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位精度的ADC用什么基准电源好

用TL431就行!如有帮助请采纳,或点击右上角的满意,谢谢!!
我知道的飞思卡尔的16位,32位单片机都是12位采样精度的adc 的

12位精度的ADC用什么基准电源好

2,用430单片机12位的内置AD采集数据然后用1602液晶显示我想显示0

0-12v用10k和30k的电阻电阻分压就可以了对应0-3v要精确点就可变电阻10k调节到8.7k和固定电阻3.3k对应0-3.3v
搜一下:用430单片机12位的内置AD采集数据然后用1602液晶显示(我想显示0~12V应该怎么计算?基准电压3.3V)

用430单片机12位的内置AD采集数据然后用1602液晶显示我想显示0

3,AD芯片的参考电压源

可以,用来做基准电源,AD转换时用到,输出数字=量程最大值 * (输入电压 / 基准电压)其中,量程最大值通常由AD位数决定,假设有AD位数为N,最大值就是(2的N次方减1),但一般可以使用2的N次方进行计算时,程序效率会高一些。
参考电压 vdef 是模数转换器的基准电压源,其精度直接影响 a/d 的测量精度,一般由外部零温漂基准源输入(如tl431,2.5v基准源),有些芯片自带零温漂基准源。而直接采用电源电压作为 vdef 时,测量误差就大了,只是电路结构简单一些而已。

AD芯片的参考电压源

4,什么叫做ADC的基准源这基准源是干啥的了

ADC就是“模拟数字转换”的意思,如果要把模拟信号量化,就要有一个量化标准。比如16位的ADC可以量化出来65536个电平级别,但是每一级实际对应的电压在不同的基准源下就不一样了。举个例子,如果使用3.2768V的基准源,允许正负输入的情况下,那么每个量化级所表示的电压相差0.1mV,即0.0001V,但同样的环境,基准源是6.5536V的话,则每级相差0.2mV了。另外,从ADC的原理上来说,以常见的SLOPE法为例,都是要通过以保持中的信号电压向电容充电后进行放电,并把这个时间与基准源充电后的放电时间进行比较而得到的,没有基准源,就无法知道本次放电时间对应的电压是多少了。单电源供电的(只有正没有负)时候,参考电压除以级数(级数是由位数决定的,多少位ADC就是2的多少次方级),就是每级的电压差,也就是ADC的识别精度。双电源供电,可正负输入时,就把参考电压乘以2再除以级数。
基准电压,就是一个基准,参照用的。 我们在用ad时会以基准电压为基础,把它分成多少份,然后和外部被测信号比较,这样就但出外部电压有多少了。 这个分为多份就是我们常说的分辨率了,有8位的,10位的。8位就是256份了,10就是1024份了。

5,STC AD采样 如何准确得到基准电压和VCC

这款芯片我没有用过。通常 ADC 参考电压 VREF 的选择,由程序设置内部控制字决定,可设置为内部 VREF(通常是2.5V)、Vcc(5V) 或外部引脚 输入(通常是2.5V)。我没明白你采用哪种基准源。选用 Vcc 做基准是最差的质量。选用2.5V基准源时,测量精度与电源电压无关。外接TL431时,紧挨着输入脚用1~2uF钽电容并联高瓷介电容接地。校准测量误差时,不能把外部 输入的基准源(TL431)作为被采集信号输入,应该另外搭建基准源供采集。ADC测量的稳定性是最重要的,绝对误差程序容易修正。由于数字电路的高频干扰,采集直流电压应该由程序设置循环,连续采集几次,求出平均值。如果 ADC 模拟输入电压范围是 0 ~ 5 V,采集数据对应值是 0 ~ 1023 。
使用一个引脚来釆集基准,就是2.5伏那个,如果是8位,电源是5伏,那釆来的值就是128如果电源为4伏,此时基准仍是2.5伏,那釆来的值大于128根据釆来的值的差计算出当前的电源电压,就可精确得到釆集值了。另外stc单片机的基准电压就是比电源电压低0.几伏的一个电压单片机的运算能力有限,不可能每次釆集都先算下电源电压,但电源也不可能变化很快,所以可以每釆集几十次再算次基准。或者每次上电时釆集一次。
电路设计 再检查一遍,滤波和抗干扰要做好,431有最低工作电流限制的,你再计算 核对一下再看看别人怎么说的。

文章TAG:12位adc用多少基准源多少  基准  精度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