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位电路一般延时多少时间,上电复位断电延时是什么类型的时间继电器
来源:整理 编辑:亚灵电子网 2023-11-08 12:16:06
1,上电复位断电延时是什么类型的时间继电器

2,请教高手单片机的复位电路
一般51系列的标准是8.2K电阻加10UF电容,如果电阻大些的话一般把电容量适当降低比如10K和4.7UF电容,不过现在很多的专用芯片,也很好用,另外楼上说的20~30PF估计是晶震的稳频电容~
3,AT89C51单片机复位电路的时间有上限吗
RC复位电路是以电容的充、放电来实现的,其RC的值为是时间常数。单片机的复位是高电平有效(2个机器周期以上),利用RC复位时,是通过电容的充电来实现的,而电容的充电完成需(3—5)RC,所以t大了其复位时间就比较长,要过一段时间才能看到复位效果。复位过程: 再电源刚刚合上时,电流经过电阻对电解电容充电,这样在电阻上就形成了一个电压,对于单片机来说,这个电压就是复位电压。经过若干毫秒以后,电解电容器被充满电,这时电阻就没有电流流过,电阻两端也就没有电压,单片机的复位脚电压恢复为零,复位结束,单片机开始工作。
4,为什么单片机复位时vcc上升时间不能超过一毫秒
谁说单片机复位时vcc上升时间不能超过一毫秒?没有这么回事,超过一秒或更长时间也不要紧。只要你选用正确的上电复位芯片即可(不要用落伍的阻容复位电路)。51单片机手册里写的是持续时间不少于2个机器周期的时间,1ms都多少个机器周期了,书上很多都是扯得的,实践才是真理,多看看芯片资料,自己动手试试!有内部复位的上电就可以复位,基本可以不用外部复位电路(外部晶振20m以下时,可以省略外部复位电路),没有内部复位电路那就需要外接复位电路。另外有些地方需要复位但不能断电,就需要用到复位引脚了
5,单片机复位为什么要两个机器周期周期不是10MS吗
不懂你问的什么意思。两个机器周期和10ms哪个更长一些?按我的理解,这样回答你,一般10ms是指外部的复位脉冲的延时时间,而单片机如果产生可复位的异常或者是执行了复位指令,则需要两个机器周期跳转到复位向量,从而产生复位操作。 外部的脉冲复位是强行复位,而程序中的复位可理解为单片机产生了一个异常。10ms在那看的?没种单片机复位时间都不同,得看手册了10ms的时间用在所有单片机上都可以了,复位时间长短不用深究,差不多就行定义是两个机器周期,但是具体时间是多少和晶振频率有关系,是算出来的。复位信号提供10mS……但是复位命令什么的要两个周期完成……
6,单片机复位电路问题
单片机复位电路相对比较简单,一般来说运用最多的就是上电复位。所谓上电复位是指在单片机通电的瞬间,因各部分电路电压未正常建立,这时单片机会出现运行错误,因此在上电时应使单片机复位,复位时间要求大于上电时间。以单片机AT89C51为例,其复位电路如下图所示,在RST端上接一个电容至VCC端,下接一个电阻至地。当VCC端通电时,复位电路通过电容给RST端加一个高电平,此高电平信号随VCC对电容的充电而逐渐降低,因此要保证电容的充电时间足够长来完成复位功能。我认为 绛红的蓝 同学 说的不太好。电容确实可以起到按键去除抖动的作用,但是这里的电容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作用就是上电复位,因为考虑到芯片刚刚上电时由于供电不稳定而做出错误的计算,所以增加一个上电复位以达到延时启动CPU的目的,使芯片能够正常工作。虽然现在很多芯片自带了上电延时功能,但是我们一般还是会增加额外的上电复位电路,提高可靠性。上电复位是如此工作的,此时不用考虑按键和你图中1K电阻的作用。上电瞬间,电压VCC短时间内从0V上升到5V(比方说5V),这一瞬间相当于交流电,电容相当于导线,5V的电压全部加在10K电阻上,也就是说,这时RST的电平状态为高电平。但是从上电开始,电容自己就慢慢充电,其两端电压呈曲线上升,最终达到5V,也就是说其正端电位为5V,负端电位为0V,其负端也就正好是RST,此时RST为低电平,单片机开始正常工作。添加按键是为了手动复位,一般那个1K电阻可以不加。当按键按下时,电容两端构成回路并放电,使RST端重新变为高电平,按键抬起时电容又充电使RST变回低电平。电容必须要加。电容在这里的作用是充放电去除按键抖动。没有按下按键时,电解电容左侧充电,使得RST端为低电平,单片机正常工作。按下按键时,电源VCC通过R16和S22向电容反向充电,使得RST端电位升高,从而复位。单片机的复位是有一定的时间要求的,一般为10ms。机械按键会存在抖动现象,使得RST端的电平不稳定,而加入了电容就恰好可以通过充放电的过程消除抖动,并保持一段时间。所以按下按键的本质作用是使VCC可以向电解电容反向充电,从而提高RST端口电平。电容和电阻实现 阻容复位 ,电容的大小和电阻的大小决定了复位时间。
7,复位电路有几个问题要问下
1:高电平复位2:提供上电复位脉冲3:提供低电平,协同电容提供上电复位脉冲4、5:可省略,保证按键释放后快速给电容充电而产生低电平,即使下降沿陡峭些我认为,深红色的蓝色学生不太好。 电容器的确可以发挥关键作用,在去除抖动,但电容和一个更重要的角色,在上电复位,只是当电源芯片错误,由于不稳定的电源,因此,增加一个上电复位延时启动,以实现CPU,芯片正常工作的目的。尽管许多芯片自带电源延时功能,但我们一般还是会添加额外的电源上电复位电路,提高了可靠性。 上电复位是这样的工作,那么不考虑的关键作用,你看着办1K电阻。的时刻的功率,从0V到5V(例如,5V)电压VCC短的时间内上升,这一刻相当于交流电容器的等效导线,所有的5V电压施加到10K电阻,即,当RST水平状态是很高的。但是,从上电时,电容器缓慢充电,两端的电压的曲线上升,最终达到5V,表示的正极端子的负端电位为0V,5V,它的负端的电位只是RST RST低,微控制器开始正常运行。 添加“按钮手动复位,1K的电阻可以不。当按钮被按下时,电容两端的形式一个循环,放电终端RST再次变高,按键电容充电RST返回低。看高电平有效还是低电平有效很简单啦。你看按键按下去之后rst是高还是低。左图按下去是高就是高有效,右边按下去是低就是低有效。顺带说下原理(左图为例):先不管按键,看上电复位的情况通电瞬间电容可以当短路(别问我为什么)所以rst脚为高电平。随着时间的飞逝(电容充电),稳定后vcc的电压实际上是加在电容上的。电容下极板也就是rst脚最终为0v。这样rst持续一段时间高电平后最终稳定在低电平,高电平持续时间由rc时间常数决定。这就是上电高电平复位在说按键。按键按下去就相当于上电那一瞬,让电容短路。后面的事都一样了。再顺便说下,大电容旁边那个小电容一般是稳定电源电压滤波用的1.高电平复位2.电阻让复位端平时保持低电平,以便CPU正常工作3.当电源关闭时(相当于VCC和地相通),二极管让电容放电,以便再次加电时,给CPU足够的复位时间。4.见回答3,一般如果没有电源闪动的情况,可以省去二极管想问一下单片机复位电路问题 复位过程我明白,RST接高电平复位,接低电平电容确实可以起到按键去除抖动的作用,但是这里的电容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作用就
文章TAG:
复位复位电路一般延时多少时间 上电复位断电延时是什么类型的时间继电器