灯呈绿色闪烁。恒流快充阶段,电池电压逐步升高到电池的标准电压,随后在控制芯片下转入恒压阶段,电压不再升高以确保不会过充,电流则随着电池电量的上升逐步减弱到0,而最终完成充电。 电量统计芯片通过记录放电曲线(电压,电流,时间)可以抽样计算出电池的电量,这就是我们在battery information里读到的wh.值。而锂离子电池在多次使用后,放电曲线是会改变的,如果芯片一直没有机会再次读出完整的一个放电曲线,其计算出来的电量也就是不准确的。所以我们需要深充放来校准电池的芯片。 最后我们对电池的保养的看法是: 1.不必刻意保证每一次都放完电了再充 2.一段时间可做一次保护电路控制下的深充放以修正电池的电量统计,但这不会提高你电池的实际容量。 3.长期不用的电池,应放在阴凉的地方以减弱其内部自身钝化反应的速度。 4.保护电路也无力监控电池的自放电,长期不用的电池,应充入一定的电量以防电池在存贮中自放电过量导致过度放电的损坏。 其实电池没有太多要顾及的使用注意,换句话说是顾及也没有太大用。一个电池能使用多少次,也许差别更多的来自电池本身制造中的个体差异,而不是使用方法。选择具有良好口碑的笔记本电脑品牌,无疑是日后电池使用长寿命的保障之一。

文章TAG:锂电池放电深度是多少锂电池  电池  放电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