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0hz应该调多少,专业炮功放机50250HZ调到哪个位置好呢
来源:整理 编辑:亚灵电子网 2023-01-22 01:10:50
1,专业炮功放机50250HZ调到哪个位置好呢
专业的这种攻防奇想要调整它的位置,可以通过一种设置它的电流压力来完成。你好!个人感觉的话,调到65左右就差不多了,但是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重新调整仅代表个人观点,不喜勿喷,谢谢。怕我放置在哪个位置好?那你看着一下,你放置哪个位置都可以?
2,电脑均衡器怎么调比较好10段分别是31HZ 62 125 250 500 1K 2K
31Hz +3db 你的音箱低频响应好的话,这个段可以适当增加
62Hz +1db 不能太高,否则易出现嗡嗡的混响
125Hz -1db
250Hz -2db
500Hz -2db
1kHz -2db 这四段适当减少增益可以让音乐听起来清晰度上升
2kHz -1db
4kHz 0db 适当提升这两段,可增加临场感,过高会听着像大喇叭。一般不不作太大变动
8kHz +1db 这段控制声音的洪亮度,可适当增高。 过高时人声会齿音过重
16kHz +2db 同低频段一样,如果你的箱子高频响应好的话,适当增加会使高音得到延伸,听着更悦耳。
3,音响怎么调HzKhz这些参数
你说的应该是音响器材中的均衡器,有一些基本的资料,你参考一下:
20Hz--60Hz:这段低频往往给人很响的感觉,如雷声,是音乐中强劲有力的感觉;如果提升过高,则又会混浊不清,造成清晰度不佳;可以适当的增加一点;(增加与减少都是相对与0dB而言)
60Hz--250Hz:这段频率包括基音、节奏音的主音,它和高中音的比例构成了音色结构的平衡特性;强之则音色丰满,弱之则音色单薄,过强则产生隆隆声;可置于0dB或者稍微高一点;
250Hz--2KHz:它包括大多数乐器的低频泛音和低次谐波;适当的减少;
2KHz--4kHz:这段频率属中频,如果提升得过高会掩盖说话的识别音,尤其是3kHz提升过高,会引起听觉疲劳;0dB附件调整;
4kHz--5KHz:这是具有临场感的频段,它影响语言和乐器等声音的清晰度。提升这一频段,使人感觉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显得稍近了一些;衰减5kHz,就会使声音的距离感变远;如果在5kHz左右提出升6dB,则会使整个混合声音的声功率提升3dB;可适当增加;
6kHz--16kHz:这一频段控制着音色的明亮度,宏亮度和清晰度;可以适当提升,不过在话筒时候,高音高容易产生啸叫,这个时候需要调低。
总之:均衡器,顾名思义就是均衡声音各音段的强度,调整亦需要根据音源的不同而不同,慢慢摸索就可以得到快速的调整方法,成为音乐达人。
4,笔记本均衡器 怎么调节 这些赫兹数代表什么 详情见图片
1. 20Hz--60Hz部分这一段提升能给音乐强有力的感觉,给人很响的感觉,如雷声。是音乐中强劲有力的感觉。如果提升过高,则又会混浊不清,造成清晰度不佳,特别是低频响应差和低频过重的音响设备。2. 60Hz--250Hz部分这段是音乐的低频结构,它们包含了节奏部分的基础音,包括基音、节奏音的主音。它和高中音的比例构成了音色结构的平衡特性。提升这一段可使声音丰满,过度提升会发出隆隆声。衰减这两段会使声音单薄。3. 250Hz--2KHz部分这段包含了大多数乐器的低频谐波,如果提升过多会使声音像电话里的声音。如把600Hz和1kHz过度提升会使声音像喇叭的声音。如把3kHz提升过多会掩蔽说话的识别音,即口齿不清,并使唇音“mbv”难以分辨。如把1kHz和3kHz过分提升会使声音具有金属感。由于人耳对这一频段比较敏感,通常不调节这一段,过分提升这一段会使听觉疲劳。4. 2KHz--4kHz部分这段频率属中频,如果提升得过高会掩盖说话的识别音,尤其是3kHz提升过高,会引起听觉疲劳。5. 4kHz--5KHz部分这是具有临场感的频段,它影响语言和乐器等声音的清晰度。提升这一频段,使人感觉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显得稍近了一些;衰减5kHz,就会使声音的距离感变远;如果在5kHz左右提出升6dB,则会使整个混合声音的声功率提升3dB。6. 6kHz--16kHz部分这一频段控制着音色的明亮度,宏亮度和清晰度。一般来说提升这几段使声音洪亮,但不清晰,不可能会引起齿音过重,衰减时声音变得清晰,但声音不宏亮。从左到右是高音,中音,低音的调节。数据小说明是高音。
5,显示器刷新率的问题
你说的“按照公式6ms应该是166hz”,你用的推导公式是不对的,不能那么推算。老式的纯平显示器都能达到0.1-0.5毫秒级,照此推算纯平显示器的刷新率应该是能够到上千到几千Hz才对,实际上远远不是那么回事。刷新率是CRT(阴极射线管式)显示器特有的指标,为了消除闪烁效应,纯平显示器设置了比较高的刷新率。刷新率高了以后人眼看屏幕就没有了闪烁感,减少了眼睛的疲劳。液晶显示器由于本身的特性(没有闪烁效应),它不需要很高的刷新率,只要达到60就可以了,你就是设到70,85,100.....,他看起来的效果跟60是一样的。纯平显示器能达到的刷新率越高,它在设计制造中的对电路的要求就越高,制造成本就越高。一般的纯平显示器大都在100以内,刷新率超过100Hz的都是高端显示器和特定场合下使用的显示器了。对于一般的显示器,根本调不到166Hz这么高的刷新率,也没有必要调到这么高的刷新率。液晶显示器刷新率越低,寿命越长久。59和60基本没区别,但是标示显示器识别刷新率设置比较精准。液晶显示器(LCD)和阴极射线管显示器(CRT)的显示方式都是一行一行扫描进行的。 不同在于: CRT是电子枪射出的电子打在荧光粉上激发荧光粉发光,亮过之后几乎瞬间就暗了,给人以闪烁感,需要不停地刷新画面才能消除闪烁感; 而LCD工作时是给每个子像素加了电压,电压大小决定其亮暗程度,加电压点亮之后在一帧(显示一幅图像的时间)内都是保持点亮状态的,所以没有明显的闪烁感。特别是当LCD显示静态画面时几乎相当于没有对画面进行“刷新”,CRT即使在静态画面显示时也是不停地刷新的。这是二者最明显的区别。但是LCD也是需要显示动态画面的,所以还是有刷新率的概念。 LCD可设置的最大的屏幕刷新率f(也叫场频,即每秒钟更新画面图像的次数,即使显示内容不变也是会更新的)由所用面板的响应时间t决定。具体关系为f<=1/t。从这里看你说的6ms可达到166Hz是没错的。 但是响应时间有三种说法: 1是黑白响应时间,以8bit面板为例,液晶分子是分成256个显示灰阶,0-255灰阶再从255-0灰阶的变化所需要的时间就是黑白响应时间。液晶分子的响应时间是同所加电压成反比的,所加电压越大,液晶分子到达目标灰阶所需时间越小,所以黑白响应时间是所有响应时间的提法中最短的。 2是灰阶响应时间,一般指平均灰阶响应时间,即把在所有灰阶间变化所需要的时间求平均值。这个比黑白响应时间更靠谱,但很明显,既然是平均值,那么肯定有些灰阶的变化所需时间要大于这个平均值,这样对于快速运动的图像,这种描述响应时间的方法就不一定准确了。 3是MPRT时间,全名叫动态画面响应时间,可以更加准确描述运动图像时液晶分子的响应时间。至于什么是MPRT时间,感兴趣可以google一下,这里就不说了,比较复杂。 好,清楚了3种响应时间的说法,结论就是讨论刷新率要基于MPRT时间。那么LCD可达到的最大刷新率就等于1秒钟除以MPRT时间。例如MPRT时间达到4ms,那么LCD就可达到1/0.004=250Hz的刷新率。现在比较流行的说法4倍频240Hz就需要LCD面板的MPRT时间达到4ms以下。 这个240Hz的实现还需要图像处理电路的配合。拿美国电视信号为例,原始信号是NTSC制式60Hz的(每秒钟显示60幅图像,即60帧每秒),要将其实现240Hz显示,还需要图像处理电路在每两帧之间插入三帧,变为240帧每秒。然后LCD面板的MPRT响应时间又能到4ms以下,那么这时候就可以以240Hz的刷新率来显示了。 对于显示器而言,接收的是显卡输出的信号。显卡输出逐行50-200Hz的信号,具体多少可以由用户指定,显示器能上到什么分辨率要看显示器本身的配置和出厂设置了什么刷新率范围给用户。用CRT的话就高些,可以85Hz以上。也有液晶显示器可以设定在75Hz工作的,我用这台就可以。再回到你的问题上,显示器标称的6ms也不是MPRT时间(由于造价问题和工艺能力,目前市售的液晶显示器的MPRT时间根本达不到这个水平),所以从硬件上就无法支持166Hz的高刷新率。换句话说,如果MPRT能达到6ms,那LCD工作在166Hz也完全可以。 所谓的“媒体广告宣传”的真实性有多少就是智者见智了,君不见今年3.15所披露的忽悠大众的某某产品吗?显示器上的动态对比度,响应时间等参数都有忽悠的成分。 明确以下几点: 1、LCD在什么刷新率下工作是显卡输出的刷新率给定的; 2、LCD能工作在什么刷新率下是显示器自身的响应时间决定的; 3、LCD的响应时间:黑白响应时间<灰阶响应时间<MPRT响应时间; 30ms时代标的都是黑白响应时间,在真正工作时是难以胜任1/0.03=33.3Hz的刷新率的,更不要说60Hz了。那个公式本身并没有错,错在标称的响应时间并不是真的有那么快。只不过多数时间LCD用来显示静态画面或变化不剧烈的画面,对使用上影响不大。高动态画面是有很明显的残像的。时至今日,众多灰阶6ms,4ms的显示器实际工作时只能说完全可以胜任60Hz,75Hz的刷新率,至于更高的刷新率,实质上也是力不从心的。液晶显示的响应时间想进一步提高是非常困难的。
文章TAG:
250hz应该调多少应该 多少 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